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阿盟斑点热群立克次体Ha-91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1
作者 金焱 特孟 +2 位作者 刘清淮 于学杰 范明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25,共3页
我们于1991年从内蒙阿盟亚东璃眼蜱分离到一株斑点热群(SFG)立克次体,命名为Ha-91株。免疫荧光法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Ha-91株立克次体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抗原性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明显不同于其它种班点热群立克次体。这是首次证实亚... 我们于1991年从内蒙阿盟亚东璃眼蜱分离到一株斑点热群(SFG)立克次体,命名为Ha-91株。免疫荧光法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Ha-91株立克次体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抗原性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明显不同于其它种班点热群立克次体。这是首次证实亚东璃眼蜱为SFG立克次体的贮存宿主,也是首次从内蒙发现抗原性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不完全相同的SFG立克次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 立克次氏体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2010年中蒙边境甘其毛都口岸地区蜱携带病原体调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宇 张晓龙 +6 位作者 乔舜 曹晓梅 王林 郝广福 胡健萍 杨志红 王静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为了解中蒙边境蜱传疾病病原体携带情况,对2010年中蒙联合监测小组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地区采集的162只亚东璃眼蜱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蜱标本中的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 目的为了解中蒙边境蜱传疾病病原体携带情况,对2010年中蒙联合监测小组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地区采集的162只亚东璃眼蜱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蜱标本中的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PCR方法检测蜱标本中的伯氏疏螺旋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贝氏柯克斯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结果森林脑炎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布尼亚病毒、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CR方法检出5例伯氏疏螺旋体、3例西伯利亚立克次体、16例贝氏柯克斯体,检出率分别为3.7%、2.2%和11.9%,并发现2例伯氏疏螺旋体和贝氏柯克斯体复合感染的情况。结论中蒙边境地区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贝氏柯克斯体和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当地蜱类和蜱传疾病的监测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 口岸 亚东 传病原体 调查
原文传递
从内蒙古中部牧区成蜱体内首次分离Q热立克次体 被引量:7
3
作者 武成远 刘小元 +9 位作者 赵慧 李慕英 李庆安 韩效中 杨秀峰 段全红 陈香蕊 胥照平 陈万荣 汪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11,共3页
对在内蒙古达茂旗腾格淖地区采集的亚东璃眼蜱、草原草蜱473匹,按照常规方法接种豚鼠和鸡胚卵黄囊,从亚东璃眼蜱分离出一株Q热立克次体。这是首次在内蒙古荒漠草原成蜱体内分离出的Q热立克次体,证实该地区存在Q热自然疫源地。
关键词 Q热立克次体 亚东 酶标染色
下载PDF
牛(牦牛)内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及亚东璃眼蜱生活习性的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曹雯丽 李丽 +2 位作者 王冰洁 石进纯 巴音查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40-2145,共6页
[目的]调查新疆疫区感染牛(牦牛)的体外寄生虫璃眼蜱优势分布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体内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及危害。[方法]采用人工饲养蜱虫、寄生虫病病原(粪便)常规检查技术,进行疫区璃眼蜱优势分布种生活习性及牛(牦牛)体内寄生虫病... [目的]调查新疆疫区感染牛(牦牛)的体外寄生虫璃眼蜱优势分布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体内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及危害。[方法]采用人工饲养蜱虫、寄生虫病病原(粪便)常规检查技术,进行疫区璃眼蜱优势分布种生活习性及牛(牦牛)体内寄生虫病调查。[结果]经过一循环的饲蜱试验观察和形态学鉴定:疫区璃眼蜱的优势分布种为亚东璃眼蜱,经实验室人工饲养,发现其生活史改变,74%(88/119)的幼蜱饱血后未脱落,而是蜕变为若蜱后继续吸血,由三宿主蜱变为了二宿主蜱,以上饱血若蜱蜕变期、蜕变率分别为23~33d(平均26 d)、100%;26%(31/119)的幼蜱正常饱血脱落,吸血期、蜕变期、蜕变率分别为3~9 d(平均5 d)、7~12 d(平均10 d)、83.9%(26/31)。