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8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贮藏蔬菜中亚硝酸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燕平梅 薛文通 +2 位作者 张慧 胡晓平 谭丽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246,共5页
本研究以大白菜、甘蓝、白萝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室温、低温、腌制三种贮藏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其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室温、腌制两种贮藏方法的初期都出现“亚硝峰”。形成“亚硝峰”的原因依贮藏方法而异,室温贮藏蔬菜中“... 本研究以大白菜、甘蓝、白萝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室温、低温、腌制三种贮藏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其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室温、腌制两种贮藏方法的初期都出现“亚硝峰”。形成“亚硝峰”的原因依贮藏方法而异,室温贮藏蔬菜中“亚硝峰”的形成是由于采摘后菜体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导致蔬菜内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腌制贮藏蔬菜中“亚硝峰”的形成是由于发酵过程中杂菌所致。腌制菜中“亚硝峰”的峰值大大高于室温贮藏,并超过FAO/WUO规定的ADI值,腌制后期亚硝酸盐含量在安全食用范围。室温、低温贮藏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最高值小于ADI值,可以放心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 硝酸还原酶 蔬菜 贮藏
下载PDF
影响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因素 被引量:21
2
作者 涂保华 张洁 张雁秋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指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 ,随后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的生物脱氮过程 ,其关键是如何控制硝化过程中影响HNO2 积累的因素。分析影响HNO2 积累因素 ,包括温度、游离氨、pH值、溶解氧、有害物质和泥龄 ,探讨实现短...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指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 ,随后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的生物脱氮过程 ,其关键是如何控制硝化过程中影响HNO2 积累的因素。分析影响HNO2 积累因素 ,包括温度、游离氨、pH值、溶解氧、有害物质和泥龄 ,探讨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反硝化 废水处理 生物脱氮 亚硝酸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月季花色素的稳定性及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常丽新 张丽芳 +4 位作者 杜密英 韩近 王换霞 李林 霍军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月季花色素的溶解性、稳定性及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月季花色素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溶于强极性有机溶剂,颜色呈棕红色;月季花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04nm,对光、热、还原剂不太稳定,对酸碱、氧化剂、食品添加剂比较稳... 研究了月季花色素的溶解性、稳定性及对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月季花色素不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溶于强极性有机溶剂,颜色呈棕红色;月季花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04nm,对光、热、还原剂不太稳定,对酸碱、氧化剂、食品添加剂比较稳定,常见金属离子中Fe3+、Cu2+对月季花色素有很大影响;月季花色素对亚硝酸盐具有很大的清除能力,浓度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有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花色素 稳定性 亚硝酸 清除作用
下载PDF
水稻烤田期间N_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4
作者 黄树辉 吕军 曾光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84-1090,共7页
水稻田间实验研究了烤田期间的土壤温度、Eh、含水量和裂缝基本性质,矿质态氮以及与氮有关的酶活性的演变规律,及其对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水稻分蘖期间烤田,N2O有一个排放高峰,其最高值可达75 6μg·m-2·h-1.在排放高峰... 水稻田间实验研究了烤田期间的土壤温度、Eh、含水量和裂缝基本性质,矿质态氮以及与氮有关的酶活性的演变规律,及其对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水稻分蘖期间烤田,N2O有一个排放高峰,其最高值可达75 6μg·m-2·h-1.在排放高峰后,即使继续烤田,N2O的排放值也将降低.N2O排放与尿素氮肥的施用量没有明显关系.裂缝的生成,改变了N2O的日排放规律.随着烤田时间的延长,脲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呈波动变化,硝酸还原酶活性递减,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极低.硝酸还原酶活性与N2O排放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中的脲酶活性与N2O日排放通量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在烤田期间,NO-3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通量之间呈显著正线性关系.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通量之间呈显著负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田 水稻 硝酸还原酶活性 N2O排放 土壤 施用量 脲酶活性 排放规律 排放通量 亚硝酸
下载PDF
