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法的治理逻辑 被引量:76
1
作者 罗豪才 宋功德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6,共22页
与国家管理模式相契合的行政法,因过分夸大公私益紧张关系,过分强调行政优益性,过分聚焦行政行为,过分重视命令-服从,导致行政法逻辑的扭曲和行政法制化正当性的削弱。正在崛起的公共治理模式要求确立一种因认同而遵从的行政法治理逻辑... 与国家管理模式相契合的行政法,因过分夸大公私益紧张关系,过分强调行政优益性,过分聚焦行政行为,过分重视命令-服从,导致行政法逻辑的扭曲和行政法制化正当性的削弱。正在崛起的公共治理模式要求确立一种因认同而遵从的行政法治理逻辑。为此,第一要反思行政法的治理机理,通过维护公共理性来助成解决私人选择失灵问题,从收用行政、给付行政、秩序行政和合作行政四个方面统筹重塑公私交融的行政法利益基础。第二在"还原"行政法行动场域的基础上,依靠针对性的机制设计来塑造行政法主体角色。第三将认知和建构行政法的视角从行政行为拓展至交涉性行政关系,遵循比例原则,设定一个行政支配性/公民自主性组合关系的谱系。第四建构一套行政法商谈框架,运用360°商谈模式寻求行政法效力的普遍认同。本文认为,与此种治理逻辑相契合的行政法呈现为非对称性平衡,它集中体现为行政与公民双方在权能上的势均力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治 治理 交涉 认同 平衡
原文传递
交涉与合意:论诉讼的本质——一种诉讼法哲学探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夏锦文 史长青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106,共9页
诉讼以社会纠纷的存在为前提,以解决纠纷为直接目的。因而,诉讼体现了社会主体面临纠纷时寻求解纷的意志要求,以社会主体意志性为最本质特征。诉讼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体为了解决纠纷而进行的交涉与最终达成的合意。诉讼中的私力因素逐渐... 诉讼以社会纠纷的存在为前提,以解决纠纷为直接目的。因而,诉讼体现了社会主体面临纠纷时寻求解纷的意志要求,以社会主体意志性为最本质特征。诉讼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体为了解决纠纷而进行的交涉与最终达成的合意。诉讼中的私力因素逐渐走向前台,与公力因素之间形成内容与框架的关系;不仅诉讼和解而且判决也蕴含着交涉与合意的契机,诉讼中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之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处于更核心的地位。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理论发展和制度设计也呈现出向着交涉与合意的诉讼本质不断回归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的本质 交涉 合意 诉讼法 纠纷解决机制
下载PDF
蒋介石、张学良与中东路事件之交涉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奎松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87,共51页
192 9年 ,藉南京国民政府推动“革命外交”之机 ,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在东北挑起了中东路事件 ,意图强行收回中方在中东铁路经营管理上应享之权。此举得到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鼎力支持 ,蒋并且试图藉机收回全部路权。对此 ,苏联方面以 1... 192 9年 ,藉南京国民政府推动“革命外交”之机 ,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在东北挑起了中东路事件 ,意图强行收回中方在中东铁路经营管理上应享之权。此举得到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的鼎力支持 ,蒋并且试图藉机收回全部路权。对此 ,苏联方面以 1 92 4年中俄及奉俄条约为依据 ,亦不惜以武力相向。蒋则运用外交手段 ,希冀得到各国列强的支持而获得压制苏联的效果 ,却不料各国政府多不赞同中方的做法。结果 ,苏联大举兴兵 ,东北边防军损失惨重 ,张学良被迫单独与苏联订立了城下之盟。此举虽令南京不满 ,蒋却因顾虑到逐渐形成气候的反蒋风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蒋介石 中东路事件 中东铁路 南京国民政府 交涉 苏联 订立 外交手段 武力
原文传递
辽金与高丽的“保州”交涉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永春 玄花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97,共17页
辽圣宗以高丽称臣纳贡以及与宋断绝外交关系为条件,将"鸭绿江东数百里地"赐给高丽,高丽在其地建"六城"等。后来,因为高丽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辽朝又出兵收取江东六城,并在辽朝控制的鸭绿江东南岸修筑"保州&quo... 辽圣宗以高丽称臣纳贡以及与宋断绝外交关系为条件,将"鸭绿江东数百里地"赐给高丽,高丽在其地建"六城"等。后来,因为高丽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辽朝又出兵收取江东六城,并在辽朝控制的鸭绿江东南岸修筑"保州"(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作为进攻和控制高丽的军事重镇。战后,高丽屡次请求毁弃保州并进一步请求"收回"保州,辽朝始终未允。金朝建立以后,高丽仍请求"收回"保州,后经双方反复交涉,金朝仍以高丽称臣为条件,将"保州"之地赐给高丽。从辽、金与高丽的"保州"交涉中可以看出,辽、金注重"仁义"外交,在土地和名分的问题上,更加重视名分;高丽注重"智者"外交,在土地和名分的问题上,更加重视土地等实际利益,并最终获得了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金朝 高丽 保州 交涉
原文传递
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建朗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32,共13页
