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治疗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失语症自发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冯涛 项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76-79,共4页
探讨相对于自然恢复言语治疗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失语症(PSA)恢复的影响。方法 募集亚急性期PSA患者23例作为治疗组。给予所有患者言语治疗及一般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使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选取文献报道中亚急性期... 探讨相对于自然恢复言语治疗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失语症(PSA)恢复的影响。方法 募集亚急性期PSA患者23例作为治疗组。给予所有患者言语治疗及一般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使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选取文献报道中亚急性期自然恢复PSA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评估失语症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在性别(χ2 = 1)、脑卒中类型(χ2 = 0.052)、文化程度(均值:治疗组9.91年,对照组9.5年)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前后失语商(AQ)明显改善(p=0.001),但两组之间年龄均值存在差异(均值:治疗组46.26岁,对照组65.4岁)。卒中后1月两组间语言总体功能恢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 = 0.179),治疗组语言治疗1月后言语总体功能恢复显著好于对照组(χ2 = 0.005),与对照组随访4月(χ2 = 0.916)和6月(χ2 = 0.91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亚急性期PSA言语治疗可以显著缩短自然恢复病程,疗效可达自然恢复期半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脑卒中 失语症 自然恢复 言语治疗
下载PDF
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现代康复治疗中加入音乐运动疗法的有效性分析
2
作者 吴凤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6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现代康复治疗中加入音乐运动疗法的有效性。方法100例亚急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现代康复治疗,研究组接受现代康复治疗中加入音乐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 目的观察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现代康复治疗中加入音乐运动疗法的有效性。方法100例亚急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现代康复治疗,研究组接受现代康复治疗中加入音乐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性步行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本组干预前,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性步行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76±3.67)分低于对照组的(15.55±2.34)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57.79±5.31)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30.49±3.4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8.37±1.51)分、功能性步行能力评分(4.11±0.42)分、生活质量评分(92.86±4.22)分高于对照组的(50.38±4.38)、(27.18±3.31)、(15.61±2.63)、(3.27±0.35)、(89.17±3.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现代康复治疗中加入音乐运动疗法,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功能性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脑卒中 现代康复治疗 音乐运动疗法 神经功能缺损 运动功能 功能性步行能力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吸气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伍超艺 伍秀丽 +1 位作者 李旭锋 区灼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56-58,62,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吸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亚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5)。对照...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吸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亚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气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PNF技术干预,两组均持续训练4周。比较两组的吸气肌功能、运动耗能和呼吸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吸气峰值流速(PIF),最大吸气量、运动耗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方能够增强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吸气功能,增强运动耐力,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脑卒中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吸气肌训练 吸气功能
下载PDF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对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筛查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宗丽春 任彩丽 +1 位作者 唐红 金怡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GUSS)对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筛查,并检验其在亚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反应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在入院时及治疗后1月分别采用GUSS和洼田氏饮水实... 目的探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GUSS)对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筛查,并检验其在亚急性脑卒中病人的反应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在入院时及治疗后1月分别采用GUSS和洼田氏饮水实验评估病人的吞咽功能。通过效应值、标准化的反应平均值指标比较洼田氏饮水试验和GUSS量表对中重度吞咽障碍的反应性。结果从128例脑卒中病人中,GUSS量表筛查吞咽障碍病人63例(49.22%),洼田氏量表筛查出48例(3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USS量表的效应值为2.43,洼田氏饮水试验量表效应值为1.72,GUSS标准化的反应平均值为2.15,洼田氏饮水试验为1.95。秩和检验显示,2种评估量表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相较于洼田氏饮水试验,GUSS对亚急性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筛查率更高,并且具有较高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S评估表 亚急性脑卒中 吞咽功能
下载PDF
电针步行核心肌肉运动点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重建的影响
5
作者 张译尹 王东岩 +1 位作者 李慎微 张健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步行核心肌肉运动点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tata/SE 16.0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中风病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电针步行核心肌肉运动点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tata/SE 16.0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中风病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足三里及太冲电针治疗,试验组给予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腓肠内侧肌及比目鱼肌步行核心肌肉运动点电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评定(MMT)测量下肢肌力、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评定步行功能、改良Barthel量表(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评定肌肉实时收缩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MMT评分、FAC评分、MBI评分及RMS值治疗后分值均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MMT评分、FAC评分、MBI评分及RMS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优于对照组的70%(21/30)。结论:电针步行核心肌肉运动点能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肌力、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脑卒中 电针 核心肌肉运动点 下肢运动功能重建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在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天强 许志贤 +2 位作者 莫国清 苏清平 李雁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与双重任务训练联合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单行双重任务训练)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高... 目的观察高压氧与双重任务训练联合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单行双重任务训练)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高压氧治疗)各44例,干预4周后,观察两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L-FM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UL-FMA、FMA-L、MoCA以及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与双重任务训练联合干预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双重任务训练 亚急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蒋尚融 尤红 +1 位作者 赵玮婧 张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9期3145-3147,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早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上肢康复机器人(RT)组(n=23)及常规康复(CR)组(n=22)。