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亚硝酸和反演气溶胶参数 被引量:19
5
作者 郝楠 周斌 陈立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9-1533,共5页
利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仪(DOAS)进行亚硝酸(HONO)气体的测量并同时在固定的波长范围内(307—380nm)反演气溶胶参数包括气溶胶的平均直径、总个数和总比表面积等.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自测的NO2标准吸收截面可以更加准确地拟合HONO的浓度,同... 利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仪(DOAS)进行亚硝酸(HONO)气体的测量并同时在固定的波长范围内(307—380nm)反演气溶胶参数包括气溶胶的平均直径、总个数和总比表面积等.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自测的NO2标准吸收截面可以更加准确地拟合HONO的浓度,同时在较短的波长范围内能准确反演气溶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DOAS) 亚硝酸 气溶胶参数
原文传递
白肋烟烟碱转化及烟草特有亚硝胺形成 被引量:16
6
作者 史宏志 刘国顺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B12期41-46,共6页
从烟草特有亚硝胺形成的化学,烟草特有亚硝胺与前体物的关系,调制过程、贮藏过程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形成,遗传改良降低烟碱转化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生物技术抑制烟碱转化降低烟草特有亚硝胺等方面综述了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白肋烟 烟草特有硝胺 烟碱转化 生物碱 亚硝酸
下载PDF
臭氧氧化烟气脱硝制硝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姜树栋 王智化 +2 位作者 周俊虎 杨卫娟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将含NO的模拟烟气用臭氧氧化后进行洗气,在脱硝过程中制得硝酸.在100~160℃模拟烟气温度范围内,O3与NO3浓度是影响气液反应HNO3生成的重要因素.臭氧与NO的物质的量比(O3/NO)在1.5以上为宜.高的O3/NO物质的量比和低的模拟烟气温度,利于... 将含NO的模拟烟气用臭氧氧化后进行洗气,在脱硝过程中制得硝酸.在100~160℃模拟烟气温度范围内,O3与NO3浓度是影响气液反应HNO3生成的重要因素.臭氧与NO的物质的量比(O3/NO)在1.5以上为宜.高的O3/NO物质的量比和低的模拟烟气温度,利于反应生成NO3和提供较高体积分数的O3进行气液反应,促进HNO3的生成,抑制亚硝酸的生成.试验中在模拟烟气温度120℃下,O3/NO物质的量比为1.5和2时,硝酸产率分别为70.5%和88%.随着在气相反应器中停留时间的延长,O3与NO3的浓度降低,HNO3产率下降,HNO2生成上升.吸收液的酸度对HNO3生成的影响并不明显,在pH值1.5~2.5时,硝酸的产率比pH值等于7时降低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NO 洗气 硝酸 亚硝酸
下载PDF
不同碳源反硝化过程NO2-及N2O积累特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巩有奎 贾文振 彭永臻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32,共5页
利用SBR反应器,以NO3-为电子受体,分别投加乙酸钠、乙醇、甲醇作为电子供体,控制初始C/N为5,考察不同负荷条件下反硝化过程中NO2-和N2O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不同进水NO3-浓度下,3种碳源均有NO2-积累且持续至反硝化结束,而且均会出现N2... 利用SBR反应器,以NO3-为电子受体,分别投加乙酸钠、乙醇、甲醇作为电子供体,控制初始C/N为5,考察不同负荷条件下反硝化过程中NO2-和N2O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不同进水NO3-浓度下,3种碳源均有NO2-积累且持续至反硝化结束,而且均会出现N2O的积累和还原过程。与乙酸钠相比,高浓度甲醇具有生物毒性,提供电子速率较低,无法满足亚硝态氮还原酶和氧化亚氮还原酶对电子的需求。以易生物降解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提高其提供电子速率,能有效降低系统N2O积累并防止其在后续好氧阶段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碳源 亚硝酸 N2O
下载PDF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水体中苯与亚硝酸的交叉反应机理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承驻 欧阳彬 +4 位作者 房豪杰 董文博 郑志坚 赵庆祥 侯惠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15-1122,MJ02,共9页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进行了有氧、无氧条件下苯与亚硝酸水溶液复相体系的交叉反应机理研究 ,初步考察了这些瞬态物种的生长与衰减等行为 ;并对其光解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 .研究表明 ,HNO2 在 3 5 5nm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产生·OH和NO+... 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进行了有氧、无氧条件下苯与亚硝酸水溶液复相体系的交叉反应机理研究 ,初步考察了这些瞬态物种的生长与衰减等行为 ;并对其光解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 .研究表明 ,HNO2 在 3 5 5nm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产生·OH和NO+ ,·OH自由基和苯反应生成C6H6 OHadduct ,反应速率常数为 8 9× 10 9L·mol-1·s-1,在有氧条件下C6H6 OHadduct进一步氧化为C6H6 OHO2 ,反应速率常数 3 3× 10 8L·mol-1·s-1;NO+ 自由基和苯作用形成C6H6 NO+ πcomplex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吸收光谱技术 水体污染 亚硝酸 交叉反应机理 反应速率常数 激光闪光光解
下载PDF
