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保华 何毓蓉 +1 位作者 周红艺 程根伟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森林土壤水分入渗性能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基本环节 ,直接影响森林 水文生态效应。本文研究了长江上游支流大渡河的水源地—贡嘎山东坡亚高山针叶林分布区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研究区土壤稳渗率均较大 ;其中... 森林土壤水分入渗性能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基本环节 ,直接影响森林 水文生态效应。本文研究了长江上游支流大渡河的水源地—贡嘎山东坡亚高山针叶林分布区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研究区土壤稳渗率均较大 ;其中混交成熟林土壤稳渗率最大 ,林木皆伐后土壤稳渗率最小 ,其它森林类型介于其间 ;土壤稳渗率与 >0 2 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 (MWDw)、非毛管孔隙度呈极显著相关 ,与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数 (Fdw)呈显著性相关 ,另与森林类型、枯落物层、容重、砾石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叶林 影响因素 长江上游 山区 土壤稳渗率 土壤水分入渗性能 森林水文效应
下载PDF
松潘生态修复模式区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郝云庆 王金锡 +1 位作者 朱万泽 杨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137,共7页
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我国西部典型的山地生态脆弱区,自2001年以来松潘县在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不同树种配制模式的实践,共计营造了12个生态经济林模式.它们分别为:1.枸杞,2.沙棘,3.山桃+云杉,4.山杏+云杉,5.云杉,6.西蜀丁香+陇... 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我国西部典型的山地生态脆弱区,自2001年以来松潘县在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不同树种配制模式的实践,共计营造了12个生态经济林模式.它们分别为:1.枸杞,2.沙棘,3.山桃+云杉,4.山杏+云杉,5.云杉,6.西蜀丁香+陇东海棠,7.云杉+阿根廷柳,8.云杉+青杨,9.阿根廷柳,10.阿根廷柳+青杨,11.青杨,12.山杏+阿根廷柳模式.通过对这12个模式群落与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比较,发现绝大多数模式木本层多样性并不高,而草本层则物种数多为20种左右,香农威纳指数都达到2.0以上,因而,群落总体多样性很可观.运用Godron M稳定性测定方法检验其生态稳定性表明:各模式的生态稳定性与理论上20/80的稳定点尚有相当距离;其大小依次为:1.枸杞,2.沙棘,4.山杏+云杉,6.西蜀丁香+陇东海棠,10.阿根廷柳+青杨,12.山杏+阿根廷柳,5.云杉,8.云杉+青杨,7.云杉+阿根廷柳,11.青杨,9.阿根廷柳,3.山桃+云杉,这表明模式构建后仍处在较脆弱的状态.稳定性与其多样性之间的拟合也表明稳定性与多样性并无多少明显相关,甚至还有呈现负相关的趋势.这预示着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可能存在一个多样性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生物多样性 山区 稳定性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退化景观修复模式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郝云庆 王金锡 +2 位作者 朱万泽 杨军 王乐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215,241,共5页
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我国西部典型的山地生态脆弱区。自2001年以来松潘县在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不同树种配制模式的实践,共计营造了12个生态经济林模式。它们分别为:枸杞,沙棘,山桃+云杉,山杏+云杉,云杉,西蜀丁香+陇东海棠云,杉... 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我国西部典型的山地生态脆弱区。自2001年以来松潘县在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不同树种配制模式的实践,共计营造了12个生态经济林模式。它们分别为:枸杞,沙棘,山桃+云杉,山杏+云杉,云杉,西蜀丁香+陇东海棠云,杉+阿根廷柳,云杉+青杨,阿根廷柳,阿根廷柳+青杨,青杨和山杏+阿根廷柳模式。通过对这12个模式群落与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比较,发现绝大多数模式木本层多样性并不高,而草本层物种数多为20种左右,香农威纳指数都达到2.0以上。大多数模式已具有可观的物种多样性,模式之间多样性也较大。物种多样性的提高有助于构建一个稳定、健康的系统,并为其进一步向着更高的演替阶段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生物多样性 山区 景观修复
下载PDF
