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行音乐治疗指瑕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博媛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3,共4页
本文在梳理《黄帝内经》音乐内容基础上,提出《内经》成书时尚未形成"调式主音"概念;由《内经》同时期文献可知"五音""五声"常指阶名或乐调而无调式之意;《内经》用"五声"之名纳"呼笑歌哭... 本文在梳理《黄帝内经》音乐内容基础上,提出《内经》成书时尚未形成"调式主音"概念;由《内经》同时期文献可知"五音""五声"常指阶名或乐调而无调式之意;《内经》用"五声"之名纳"呼笑歌哭呻",五音、五声均无调式之意;五音和五行相生顺序不符,音乐无法依五行生克规律辨证施治。五行音乐治疗是当代人错把"五音"理解成五种调式的一种缺乏合理基础的音乐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 五音 五声 调式 音乐治疗
原文传递
清华简中两种乐书的文本复原与功能蠡测 被引量:4
2
作者 程浩 《出土文献》 2023年第4期11-17,153,154,共9页
清华简中两种战国写本的乐书,反映了传统五声体系在先秦时期的广泛应用。《五音图》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了以五声为基础的5组音名,应该是一种五弦乐器各弦如何发音的使用说明。《乐风》第一部分的17个双音名与第二部分对于位置关系的表达... 清华简中两种战国写本的乐书,反映了传统五声体系在先秦时期的广泛应用。《五音图》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了以五声为基础的5组音名,应该是一种五弦乐器各弦如何发音的使用说明。《乐风》第一部分的17个双音名与第二部分对于位置关系的表达密切相关,有共同的规律可循。通过对比可知,“次下”“大下”“次上”“大上”分别表示“宫”“商”“徵”“羽”在五弦乐器上的弦位。《乐风》的第一部分记录的是编钟调准时需要达到的音高,第二部分则是在说明如何操作五弦乐器可以得出此音。《五音图》《乐风》两种乐书皆是对于类似曾侯乙墓所出“均钟”的五弦乐器的说明性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乐书 五声 均钟
下载PDF
阴阳五行说、中国传统五声性音乐和中医音乐治疗 被引量:8
3
作者 左志坚 周国强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阴阳五行说关于生命的看法是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机论自然观的重要代表,其体现的辩证思维有机论自然观对现代科学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中医音乐治疗实践亦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阴阳五行说是中国五声性音乐的渊源,五声与五音都是五声性... 阴阳五行说关于生命的看法是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有机论自然观的重要代表,其体现的辩证思维有机论自然观对现代科学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中医音乐治疗实践亦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阴阳五行说是中国五声性音乐的渊源,五声与五音都是五声性音乐的构成要素,但五声有别于五音。五音作为重要的音乐语言之一,与人体心理、生理活动联系紧密。从阴阳五行说、中医学、五声性音乐、人的心理生理活动各方面关系来看,将五声性音乐引入音乐治疗并取得积极疗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是值得尝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 生命观 中医音乐治疗 五声 五音
下载PDF
浅析《黄帝内经》中的五音与五声
4
作者 邰雪莉 刘晓燕 +5 位作者 裴枫 崔亚东 张玉鑫 黄雪杰 张文静 梁羽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95-5699,共5页
《黄帝内经》中的五音与五声均指“角、徵、宫、商、羽”,但《礼记·乐记》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表明音和声是不同的。文章一方面从古代乐理以及字形方面说明音和声概念上的区别,进一步区分... 《黄帝内经》中的五音与五声均指“角、徵、宫、商、羽”,但《礼记·乐记》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表明音和声是不同的。文章一方面从古代乐理以及字形方面说明音和声概念上的区别,进一步区分出《黄帝内经》的五音指五音调式,五声指“五声音阶”,即5种频率。另一方面从应用方面说明五声与五音的不同,在文中初步探讨了《灵枢·五音五味》中五音调理经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音 五声 《黄帝内经》 五声音阶 经络 频率
原文传递
春之趣
5
