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亚低温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9
1
作者 江基尧 朱诚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3年第1期4-7,共4页
近几年国外学者对亚低温在治疗脑损伤中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亚低温(28~35℃)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后的脑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主要机理包括:降低脑耗氧量、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乳酸堆积;维护血脑屏障功能;... 近几年国外学者对亚低温在治疗脑损伤中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亚低温(28~35℃)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后的脑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主要机理包括:降低脑耗氧量、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乳酸堆积;维护血脑屏障功能;抑制白三烯B_4生成、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性损害因子释放、减轻细胞损害等。该领域的实验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脑保护 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进展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22
2
作者 邵肖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突出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概括了达成共识的临床基本治疗原则,指出近年来在临床诊治中存在的误区,介绍HIE神经保护措施研究的进展,提出尽管亚低温可能是目前治疗HIE最有前景的神...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突出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概括了达成共识的临床基本治疗原则,指出近年来在临床诊治中存在的误区,介绍HIE神经保护措施研究的进展,提出尽管亚低温可能是目前治疗HIE最有前景的神经保护措施,但它与其他神经保护措施联合治疗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治疗 低温
下载PDF
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16
3
作者 只达石 张赛 +10 位作者 肖绪林 苏晨芳 林欣 牛玉德 尚彦国 武秀生 李增惠 毛瑞 曹海华 杨谨涛 马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6-320,共5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16 4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82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2 0℃~ 35 0℃ ;脑温为 32 5℃~ 3...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16 4例病人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 82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直肠温度 (RT)控制在 32 0℃~ 35 0℃ ;脑温为 32 5℃~ 35 0℃ ,持续 1~ 7天 ,平均 6 0 2± 2 8 0小时。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 (ICP)、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以及脑组织氧分压 (PbrO2 )和脑组织温度 (BT)、脑微循环血流 (LDF血流值 )和颈静脉血氧饱和度 (SjvO2 )。对照组 82例 ,直肠温度控制在 36 5℃~ 37 0℃ ,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分别显著下降 (P <0 0 5 ) ;严重的低PbrO2 迅速上升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脑血供得到改善 ;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降低 ,恢复良好率提高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安全有效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无严重并发症。直接监测PbrO2 、BT、LDF血流值和Sjv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低温 预后 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5
4
作者 江基尧 朱诚 +4 位作者 张光霁 卢亦成 于明琨 梁玉敏 高国一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7-318,共2页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疗效分析江基尧朱诚张光霁卢亦成于明琨梁玉敏高国一一、临床资料与方法作者单位:200003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1.病例:46例重型颅脑伤(GCS≤7分)病人中,22例采用亚低温治疗、24例...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疗效分析江基尧朱诚张光霁卢亦成于明琨梁玉敏高国一一、临床资料与方法作者单位:200003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1.病例:46例重型颅脑伤(GCS≤7分)病人中,22例采用亚低温治疗、24例未行亚低温治疗作对照组。两组病人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温疗法 低温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刘敬业 张赛 +2 位作者 只达石 肖绪林 苏晨方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PaO2及PaCO2变化的影响。方法亚低温治疗组共28例均于伤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在34~3...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PaO2及PaCO2变化的影响。方法亚低温治疗组共28例均于伤后2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在34~34.5℃,持续3天。于降温前及亚低温过程中监测体温(T)、心率(HR)、ICP、SOD、MDA、PaO2和PaCO2。对照组共31例,均于出院时评定预后。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较高的HR和ICP降至正常范围,PaO2上升,PaCO2下降,与对照组相比,MDA、SOD和平均动脉压(MBP)变化不大。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率下降,预后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治疗 低温 预后
原文传递
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4
6