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2次/d,30min/次,持续2周。此外,RT组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2次/d,...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早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上肢康复机器人(RT)组(n=23)及常规康复(CR)组(n=22)。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2次/d,30min/次,持续2周。此外,RT组接受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2次/d,30min/次,持续2周。分别使用上肢Fugl-Meyer评估量表(FMA)、改良的Ashworth分级量表(MA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和Barthel指数(BI)、运动力指数(MI)评估患者的治疗前(T0),治疗后2周(T1)和1个月后(T2)随访的各项指标分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训练后上肢运动功能方面(FMA和MI,P<0.001)和日常生活活动(FIM和BI,P<0.001)均有显著改善,但RT和CR组经过训练,肌张力未有明显的改善(MAS,P>0.05)。与CR组相比,RT组在T1和T2时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均有改善(FMA、MI、FIM、BI,P<0.05)。两组的肌张力在各时段改变对比无明显差异(MAS,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是脑卒中早期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疗法 亚急性脑卒中 上肢功能
下载PDF
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贺春雪 娄明武 +3 位作者 韩冰 龚明强 申云霞 高艺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探讨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对30例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患者和30例健康人进行神经心理评定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目的:探讨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对30例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患者和30例健康人进行神经心理评定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采用白质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全脑体素、无阈值簇群增强进行组间校正(多重比较校正P<0.05),并分析两组差异脑区DTI参数与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SCIND组的神经心理测试评分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胼胝体体部、压部,双侧前、上放射冠、左丘脑后辐射、右侧外囊及双侧上纵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偏相关显示PSCIND组放射冠、外囊、上纵束的FA值与连线测试A呈正相关(P<0.05),MD值与之呈负相关(P<0.05);右侧外囊、上纵束的FA值与连线测试B呈正相关(P<0.05),左上纵束MD值与之呈负相关(P<0.05)。结论:亚急性期PSCIND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得分、白质纤维束微结构均有改变,上纵束等纤维束损伤与执行功能存在相关,提示脑卒中后应尽早开展认知评定与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脑卒中 认知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高压氧辅助双重任务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双重任务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98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99例...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双重任务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98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99例)与对照组(99例)。对照组接受双重任务训练治疗,联合组接受高压氧辅助双重任务训练,两组干预时间均为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L-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简易精神状态检测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的UL-FMA、FMA-L、MMSE、MoCA、MBI、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的UL-FMA、FMA-L、MMSE、MoCA、MBI、SS-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更高(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双重任务训练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双重任务训练 亚急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功能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俊杰 李孟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071-1072,共2页
目的探究悬吊系列运动+姿势控制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43例,根据治疗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对... 目的探究悬吊系列运动+姿势控制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43例,根据治疗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悬吊系列运动+姿势控制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独立功能评定(FIM)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BBS、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FAC、FIM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悬吊系列运动+姿势控制训练应用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提高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系列运动 姿势控制训练 亚急性脑卒中
下载PDF
基于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姿势控制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探析
11
作者 毛荣升 李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34-37,共4页
探究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采用基于悬吊(SET)运动训练联合姿势控制训练的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6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段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将其按不同的... 探究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采用基于悬吊(SET)运动训练联合姿势控制训练的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6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段为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分析患者的相关资料,将其按不同的干预形式,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悬吊(SET)运动训练干预,基于此,实验组增加姿势控制训练,就两组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步行功能、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6周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采用Sheikh、BBS、MBI进行评价,训练之后,Sheikh、BBS、MBI评分两组均上升,且实验组Sheikh、BBS、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FMA工具,对患者上肢与下肢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训练后,上肢、下肢FMA评分两组均上升,且实验组上肢、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FAC工具,对患者的步行功能进行评分,训练后,两组FAC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FA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训练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训练过程中,采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姿势控制训练,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还能提升其步行功能与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脑卒中 悬吊运动训练 姿势控制训练 运动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欧洲营养初筛量表在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菊娣 宗丽春 《循证护理》 2018年第11期997-999,共3页
[目的]探究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欧洲营养初筛量表在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6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欧洲营养初筛量表进行评估;另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 [目的]探究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欧洲营养初筛量表在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6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欧洲营养初筛量表进行评估;另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6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联合欧洲营养初筛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率、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率优于对照组,护理1个月后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及欧洲营养初筛量表应用于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中,可更有效检出病人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 欧洲营养初筛量表 亚急性脑卒中 生活质量 吞咽障碍 筛查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用于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的价值
