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罗春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194,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宏观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增速放缓、驱动升级的新常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增效升级新增长点的旅游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作用下,其自身也呈现出了新需求、新供给、新业态、新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宏观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增速放缓、驱动升级的新常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增效升级新增长点的旅游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作用下,其自身也呈现出了新需求、新供给、新业态、新战略等新特征。本文在分析旅游产业的变革、发展与旅游新常态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旅游业要发展,应适应新常态结构调整的要求,聚焦旅游产业转型打造旅游大市场,科学引导旅游产业融合、推进"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培育旅游产业生态圈,增强企业自身发展能力,才能实现旅游强国战略与国民经济的提质增效,为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态 旅游需求 营销模式 产业业态 发展战略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基于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凡启兵 胡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整体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其中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常态,也成为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战略选择。近几年的实践成果也证明,因地制宜地展开现代化...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整体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其中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常态,也成为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战略选择。近几年的实践成果也证明,因地制宜地展开现代化农业和具有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建设,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有效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提升农业附加值,且和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可以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此,尝试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研究方向,探讨了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机理,认为两者协同发展有利于乡村新业态形成、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由此提出建立协同式发展模式、开发协同式旅游产品等措施,以促进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持续性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乡村旅游 协同发展 产业业态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体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3
作者 黄毅 陈静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第18期130-132,共3页
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一直是学术界、业界探讨的焦点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产业振兴又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然而,由于多年来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乡村出现了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贫困村等乡村衰弱的态... 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一直是学术界、业界探讨的焦点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产业振兴又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然而,由于多年来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乡村出现了空巢村、老人村、留守儿童村、贫困村等乡村衰弱的态势,这在我国各地区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实现乡村振兴,应该以“产业兴旺”、“产业留人”作为产业发展的理念,产业业态创新路径寻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助推力。本文旨在通过休闲体育与乡村旅游融合路径的探讨,来不断创新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建设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体旅融合 产业业态
下载PDF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4
作者 谢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241-242,共2页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有效解决农村资源的刚性需求,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类型的产业新业态,加大对农业产业鼓励措施的建设,建立农村产业...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有效解决农村资源的刚性需求,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类型的产业新业态,加大对农业产业鼓励措施的建设,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三产业 农村产业融合 产业业态 利益协调机制
下载PDF
探析文体旅游产业的新业态与发展意义
5
作者 原宗鑫 《旅游与摄影》 2021年第24期59-60,共2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旅游的追求,从而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业,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传统的旅游产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将文化建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旅游的追求,从而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业,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传统的旅游产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将文化建设和体育建设融入旅游产业,促进文体旅游产业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使旅游产业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旅游 产业业态 发展意义
原文传递
跨界视角下产业新业态预测支撑体系研究——基于莲花型创新合作模型与应用
6
作者 张镛 郑晓敏 田富俊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4-36,共13页
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热潮下梳理了技术创新、产业预测等研究后,从产业新业态预测支撑体系研究视角切入,基于莲花型创新合作模型,按照层次递进的原则,对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活动按照从微观、中观、宏观的经济层次逻辑进行解析,通过多元主体... 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热潮下梳理了技术创新、产业预测等研究后,从产业新业态预测支撑体系研究视角切入,基于莲花型创新合作模型,按照层次递进的原则,对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活动按照从微观、中观、宏观的经济层次逻辑进行解析,通过多元主体合作的方式构建支撑体系,打造一个政府引导、企业为核、高校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的高效有序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遵循模型总体逻辑,从夯实产业基础、健全产业服务体系、调整产业政策、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该体系,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同时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产业新业态的预测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融合 产业业态 莲花型创 合作 预测
下载PDF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数商兴农”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方向 被引量:22
7
作者 欧阳日辉 《科技与金融》 2022年第4期49-53,共5页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党和政府提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很多地方政府在谋划数字经济发展时,为“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两个概念困扰。实际上,电子商务是我国数字经济最重要的源头,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新产业...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党和政府提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很多地方政府在谋划数字经济发展时,为“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两个概念困扰。实际上,电子商务是我国数字经济最重要的源头,是数字经济最活跃、最集中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将全面引领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中,电子商务工作就是发展数字经济最好的抓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电商领域提出新举措:实施“数商兴农”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乡村振兴 电子商务 高质量发展 做强做优做大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产业业态 数字乡村
