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大园林植物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吴文佑
朱天辉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园学院
-
出处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32,共7页
-
文摘
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重大的园林植物病害:松材线虫病、榆树荷兰病、五针松疱锈病、观赏植物冠瘿病、香石竹尖镰孢枯萎病和菊花叶枯线虫病,综述了这些病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园林植物病害
松材线虫病
榆树荷兰病
五针松疱锈病
观赏植物冠瘿病
香石竹尖镰孢枯萎病
菊
花叶枯线虫病
-
Keywords
ornamental plant diseases,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Ceratocystis ulmi, five-needle pines blister rust, crown gall, fusarium wilt, Aphelehchoides ritzemabosi
-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五针松疱锈病综合治理与抗病育种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守常
-
机构
四川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20-25,共6页
-
文摘
五针松疱锈病是世界三大危险性的森林病害之一,属国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本文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在该病传播蔓延,综合治理和抗病育种方面取得的进展,为我国,我省对该病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五针松疱锈病
茶藤生柱锈菌
传播分布
综合治理
抗病育种
-
Keywords
Cronartium ribicola, Integrated control, disease resistant breeding
-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五针松疱锈病病原菌生活史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武苏里
赵仕光
杨俊秀
刘光志
李建文
-
机构
西北林学院实验设备中心
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68,共3页
-
文摘
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对红松疱锈病(PimusKoraiensisblisterrust)病原菌茶生柱锈病(Cronartiumribicola)生活史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概述了模拟的内容、方法、过程、特点等,并展望了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五针松疱锈病
茶Biao生柱锈病
生活史
计算机
-
Keywords
five needle pine blister rust
Cronartium ribicola
life cycle
animation technique
simultation
-
分类号
S763.712.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茶蔗生柱锈菌选择性寄生茶蔗子植物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蒙进芳
李永和
周兴国
周德群
普晓兰
-
机构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
保护生物学学院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9-12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60089)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2C0015Q)
-
文摘
为探讨转主寄主茶藨子植物的遗传背景与被茶藨生柱锈菌选择性寄生之间的关系。分析了7个五针松疱锈病典型发病区来源的11种茶蔗子植物之间的ITS遗传关系,并结合不同来源的寄主与病原之间交互接种实验的结果,比较不同发病区的茶蔗生柱锈菌孢子对不同转主寄主的感染亲和特性。结果显示:易被多个发病区的茶蔗生柱锈菌孢子所感染的茶藨子植物的ITS遗传关系很接近;荼蔗生柱锈菌特异性地选择生活地的茶蔗子植物作为寄主;地域分布广泛的茶藨子植物容易被多个发病区的茶蔗生柱锈菌选择作为转主寄主。本研究揭示出在茶蔗生柱锈菌特异地选择其转主寄主时,对寄主茶蔗子植物的遗传结构和地域分布范围有特异的倾向性。
-
关键词
茶藨子
ITS
五针松疱锈病
茶藨生柱锈菌
转主寄生
-
Keywords
Ribes
ITS
five-needle pine blister rust
Cronartium ribicola
heteroecism
-
分类号
S718.8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茶藨子叶表皮结构与抗茶藨生柱锈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蒙进芳
李永和
周兴国
普晓兰
-
机构
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
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
出处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1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60089)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C0015Q)
-
文摘
对采自7个五针松疱锈病典型发病区的10个茶藨子种源样本的叶表皮解剖结构研究表明:茶藨子植物对疱锈菌孢子不易感染组与易感染组之间在叶表皮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主要是表皮厚度和角质膜厚度,不易感染组的叶表皮结构呈现显著增厚,表明角质膜厚度和表皮厚度与其抵抗疱锈菌感染有显著的相关性.以表皮结构各项指标聚类分析,不易感染组和易感染组明显聚为两类.
-
关键词
茶藨子
表皮结构
茶藨生柱锈菌
五针松疱锈病
抗性
-
Keywords
Ribes
epidermal structure
Cronartium r/b/coht
blister rust of Pinus parviflora
resistance
-
分类号
Q944.56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华山松育林期病虫害防治
- 6
-
-
-
出处
《致富天地》
2014年第8期51-52,共2页
-
文摘
一、病害防治1.华山松疱锈病。华山松疱锈病与红松疱锈病均属五针松疱锈病,由同一病原茶藨生柱锈菌引起,是华山松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综合防治包括:(1)生物防治。在3月初锈子器尚未出现时,可对病部采用泥敷或喷布生物膜保湿,提高重寄生菌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加强抚育管理,结合抚育间伐,及时消除病株,修除感病植株上的病枝;清除转主寄主,铲除或用"杀草丹"等除草剂灭除林内、林缘及周围1000米以内的转主寄主,如冰川茶子、举喙马先蒿、丽江云杉等;(2)化学防治。对病级在Ⅱ级或Ⅱ级以上的病株,在3月初和8月中旬锈子器、性子器尚未出现时,用松焦油、
-
关键词
华山松疱锈病
病虫害防治
育林
五针松疱锈病
茶藨生柱锈菌
病害防治
转主寄主
毁灭性病害
-
分类号
S79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