在国民政府发起的“革命外交”中 ,日本政府不肯顺应中国形势的变化 ,而依然以旧思维和旧方式来对待中国。日本从一开始便拒绝承认中国有宣布旧约终止的权利 ,并曾想抵制中国实施暂行国定税率。日本的僵硬态度不仅为中国所反对 ,也未能... 在国民政府发起的“革命外交”中 ,日本政府不肯顺应中国形势的变化 ,而依然以旧思维和旧方式来对待中国。日本从一开始便拒绝承认中国有宣布旧约终止的权利 ,并曾想抵制中国实施暂行国定税率。日本的僵硬态度不仅为中国所反对 ,也未能获得英美等国的支持 ,在其他各国都与中国订立新的关税条约一年半之后 ,处境孤立的日本才与中国订约。日本政策过于短视 ,它所获取的经济利益是短暂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外交 订立 中国民众 条约 承认 对待 权利 国民政府 国都 交涉
原文传递
试析清政府在帕米尔交涉中的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许建英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2年第3期70-80,共11页
在中国近代史上 ,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而引起多起边界交涉 ,中英俄帕米尔交涉即其一例。本文认为帕米尔交涉可分为四个阶段 ,并对每一阶段中清政府所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指出清政府在交涉中采取的“以夷制夷”策略僵硬、落后 ,对英俄... 在中国近代史上 ,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而引起多起边界交涉 ,中英俄帕米尔交涉即其一例。本文认为帕米尔交涉可分为四个阶段 ,并对每一阶段中清政府所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指出清政府在交涉中采取的“以夷制夷”策略僵硬、落后 ,对英俄的目的认识有误 ,致使交涉措施失当。尽管帕米尔问题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与扩张的结果 ,但清政府对帕米尔悬案的形成也难辞其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涉 清政府 帕米尔 以夷制夷 侵略 帝国主义 中国近代史 落后 试析 阶段
原文传递
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汪朝光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88,共31页
东北是战后中国诸多矛盾的交汇点 ,中苏、中美、国共所谓三国四方关系在此交织 ,极大地影响着战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 ,明为经济问题 ,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 ,暗又不可避免地与中苏、中美、国共关系以及国际... 东北是战后中国诸多矛盾的交汇点 ,中苏、中美、国共所谓三国四方关系在此交织 ,极大地影响着战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 ,明为经济问题 ,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 ,暗又不可避免地与中苏、中美、国共关系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的发展变化等纠缠一体 ,表现为政治、外交与国际关系问题。苏联强占所谓“战利品” ,并要求经济合作 ,既无法理依据 ,又乏道德立场 ,且事关中国国家利益与民族感情 ,国民政府的拒绝应为正当。但实际上 ,国民党在战后东北所处为两难处境 ,如何既不失国家与民族利益 ,又维持其党派利益 ,需要高度平衡的政治与外交战略战术。而国民党对东北的政策基本上是被动应付 ,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此问题上 ,国民党徘徊在谈与不谈之间 ,前方与后方的看法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又不能恰如其分地协调一致 ,更因苏联对东北“过度之安全感” ,使得国民党无论做出何等让步 ,苏联总是“猜忌不安” ,从而不断制造麻烦。这又使国民党内对苏联的看法分歧不一 ,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最后的失败结局也就事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 国民党 苏联 法理依据 党内 党派 国内政治 交涉 国共关系 三国
原文传递
五卅运动中的上海总商会 被引量:9
8
作者 何毅亭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5-100,共16页
上海总商会的前身为1902年成立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总商会曾发动领导了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支持过辛亥革命,参加了五四运动,为收回会审公廨和华人参加租界政权同上海租界当局进行过多次斗争,等等。它是一个总括银钱、工商等业的资产... 上海总商会的前身为1902年成立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总商会曾发动领导了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支持过辛亥革命,参加了五四运动,为收回会审公廨和华人参加租界政权同上海租界当局进行过多次斗争,等等。它是一个总括银钱、工商等业的资产阶级团体,吸收了上海中国人的大小工商金融社团为"合帮会员",又吸收了上海各业大资本家为"分帮会员",因此,它是上海资产阶级的领袖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总商会 民族资产阶级 经济绝交 帝国主义 北京政府 工部局 上海租界 抵制美货运动 罢市 交涉
原文传递
张作霖与“二十一条”交涉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海晨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关键词 交涉 二十一条 张作霖 主和派 北洋政府 日寇 袁世凯 东三省 条款 签订
原文传递
