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德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5,共7页
熟人社会是理解中国人交往行为的逻辑起点。熟人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具有长久性和非选择性的特质,社会交往就成为中国人做人的重要内容,具有长久预期和向内用力两个特点。由此形成了三个重要的交往逻辑:施报平衡、内外有别与以和为贵,交往... 熟人社会是理解中国人交往行为的逻辑起点。熟人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具有长久性和非选择性的特质,社会交往就成为中国人做人的重要内容,具有长久预期和向内用力两个特点。由此形成了三个重要的交往逻辑:施报平衡、内外有别与以和为贵,交往行为的直接指向是获取良好的人缘,获得熟人社会的肯定性评价。随着乡村社会的剧烈变迁,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人社会 交往逻辑 施报平衡 内外有别 以和为贵
下载PDF
人情债、人情圈与交往逻辑变化——基于浙西周村的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以浙西周村田野资料为基础,阐释当地农民的人情债观念和人情圈特征。调研发现:农民人情交往中情义亏欠感日益减少,市场货币性考虑与日俱增;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及其已婚子女构成了每个核心家庭最基本的人情圈和交往圈,姻亲和私人关系已... 以浙西周村田野资料为基础,阐释当地农民的人情债观念和人情圈特征。调研发现:农民人情交往中情义亏欠感日益减少,市场货币性考虑与日俱增;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及其已婚子女构成了每个核心家庭最基本的人情圈和交往圈,姻亲和私人关系已经主导了婚礼中的人情往来。研究认为:理解农村人情交往一系列变化的大前提是分析农民日常交往逻辑的转变,因为日常性人情的弱化和缺失,仪式性人情的情感表达性功能才被放大,成为生产和再生产农村亲密关系的功能性替代;此外,市场经济原则不断侵入农民社会交往,人情的形式大于内容,而这也正是一些地区人情竞争、攀比等异化现象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性人情 日常性人情 交往逻辑 人情债 人情圈
下载PDF
从冲突到合谋:城管与摊贩的交往逻辑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探讨了社会治理议题中城管与街头摊贩关系从冲突到合谋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形成机制。以汉正街城管执法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和案例分析,以动态视角考察城管队员的一线执法行为,指出城管队员作为政府执法者在进行社会治理过程中,因... 探讨了社会治理议题中城管与街头摊贩关系从冲突到合谋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形成机制。以汉正街城管执法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和案例分析,以动态视角考察城管队员的一线执法行为,指出城管队员作为政府执法者在进行社会治理过程中,因其执法权利受到来自各方制约以至于其为顺利完成任务而与摊贩合谋,成为当前城市管理中的常见现象。最后,摊贩的存在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政府应承认摊贩存在的必要性,变"清理"为"管理",从而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减少社会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管执法 摊贩 冲突 合谋 交往逻辑 城市社会治理
下载PDF
交往逻辑中的新型国际传播主体格局构建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虹 郑广嘉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6-93,共8页
交往逻辑思维下的国际传播,不再局限于直接效果,而将其主要功能拓展至促进国际交往。本文充分借鉴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结合当前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情境,重建交往范式下的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思想体系。依此体系,分别审视政府、媒体、... 交往逻辑思维下的国际传播,不再局限于直接效果,而将其主要功能拓展至促进国际交往。本文充分借鉴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结合当前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情境,重建交往范式下的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思想体系。依此体系,分别审视政府、媒体、公众等多元行动者的国际传播实践。最后,构建以促进国际交往为目标,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多种圈层精准传播的新型国际传播主体格局,以传播促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交往逻辑 主体格局
下载PDF
历史与实践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内在逻辑
5
作者 刘富胜 唐颖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7-47,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制度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被实践证明的遵循社会历史规律、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受到人民群众拥护、具有显著优势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承继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制度一般原则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被实践证明的遵循社会历史规律、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受到人民群众拥护、具有显著优势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承继于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镌刻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彰显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从容自信;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贫穷落后国家走向繁荣富裕贡献了中国理念,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中国主张,为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优势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交往逻辑 人民主体 与时俱进 制度自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马克思人类共同体历史演变交往逻辑研究
6
作者 张依萱 陈鹏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8-20,共3页
交往逻辑在马克思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演变中一以贯之,从地域交往逻辑出发,对原始共同体进行社会哲学审视,城市与乡村的裂变使原始共同体走向瓦解。从世界交往逻辑出发,对虚假共同体展开政治经济学解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虚假共同... 交往逻辑在马克思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演变中一以贯之,从地域交往逻辑出发,对原始共同体进行社会哲学审视,城市与乡村的裂变使原始共同体走向瓦解。从世界交往逻辑出发,对虚假共同体展开政治经济学解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虚假共同体最终将走向灭亡。实现人类交往逻辑的理想复归,克服资本制度的历史局限,完成真和善的两个和解,必然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共同体 空间解放 交往逻辑
原文传递
对话2015传播学研究:网络社会的建构及其可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杜骏飞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2,共4页
文章聚焦网络社会的建构逻辑,与三位学者展开思想对话。作者认为,网络社会正在从"空间的生产"转向"时间的生产",以时间-交往逻辑取代空间实践逻辑;网络社会共同体比专业知识共同体有更大的知识价值,而文明共同体的... 文章聚焦网络社会的建构逻辑,与三位学者展开思想对话。作者认为,网络社会正在从"空间的生产"转向"时间的生产",以时间-交往逻辑取代空间实践逻辑;网络社会共同体比专业知识共同体有更大的知识价值,而文明共同体的普世知识启蒙,则比一切知识议题都更具反思性;"宏观理性的人"可超越个体化的理性,但面对观念市场的理论可能,仍应保持审慎和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交往逻辑 文明共同体 网络观念市场
下载PDF
关系网络重建途径与行动逻辑——三峡外迁移民个案研究
8
作者 唐利平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11,共7页
远距离迁移和分散安置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三峡外迁移民的关系网络。移民迁移到安置地后,主要采取六种关系途径建立起新网络,拟亲缘关系、邻居关系、社区关系、老乡关系、同行关系、朋友关系等构成了移民新关系网络的主要类型。而移... 远距离迁移和分散安置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三峡外迁移民的关系网络。移民迁移到安置地后,主要采取六种关系途径建立起新网络,拟亲缘关系、邻居关系、社区关系、老乡关系、同行关系、朋友关系等构成了移民新关系网络的主要类型。而移民在建立这些新关系的行动中,遵循着两种不同的行动逻辑,即身份认同逻辑和交往互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网络 身份认同逻辑 交往互动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