二甲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N,N-二甲基亚硝胺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闾春林 刘永东 +1 位作者 王云海 钟儒刚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568-1572,共5页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CCSD/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对二甲胺(DMA)与亚硝酸作用形成N,N-二甲基亚硝胺(NDMA)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讨论了DMA与一分子亚硝酸直接反应的途径和两分子亚硝酸先反应生成活性中间体N2O3...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CCSD/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对二甲胺(DMA)与亚硝酸作用形成N,N-二甲基亚硝胺(NDMA)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分别讨论了DMA与一分子亚硝酸直接反应的途径和两分子亚硝酸先反应生成活性中间体N2O3再与DMA作用的间接反应途径.计算结果表明,DMA与亚硝酸间接反应的活化能比直接反应的低约55kJ/mol,由此可推断DMA与亚硝酸生成NDMA的反应是以两分子的亚硝酸先生成ONNO2再亚硝化DMA为主要反应途径.这一结论和NDMA的形成速率与亚硝酸的浓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基硝胺 二甲胺 亚硝酸 密度泛函理论 从头算
下载PDF
Nitrogen Removal by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in a Sequence Hybrid Biological Reactor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建龙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淑莹 高永青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78-784,共7页
Sequence hybrid biological reactor (SHBR) was proposed, and some key control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by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via nitrite. S... Sequence hybrid biological reactor (SHBR) was proposed, and some key control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for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by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via nitrite. SND via nitrite was achieved in SHBR by controlling demand oxygen (DO) concentration. There was a programmed decrease of the DO from 2.50 mg·L^-1 to 0.30 mg·L^-1, and the average nitrite accumulation rate (NAR) was increased from 16.5% to 95.5% in 3 weeks. Subsequently, further increase in DO concentration to 1.50 mg·L^-1 did not destroy the partial nitrification to nitri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mited air flow rate to cause oxygen deficiency in the reactor would eventually induce only nitrification to nitrite and not further to nitrate.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NAR, that is, NAR was increased from 60% to 90%, and total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 from 68% to 85%. The SHBR could tolerate high organic loading rate (OLR), COD and ammonia-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greater than 92% and 93.5%, respectively,, and it even operated under low DO concentration (0.5 mg·L^-1) and maintained high OLR (4.0 kg COD·m^-3·d^-1). The presence of biofilm positively affected the activated sludge settling capability, and sludge volume index (SVI) of activated sludge in SHBR never hit more than 90 ml·L^-1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removal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nitrite accumulation demand oxygen PH
下载PDF
高效酒精酵母菌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跃中 李忠英 +1 位作者 李继睿 吴永尧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8期71-74,共4页
从来源不同的基质中采用耐热、耐酒精处理方法,结合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筛选得到1株酒精发酵的高产酵母菌株TJ-18。对该菌株进行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处理,得到1株稳定高产突变株UV-N-5,其产酒精度达8.25%vol,比出发菌株... 从来源不同的基质中采用耐热、耐酒精处理方法,结合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筛选得到1株酒精发酵的高产酵母菌株TJ-18。对该菌株进行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处理,得到1株稳定高产突变株UV-N-5,其产酒精度达8.25%vol,比出发菌株提高39.83%;同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可在pH值为3.0-9.0的范围内正常生长,在糖浓度达到40%时,温度40℃时仍保持出很好的耐受性。且在12%vol和8%vol的酒精浓度时,UV-N-5的死亡率分别是34%和11%,对酒精耐受性突出。这些特点都符合现代酒精发酵酵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酵母 筛选 紫外线 亚硝酸 复合诱变 酒精发酵
下载PDF
紫外线与亚硝酸复合诱变选育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 被引量:10