下载PDF
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破解农民增收困境 被引量:17
8
作者 曾福生 《湖湘论坛》 CSSCI 2017年第5期80-83,共4页
农民增收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福祉和全面小康的实现,如何让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是我国政学两界的重大议题。"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取得了"两高"的好成绩,但是囿于... 农民增收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民的福祉和全面小康的实现,如何让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是我国政学两界的重大议题。"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取得了"两高"的好成绩,但是囿于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农民增收遭遇了新的困境。为此,应该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视角采取相应对策,破解农民增收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业态 农民收入 增收困境
下载PDF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2021年度学术报告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建新 朱政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83,共15页
2021年是中国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此背景下,2021年文化产业学术研究整体呈现如下特点:"十四五"文化产业成为新热点、后疫情时代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研究持续升温、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备受关注、乡村... 2021年是中国建党百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此背景下,2021年文化产业学术研究整体呈现如下特点:"十四五"文化产业成为新热点、后疫情时代对文化产业的影响研究持续升温、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备受关注、乡村文化产业引人注目、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依然受到重点关注、文化产业治理研究逐渐增多、文化产业学术会议呈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趋势、学术期刊尤其是重点核心期刊对文化产业愈加关注。2021年共出版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著作、蓝皮书等约220部,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588篇。"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产业、文旅融合、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产业治理等议题和领域受到学界的关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文化产业数字化、文化企业和园区、文化产业政策、地域文化产业是2021年度文化产业研究的主体,其中文化产业数字化成为学者关注的中心和焦点,元宇宙引起广泛热议。文化产业年度报告成果形式以蓝皮书为主,内容更加规范;学术会议紧跟文化产业研究热点;学术期刊更加重视文化产业的前沿研究成果,更多地开辟文化产业专栏。未来文化产业专家学者需要重点加强和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文化企业成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理论 文化产业业态 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数字化 乡村文化产业 文旅融合
原文传递
强化数字农业科技创新 被引量:12
10
作者 唐华俊 《中国合作经济》 2020年第3期10-11,共2页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设施装备研发显著加快,遥感、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设施装备研发显著加快,遥感、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同步发展,数字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带动传统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能力 农业农村发展 农业科技创 大数据应用 物联网 装备研发 产业业态 大力推进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2022年度学术报告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建新 骆梦柯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70,共16页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2022年出版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著作、蓝皮书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2022年文化产业研究聚焦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强国...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2022年出版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著作、蓝皮书2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2022年文化产业研究聚焦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产业数字化、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消费升级等热点主题,其中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文化元宇宙研究成为学术爆点,反映了学术界对学术前沿、产业发展和产业新业态的广泛关注。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企业和园区、地域文化产业等传统议题上,学者们更加关注概念拓展、研究视角、统计分类、新业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文旅融合等问题。文化产业核心区学术期刊群基本形成,学术会议重视学术前沿性和创新性。2022年文化产业研究主要存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重视“文化属性”忽视“产业属性”、文化产业年度报告缺乏详实的统计数据和深度产业分析、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成果数量少、对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园区缺乏案例总结研究、对文化产业政策关注度不高等方面的不足。未来我国文化产业研究应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深入开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研究、加强文化产业政策和文化产业典型案例研究,特别是要强化产业思维,建构起符合产业实际、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 文化强国建设 乡村振兴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元宇宙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业态 文化产业园区 地域文化产业
原文传递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被引量:11
12
作者 习近平 《中国信息安全》 2022年第1期16-20,共5页
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强做优做大 深度融合 海量数据 实体经济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业态 大变局 应用场景
下载PDF
供给侧背景下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以蜂产业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柳 孙战利 张社梅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1,共9页
供给侧改革推进背景下,研究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问题对于整体上提升农业的供给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蜂产业为例,基于供给侧表征与影响因素互动这样一个内在逻辑,构建我国蜂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分析框... 供给侧改革推进背景下,研究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问题对于整体上提升农业的供给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蜂产业为例,基于供给侧表征与影响因素互动这样一个内在逻辑,构建我国蜂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分析框架,结合连续7年蜂农固定观察点数据,从产量动态、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4个方面分析我国蜂产业现状,探讨蜂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总量上,蜂蜜产量增长速度远高于蜂群数量增长,说明单群生产能力在提高;产业结构上,中蜂数量及中蜂蜜占比近年来提高较快,产品结构仍以蜂蜜、蜂王浆等原料型产品为主,消费结构上以内销为主,出口逐年扩大;效益和效率指标显示除了单群生产率提高外,资金生产率变化微弱,劳动生产率甚至出现下降,养蜂净利润在波动中略有上升;产业发展中的要素供给失衡、生产经营分散、市场需求提升、政策支持不足4大约束明显。因此,提出我国蜂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从提升产品质量,形成产业集群;吸引年轻人才,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加强利益联结,创新经营机制;结合市场需求,培育新产业新业态4个维度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特色农业 产业升级 产业业态 供给侧
原文传递