若蜱吸血期、蜕变期、蜕变率分别为6~8 d(平均7 d)、25~33 d(平均29 d)、88.5%(23/26);成蜱吸血期、产卵前期、产卵期、孵化期分别为4、26、20和11 d。室内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和静县巴仑台和巴音布鲁克高山草原牦牛体内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9.05%(29/42)、85.14%(63/74),总感染率为79.31%(92/116),且大多为混合感染,线虫感染率均高于其它寄生虫。[结论]亚东璃眼蜱是新疆优势种,可以根据其生物学习性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同时发现被检区牦牛体内寄生虫感染比较严重,急需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 人工饲 牦牛 体内寄生虫 调查
下载PDF
亚东璃眼蜱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帆 郭宪国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6-1229,1233,共5页
亚东璃眼蜱是我国常见的硬蜱种类,属于体表寄生虫的范畴。与所有硬蜱相同,该蜱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对其寿命、产卵力和产卵高峰等产生影响。亚东璃眼蜱主要栖息于半荒漠或荒漠地区,是新疆出血热... 亚东璃眼蜱是我国常见的硬蜱种类,属于体表寄生虫的范畴。与所有硬蜱相同,该蜱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对其寿命、产卵力和产卵高峰等产生影响。亚东璃眼蜱主要栖息于半荒漠或荒漠地区,是新疆出血热(又名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人兽共患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本文检索、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亚东璃眼蜱的鉴别特征、生活史和相关生物学特性、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监测防控方面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亚东璃眼蜱及相关蜱传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 螨亚纲 传疾病 新疆出血热 媒介 综述
原文传递
两种病媒蜱的生物学研究
6
作者 姚文炳 《医学研究杂志》 1989年第3期26-27,共2页
亚东璃眼蜱和森林革蜱在我国国内已证实是一些人、畜疾病的传播媒介,通过对该两种蜱进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为蜱类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蜱类的生殖是维持种群密度的重要一环,我们研究了亚东璃眼蜱的产卵特性和雌蜱的延迟交配对吸... 亚东璃眼蜱和森林革蜱在我国国内已证实是一些人、畜疾病的传播媒介,通过对该两种蜱进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为蜱类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蜱类的生殖是维持种群密度的重要一环,我们研究了亚东璃眼蜱的产卵特性和雌蜱的延迟交配对吸血时间和生殖力的影响以及森林革蜱的产卵特性和吸血后体重与产卵关系。此外,对外环境因素中温度、湿度对亚东璃眼蜱产卵的影响和各发育期丧失体重的情况以及对森林革蜱各发育期的影响等亦进行了研究。(一)亚东璃眼蜱雌蜱个体产卵量最多的为25388粒,是蜱类产卵量的最高记录。饱食雌蜱的体重和产卵量与饥饿雌蜱的体重有关,体重轻的其饱食后的体重亦较轻,产卵量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革 亚东 产卵量 生殖力 吸血 饱食 种群密度 外环境因素 产卵力
下载PDF
沙漠中亚东璃眼蜱的足迹
7
作者 肖方(文/摄) 李承森(文/摄) 李金锋(文/摄) 《生命世界》 2019年第7期74-75,共2页
2018年10月至11月,由新疆和田地委和行署实施的“和田绿洲气候环境变迁——克里雅河沙漠段全流域自然与人居环境科学考察”活动,历时31天,行程400多公里。科考队员肩负历史的责任与重托,在沙漠中徒步行走,一边考察,一边采集样本。在考... 2018年10月至11月,由新疆和田地委和行署实施的“和田绿洲气候环境变迁——克里雅河沙漠段全流域自然与人居环境科学考察”活动,历时31天,行程400多公里。科考队员肩负历史的责任与重托,在沙漠中徒步行走,一边考察,一边采集样本。在考察途中,大家在不同的地方都发现了一种虫子。首先是在细沙的表面看到它们行走后留下的足迹,类似坦克车辗过后的履带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
原文传递
塔克拉玛干沙漠科考记录之旅 徒步穿越沙漠无人区
8
作者 肖方 《世界博览》 2019年第11期64-69,共6页
历时31天,行程400余公里,一边徒步、一边考察、一边采集样本。科考队每天行程平均14公里左右,按照在沙漠中每一步幅约30公分左右计算,每人每天步行近5万步。在沙漠中每人行走总的步数大约有150万步。他们之所以不畏艰辛,徒步考察,就是... 历时31天,行程400余公里,一边徒步、一边考察、一边采集样本。科考队每天行程平均14公里左右,按照在沙漠中每一步幅约30公分左右计算,每人每天步行近5万步。在沙漠中每人行走总的步数大约有150万步。他们之所以不畏艰辛,徒步考察,就是为了零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获取第一手科学资料。2018年10月至11月,由新疆和田地委和行署全面规划、精心组织和实施的“和田绿洲气候环境变迁—克里雅河沙漠段全流域自然与人居环境科学考察”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脊椎动物 克里雅河 塔里木河 亚东 爬行类 徒步穿越 综合考察 赤颈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