13
作者 游玟娟 冯刚利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6,共4页
研究紫外线与亚硝酸复合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As1.398产中性蛋白酶的影响。确定复合诱变条件:先用30W紫外线照射60s,筛选出诱变效果好的菌株再用0.15mol/L的亚硝酸处理20min。筛选得到一株稳定、高产突变株UN-11,其酶活为2665.2U/mL,比出... 研究紫外线与亚硝酸复合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As1.398产中性蛋白酶的影响。确定复合诱变条件:先用30W紫外线照射60s,筛选出诱变效果好的菌株再用0.15mol/L的亚硝酸处理20min。筛选得到一株稳定、高产突变株UN-11,其酶活为2665.2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5.3%,传代10次相对酶活均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紫外线 亚硝酸 复合诱变 中性蛋白酶
原文传递
亚硝酸降解法制备低分子肝素(LMWH)的工艺参数优化与确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丽萍 李雷刚 马中苏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制备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亚硝酸降解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与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时间、pH和亚硝酸浓度等条件下LMWH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布及与标准品相对分子质量之差。结果:在反应时间4h...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制备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亚硝酸降解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与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试验,研究不同温度、时间、pH和亚硝酸浓度等条件下LMWH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布及与标准品相对分子质量之差。结果:在反应时间4h、温度25℃左右、亚硝酸浓度0.6%、pH2.6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相对分子质量小于8000的成分含量为89.95%。结论:利用亚硝酸降解肝素制备LMWH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LMWH) 亚硝酸 降解 制备
原文传递
亚硝酸氮积累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清艳 胡群义 《安徽化工》 CAS 2003年第5期38-39,共2页
通过实验,对生物脱氮中形成亚硝酸氮积累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了有机碳源、pH值、溶解氧、温度等因素对亚硝酸氮积累的影响。
关键词 亚硝酸 氮积累 生物脱氮 有机碳源 PH值 溶解氧 温度 废水处理
下载PDF
Daytime HONO formation in the suburban area of the megacity Beijing, China 被引量:9
16
作者 YANG Qiang SU Hang +9 位作者 LI Xin CHENG YaFang LU KeDing CHENG Peng GU JianWei GUO Song HU Min ZENG LiMin ZHU Tong ZHANG YuanHa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1032-1042,共11页
Nitrous acid (HONO), as a primary precursor of OH radicals, has be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itrogencontaining species in the atmosphere. Up to 30% of primary OH radical produc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Nitrous acid (HONO), as a primary precursor of OH radicals, has be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itrogencontaining species in the atmosphere. Up to 30% of primary OH radical production is attributed to the photolysis of HONO. However, the major HONO formation mechanisms are still under discussion. During the Campaigns of Air Quality Research in Beijing and Surrounding Region (CAREBeijing2006) campaign,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megacity Beijing, where the chemical budget of HONO was fully constrained. The average diurnal HONO concentration varied from 0.33 to 1.2 ppbv. The net OH production rate from HONO, Pon(HONO)net, was on average (from 05:00 to 19:00) 7.1 × 10^6 molecule/(cm^3 s), 2.7 times higher than from 03 photolysis. This production rate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HONO in the atmospheric chemistry of megacity Beijing. An unknown HONO source (Punknown) with an average of 7.3 × 10^6 molecule/(cm^3 s) was derived from the budget analysis during daytime. Punknown provided four times more HONO than the reaction of NO with OH did.