13
作者 路颖 《大医生》 2022年第14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治疗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浦口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治疗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浦口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镜像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水平、认知功能状态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后4周时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及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治疗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镜像疗法 亚急性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远期生存状态的影响
14
作者 崔振华 宋振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453-45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7—2020-03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高频,25例)、B组(中频,25例)、C组(低频,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比4组NI...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7—2020-03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高频,25例)、B组(中频,25例)、C组(低频,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比4组NIHSS、SQLS、FMA和MAS评分和P-ROM和A-ROM及骨密度。结果干预前,4组NIHSS、SQLS、FMA和MAS评分和P-ROM和A-ROM及骨密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A组FMA评分、P-ROM和A-ROM均显著高于B、C和对照组,且B组显著高于C和对照组;A组MAS评分显著低于B、C组和对照组,B组显著低于C和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A组骨密度显著高于B、C组和对照组,且B组显著高于C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B、C组和对照组,且B组显著低于C组和对照组(P<0.05)。干预1、2、6个月后,A组SQLS评分显著低于B、C组和对照组,且B组显著低于C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振动训练,可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有利于近期精神功能和远期生活质量的提升,其中高频振动训练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频率振动训练 亚急性脑卒中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交变电磁场治疗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支洪波 鲍秀敏 +1 位作者 崔贵祥 李义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167-3168,共2页
关键词 交变电磁场 亚急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血管病
下载PDF
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亚急性期脑卒中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琛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7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亚急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亚急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MFT评分、ARAT评分和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MFT评分、ARAT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亚急性期脑卒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脑卒中 针刺 强制性运动疗法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阈值压力负荷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的影响
17
作者 刘金丽 李欣 +1 位作者 任沙沙 张历敏 《全科护理》 2022年第35期4981-4984,共4页
目的:研究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应用阈值压力负荷训练对呼吸力学指标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医院105例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阈值压力负荷训练... 目的:研究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应用阈值压力负荷训练对呼吸力学指标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医院105例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阈值压力负荷训练。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前1 d、干预4周末肺功能指标、呼吸力学指标、膈肌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活量(VC)分别为(3.19±0.51)L、(2.68±0.56)L、(3.34±0.47)L,高于对照组的(2.82±0.54)L、(2.15±0.43)L、(3.09±0.55)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气道阻力、气道峰压、呼吸压力分别为(1.25±0.23)cmH_(2)O/(L·s)、(27.64±4.13)cmH_(2)O、(19.64±2.21)cmH_(2)O,低于对照组的(1.43±0.25)(cmH_(2)O)/(L·s)、(30.56±4.37)cmH_(2)O、(22.46±2.93)cm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移动度分别为(0.60±0.13)cm、(0.38±0.07)cm、(4.76±1.06)cm,高于对照组的(0.49±0.10)cm、(0.34±0.09)cm、(3.35±0.8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阈值压力负荷训练能够提高亚急性期脑卒中病人肺功能,改善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压力负荷训练 亚急性脑卒中 肺功能 呼吸力学指标 膈肌功能
下载PDF
床边自行车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霄 陈天笑 徐月花 《浙江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床边自行车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床边自行车训练,每周6天,每天45分钟,为期8周... 目的:探讨床边自行车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床边自行车训练,每周6天,每天45分钟,为期8周。治疗前后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和步态评分、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2组的Holden步行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观察组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床边自行车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的步态,从而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自行车 亚急性脑卒中偏瘫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针灸结合蝮龙抗栓丸治疗对老年亚急性期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100例分析
19
作者 刘长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4期192-193,共2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蝮龙抗栓丸治疗对老年亚急性期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亚急性期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病因对症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蝮龙抗栓丸治疗对老年亚急性期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亚急性期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病因对症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针灸联合蝮龙抗栓丸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独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和肢体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肢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亚急性期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针灸联合联合蝮龙抗栓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蝮龙抗栓丸 老年亚急性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下载PDF
舌三针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亚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王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273-274,共2页
将亚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在高频重复经颅刺激仪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舌三针治疗的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一共收入被确诊为亚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将亚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在高频重复经颅刺激仪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舌三针治疗的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一共收入被确诊为亚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组采用舌三针电针治疗方法,rTMS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治疗方法,联合组采用针刺联合rTMS的治疗方法。三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其中联合组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显著高于针刺组、rTMS?组(P<0.05)。结论:对于亚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舌三针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三针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亚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