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奇的“魔鬼鱼”
1
作者 无间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 2024年第10期10-11,共2页
蝠鲼,又称魔鬼鱼,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软骨鱼类。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蝠鲼发展出非凡的运动能力。它身体扁平,呈流线型,既有利于向前游动,又方便下潜,还能完成倒游、原地悬停、急停等各种高难度动作。它宽大的胸鳍如同双翼,轻... 蝠鲼,又称魔鬼鱼,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软骨鱼类。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蝠鲼发展出非凡的运动能力。它身体扁平,呈流线型,既有利于向前游动,又方便下潜,还能完成倒游、原地悬停、急停等各种高难度动作。它宽大的胸鳍如同双翼,轻轻拍动,就能在水中进行低能耗的长距离游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鱼类 高难度动作 流线型 低能耗 亚热带海域 魔鬼
原文传递
鲹鱼怎样吃到燕鸥
2
作者 未详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必读)》 2023年第3期46-47,共2页
一条超一米长的珍鲹,“哗”的一下跃出海面,将一只拼命拍打着翅膀,想要飞起来的小燕鸥吞进大嘴,这一幕是自然历史纪录片《蓝色星球2》中的真实镜头。有人认为,作为鱼鲹,珍鲮吃到飞翔中的小燕鸥,是小概率事件,但真是这样吗?广泛分布在热... 一条超一米长的珍鲹,“哗”的一下跃出海面,将一只拼命拍打着翅膀,想要飞起来的小燕鸥吞进大嘴,这一幕是自然历史纪录片《蓝色星球2》中的真实镜头。有人认为,作为鱼鲹,珍鲮吃到飞翔中的小燕鸥,是小概率事件,但真是这样吗?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珍鲹,食谱里除了水生生物,还有燕鸥等小型鸟类。每年小燕鸥学飞时,喜欢单独行动的珍鲹会改变生活习惯,成群结队逻游在浅滩礁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概率事件 历史纪录片 生活习惯 水生生物 亚热带海域 蓝色星球 燕鸥
原文传递
近代航海医学简史(三)——热带病学起源于航海医学
3
作者 孙约翰 周志方 《交通医学》 1990年第1期36-37,43,共3页
热带病学起源于航海医学,这句话毫不夸张。因为早期的热带病著作大多出自船医或海军军医之手。直到19世纪中下叶殖民地医生也大都来自海军。此后不久,英国在利物浦和印度等地建立起热带病研究院(所)。十七世纪后,西方船舰多在赤道线南北... 热带病学起源于航海医学,这句话毫不夸张。因为早期的热带病著作大多出自船医或海军军医之手。直到19世纪中下叶殖民地医生也大都来自海军。此后不久,英国在利物浦和印度等地建立起热带病研究院(所)。十七世纪后,西方船舰多在赤道线南北,热带、亚热带海域上航行于美、亚、非之间,遇上在欧洲,尤其是北欧未见或少见到的疾病。殖民主义者贩卖奴隶,把热带地区的某些疾病传播到欧、亚、美洲各地。例如,非洲奴隶被贩卖到美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病学 航海医学 曼氏血吸虫 船医 十七世纪 赤道地区 船舰 疾病传播 亚热带海域 海港检疫
下载PDF
“海洋精灵”——海马
4
作者 黄志明 《初中生之友》 2021年第7期22-23,共2页
海马,并不是生活在海里的马,而是生活在近陆浅海中的一种小型的硬骨鱼类,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海马是个大家族从分类上看,海马隶属于棘鱼目海龙科海马属。要知道,海马是一个大家族,它们的身影遍布全球,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海马,并不是生活在海里的马,而是生活在近陆浅海中的一种小型的硬骨鱼类,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海马是个大家族从分类上看,海马隶属于棘鱼目海龙科海马属。要知道,海马是一个大家族,它们的身影遍布全球,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自南至北的近陆浅海均有它们的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海龙科 亚热带海域 棘鱼目 浅海 大家族
原文传递
海洋,人类未来的大粮仓
5
作者 哈克 《少年月刊》 2006年第14期46-47,共2页
海洋中不长粮食,怎么能成为未来的粮仓呢?是的,海洋里不能种水稻(dào)和小麦,可海洋中的鱼和贝类却能够为人类提供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蛋(dàn)白食物。但是由于过度捕鱼,鱼鲜产量日益减少,要使海洋成为名融其实的粮仓。
关键词 人类未来 海水温差发电 浅水层 亚热带海域
原文传递
奇妙的海洋世界
6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第9期58-61,共4页
奇妙的飞鱼——蝠鲼。蝠鲼是鳐鱼中最大的种类,因其在海中优雅飘逸的游姿与夜空中飞行的蝙蝠相仿,故得此中文名。蝠鲼体长可达5米(包括尾巴),体盘宽可达8米,体盘菱形,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生物、海水中过滤出... 奇妙的飞鱼——蝠鲼。蝠鲼是鳐鱼中最大的种类,因其在海中优雅飘逸的游姿与夜空中飞行的蝙蝠相仿,故得此中文名。蝠鲼体长可达5米(包括尾巴),体盘宽可达8米,体盘菱形,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生物、海水中过滤出的小鱼为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类生物 中文名 亚热带海域 浮游生物 奇妙
下载PDF
