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翻译概念辨正 被引量:56
1
作者 罗国青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88-91,共4页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零翻译概念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交往的视角考察零翻译与不译、形译、音译与移植翻译策略的异同点,得出结论:零翻译不是不译,是译者在译文中移植源语图形与语言文字符号并带着读者进入源语语言文化环境认知并理解,读...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零翻译概念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交往的视角考察零翻译与不译、形译、音译与移植翻译策略的异同点,得出结论:零翻译不是不译,是译者在译文中移植源语图形与语言文字符号并带着读者进入源语语言文化环境认知并理解,读者翻译自己文化身份的一种翻译;零翻译突破了语言文字符号障碍,是不同于传统翻译策略的一种逆向的新型翻译策略与翻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翻译 翻译策略 翻译 交往
下载PDF
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改善对策 被引量:12
2
作者 闫秀平 张玲玲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00年第1期33-34,共2页
人际关系是女大学生面临的三大生活问题之一,对于她们的学习效率、心理健康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还不如人意。很多女大学生感到大学里的人际关系比较冷漠,难以找到知心朋友。不少女生因为... 人际关系是女大学生面临的三大生活问题之一,对于她们的学习效率、心理健康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还不如人意。很多女大学生感到大学里的人际关系比较冷漠,难以找到知心朋友。不少女生因为处理不好同学关系而烦恼、焦虑甚至厌世轻生。本文拟就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人际关系状况 女生 人际交往 知心朋友 心理健康 交际能力 辅导员 交往 心理障碍
下载PDF
试论新体育课程的交往观 被引量:8
3
作者 许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0-661,共2页
体育教学改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而教学观念的更新是保证体育课程改革成功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前提和关键。当前 ,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体育课程改革 ,其中体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观念 ,主要之一是交往观。根据有关交往的... 体育教学改革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而教学观念的更新是保证体育课程改革成功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前提和关键。当前 ,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和体育课程改革 ,其中体现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观念 ,主要之一是交往观。根据有关交往的理论探讨了体育教学中的交往观的含义、特点、意义 ,以及对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有助于深化对体育教学过程本质属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教学交往 教学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体育教学中师生双向交往观的建构 被引量:7
4
作者 林楚云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年第5期109-110,共2页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交往观,是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能动作用),二者在体育教学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思想观点、情感和需要的平等交流,以及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体育教学就...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交往观,是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能动作用),二者在体育教学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思想观点、情感和需要的平等交流,以及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体育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师生主体性双向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的交往由于双方处在特殊的环境中,具有与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不同的独特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对话、理解等活动。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的交往不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是双向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过程 双向建构 交往 中师生 主体能动作用 体育教学情境 共享信息 教学活动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交往观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临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2-124,共3页
新的体育课程呼唤着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教学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理论上对体育教学中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交往观的含义、依据、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深化对体育教学过程本质属性的认识.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主体性 交往 双向建构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交往观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童恒萍 李幸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5,共4页
交往作为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国内外学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分析马克思交往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所蕴含的现代化思想,并阐述其对于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交往 交往形式 现代化
下载PDF
从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看人的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邹之坤 刘丽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交往是一种关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启示我们,在当代条件下,应立足实际,积极建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交往模式。
关键词 交往 人的发展 马克思
下载PDF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阿勒泰”
8
作者 熊聪茹 《党员文摘》 2024年第13期58-60,共3页