作者 戴永冰(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作品以三个小调的主音e、b、^(#)f为核心音,进行连续多调式的变化,因这三个调是属调关系,所以整体音响较为融合与自然。作品在第Ⅰ部分逐渐引出中国五声旋律,在第Ⅱ部分完全展现出全曲的核心五声性旋律线,在第Ⅲ部分又逐渐模糊乐段,融... 作品以三个小调的主音e、b、^(#)f为核心音,进行连续多调式的变化,因这三个调是属调关系,所以整体音响较为融合与自然。作品在第Ⅰ部分逐渐引出中国五声旋律,在第Ⅱ部分完全展现出全曲的核心五声性旋律线,在第Ⅲ部分又逐渐模糊乐段,融合着第Ⅰ部分和第Ⅱ部分双重元素,伴随着如线条流水般的震音结束全曲。通过这种“隐-现-隐”的方式表达百花含苞待放、游人遐想联翩的无限春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音 多调式 五声 乐段 小调 旋律 融合
下载PDF
论沈约陆厥的声律之争与沈氏家族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正岚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8-73,共6页
南齐永明末年 ,吴郡陆厥与吴兴沈约对昔人有无宫商声律之用的论争 ,反映了双方对儒家传统五声与永明四声体系的不同看法。沈约四声论的产生 ,与对民间通俗文化的吸收密不可分。沈约对于俗文化的喜好 ,显露出他的文化观念中所带有的吴姓... 南齐永明末年 ,吴郡陆厥与吴兴沈约对昔人有无宫商声律之用的论争 ,反映了双方对儒家传统五声与永明四声体系的不同看法。沈约四声论的产生 ,与对民间通俗文化的吸收密不可分。沈约对于俗文化的喜好 ,显露出他的文化观念中所带有的吴姓新贵的烙印。一般认为 ,吴兴沈氏家学以儒家为主 ,事实上 ,六朝沈氏家学始于老庄玄学 ,终于以玄兼儒。由军功起家的吴姓新贵沈氏文化的尚俗 ,有别于陆氏等吴姓旧族文化的崇雅。通过分析沈约对吴歌西曲等俗文化的复杂心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声论 五声 雅俗 吴姓旧族 沈氏
下载PDF
《管子》生律法考释
7
作者 王熹 温紫瑜 《黄河之声》 2023年第20期93-97,共5页
《管子·地员篇》最早记载了三分损益法的生律方法,但其原始文本的释读仍有许多疑问,主要集中于“四开以合九九”与“黄钟小素”的断句与释义。本文通过对《管子》历代注本的文献分析,以及三分损益法相关文本疑难字词的考据,对管子... 《管子·地员篇》最早记载了三分损益法的生律方法,但其原始文本的释读仍有许多疑问,主要集中于“四开以合九九”与“黄钟小素”的断句与释义。本文通过对《管子》历代注本的文献分析,以及三分损益法相关文本疑难字词的考据,对管子生律法的原始文本作出详细的释读,厘清了历代释读的失误之处。本文认为“四开”当释读为“乘四次”,“黄钟小素”当释为“黄钟半律”。《管子》采用的三分损益法当以黄钟半律的按音作为生律初始音,如此方符合“先益后损”的生律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三分损益法 五声
下载PDF
论宫商——《泰律》研读有感 被引量:3
8
作者 唐继凯 何云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6,共5页
五声宫商等名之含义在音乐界有音高说、调式说、音质说、乐器说、律数说、天文说等不一而足。在音韵界有则声母说、韵母说、平上去入四声说、语调说以及决然否定等。在中医界更是五花八门,人言人殊。今人普遍抱守的"非此即彼"... 五声宫商等名之含义在音乐界有音高说、调式说、音质说、乐器说、律数说、天文说等不一而足。在音韵界有则声母说、韵母说、平上去入四声说、语调说以及决然否定等。在中医界更是五花八门,人言人殊。今人普遍抱守的"非此即彼""执其一而非其余"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隔绝了我们与古人的沟通。甚至使我们在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研究发掘音乐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实际上完全迷失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中选 《泰律》 律吕 五声 宫商
下载PDF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互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汤进钧 《学周刊(下旬)》 2011年第9期34-35,共2页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局限在小课堂里.一切教育活动围着考试进行。教师繁琐的教材分析代替了学生个性化解读;课外时间被繁重的作业塞得满满的.学生根本无暇去读课外书。去进行小练笔……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变得枯...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局限在小课堂里.一切教育活动围着考试进行。教师繁琐的教材分析代替了学生个性化解读;课外时间被繁重的作业塞得满满的.学生根本无暇去读课外书。去进行小练笔……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 学生素质 优化 五声 语文教学 个性化解读 教育活动
下载PDF
五声性因素对调性结构的拓展
