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3
1
作者 于腾波 夏玉军 周秉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因素对椎 基底动脉 (vertebral basalartery ,VBA)血流的作用。 方法 :30只家兔分组进行颈上 (superiorcervicalganglion ,SCG)、颈中 (middlecervicalganglion ,MCG)、颈下 (inferiorcervicalganglion ,ICG)神经节...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因素对椎 基底动脉 (vertebral basalartery ,VBA)血流的作用。 方法 :30只家兔分组进行颈上 (superiorcervicalganglion ,SCG)、颈中 (middlecervicalganglion ,MCG)、颈下 (inferiorcervicalganglion ,ICG)神经节电刺激和 /或神经节阻滞 ,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基底动脉血流量变化。结果 :颈下和颈中神经节对VBA系统血流量的调节起主要作用 ;颈部交感神经节阻滞不能使正常状态下的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 (P >0 0 5 ) ,但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 ;交感神经因素引发的基底动脉血流量变化与系统血压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交感神经因素可能是造成椎 基底动脉缺血 (vertebraobasilarischemia ,VBI)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椎-基底动脉缺血 颈椎病
下载PDF
椎动脉Ⅱ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 被引量:46
2
作者 张清 孙树椿 佟大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30-32,共3页
探讨椎动脉周围结构基础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尸体 1 2具 ,借助显微镜 ,观察椎动脉 段周围的神经行程、分支及其分布特点。结果 :来自颈交感干的神经和颈神经在椎动脉 周围相吻合 ,并攀附于椎动脉表面。结论 :依据解... 探讨椎动脉周围结构基础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尸体 1 2具 ,借助显微镜 ,观察椎动脉 段周围的神经行程、分支及其分布特点。结果 :来自颈交感干的神经和颈神经在椎动脉 周围相吻合 ,并攀附于椎动脉表面。结论 :依据解剖位置关系 ,颈椎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及周围神经可能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交感神经 颈椎病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心脏的变时性 被引量:56
3
作者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67-276,共10页
关键词 心脏 变时性 电活动 交感神经 心输出量
下载PDF
心室电风暴 被引量:55
4
作者 汪康平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95-399,共5页
心室电风暴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迅速识别、紧急救援,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 交感神经 电风暴 猝死
下载PDF
温热药(附子、干姜、肉桂)复方及小复方对交感神经、肾上腺、TSH、LH等的影响 被引量:40
5
作者 杨鸿志 梁月华 任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688-690,共3页
用附子、干姜、肉桂复方及小复方喂大鼠,研究其对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素,垂体TSH、LH合成及释放的影响以选择有效组方,简化热证动物模型用药。结果证明各复方均使心率略为加快,动情周期略有缩短,肾上腺皮质素合成增多,垂体TSH,LH的... 用附子、干姜、肉桂复方及小复方喂大鼠,研究其对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素,垂体TSH、LH合成及释放的影响以选择有效组方,简化热证动物模型用药。结果证明各复方均使心率略为加快,动情周期略有缩短,肾上腺皮质素合成增多,垂体TSH,LH的合成和释放均增多。其中附子和干姜组与大复方的作用一致,可用作虚热证动物模型的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药 交感神经 肾上腺 TSH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不稳定的X线测量 被引量:44
6
作者 刘延青 刘熙海 +1 位作者 孙宇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在交感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游标卡尺和测角仪测量了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将C2/3、C3/4、C4/5、C5/6角位移和椎体间滑移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和对... 目的:探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在交感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游标卡尺和测角仪测量了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将C2/3、C3/4、C4/5、C5/6角位移和椎体间滑移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在过伸、过屈位片上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比较,C4/5、C5/6间角位移和C3/4、C4/5、C5/6椎体间滑移显著增大(P<0.05)。结论:交感型颈椎病颈椎不稳定好发于C4/5,其次是C5/6、C3/4节段,过伸、过屈位片角位移和椎体间滑移在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中意义更大,根据本组数据可推算出引起交感神经症状颈椎不稳的X线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颈椎病 X线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7
作者 石东平 李中实 李子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59-361,共3页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发病机制 椎动脉供血不足 交感神经 颈椎间盘退变 神经症状 继发性改变 邻近组织
下载PDF
耳穴定位与神经、血管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张诗兴 姜文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28-229,共2页
目的:研究耳穴定位与耳廓神经、血管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10例成人固定体标本,用体视显微镜观测20侧耳廓神经支配及动脉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耳廓内脏代表区由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支配;躯体代表区由耳颞神经、耳大... 目的:研究耳穴定位与耳廓神经、血管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10例成人固定体标本,用体视显微镜观测20侧耳廓神经支配及动脉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耳廓内脏代表区由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支配;躯体代表区由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耳支支配。此外,耳廓皮肤尚有由颈外动脉发出的耳后动脉及颞浅动脉耳支分布,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亦随小动脉分布于耳廓。结论:耳穴的代表区与神经分布的性质密切相关,同时交感神经在传导痛觉方面亦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 耳廓 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 神经血管分布
下载PDF
有关“腹脑(第二脑)”之说 被引量:40
9