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Punknown showed an apparent photo-enhanced feature with a maximum around 12:00,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at forest and rural sites. Laboratory studies proposed new mechanisms to recruit NO2 and J(NO2) in order to explain a photo-enhancement of of Puknown. In this study, these mechanisms were validated against the observation-constraint Punknown. The reaction of exited NO2 accounted for only 6% of Puknown, and Punk poorly correlated with [NO2] (R = 0.26) and J(NO2)[NO2] (R = 0.35). These results challenged the role of NO2 as a major precursor of the missing HONO 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O nitrous acid OH BUDGET unknown source heterogeneous
原文传递
咸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日变化量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季巧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8期511-511,F004,共2页
为了解决咸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日变化量,避免在亚硝酸盐高峰期食用。我们在4~5月份对我市某村8个农户家中对此进行了跟踪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我市某村8个农户家中缸内腌制过程中的咸菜。 1.2 采样方法:考虑到直接检... 为了解决咸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的日变化量,避免在亚硝酸盐高峰期食用。我们在4~5月份对我市某村8个农户家中对此进行了跟踪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我市某村8个农户家中缸内腌制过程中的咸菜。 1.2 采样方法:考虑到直接检测咸菜,由于苓叶重量差别,取样比例不一,会导致较大误差,缩小纵向可比性,而咸菜和咸水相互渗透,始终于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菜 腌制 亚硝酸 日变化量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聚磷菌好氧摄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玲玲 郑西来 +2 位作者 吴俊文 李梅 赵淑梅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74-1579,共6页
利用批量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对聚磷菌好氧摄磷过程的影响,以及在含盐废水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累积对聚磷菌好氧摄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亚硝态氮浓度为4mg/L时,对聚磷菌摄磷有抑制作用,其对摄磷速率的抑制系数为0.0... 利用批量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对聚磷菌好氧摄磷过程的影响,以及在含盐废水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累积对聚磷菌好氧摄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亚硝态氮浓度为4mg/L时,对聚磷菌摄磷有抑制作用,其对摄磷速率的抑制系数为0.08;亚硝态氮浓度为15mg/L时,对聚磷菌摄磷产生明显的抑制,抑制系数增加到0.61.亚硝酸盐对聚磷菌的抑制作用主要与亚硝酸有关.本研究中亚硝酸浓度在0.0002mg/L以上时即对聚磷菌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亚硝酸盐对聚磷菌的抑制作用只是在亚硝酸盐存在的条件下才发生,一旦亚硝酸盐消失,对聚磷菌的抑制作用即可解除.含盐废水硝化过程中,在好氧反应开始1~2h内,由于亚硝态氮浓度低,其对聚磷菌摄磷抑制作用小.随着亚硝态氮的逐步累积,亚硝态氮浓度达到8~9mg/L以上时,其对聚磷菌摄磷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进水氨氮浓度高时,好氧反应过程中pH值较低,会导致亚硝酸浓度增高,致使磷酸根的吸收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 亚硝酸 好氧摄磷 抑制 亚硝酸 含盐废水
下载PDF
HONO与HCl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兵 申伟 胡武洪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四次组态相互作用(QC ISD(T)),对HONO与HC l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在QC ISD(T)/6-311G**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确定了反应机理,HONO与HC ...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四次组态相互作用(QC ISD(T)),对HONO与HC l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在QC ISD(T)/6-311G**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确定了反应机理,HONO与HC l反应主要生成产物为C lNO+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 HCL DFT QCISD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关于酱油抗癌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包启安 《上海调味品》 1994年第4期2-7,共6页
酱油酿造技术是我国祖先遗留的宝贵财富,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生产技术已传至东亚各地,成为东亚各民族的重要调味料。我国酱油随着华侨及中华餐食的外出也已传统地大量出口。前苏联利用我国技术,在莫斯科及敖德萨建立了酱油及酱的... 酱油酿造技术是我国祖先遗留的宝贵财富,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生产技术已传至东亚各地,成为东亚各民族的重要调味料。我国酱油随着华侨及中华餐食的外出也已传统地大量出口。前苏联利用我国技术,在莫斯科及敖德萨建立了酱油及酱的联产工厂。日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其成为现代化的大工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抗癌性 亚硝酸 抗氧化性 醋酸乙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