西南高山亚高山区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雄 孙鹏森 +1 位作者 张明芳 刘世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8-641,共14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为了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尺度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和适应特征,对中国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2000–2014年的9种植被类型的WUE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该研究...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为了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尺度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和适应特征,对中国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2000–2014年的9种植被类型的WUE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该研究基于MODIS总初级生产力(GPP)、蒸散发(ET)数据和气象数据,估算西南高山亚高山区植被WUE,采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植被WUE与气温、降水及海拔的关系。主要结果:(1)西南高山亚高山区2000–2014年植被WUE多年均值为0.95 g·m–2·mm–1,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0.011 g·m–2·mm–1·a–1;空间上WUE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85.84%区域的WUE呈增加趋势。(2)西南高山亚高山区各植被类型WUE多年均值表现为常绿针叶林>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有林草原>农田>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郁闭灌丛>草地;时间上,各植被类型WUE均呈上升趋势。(3)西南高山亚高山区89.56%区域的WUE与气温正相关,92.54%区域的WUE与降水量负相关;各植被类型中,草地WUE与气温的相关性最高,有林草原WUE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高。(4)西南高山亚高山区典型的地带性顶极植被常绿针叶林的WUE具有较强的海拔适应性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植被类型 海拔 气温 降水 西南山区
原文传递
川西山区自然边坡土壤种子库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谭向前 陈芳清 +2 位作者 王稷 熊丹伟 许建新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8-517,共10页
明确土壤种子库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可为人工边坡的拟自然恢复提供参考。本文选取川西高山亚高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种子库萌发实验,研究了该区域自然边坡的土壤种子库组成、土壤种子库与植被群落关系及其随海拔... 明确土壤种子库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可为人工边坡的拟自然恢复提供参考。本文选取川西高山亚高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种子库萌发实验,研究了该区域自然边坡的土壤种子库组成、土壤种子库与植被群落关系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发现:(1)不同海拔区域自然边坡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与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差异。随着海拔的上升,土壤种子库中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物种占比逐渐降低,多年生草本植物则逐渐增加。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则随着海拔上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规律。(2)海拔及坡位都对土壤种子库的密度有一定影响。低海拔地区土壤种子库的平均种子密度一般高于高海拔地区。同一边坡下坡位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高于中、上坡位。(3)区域内自然边坡土壤种子库和植被群落物种组成的相似程度不高,且随着海拔的升高,相似系数逐渐降低。研究表明,海拔是影响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及密度的重要因素,该区域边坡的生态恢复需根据海拔梯度选择适宜物种人工构建种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自然边坡 土壤种子库 植物群落 海拔梯度
下载PDF
季节性冻融期间五台山典型植被土壤氮矿化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志宏 刘楠 +1 位作者 李殿民 李古月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8,共9页
针对气候变暖、土壤季节性冻融格局改变对高山地区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土壤原位培养法,研究五台山林线附近草甸(CD)、华北落叶松(HL)和云杉(YS)等典型植被群落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群落土壤铵态氮含量大于硝态氮含量。CD... 针对气候变暖、土壤季节性冻融格局改变对高山地区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土壤原位培养法,研究五台山林线附近草甸(CD)、华北落叶松(HL)和云杉(YS)等典型植被群落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群落土壤铵态氮含量大于硝态氮含量。CD土壤矿质氮总量(铵态氮+硝态氮)在冻结初期减少,深冻期增加,融化期减少,生长季增加。HL和YS土壤矿质氮总量在冻结初期减少,深冻期到生长季一直增加。各群落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在冻结初期到深冻期增加,融化期降低,生长季增加。