中法《黄埔条约》交涉——以拉萼尼与耆英之间的来往照会函件为中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建华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95,共13页
有关中法签订《黄埔条约》的研究中 ,拉萼尼与耆英之间的来往照会函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这些函件不仅反映出双方在谈判过程中的种种交锋和斗争 ,也反映出中法官员彼此心态的变化 ,有关细节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黄埔条约》... 有关中法签订《黄埔条约》的研究中 ,拉萼尼与耆英之间的来往照会函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这些函件不仅反映出双方在谈判过程中的种种交锋和斗争 ,也反映出中法官员彼此心态的变化 ,有关细节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黄埔条约》及相关问题不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约 法官 签订 交涉 官员 斗争 价值 关中 中心 地理
原文传递
薛福成对近代国际法的接受和运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悦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晚清中外关系史上,清政府接受近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薛福成在其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少有的开明官员,他掌握国际法知识和熟知国际惯例,在中法战争期间,以及在他所经办的其他中外交涉活动中,... 晚清中外关系史上,清政府接受近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薛福成在其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少有的开明官员,他掌握国际法知识和熟知国际惯例,在中法战争期间,以及在他所经办的其他中外交涉活动中,力求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办事,援引国际条约中于我有利的一面,开展有理有力的外交斗争,维护自己国家的权益。当然,国际法并非万能,外交往往是以实力做后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福成 近代国际法 运用 交涉
下载PDF
通过交涉的议决——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审议程序的检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多旺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63,共12页
国家立法产生于立法机关的议决模式。立法审议的质量决定着立法的质量,而审议的质量又决定于立法过程中多方主体进行交涉的质量。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审议规则中,有交涉得以进行的基本制度平台,却没有对交涉过程予以细化的程... 国家立法产生于立法机关的议决模式。立法审议的质量决定着立法的质量,而审议的质量又决定于立法过程中多方主体进行交涉的质量。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审议规则中,有交涉得以进行的基本制度平台,却没有对交涉过程予以细化的程序步骤。遂导致现实的立法程序运作过程中,高质量的交涉难以实现。因而,欲提高立法质量,必须提高立法审议质量,其路径就是建构以对等、理性、有效、充分的交涉为核心的立法审议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程序 议决 交涉 立法审议
原文传递
清末中朝日“间岛问题”交涉之原委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春日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2年第4期48-58,共11页
所谓“间岛” ,位于图们江以北 ,自古属中国领土 ,然其地名为朝鲜人所造 ,我国无其名。 1712年中朝勘立定界碑之后 ,围绕“间岛”归属问题 ,朝方不断挑起事端 ,成了清末中朝两国边界谈判的一个焦点。 2 0世纪初日本控制朝鲜的军事和外... 所谓“间岛” ,位于图们江以北 ,自古属中国领土 ,然其地名为朝鲜人所造 ,我国无其名。 1712年中朝勘立定界碑之后 ,围绕“间岛”归属问题 ,朝方不断挑起事端 ,成了清末中朝两国边界谈判的一个焦点。 2 0世纪初日本控制朝鲜的军事和外交权之后 ,“间岛”问题被日帝所利用 ,成为其攫取满蒙许多权益的交易品。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与日交涉中步步退让 ,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换取了日帝对“间岛”是中国领土的最终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领土 外交权 承认 腐败 交涉 朝鲜人 清末 清政府 军事 地名
原文传递
论近代新疆对苏(俄)政策的基本方针 被引量:4
14
作者 齐清顺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2002年第3期81-88,共8页
本文对 1911— 194 9年间的新疆与苏 (俄 )关系做了较全面的概述 ,认为近代新疆历任主政者都十分重视和苏 (俄 )的关系 ,采取了请中央政府派员处理交涉事务、在中亚设置领事馆维护权益、积极发展经贸往来等政策 ,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本文对 1911— 194 9年间的新疆与苏 (俄 )关系做了较全面的概述 ,认为近代新疆历任主政者都十分重视和苏 (俄 )的关系 ,采取了请中央政府派员处理交涉事务、在中亚设置领事馆维护权益、积极发展经贸往来等政策 ,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 ,保持和发展对苏 (俄 )友好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方针 一个中国原则 领事馆 中亚 主政 中央政府 坚持 交涉 近代 新疆
