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携带Gd-DTPA的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在兔肝脏MR增强影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薛跃辉 黄学全 《中国新医药》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携带Gd-DTPA的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在兔肝脏MR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制备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用其包裹Gd-DTPA,对其粒径、包封率进行测定,IFvs用0.9%生理盐水稀释一倍后经静脉注射入兔耳静脉内(n=l0)。... 目的 研究携带Gd-DTPA的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在兔肝脏MR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制备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用其包裹Gd-DTPA,对其粒径、包封率进行测定,IFvs用0.9%生理盐水稀释一倍后经静脉注射入兔耳静脉内(n=l0)。分不同时段(2、15、30、60、90分钟and 5小时)用MR(15T)检测肝脏、肌肉信号强度,并设立空白对照组(n=10)及游离Gd-DTPA对照组(n=10),同等条件下行MR检测肝脏、肌肉信号强度。结果 IFvs脂质体粒径1—3um,其中3um占50%左右。包封率为69%±5.4%,远高于其它类型脂质体,静脉注射兔静脉后肝实质MR信号强度早期(2分钟)轻度降低,15—30分钟后明显增加,1小时后肝实质仍保持高信号强度,与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90分钟后信号强度有所减低。5小时后肝实质信号强度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肌肉信号强度各时段均无明显增加。结论 携带Gd-DTPA的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是一种有效的肝实质特异性造影剂,它不但能明显强化肝组织,还能延长肝脏强化时间,利于优化MR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DTPA 核磁共振成像 交错融合脂质体 造影剂 包封率
下载PDF
交错融合脂质体的制备
2
作者 薛耀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研究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的制备。方法采用改良方法制备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应用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PCS)对其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行测定,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包封率。结果 IFVs脂质体粒径为100 nm左右。包封率为(6... 目的研究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的制备。方法采用改良方法制备交错融合脂质体(IFVs),应用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PCS)对其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进行测定,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包封率。结果 IFVs脂质体粒径为100 nm左右。包封率为(69.0±5.4)%,远高于其他类型脂质体,并且性质稳定。结论 IFVs是一种大单层脂质体,其特点是粒径均匀(100 nm),包封容积大,可达20~25μl/μmol脂质,可以携带足够量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融合脂质体 制备 粒径 包封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