HL和YS之间土壤矿质氮总量、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始终无显著差异,CD与HL(p<0.05)、YS(p<0.0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季节性冻融期各群落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低于生长季,但也表现出明显的矿化作用。在整个培养期内(季节性冻融期+生长季),HL供氮能力最强,YS次之,CD最弱。冻融循环可促进土壤氮矿化,增加土壤矿质氮含量,为春季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但这一过程也增加了土壤氮素的流失风险。研究成果对高山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氮矿化 山林线 山/山区 土壤冻融过程 水土保持 寒生态系统氮循环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甘南亚高山区步甲科昆虫群落的时序动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7
作者 杨静 付作霖 +4 位作者 徐红霞 李丹春 林媛 齐昊 雷炜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6,共9页
【目的】探究甘南亚高山区步甲科昆虫群落特征和多样性的时序变化,分析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甘南亚高山区生态动态监测及步甲科昆虫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采用巴氏诱罐法在6月上半月、6月下半月、7月上... 【目的】探究甘南亚高山区步甲科昆虫群落特征和多样性的时序变化,分析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甘南亚高山区生态动态监测及步甲科昆虫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19年采用巴氏诱罐法在6月上半月、6月下半月、7月上半月、7月下半月、8月上半月、8月下半月和9月上半月,共7个时间采集步甲,室内进行分类鉴定,分析甘南亚高山区步甲科昆虫群落的时序分布和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共采集步甲科成虫2418头,经鉴定隶属16属33个种。青步甲属、通缘步甲属、斯步甲属、蜗步甲属和步甲属共同构成了该地区的优势类群;步甲科昆虫属水平物种数和多样性时序动态呈单峰型变化,均在7月下半月达到最高值。时序波动对步甲个体数、物种数、Shannon多样性(H’)和Pielou均匀度(J)均具有显著影响(Q_(6,28)=30.994;P<0.000;F6,28=111.250,P<0.05;Q_(6,28)=30.994,P<0.000;Q_(6,28)=30.994,P<0.001)。步甲科昆虫群落与环境因子间RDA分析表明平均气温、地表温度和降雨量3个环境因子是影响步甲科昆虫群落时序动态分布主要因素,相对湿度次之。地表温度和平均气温是影响步甲优势类群的主要因素。【结论】步甲科昆虫群落的特征及多样性与时序变化均存在显著线性关系,温度是影响步甲科昆虫群落时序分布特征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甲科 甘南山区 多样性 时序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西南高山亚高山区植被活动变化的气候驱动效应与可持续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美荣 孙鹏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0-250,共11页
[目的]探究西南高山亚高山区植被活动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可为其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1-2018年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用线性回归、Hurst指数、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植被活动的时... [目的]探究西南高山亚高山区植被活动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可为其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1-2018年MODIS 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用线性回归、Hurst指数、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植被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植被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1)研究区以NDVI为代表的植被活动整体上显著增强,其中相对稳定的区域占63.69%,显著增强的区域占25.06%,显著降低的区域占2.73%。在植被类型中,落叶阔叶林的显著绿化趋势最强,而灌木的显著褐化趋势最强,草地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高于林地。植被活动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区域东北部的嘉陵江和岷江等地。(2)变异系数(CV)表明NDVI整体稳定性较强,从植被类型看,阔叶林和混交林的稳定性较高,农田的稳定性最低。(3) Hurst指数分析表明,植被活动趋势呈反持续的比例为69.47%,植被活动趋势呈可持续的比例为29.88%,研究区植被总体出现弱反持续性特征,在未来,植被活动增强的趋势有降低或反转的风险;(4)气候驱动因子分析表明,西南高山亚高山区温度对植被的影响占主导,即温度既是驱动植被绿化的关键因子,同样也是植被褐化的关键因子。在植被发生显著绿化的区域,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的温度驱动效应低于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而在植被显著褐化的区域,前两者的温度驱动效应却显著高于后两者。[结论]气温是植被活动变化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未来植被活动有弱反持续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活动 气候驱动效应 变异系数 HURST指数 西南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