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海面风应力场特征的分析
7
作者 蓝淑芳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8年第4期9-16,共8页
本文通过对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18°~30°N,140°E~140°W)30a风应力场(τx,τy)、风应力涡度场(curlzτ)及44a500hPa面上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AI)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 本文通过对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18°~30°N,140°E~140°W)30a风应力场(τx,τy)、风应力涡度场(curlzτ)及44a500hPa面上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AI)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上述诸要素的年内、年际和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如上述诸要素的年际变化与ENSO的关系,τx、τy、curlzτ的年变化、趋势变化与AI的年变化趋势变化间的关系等。其中,亚热带的风应力场和风应力涡度场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的制约;τx、τy、curlzτ和AI年变化、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均较显著。1977年发生的跃变与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跃变期相一致。在ENSO期间,τx、τy、curlzτ和AI均伴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而增强,这可能与ENSO期间哈德莱环流的加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太平洋 亚热带海域 风应力场 统计分析 海面
下载PDF
福建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研究
8
作者 蔡豪哲 张晶晶 +1 位作者 吕振波 王以斌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91,共9页
为了研究典型的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选取福建兴化湾及周围海域作为研究海域,分别于2017年9月、11月,2018年3月、5月在该海域开展了12个站位(1—12号站位)的底拖网调查,对渔获的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进行了初步... 为了研究典型的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选取福建兴化湾及周围海域作为研究海域,分别于2017年9月、11月,2018年3月、5月在该海域开展了12个站位(1—12号站位)的底拖网调查,对渔获的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调查共渔获游泳动物127种,包括鱼类79种,甲壳类43种(虾类24种,蟹类19种),头足类5种;全年优势种为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游泳动物平均资源密度分别为6.61 kg/h和3356尾/h。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2.45,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8,Margalr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5.4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可划分为两组(A组和B组),分组较显著(p<0.05)。其中,A组包含1—2号站位,水深条件在-5 m以下,典型贡献种主要有中颌棱鳀(Thrissa mystax)、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等鱼类和小型甲壳类(断脊小口虾蛄Oratosquillina interrupta、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等);B组包含3—12号站位,该站位大部分位于水深-20 m以下的海域,典型贡献种主要有真鲷(Pagrus major)、四线天竺鲷(Apogon quadrifasciatus)等鱼类以及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细螯虾、断脊小口虾蛄等甲壳类。兴化湾及其周围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整体差异较小,A组、B组鱼类生态类群有一定差异,虾蟹类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湾 游泳动物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多样性 群落结构 亚热带海域
原文传递
石斑鱼成鱼养殖技术
9
作者 钟小庆 张海发 《齐鲁渔业》 2020年第5期20-22,共3页