森林在左,雪山在右,上面是蓝天,脚下有草原,还有吹得浑身空空荡荡的风一一谁也没想到,一部由散文改编的八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成为这个夏天最热门的影视剧之一。这部剧集告别横店和绿幕,来到草原深处,山边吹风,林间追梦,让观众阅尽... 森林在左,雪山在右,上面是蓝天,脚下有草原,还有吹得浑身空空荡荡的风一一谁也没想到,一部由散文改编的八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成为这个夏天最热门的影视剧之一。这部剧集告别横店和绿幕,来到草原深处,山边吹风,林间追梦,让观众阅尽阿勒泰的绝美风光,走近独特的游牧生活。牧民热爱万物、敬畏生命的自然观与平等尊重的文化交往观,传递出宁静又强大的精神内核与生活哲学,温暖了许多观众的心。传统牧区变迁、游牧社会惯有规训的转变,也引起人们对时代洪流与个体命运交织的反思。阿勒泰,由此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生活 敬畏生命 游牧社会 个体命运 时代洪流 平等尊重 阿勒泰 交往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交往观之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芬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4-18,共5页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都从主客体和主体间的双重关系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交往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但马克思从研究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这一宏观角度入手,而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侧重于微观...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都从主客体和主体间的双重关系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交往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但马克思从研究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这一宏观角度入手,而哈贝马斯以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侧重于微观考察个体儿童心理世界和道德意识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在马克思的交往观中,物质交往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人在进行物质交往时,不仅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产生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哈贝马斯力图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他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是以语言为媒介,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五“理解”和“一致”为核心心,以确立统一、有效的社会规范为归宿。哈贝马斯注重的精神沟通等交往关系最终都要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马克思 交往 人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经济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交往 认知心理学 关系角度 角度 生产关系 自然能力 道德意识 心理世界 社会关系 一般理论 交往行为 “理解” 社会规范 交往关系 生产力 人与人
下载PDF
试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观及其价值——兼与马克思交往理论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传新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10-12,共3页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交往观,作为其历史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在西方盛极一时。以其所创立的普遍语用学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性的现实批判,并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批判...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交往观,作为其历史哲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在西方盛极一时。以其所创立的普遍语用学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性的现实批判,并以交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批判理论,虽然从根本上讲是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其中某些观点,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对于我们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 交往理性 价值
下载PDF
网络时代大学生应树立健康的人际交往观 被引量:3
11
作者 褚政 赵元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7-69,共3页
网络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新手段和新方式,很快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它在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规范并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强现实生活中师生... 网络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新手段和新方式,很快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它在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规范并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强现实生活中师生和学生之间交往四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对大学生在网络时代树立科学的人际交往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人际交往 网络时代 网络交往 对策分析 人际关系 交往 现实生活 消极影响 合理利用
下载PDF
论交往及其历史演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商志晓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29,共6页
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人类交往的发展,人类交往的发展映现出人类前进的脚步。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了人类交往活动的发展历史,阐发了交往作为人类需要和生存方式之一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及其历史作用。文章在系统分析了不同社会形态... 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人类交往的发展,人类交往的发展映现出人类前进的脚步。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了人类交往活动的发展历史,阐发了交往作为人类需要和生存方式之一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及其历史作用。文章在系统分析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交往状况、特别是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交往状况之后,明确指出:当代社会、尤其是当代中国的交往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种新型交往的基本特征就是开放、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历史演进 交往活动 交往方式 人的发展 资本主义 人与人 封闭保守 人际交往 当代社会
下载PDF
在交往中发展——教师成长的审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晓凤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年第2期6-9,共4页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主体与主体间主体性的碰撞和交融。在这种碰撞中,人的主体性得到了相应发展。教师的成长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而传统教育中则缺失了这种交往。今天教师之间交往的价值意义在于:获...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主体与主体间主体性的碰撞和交融。在这种碰撞中,人的主体性得到了相应发展。教师的成长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而传统教育中则缺失了这种交往。今天教师之间交往的价值意义在于:获得心理支持;示范合作;成功的力量;支持变革。因此,教师间的交往最终必然走向理解与对话,从而达到一种促进教师成长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 中小学 人道主义 教师教育 交往