作者 田在善 吴咸中 陈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54-454,F0003,共2页
关键词 “腹脑” 神经元环路 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乙酰胆碱
下载PDF
自主神经与心律失常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树龙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89-407,共19页
自主神经系统(ANS)对心律失常的发生、维持以及症状的产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自主神经系统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主要依据有: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虽然许多心律失常的折返机制有其解剖基础,但大多数的快速... 自主神经系统(ANS)对心律失常的发生、维持以及症状的产生都具有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自主神经系统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的主要依据有: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虽然许多心律失常的折返机制有其解剖基础,但大多数的快速心律失常(以及一些缓慢性心律失常)发作通常是阵发性的,表明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有一个或者多个因素起着关键性或者辅助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 心律失常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在气道管理中的镇静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仇琳 姜虹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0-1022,共3页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气道管理 镇静 受体结合 右旋异构体 血流动力学 交感神经
下载PDF
颈椎间盘与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2
12
作者 顾韬 王新伟 +2 位作者 袁文 张颖 施伟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节段(C2/3、C3/4、CA/5、C5/6、C6/7)分别切取16只兔颈椎间盘及颈椎后纵韧带,其中8只通过NF200对其神经纤维进行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另8只通过冰冻切片-乙醛酸(SPG)法...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节段(C2/3、C3/4、CA/5、C5/6、C6/7)分别切取16只兔颈椎间盘及颈椎后纵韧带,其中8只通过NF200对其神经纤维进行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另8只通过冰冻切片-乙醛酸(SPG)法对交感神经纤维进行染色,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5.0软件)描述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在颈椎间盘纤维环外环分布有少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在颈椎后纵韧带上分布有大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主要呈网状分布,且以椎间盘区分布相对密集。分布于后纵韧带浅层的交感神经较深层密集,分布于C2/3、C3/4、CA/5的交感神经较C5/6、C6/7密集。结论颈椎间盘及后纵韧带上分布的交感神经可能是引发颈性眩晕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椎间盘 后纵韧带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被引量:32
13
作者 常媛媛 王邦茂 +2 位作者 王玉明 张洁 苏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自主神经功能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对IBS患者45例,其中腹泻型23例、便秘型22例,对照组3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因素评分,体位应激实验来进行心率变异(低频功率/高频功率)的短程频域分...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自主神经功能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对IBS患者45例,其中腹泻型23例、便秘型22例,对照组3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因素评分,体位应激实验来进行心率变异(低频功率/高频功率)的短程频域分析,进而评价精神心理因素、自主神经功能与IBS的关系.结果:(1)IBS患者较对照组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恐惧、强迫观念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异常心理,以焦虑和抑郁更为突出(2.61±0.62vs1.39±0.44,2.28±0.54vs1.41±0.51,均P<0.05);(2)静息状态下,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在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LF/HF指标无差别,但是,体位应激后,腹泻型较便秘型、对照组HF明显降低(13.00nu±0.70nuvs33.34nu±2.40nu,42.20nu±1.37nu,均P<0.05),LF/HF值增高(4.14±0.30vs1.93±0.23,1.33±0.04,均P<0.05).结论:IBS患者多伴有心理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经过体位应激后表现为迷走神经活性减弱,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增强,腹泻型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心理因素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体位试验 心率变异
下载PDF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下丘脑室旁核RAS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马柳一 尹玉洁 +2 位作者 张军芳 刘焕 贾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5-580,共6页
目的观察经侧脑室长期泵入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下丘脑室旁核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_1R)及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 目的观察经侧脑室长期泵入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下丘脑室旁核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_1R)及外周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衰模型,造模4周后,经侧脑室插管连接微量注射泵,分别给予醇化芪苈强心溶液和阳性药氯沙坦,给药4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室旁核内AngⅡ含量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室旁核ACE、AT_1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owerLab多通道生理记录仪测定各组肾交感神经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下丘脑室旁核内AngⅡ、ACE、AT_1R表达水平及NE、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肾交感神经放电活性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组织形态改变,降低下丘脑室旁核AngⅡ、ACE、AT_1R及NE、NT-proBNP表达水平,降低肾交感神经放电活性。结论经侧脑室连接微量注射泵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可降低下丘脑室旁核内RAS系统的激活,降低肾交感神经的活性,改善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延缓心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慢性心衰 下丘脑室旁核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交感神经 大鼠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尹康 蔡德群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钠血症 预后 电解质紊乱 交感神经