石斑鱼属鲈形目、鲔科、石斑鱼属,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该属鱼体呈椭圆形,中长,侧扁,体披细下栉鳞,体色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该鱼体表上点缀着石斑一样的条纹、斑点,因此,被人们习惯称之为石斑鱼。该属有数十个品... 石斑鱼属鲈形目、鲔科、石斑鱼属,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该属鱼体呈椭圆形,中长,侧扁,体披细下栉鳞,体色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该鱼体表上点缀着石斑一样的条纹、斑点,因此,被人们习惯称之为石斑鱼。该属有数十个品种,其中人工养殖最多的是鞍带、斜带、点带石斑鱼。石斑鱼商品鱼养殖主要模式为网箱、池塘和工厂化养殖,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属 工厂化养殖 点带石斑鱼 人工养殖 体色 鲈形目 网箱 亚热带海域
原文传递
突破缺乏选育良种制约
10
《海洋与渔业》 2022年第4期60-61,共2页
卵形鲹(Trachinotus ovatus)和布氏鲹(T.blochii)属于鲹属中不同种,统称为金鲳。卵形鲹是一种中、上层暖水性广盐性鱼类,其生长速度快、容易饲养、适合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分布于印度洋、地中海和东南亚等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布氏... 卵形鲹(Trachinotus ovatus)和布氏鲹(T.blochii)属于鲹属中不同种,统称为金鲳。卵形鲹是一种中、上层暖水性广盐性鱼类,其生长速度快、容易饲养、适合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分布于印度洋、地中海和东南亚等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布氏鲹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其繁殖力(平均产卵量和年产卵次数)优于卵形,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等温带和亚热带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层鱼类 选育良种 广盐性 产卵量 布氏 暖水性 生长速度 亚热带海域
下载PDF
深海中的隐形大师
11
作者 薄荷草(文/图) 《少年科普世界》 2020年第9期10-12,共3页
玻璃章鱼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的身体几乎完全透明。它们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300~1000米之间的深度活动。如果算上触手的话,这种凝胶状的章鱼能长到45厘米长。除了消化系统、视神经和眼睛可见之外,玻璃章鱼对捕食者几乎完... 玻璃章鱼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的身体几乎完全透明。它们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在300~1000米之间的深度活动。如果算上触手的话,这种凝胶状的章鱼能长到45厘米长。除了消化系统、视神经和眼睛可见之外,玻璃章鱼对捕食者几乎完全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鱼 消化系统 捕食者 视神经 凝胶状 亚热带海域 隐形 玻璃
原文传递
深海火树:珊瑚
12
《大众科学》 2020年第8期24-27,共4页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居水中直而软,见风日则曲而硬,变红色者为上,汉赵佗谓之火树是也。小虫盖大楼无论珍贵的珊瑚宝石,还是普通的珊瑚礁石,都是珊瑚虫创造出来的外壳。珊瑚虫是一种...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居水中直而软,见风日则曲而硬,变红色者为上,汉赵佗谓之火树是也。小虫盖大楼无论珍贵的珊瑚宝石,还是普通的珊瑚礁石,都是珊瑚虫创造出来的外壳。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水温必须在20℃以上。每只珊瑚虫只有米粒大小,它们聚集附着在一起,捕食浮游生物为生。在生命历程中,它们不断地吸收海水里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质和角质层来保护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腔肠动物 《本草纲目》 二氧化碳 珊瑚礁 角质层 亚热带海域 珊瑚林
下载PDF
勇闯垃圾岛
13
作者 刘夏 孙舫 《新知客》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由环保人士、海洋爱好者、航海人员和科学家组成的一群人驾船来到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寻找传说中的第八大陆,由垃圾组成的大陆。
关键词 垃圾岛 环保人士 垃圾组成 北太平洋 亚热带海域 塑料垃圾 INSTITUTION 航海人员 国土面
下载PDF
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大眼金枪鱼秋季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党莹超 陈屹林 +3 位作者 戴小杰 李云凯 吴峰 刘攀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6,共9页