作者 胡晓 瞿浩 +2 位作者 李世容 王建怡 刘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该方案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纳入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1对照组:rt-PA静... 目的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该方案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纳入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1对照组:rt-PA静脉溶栓;2治疗组1:静脉溶栓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12 h;3治疗组2:静脉溶栓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24 h。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记录溶栓后并发症,并随访患者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收集患者溶栓前后血液样本,检测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1和治疗组2 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2 MRS评分低于治疗组1(P<0.05)。治疗72 h、7 d治疗组2 ICP较对照组降低,治疗7 d治疗组2 ICP低于治疗组1(P<0.01)。治疗组1和治疗组2治疗24 h、72 h、7 d MDA浓度较溶栓前降低(P<0.01),SOD浓度较溶栓前增高(P<0.05)。治疗24 h、72 h、7 d治疗组1和治疗组2 MDA浓度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SOD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7 d治疗组2 MDA浓度低于治疗组1(P<0.01),治疗后7 d治疗组2 SOD浓度高于治疗组1(P<0.05)。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可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24 h效果较12 h更优,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低温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9
7
作者 梁晋 祝捷 +2 位作者 李建国 张赛 陈旭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急性sTBI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温治疗组(NT组)和亚低温治疗组(HT组),每组20例。NT组给予常规治疗,HT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急性sTBI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温治疗组(NT组)和亚低温治疗组(HT组),每组20例。NT组给予常规治疗,HT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动态监测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浓度。统计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纤溶亢进、脑梗死3种常见凝血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于伤后3个月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估预后。结果 NT组伤后PT、APTT、TT显著缩短,12 h达谷值〔PT(s):10.6&#177;0.8比11.6&#177;1.2,APTT(s):16.7&#177;1.2比20.8&#177;1.4,TT(s):9.8&#177;0.8比13.6&#177;0.8〕,Fg、D-二聚体水平于伤后显著上升,12 h达峰值〔Fg(g/L):3.2&#177;0.9比2.5&#177;0.8,D-二聚体(μg/L):4126.7&#177;1170.3比873.5&#177;140.2〕,表明NT组伤后12 h内呈现高凝状态,12 h后向纤溶亢进转变。HT组PT、APTT、TT在给予亚低温治疗后缓慢延长,于伤后12 h达峰值〔PT(s):14.4&#177;0.9比10.9&#177;1.0,APTT(s):45.4&#177;1.0比20.2&#177;1.0,TT (s):25.3&#177;1.2比13.0&#177;0.6〕,Fg逐渐下降,12 h达谷值(g/L:1.8&#177;0.7比2.3&#177;0.6),然后趋于正常水平;D-二聚体逐渐上升,12 h达峰值(μg/L:3079.8&#177;947.6比795.6&#177;120.7),72 h趋于正常水平,且HT组上述指标早于NT组恢复正常水平。NT组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高于HT组(10%比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组纤溶亢进(5%比35%,P<0.05)和脑梗死(0比25%,P<0.05)的发生率低于NT组。HT组良好率较NT组明显升高(30%比5%,P<0.05),病死率明显高于HT组(25%比10%,P<0.05)。结论亚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颅脑损伤 重型 凝血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脑损伤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9
8
作者 刘雪平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7年第5期235-238,共4页
亚低温(30~35℃)对实验性脑损伤的保护机理主要包括:降低脑能量代谢,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性有害物质释放,减少脑细胞蛋白破坏;在临床脑卒中、颅脑外伤前瞻性研究中发现,亚低温能缩小梗死范围、明显降低死亡率、促进神经... 亚低温(30~35℃)对实验性脑损伤的保护机理主要包括:降低脑能量代谢,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性有害物质释放,减少脑细胞蛋白破坏;在临床脑卒中、颅脑外伤前瞻性研究中发现,亚低温能缩小梗死范围、明显降低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文除对上述两方面进行综述外,同时对临床亚低温实施时间窗、降温及复温方法、监护及并发症防治等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脑损伤 脑保护 治疗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6
9
作者 陈保东 袁先厚 +3 位作者 陈卫国 江普查 方胜 裴永恩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低温 颅内压 预后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4
10
作者 宋向奇 陈通 +4 位作者 付爱军 朱军 李建民 肖增兵 王瑞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6-1141,共6页
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协作网、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维普各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亚低温... 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协作网、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维普各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亚低温治疗持续≤3 d在病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汇总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4,95%CI 0.64~0.85,P<0.000 1];亚低温持续<3 d在改善神经功能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汇总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0,95%CI 1.24~1.59,P<0.000 01];亚低温治疗者肺炎发生率升高(P=0.007),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但敏感性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持续<3 d时无效,持续达到3 d时虽然不能降低病死率但可改善预后(GOS评分4~5分);持续3 d以上或持续至颅内压恢复正常,可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亚低温治疗期间肺炎发生率增高,是否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尚待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温 META分析
下载PDF
