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褐土区设施土壤交换性养分累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庆锋 陈天琦 +2 位作者 虞娜 邹洪涛 张玉玲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3-1427,共5页
本文自辽宁省西部朝阳地区旱地土壤及设施栽培土壤采集耕层土壤样品,分析了褐土区旱地改为设施栽培后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速效养分及交换性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朝阳褐土地区旱地变为设施种植蔬菜后,耕层土壤有机质、... 本文自辽宁省西部朝阳地区旱地土壤及设施栽培土壤采集耕层土壤样品,分析了褐土区旱地改为设施栽培后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速效养分及交换性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朝阳褐土地区旱地变为设施种植蔬菜后,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壤电导率均显著增加,土壤pH值则由偏碱性显著下降至中性及微酸性;2)设施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显著增加,较旱地土壤提高了11.37%,其中设施土壤的交换性Mg^(2+)、K^+含量分别是旱地土壤的1.89倍和2.77倍,均显著增加;土壤交换性Ca^(2+)的含量无显著变化。3)设施土壤中交换性Mg^(2+)和K^+占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比例显著高于邻近的旱地土壤,交换性Ca^(2+)的比例则显著低于旱地;设施土壤Ca/K、Mg/K、Ca/Mg比值较旱地土壤均显著下降,其中设施土壤的平均Mg/K比值已低于2,土壤缺Mg现象应得到重视。在设施土壤养分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换性养分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土 设施土壤 土壤养分 交换比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