智慧城市中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思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东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0-93,共4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快,世界多个国家或地区陆续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应用,将带动智慧城市中文化产业模式和业务形态的创新,进而影响到产业的结构与形态,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一方...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快,世界多个国家或地区陆续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应用,将带动智慧城市中文化产业模式和业务形态的创新,进而影响到产业的结构与形态,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一方面,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亟待全新文化产业形态与类别的产生,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产业在新技术背景下的日渐式微亟需新技术的引入以及载体、模式的创新,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智慧城市社会背景下文化产业新业态呈现产业融合趋势明显、生产方式智能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以及消费方式人性化等方面的特征。充分把握智慧城市中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特征,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智慧城市构建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时对于研究我国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文化产业业态 技术
下载PDF
两型社会与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岑 邓向阳 《今传媒》 2011年第6期76-77,共2页
本文从"两型社会"的内涵出发,"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两型社会"的内涵。对文化产业新业态做了界定,区别于"文化创新产业",并分析了"两型... 本文从"两型社会"的内涵出发,"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两型社会"的内涵。对文化产业新业态做了界定,区别于"文化创新产业",并分析了"两型社会"与文化产业新业态之间支撑和促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文化产业业态 和谐关系
下载PDF
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对数字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挺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30,共12页
信息技术升级培育了信息产业新业态,提升了全社会的创新效率,也催生了数字经济。针对我国数字经济空间格局呈现的南北方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加大的特征,以《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为政策评估对象,结合201... 信息技术升级培育了信息产业新业态,提升了全社会的创新效率,也催生了数字经济。针对我国数字经济空间格局呈现的南北方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加大的特征,以《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为政策评估对象,结合2010—2019年62座城市的数字产业发展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从数字产业生产要素集聚程度、数字产业化规模、数字产业价值化水平三方面,测度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数字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并佐以空间经济学“核心-边缘”理论,剖析我国数字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实施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政策加速了数字产业人力资源、资本和土地三种生产要素的区域性集聚,壮大了区域性数字产业化规模,但对区域性数据要素的产业贡献水平和产业价值化水平的提升无显著影响;同时,相关政策实施的净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政策实施对南方地区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业态 双重差分 数字经济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RCEP框架下,拓展东亚东南亚合作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 被引量:6
17
作者 逯新红 《中国对外贸易》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冲击,东亚区域经贸合作逆势增强,有力维护了东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为全球抗疫和经济恢复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东亚成为疫后摆脱全球危机的火车头,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重心,全球产业链东移趋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冲击,东亚区域经贸合作逆势增强,有力维护了东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为全球抗疫和经济恢复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东亚成为疫后摆脱全球危机的火车头,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重心,全球产业链东移趋势加快。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进一步促进了全球需求东移、全球供给东移、全球创新东移、全球服务东移、全球资本东移、全球货币和金融合作东移六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贸合作 全球产业 全球危机 中国—东盟自贸区 供应链 产业业态 全球创 全球需求
下载PDF
传媒产业新业态发展路径研究——以短视频行业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曹志杰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第5期1-7,共7页
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消费需求和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传媒产业新业态不断出现,其中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不断成熟,"短视频+"成为新趋势,但面临着政府规制不健全、内外环境改变和发展指向不清晰等现实挑... 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消费需求和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传媒产业新业态不断出现,其中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不断成熟,"短视频+"成为新趋势,但面临着政府规制不健全、内外环境改变和发展指向不清晰等现实挑战。新业态发展需要政府做好制度设计和安排,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产业融合,确立"双效统一"的发展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传媒产业业态 短视频行业 技术创
下载PDF
加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统计与监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鲜祖德 《调研世界》 CSSCI 2019年第3期3-6,共4页
近年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不断涌现,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提出当前我国"三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 近年来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不断涌现,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提出当前我国"三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能加快转换,成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次,介绍了国家统计局已经建成并逐步完善的以分类标准、指标体系、监测制度、核算方法、经济新动能发展指数为基本框架的"三新"统计体系。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三新"统计监测的建议,包括不断加大对"三新"经济的研究力度、继续夯实"三新"统计基础、进一步完善"三新"统计监测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业态模式 “三”经济 动能 政府统计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角下滇桂黔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柯丽菲 《市场论坛》 2023年第3期44-51,共8页
文章以滇桂黔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滇桂黔农村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可通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来发展农村新业态。通过构建数量模型测算农业和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度,进一步探讨一二三产业融... 文章以滇桂黔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滇桂黔农村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意义、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可通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来发展农村新业态。通过构建数量模型测算农业和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度,进一步探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滇桂黔农村新业态的发展模式,并从政策支持、加强引导、搭建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农村依托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和农业电子商务这四类新业态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业态 融合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