10
作者 马淑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2-64,共3页
西方艺术音乐中五声音阶被理解为大调音阶的子集,而五声音阶与大调音阶之间异质的音阶结构又使其具有独特的色彩与特质。五声性因素在调性传统"同质"和"异质"的交互中,既包含着对于传统音乐语言反叛的深层意蕴,同... 西方艺术音乐中五声音阶被理解为大调音阶的子集,而五声音阶与大调音阶之间异质的音阶结构又使其具有独特的色彩与特质。五声性因素在调性传统"同质"和"异质"的交互中,既包含着对于传统音乐语言反叛的深层意蕴,同时也在音响的建构的探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 五声音阶 调性传统 交互重构
下载PDF
《管子》五声五音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克秀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76,共16页
《管子》是先秦诸子时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国乃至世界乐律学史最早的“算律”,就在《管子》。并且,对于“五声”“五音”,与“五行”“五方”“五季”“五畜”“五土”“五钟”等的相配,《管子》亦开后世相关记述之端。
关键词 《管子》 五声 百科全书 先秦诸子 “五行” 乐律
原文传递
音乐治疗的再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卓逸 贾春华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9期762-764,共3页
对音乐治疗的议题重新反思认识到,音乐治疗的特质在于突破地域性,而且音乐与身体的规律相关,具有主观性。从理论上看,可以套用中医五行学说,依据音乐的调式和风格,搭配相应的脏腑治疗情志及其他疾病。音乐治疗的优越性在于贴近自然及其... 对音乐治疗的议题重新反思认识到,音乐治疗的特质在于突破地域性,而且音乐与身体的规律相关,具有主观性。从理论上看,可以套用中医五行学说,依据音乐的调式和风格,搭配相应的脏腑治疗情志及其他疾病。音乐治疗的优越性在于贴近自然及其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情志致郁 调式 五行 五声
下载PDF
从“五声”到“四声”——齐梁声调分类之衍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鞠文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84,共8页
当今学者多认为,永明声律论的提出是以"四声"的发现为前提,但从现存文献来看,"四声"的发现,应当晚于永明声律论的提出,而在发现"四声"之前,魏晋宋齐的文人把汉字声调分为"宫商角徵羽"五类,永... 当今学者多认为,永明声律论的提出是以"四声"的发现为前提,但从现存文献来看,"四声"的发现,应当晚于永明声律论的提出,而在发现"四声"之前,魏晋宋齐的文人把汉字声调分为"宫商角徵羽"五类,永明声律正是利用这种"五声"分类法制定的。"五声"的分类依据是汉字声调的高低,与"四声"依据声调变化的划分原则不同。"四声"分类法是周颙在永明末年提出的,然后沈约又依据它制出了"四声"律。齐梁之际,汉字声调分类法经历了一个从"五声"到"四声"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 四声 声调分类 齐梁声律
下载PDF
“五声”汉字字调标示法略考——兼谈永明声律论与音乐之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兵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9-63,共5页
“五声”(宫、商、角、徽、羽)是否曾经作为汉字字调的一种标示方法?它与“四声”字调标示法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考证“五声”作为古代的一种数字序号曾被用于给汉字按照字调分类的事实,来证明早在沈约的四声说之前,汉字便拥... “五声”(宫、商、角、徽、羽)是否曾经作为汉字字调的一种标示方法?它与“四声”字调标示法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考证“五声”作为古代的一种数字序号曾被用于给汉字按照字调分类的事实,来证明早在沈约的四声说之前,汉字便拥有了“五声”字调标示法。并通过探讨“五声”字调标示法与音乐的联系,进一步揭示永明声律论的产生同音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 四声 永明声律论 音乐
下载PDF
对苦音“三度间音”的形态学描写——基于秦腔与山西四大梆子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岩峰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101,共9页
既往对苦音的研究从苦音特征音,即所谓正五声中小三度中的“三度间音”fa和si的律高人手,来讨论由此构建的音与音之间具体运行的法则,即音调背后制约和规范着旋法运行的音组织结构——调式和调性。
关键词 苦音 梆子 山西 秦腔 描写 组织结构 运行 五声
原文传递