原文传递
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6
作者 宋敏 蒋宜伟 史达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5期310-312,共3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自 192 6年首次提出相关症状后 ,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脊柱外科争论的焦点 ,主要有椎动脉压迫、颈交感神经受刺激、颈椎节段不稳等几种学说 ,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又有学者提出应力应变、椎基底动脉... 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自 192 6年首次提出相关症状后 ,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脊柱外科争论的焦点 ,主要有椎动脉压迫、颈交感神经受刺激、颈椎节段不稳等几种学说 ,但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又有学者提出应力应变、椎基底动脉环代偿功能、体液因子、血管闭塞、栓塞四种新的观点。阐述 CSA发病机制可使人们对 CSA有更全面的认识 ,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脊柱外科 交感神经 血管闭塞 椎-基底动脉
下载PDF
交感神经活性和血管内皮功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静 陈宝元 +3 位作者 韩晋英 曹洁 郭美南 王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活性、血管内皮功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血压测量和病史采集将93例患者分为:OSAHS 血压正常组、OSAHS 合并高血压组、高血压不合并 O...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活性、血管内皮功能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血压测量和病史采集将93例患者分为:OSAHS 血压正常组、OSAHS 合并高血压组、高血压不合并 OSAHS 组和健康对照组。测定 PSG 当晚睡眠前后血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血浆内皮素和血清一氧化氮;收集 PSG 当晚22点至次晨6点的所有尿液送检尿3-甲氨基4-羟苦杏仁酸(VMA)。结果 OSAHS 组患者不论有无高血压,各指标变化为:晨起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均显著高于睡前,OSAHS 合并高血压组升高更明显;醒后去甲肾上腺素与醒后平均动脉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次数、氧减指数、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呈显著正相关,与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aO_2)和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呈显著负相关;醒后内皮素显著增高、一氧化氮明显下降,而另外两组则相反;醒后内皮素与醒后平均动脉压、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总时间、氧减次数、氧减指数、T90呈显著正相关,与 minSaO_2、MSaO_2呈显著负相关;醒后一氧化氮与醒后平均动脉压、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总时间、氧减次数、氧减指数、T90呈显著负相关,与minSaO_2、MSaO_2呈显著正相关。各组间尿 VMA 无明显变化。结论在 OSAHS 患者夜间一过性血压升高和持续性高血压形成方面,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导致的内皮源性舒、缩因子失衡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高血压 交感神经 血管内皮
原文传递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杨有庚 任宪盛 程杰平 《脊柱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对31例颈性眩晕患者36个突出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观察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结果 28例术后眩晕立即消除(90% ),明显改善者2例(7% ),无效者1例(3% ),无神经损...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对31例颈性眩晕患者36个突出间盘行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观察术后3个月以上的疗效。结果 28例术后眩晕立即消除(90% ),明显改善者2例(7% ),无效者1例(3% ),无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导致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失稳,激惹交感神经诱发椎动脉痉挛。钩突关节肥大并非是主要致病因素。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使椎间盘内压骤然降低,加之局部直接热疗,从而可消除椎动脉痉挛,对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临床研究 治疗 椎动脉痉挛 颈性眩晕患者 颈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内压 观察术后 术后眩晕 神经损害 颈椎失稳 交感神经 致病因素 钩突关节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对颈椎病性眩晕的临床认识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善金 潘福敏 +5 位作者 麻彬 赵晶 潘雅琴 赵卫东 吴德升 谭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87-1589,共3页
伴眩晕的颈椎病临床多被命名为交感型颈椎病、颈性眩晕、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其发病机制包括交感神经激惹学说、本体感受器移位学说以及椎动脉扭转学说。诊断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动态的影像学检查,颈椎重定位检查以及颈椎扭转检查是鉴... 伴眩晕的颈椎病临床多被命名为交感型颈椎病、颈性眩晕、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其发病机制包括交感神经激惹学说、本体感受器移位学说以及椎动脉扭转学说。诊断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动态的影像学检查,颈椎重定位检查以及颈椎扭转检查是鉴别该疾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重要检查方法。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多有效,存在颈椎不稳或血管神经受压时,可以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眩晕 交感神经
原文传递
椎动脉Ⅰ、Ⅱ段周围的神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秀清 孙博(指导) 钟世镇(指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1期1-4,60,共5页
借助于手术显微镜,在20例标本上观测了椎动脉Ⅰ、Ⅱ段周围的神经;采用Karnovsky乙酰胆碱脂酶组织化学切片方法,观察了5例新鲜尸体的有关神经。发自交感干颈段和颈神经的神经在椎动脉周围相互吻合,袢绕于动脉周围。切片上,椎动脉周围不... 借助于手术显微镜,在20例标本上观测了椎动脉Ⅰ、Ⅱ段周围的神经;采用Karnovsky乙酰胆碱脂酶组织化学切片方法,观察了5例新鲜尸体的有关神经。发自交感干颈段和颈神经的神经在椎动脉周围相互吻合,袢绕于动脉周围。切片上,椎动脉周围不同神经的神经纤维酶活性各异。根据解剖位置关系,Luschka关节病变可能成为压迫或刺激这些神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椎动脉 钩突 颈椎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