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脑与命门当为阴阳脏腑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德帅 王芙蓉 +1 位作者 李军 贾成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804-807,共4页
中医脏腑体系的认识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以阴阳五行为指导,脑脏与命门腑及其经脉(督脉和任脉)是一对以阴阳属性为主属性的脏腑,可以成为相互影响的配对脏腑。它们与以五行属性为主的五脏六腑相对应,可以称之为为阴阳脏腑。用阴阳脏腑系统... 中医脏腑体系的认识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以阴阳五行为指导,脑脏与命门腑及其经脉(督脉和任脉)是一对以阴阳属性为主属性的脏腑,可以成为相互影响的配对脏腑。它们与以五行属性为主的五脏六腑相对应,可以称之为为阴阳脏腑。用阴阳脏腑系统来补充中医脏腑系统,形成阴阳、五行系统相对应的脏腑体系,且这一对脏腑对五脏六腑的阴阳变化具有统领和相互的影响,这应该是对中医脏腑理论的合理补充和阐发。这一配对脏腑将可能对中医阐发神经内分泌和生殖发育系统疾病的生理及其病机的阐发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脏 命门腑 脏腑理论 中医基础 阴阳脏腑 五行脏腑
下载PDF
阴阳脏腑体系学说及其临床应用构想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德帅 王芙蓉 +1 位作者 李军 贾成文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248-1251,共4页
中医脏腑系统中的五脏六腑是以五行属性来分类脏腑的,而脑脏与命门腑的认识逐步完善后,却一直未能归属五行属性进行分类。课题组认为脑脏与命门腑及其经脉(督脉和任脉)是以阴阳为其主要属性特征的,可构建为阴阳脏腑体系。这一对以阴阳... 中医脏腑系统中的五脏六腑是以五行属性来分类脏腑的,而脑脏与命门腑的认识逐步完善后,却一直未能归属五行属性进行分类。课题组认为脑脏与命门腑及其经脉(督脉和任脉)是以阴阳为其主要属性特征的,可构建为阴阳脏腑体系。这一对以阴阳属性为主要属性的脏腑,不同于五行脏腑体系。用这一配对脏腑来补充中医脏腑系统,可以形成分别与阴阳、五行系统相对应的脏腑体系,这可以看做是对中医脏腑理论的补充和阐述。本文详细论述了脑脏与命门腑的构成及其生理病机特点,以及诊治脑脏与命门腑疾病而需要特别关注的脉诊和舌诊等临床诊断方法,并对这一认识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这对中医认识脑系及神经内分泌和生殖发育系统生理,以及阐发其病机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脏 命门腑 脏腑理论 中医基础 阴阳脏腑 五行脏腑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到五行脏腑气机气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振国 余楠楠 +1 位作者 王凌立 刘华为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0-53,共4页
“一气周流”是清代御医黄元御提出的诊疗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土枢四象”的动态车轮模型,疾病根本病机在于阳衰土湿,治病注重培土燥湿以恢复脾胃升降,使轮转病安。“五行脏腑气机气化”理论为国家级名中医刘华为教授根据数十年内科疑... “一气周流”是清代御医黄元御提出的诊疗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土枢四象”的动态车轮模型,疾病根本病机在于阳衰土湿,治病注重培土燥湿以恢复脾胃升降,使轮转病安。“五行脏腑气机气化”理论为国家级名中医刘华为教授根据数十年内科疑难治验提出,认为复杂疾病的本因不外太过与不及,从而影响人体五脏正常气化功能,失去稳态而变生疾病,治疗当损有余而补不足,恢复人体正常气化功能而调治诸病。“五行脏腑气机气化”理论是对“一气周流”理论的传承,更是一种结合临床实践的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黄元御 刘华为 五行脏腑气化
下载PDF
《管子》的医学养生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乐爱国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2-38,共7页
《管子》在自然观上提出精气说 ,并较多地从人的生命构成上论述精气 ,从而把精气看作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形成了精气生命观 ;《管子》提出的阴阳五行说 ,也较多地与人体的脏器组织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初步的五行脏腑观 ;《管子》还在精气... 《管子》在自然观上提出精气说 ,并较多地从人的生命构成上论述精气 ,从而把精气看作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形成了精气生命观 ;《管子》提出的阴阳五行说 ,也较多地与人体的脏器组织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初步的五行脏腑观 ;《管子》还在精气论和阴阳五行说的框架之下 ,在养生方面提出了不少合理的观点 ,在古代气功学方面提出了许多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医学养生思想 自然观 阴阳五行 精气生命观 五行脏腑 气功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