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观察员于2018年9-12月在北太平洋亚热带水域(150°W-164°W,30°N-37°N)采集了146尾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样品,并对其胃含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胃含物中共鉴别出36种饵料... 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观察员于2018年9-12月在北太平洋亚热带水域(150°W-164°W,30°N-37°N)采集了146尾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样品,并对其胃含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胃含物中共鉴别出36种饵料种类,隶属于28科,优势饵料为帆蜥鱼(Alepisaurus ferox)、发光柔鱼(Eucleoteuthis luminosa)、魣蜥鱼(Lestidium prolixum)和眶灯鱼(Diaphus sp.),其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分别为25.65%、14.48%、7.56%和6.77%。大眼金枪鱼在叉长为100~110 cm范围内的摄食强度最高,在性腺成熟度Ⅲ期的摄食强度也最高,而Ⅴ期的摄食强度最低,此外,在150~250 m水层中的摄食强度较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征和摄食习性的认识,及进一步了解其在生态系统和食物网结构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摄食习性 北太平洋亚热带海域
下载PDF
北太平洋塑料垃圾密度40年增百倍
15
《科技传播》 2012年第9期120-120,共1页
美国研究人员5月9日报告说,他们的研究显示,北太平洋海域的塑料垃圾密度在过去近40年增长了百倍,这将威胁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说,北太平洋海域每平方公里塑料垃圾的数量如今已达1.3万块,与上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研究人员5月9日报告说,他们的研究显示,北太平洋海域的塑料垃圾密度在过去近40年增长了百倍,这将威胁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说,北太平洋海域每平方公里塑料垃圾的数量如今已达1.3万块,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相比增加了百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垃圾 海洋学研究 北太平洋 斯克里普斯 太平洋海域 海黾 生态环境 日报告 环流系统 亚热带海域
下载PDF
大黄鱼文化
16
作者 苏咏农 《农家致富》 2019年第21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大黄鱼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一亿多年的历史。我国食用大黄鱼从隋唐开始。大黄鱼为亚热带海域的中下层洄游性鱼类,通常生活在我国6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海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的养殖在福建、浙... 【起源与传播】大黄鱼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一亿多年的历史。我国食用大黄鱼从隋唐开始。大黄鱼为亚热带海域的中下层洄游性鱼类,通常生活在我国6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海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的养殖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相继推开,从单一捕捞转为以养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洄游性鱼类 沿海省份 大黄鱼 浅海海域 亚热带海域 起源与传播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等深线
下载PDF
美丽的珊瑚礁,幸福的海底家园
17
作者 张偲 《大自然》 2020年第4期1-1,共1页
珊瑚礁常见于赤道两侧,即南、北纬30°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全球的造礁石珊瑚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两大区系中,分别约占全球珊瑚礁总面积的90%和7.6%。我国的珊瑚已记录有763种,约占全球总种数的30%。珊瑚... 珊瑚礁常见于赤道两侧,即南、北纬30°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全球的造礁石珊瑚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两大区系中,分别约占全球珊瑚礁总面积的90%和7.6%。我国的珊瑚已记录有763种,约占全球总种数的30%。珊瑚礁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栖息地、索饵场、产卵场和繁殖场,是热带海洋生物的幸福家园,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石珊瑚 海洋生物 珊瑚礁 热带雨林 亚热带海域 产卵场 栖息地 加勒比海
原文传递
驻亚热带海域某部成功预防猪链球菌病的措施与体会
18
作者 杨军 王伟 +1 位作者 钟春生 艾文秀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亚热带海域 猪链球菌病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水面舰艇人员训练伤调查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颖 谢培增 +1 位作者 肖现 王松青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舰艇人员 热带亚热带海域 训练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