灌溉量对亚低温下温室番茄生理生化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李建明 王平 李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试验以番茄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方法,对比研究了常温和亚低温下补充灌水80%蒸腾蒸发量,100%蒸腾蒸发量及120%蒸腾蒸发量的水分对温室番茄抗寒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亚低温使番茄植株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 试验以番茄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方法,对比研究了常温和亚低温下补充灌水80%蒸腾蒸发量,100%蒸腾蒸发量及120%蒸腾蒸发量的水分对温室番茄抗寒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亚低温使番茄植株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果实品质显著降低;使番茄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不论在亚低温还是在常温下,补充80%蒸腾蒸发量或120%蒸腾蒸发量灌水均使植株抗寒性降低,果实Vc、含糖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总酸度增大。亚低温下水分胁迫引起植株抗寒性降低,认为在亚低温条件下,番茄开花座果期以蒸腾蒸发量的100%补充灌溉,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生化 温室 低温 指标 生理 番茄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大于35周胎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评价体系荟萃分析 被引量:48
12
作者 林碧云 张鹏 +2 位作者 程国强 周文浩 王来栓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评价临床上用于〉35周胎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神经发育预后评价体系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时间区间从1980年1月至2012年12月。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预测”和“neonateswith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 目的评价临床上用于〉35周胎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神经发育预后评价体系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时间区间从1980年1月至2012年12月。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预测”和“neonateswith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prognostictest”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一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纳入研究需同时满足:(1)胎龄〉35周患有围产期窒息或HIE的新生儿的预后研究;(2)神经发育结局至少随访到18月龄及以上;(3)神经发育结局明确预后良好或不良。采用RevMan5.2软件对满足纳入标准的相关研究进行荟萃分析,评价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检索出260篇相关文献,对2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符合条件的评价指标包括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磁共振成像(MRI)[T1/T2加权、弥散加权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磁共振波谱(MRS)],颅脑超声和临床分度。结果显示,目前最有前景的是aEEG敏感度0.936(95%CI:0.897~0.964);特异度0.884(95%C/:0.836—0.921)。影像学上,T1/T2加权像灵敏度0.913(95%CI:0.850—0.956),特异度0.630(95%CI:0.544—0.711);DWI灵敏度0.933(95%CI:0.817~0.956),特异度0.694(95%CI:0.546—0.817);ADC灵敏度0.778(95%CI:0.664—0.867),特异度0.971(95%c,:0.898—0.996);MRS灵敏度为0.918(95%CI:0.804~0.977),而特异度0.642(95%CI:0.515~0.755)。颅脑超声灵敏度0.683(95%CI:0.519~0.819),特异度0.459(95%CI:0.295—0.631)。临床分度灵敏度0.967(95%CI:0.924—0.989),特异度0.314(95%CI:0.241~0.394)。结论证据表明,aEEG,MRI(T1/T2、DWI、ADC、M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缺氧缺血 预后 Meta分析 低温
原文传递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加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张俊 谢仁龙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后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疗效...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后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50/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29/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90 d后患者的BI指数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清除术 低温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缺血脑保护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4
作者 邱小鹰 胡波 梅元武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0年第4期174-177,共4页
亚低温对缺血脑具有保护作用和缺血神经元损伤存在温度依赖性。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涉及复杂的生物学级联反应过程 ,包括对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的作用 ,对Ca2 + 超载和Glu受体可塑性变化的影响 ,对自由基反应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等。本文... 亚低温对缺血脑具有保护作用和缺血神经元损伤存在温度依赖性。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涉及复杂的生物学级联反应过程 ,包括对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的作用 ,对Ca2 + 超载和Glu受体可塑性变化的影响 ,对自由基反应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等。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脑保护 分子生物学机制 脑缺血
原文传递
亚低温与干旱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及叶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4
15
作者 孙三杰 李建明 +2 位作者 宗建伟 姚勇哲 陈凯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27-3032,共6页
采用WinRhizo2005a根系扫描测定系统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亚低温(8~15℃)和轻度干旱(正常田间持水量的55%~70%)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及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低温和轻度干旱单一胁迫促进了番茄幼苗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的增加,... 采用WinRhizo2005a根系扫描测定系统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亚低温(8~15℃)和轻度干旱(正常田间持水量的55%~70%)胁迫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及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低温和轻度干旱单一胁迫促进了番茄幼苗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的增加,而二者交互胁迫导致番茄根系各指标下降;亚低温和轻度干旱单一胁迫下番茄幼苗通过增加0.50~1.00mm径级比例来促进根系长度的增加,通过增加1.00~2.00mm径级比例来增加根系表面积和体积,交互胁迫下番茄幼苗通过减少0.20~0.50mm和<0.20mm2个径级的比例来延缓根系生长.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与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呈显著负相关,CTR与栅海比呈显著正相关;亚低温处理下栅栏组织厚度减小,轻度干旱胁迫下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减小,交互胁迫使叶片变薄,栅海比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根系 低温 干旱胁迫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原文传递