下载PDF
周而不比
14
《党课》 2023年第21期110-111,共2页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德行高尚的人善于团结周围的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但不相互勾结;而品格低下的人则勾勾搭搭,不能做到真正的团结。“周而不比”与“比而不周”体现的是两种迥然不同的交往观。
关键词 关系和谐 比而不周 交往 与人相处 勾结 团结
原文传递
马克思交往观新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栋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1,共8页
上世纪90年代迄今,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探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日渐成为热潮。许多论者纷纷撰文立说,围绕交往理论的实质、历史视角、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交往的主体性等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果的多维度研究与探讨。其中,马克思交往概... 上世纪90年代迄今,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探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日渐成为热潮。许多论者纷纷撰文立说,围绕交往理论的实质、历史视角、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交往的主体性等问题展开了富有成果的多维度研究与探讨。其中,马克思交往概念的边界清理,交往的社会功能科学定位,特别是马克思交往观的世界历史性特质等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深入的挖掘与明晰准确的理论阐释。随着世界历史的全面展开,这些问题构成了马克思交往观研究中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理论症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 交往 唯物史
下载PDF
大学生人情消费现象解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争先 杨岚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7-39,共3页
由于受消极价值观的影响和中国伦理文化的惯性制约,同时出于维持人情网络秩序和与他人交换资源的需要,大学生的人情消费日显沉重。我们要大力倡导校园主流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情消费 伦理文化 交换资源 交往
下载PDF
从交往观看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翠香 张翼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5-89,共5页
全球化是不同国家、民族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互间不断交往、交融的过程和趋势。不同的交往观必然会有不同的全球化理路。马克思以“物质交往”为核心 ,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为规律 ,延伸出“世界历史”的全球化逻辑 ;哈贝马斯... 全球化是不同国家、民族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互间不断交往、交融的过程和趋势。不同的交往观必然会有不同的全球化理路。马克思以“物质交往”为核心 ,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为规律 ,延伸出“世界历史”的全球化逻辑 ;哈贝马斯以“语言交往”为核心 ,认为交往行为中的相互作用起着比劳动更为重要的作用 ,并建构了一个没有强迫 ,但又能保持民族国家主权独立的“世界共同体”方案。两个方案各有利弊 ,但都没逃脱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马克思 全球化 哈贝马斯 法兰克福学派 生产关系 语言互动 “世界历史” “世界共同体”
下载PDF
大学生异性交往障碍及其排除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小永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6期75-77,共3页
异性之间的交往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大学生异性交往中常见的障碍进行分析,旨在提出相应的调试策略,帮助大学生解决好与异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异性之间的交往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大学生异性交往中常见的障碍进行分析,旨在提出相应的调试策略,帮助大学生解决好与异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走上社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异性交往障碍 交往
下载PDF
萨满教对满族社会伦理观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小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7-38,共2页
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都决定和期待着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满族文化研究,并使之与当代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尽管此前学界在满族文化研究方面已做出可贵的努力,并积累了丰厚的成果,但从与时俱进的学术要求看,既往的满... 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都决定和期待着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满族文化研究,并使之与当代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尽管此前学界在满族文化研究方面已做出可贵的努力,并积累了丰厚的成果,但从与时俱进的学术要求看,既往的满族文化研究,还大都侧重于建筑阐释、民俗描述、文物保护、文献整理,以及文学史与文学现象研究,而将满族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深层次地开掘满族文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价值,并使之为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旅游发展提供理论规律、文化支持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直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的实用性研究尚极少见。在此学术背景下,本期推出满族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笔谈,以期抛砖引玉。本组笔谈特邀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张佳生研究员为审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教 传统宗教 社会伦理 信仰 伦理 妇女 满族 交往 家族 形成
下载PDF
谈谈交往教育
20
作者 黄伟 《普教研究》 1997年第1期53-54,共2页
谈谈交往教育□黄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们交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代教育有必要对学生——未来的经济建设者们加强交往教育,培训交往技能,特别是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他们竞争合作、... 谈谈交往教育□黄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们交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代教育有必要对学生——未来的经济建设者们加强交往教育,培训交往技能,特别是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他们竞争合作、组织协调的能力,此乃“素质教育”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教育 社会交往 交往能力 课堂教学 交往方式 交往技能 交往 青年学生 自主型 介入社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