原文传递
光绪初年中荷关于华侨国籍的交涉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丁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1988年第3期19-25,共7页
华侨国籍问题曾经构成清末中荷交涉的主要内容,其争执可谓久远。1909年至1911年间,中荷两国相继颁布了各自的国籍法,并在此基础上签订了中荷领事条约,表面上结束了这一纷争,但实际上却导致近代大批拥有双重国籍的印尼华侨(人)的出现,影... 华侨国籍问题曾经构成清末中荷交涉的主要内容,其争执可谓久远。1909年至1911年间,中荷两国相继颁布了各自的国籍法,并在此基础上签订了中荷领事条约,表面上结束了这一纷争,但实际上却导致近代大批拥有双重国籍的印尼华侨(人)的出现,影响至为深远。本文试图从鲜为人所知的光绪初年中荷交涉入手,分析华侨国籍之争的由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国籍 清政府 总理衙门 国籍法 蒲安臣条约 荷兰 领事馆 交涉 光绪 双重国籍
下载PDF
以交涉为核心的纠纷解决过程——基于法律接受的法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平仁 杨夏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30,共7页
交涉是各方主体围绕纠纷解决所展开的互动行为及其过程。交涉的性质、交涉得以展开的基础、交涉的层次和内容、开展交涉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交涉推动纠纷解决进度,是我们理解真实世界中纠纷解决过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纠纷解决过程 交涉 博弈 合意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期间日蒋的“和平交涉” 被引量:8
17
作者 沈予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8-127,共20页
1937-1945年的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对华军事进攻的同时,曾不断地策动"和平交涉"。但是,中国有关的档案记录迄未披露。不少交涉活动的来龙去脉还朦胧不清。本文以可能搜集到的档案、文献及当事人的日记、手记等原始资... 1937-1945年的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对华军事进攻的同时,曾不断地策动"和平交涉"。但是,中国有关的档案记录迄未披露。不少交涉活动的来龙去脉还朦胧不清。本文以可能搜集到的档案、文献及当事人的日记、手记等原始资料为依据,就八年当中日本施弄一系列"和平交涉"的基本事实、性质及其在日本对华总战略中的位置,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国民政府 日本政府 日本军国主义 司徒雷登 重庆 交涉 战争期间 孔祥熙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袁世凯与“二十一条”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良玉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5,共5页
传统的观点认为:"二十一条"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我认为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传统的观点认为:"二十一条"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我认为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对中日综合国力的差距的认识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袁世凯在双方交涉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与日周旋,尽力减少损失,挽回利权,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日本并没有通过"二十一条"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袁世凯对于"二十一条"的交涉,应是一次不得已而为之的外交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 二十一条 交涉 丧失 皇帝 代价 观点 条约 国家利益 签订
下载PDF
《独立评论》与抗日救亡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海林 马树华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5-90,共6页
关键词 抗日救亡 抗战 “九·一八”事变 《独立评论》 交涉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 代表 时代主题
全文增补中
1840年之前蒙古在中俄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白拉都格其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6年第1期59-72,共14页
本文分几个阶段考察了清俄关系中的蒙古中介作用。清俄发生关系前,俄国势力已渗入西蒙古地区。在喀尔喀诸部归属清朝以前,蒙古人已开始扮演清俄关系中介角色。《尼布楚条约》订立和喀尔喀三部臣服清朝后,虽有俄国人的拉拢利诱,但喀... 本文分几个阶段考察了清俄关系中的蒙古中介作用。清俄发生关系前,俄国势力已渗入西蒙古地区。在喀尔喀诸部归属清朝以前,蒙古人已开始扮演清俄关系中介角色。《尼布楚条约》订立和喀尔喀三部臣服清朝后,虽有俄国人的拉拢利诱,但喀尔喀诸王公作为清朝命官主持对俄交涉事宜;蒙古语文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清朝对俄外交的正式官方语文之一。此外准噶尔汗国的存在曾对清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俄关系 蒙古中介 通商 交涉 蒙古语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