亚低温条件下外源褪黑素对甜瓜幼苗氮代谢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2
16
作者 高青海 贾双双 +2 位作者 苗永美 陆晓民 李慧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9-524,共6页
以甜瓜品种‘羊角酥瓜’幼苗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亚低温处理(昼/夜18℃/12℃)6 d,研究外源褪黑素(MT)对亚低温条件下甜瓜幼苗叶片氮代谢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叶... 以甜瓜品种‘羊角酥瓜’幼苗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亚低温处理(昼/夜18℃/12℃)6 d,研究外源褪黑素(MT)对亚低温条件下甜瓜幼苗叶片氮代谢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叶片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低温处理降低了甜瓜总氮、硝态氮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了铵态氮含量,抑制了甜瓜幼苗的生长.外源MT可显著提高亚低温下甜瓜幼苗氮代谢酶的活性,尤其可显著提高叶片GS和GOGAT活性,从而有效降低铵态氮含量;外源MT还可以提高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而降低了亚低温对细胞膜的伤害,表现为甜瓜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总之,在亚低温条件下,外源MT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降低甜瓜叶片铵态氮含量和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加其对亚低温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甜瓜 褪黑素 氮代谢 渗透调节物质
原文传递
亚低温与颅脑创伤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7
作者 江基尧 朱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87-789,共3页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 3 0~ 3 3℃亚低温对实验性脑缺血和实验性颅脑外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保护作用。大多数前瞻性临床应用研究结果也发现 ,亚低温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但是 ,对有关亚低温治疗时程...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 3 0~ 3 3℃亚低温对实验性脑缺血和实验性颅脑外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保护作用。大多数前瞻性临床应用研究结果也发现 ,亚低温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但是 ,对有关亚低温治疗时程和时间窗仍有不同看法。亚低温方法应该列为临床治疗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重要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颅脑损伤 治疗结果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41
18
作者 韩宏光 +3 位作者 邓丽 曲虹 李建朝 韩劲松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391,共7页
亚低温作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方法已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心脏手术及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治疗中。虽然国外已有亚低温脑保护的相关指南、草案或者建议,但国内相关内容尚不完善。为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 亚低温作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方法已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心脏手术及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治疗中。虽然国外已有亚低温脑保护的相关指南、草案或者建议,但国内相关内容尚不完善。为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脑保护学组以及神经重症护理与康复学组,组织国内心脏内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科、体外循环科、麻醉科、急诊科等医学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亚低温技术的特点、应用领域、操作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制定了《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康复,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脑保护 颅脑损伤 心脏手术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血流、血脑屏障、神经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黄峰平 周良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时期亚低温(MHT32℃±0.2℃)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64只雄性SD鼠被随机分成常温(NT)、缺血期亚低温(MHTi)、再灌注期亚低温(MHTr)、缺血期加再灌注期亚低温(MHTi...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时期亚低温(MHT32℃±0.2℃)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64只雄性SD鼠被随机分成常温(NT)、缺血期亚低温(MHTi)、再灌注期亚低温(MHTr)、缺血期加再灌注期亚低温(MHTi+r)四组,并用改良Koizumi's局灶脑缺血模型,分别观察了动物缺血3小时再灌注3小时过程中,缺血周边和核心区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再灌注3小时后血脑屏障(BBB)破坏及再灌注72小时后缺血梗塞灶体积。结果MHTi+r及MHTi均有改善缺血周边区再灌注后急性高灌注和继发低灌流及核心区持续低灌流、减轻血脑屏障破坏、减少缺血梗塞灶体积的作用。该作用尤以MHTi+r为明显。MHTr作用有限。结论MHTi+r对皮层的保护作用较MHTi好。由此可推知,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个持续的过程,亚低温治疗不但要考虑开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低温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危重症病人亚低温治疗的实施和护理 被引量:39
20
作者 陈茂君 陈克芳 刘蓉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危重症亚低温治疗的实施方法、监护重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对 19例危重症伴意识障碍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 存活 18例患者在治疗 1个月后 ,Glasgow昏迷计分由治疗前平均 6分增加到 11 6分。结论... 目的 探讨危重症亚低温治疗的实施方法、监护重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对 19例危重症伴意识障碍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 存活 18例患者在治疗 1个月后 ,Glasgow昏迷计分由治疗前平均 6分增加到 11 6分。结论 亚低温治疗是危重症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护理上总结了亚低温治疗的物理降温与复温方法 ,冬眠药物的使用与体温控制、监护重点及并发症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危重症 实施方法 护理 治疗 低温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