一则史料 多种释义——“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释义分析及内涵辨正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永福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78,共6页
"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作为最早出现的"旋宫"史料,是以"五声"为实践基础的"旋宫"原理和技法,并未涉及"七声音阶"。其中的"六律",其含义既不是"六声音阶",也... "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作为最早出现的"旋宫"史料,是以"五声"为实践基础的"旋宫"原理和技法,并未涉及"七声音阶"。其中的"六律",其含义既不是"六声音阶",也不是"六个阳律",而是实现"五声""旋宫"的基础和条件。亦即,两个宫系统的转换,必须借助于"六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 六律 十二律 旋宫古法
下载PDF
论《乐纬》对《大司乐》和《乐记》的阐释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林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9-22,共4页
《乐纬》在七经纬中是比较特殊的。《乐经》丢失后,《乐纬》所依据的文本变成了《周礼·大司乐》和《礼记·乐记》。据现存资料来看,《乐纬》对二者的阐释主要集中在五声论、八音论、古乐论三个方面。
关键词 《乐纬》 五声 八音 古乐
下载PDF
“借字”探赜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永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28-30,共3页
"借字"手法的最初实践,主要取决于乐器的旋宫性能。"借字"中的"压上"与"隔凡"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三借"与"四宫"是"压上"或"... "借字"手法的最初实践,主要取决于乐器的旋宫性能。"借字"中的"压上"与"隔凡"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三借"与"四宫"是"压上"或"隔凡"的单向"借字";"三借"与"七调"属于"压上"与"隔凡"的双向"旋宫"。"四借"强调五种调式的循环往复,进而形成"五调朝元"。"五借"理论的提出,旨在凸显"五正声"所具有的同等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力求原理规范、技法适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借 四借 四宫 七调 五声 五借
下载PDF
“七声所不及”之我见
19
作者 刘勇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67,共4页
据《宋史·乐十七》,蔡元定《燕乐》一书中有“变宫以七声所不及,取闰余之义,故谓之闫”一句。这句话,在最近的一个多世纪中成为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一个著名的乐学谜案。多年来许多学者对该案进行了破解,各抒己见。笔者在此也提出... 据《宋史·乐十七》,蔡元定《燕乐》一书中有“变宫以七声所不及,取闰余之义,故谓之闫”一句。这句话,在最近的一个多世纪中成为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一个著名的乐学谜案。多年来许多学者对该案进行了破解,各抒己见。笔者在此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七声所不及”应为“五声所不及”之误。校改以后,一切通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声 五声 抄书
原文传递
论“fa.si”(上)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小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6年第2期2-8,共7页
一、fa、si在历史上的久远性(作为前言)我国音乐历史中,对待“fa、si”(首调唱名概念)这两个音,多称其为偏音:“殊不知五正音而外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四个偏音。”(《琴学概论》)所谓“偏”者,非“正”也.“变声非正,故不可为调”... 一、fa、si在历史上的久远性(作为前言)我国音乐历史中,对待“fa、si”(首调唱名概念)这两个音,多称其为偏音:“殊不知五正音而外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四个偏音。”(《琴学概论》)所谓“偏”者,非“正”也.“变声非正,故不可为调”(《律吕新书》);“而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淮南·原道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调 偏音 五声 七和弦 旋律 七声音阶 fa.si 民间音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