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03
1
作者 习近平 《中国工运》 2016年第5期4-7,共4页
大家好!我这次来安徽调研,正好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前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座谈会,请一些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来座谈,主要是想当面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广大劳动群众、广大... 大家好!我这次来安徽调研,正好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前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座谈会,请一些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来座谈,主要是想当面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广大劳动群众、广大青年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并以此纪念即将到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劳动模范 座谈会 青年 “五一”国际劳动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四 劳动群众
原文传递
预言与危机(上篇)——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 被引量:80
2
作者 汪晖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25,共9页
上篇《“五四”启蒙运动的“态度的同一性”》:“五四”启蒙思想缺乏西方启蒙思想的那种分析还原和理智重建的统一方法论,各种相互矛盾的学说在“态度的同一性”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思想运动,却没有也无法建立有力的思想体系,进而为制度化... 上篇《“五四”启蒙运动的“态度的同一性”》:“五四”启蒙思想缺乏西方启蒙思想的那种分析还原和理智重建的统一方法论,各种相互矛盾的学说在“态度的同一性”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思想运动,却没有也无法建立有力的思想体系,进而为制度化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五四”启蒙思想与它反叛的对象、与思想者个人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有着紧密的联系,民主、科学以至进化论等主要不是作为科学的理论,而是作为价值、信仰或道德律令存在于“五四”启蒙思想中。下篇《“五四”启蒙运动的意识危机》:“五四”启蒙思想提出了“人的解放”以及民主,理性等启蒙主义命题,但在启蒙思想内部同时包含着对于启蒙主义命题的否定力量。第一,“五四”启蒙思想以民族主义作为其内在的前提和基本归宿,关于人的个体性和独特性的思想在面对种族国家等类属问题时不能不陷入矛盾与混乱之中;第二,“五四”启蒙思想提出了启蒙主义的“完整的人”或理性人的命题,但是“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却没有自然地和自由主义文化和经济关系相联系,而是在情感和伦理领域获得了发展。鲁迅等人在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提出了人的分裂的命题,而“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既包含了对“人的解放”的期待,又体现了对“人的解放”的可能性的悲观主义理解;第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作为启蒙思想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但它的“经济决定论”的思维逻辑和阶级斗争、阶级解放的思想,动摇了启蒙主义的“文化决定论”的思维逻辑和“人的解放”的命题,而启蒙运动的基本旗帜“民主”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那里遭到严峻的否定和批判;第四,中国传统思想以其现代形式构成了对“五四”启蒙思想的否定,如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五四”启蒙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思想 启蒙运动 五四 启蒙主义 新文化运动 同一性 态度 民主 思想学说 科学
原文传递
敬告青年 被引量:64
3
作者 陈独秀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2-35,共4页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五四”是怎样开始的?在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我们认为,“五四”的上限,可以溯至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正是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揭开了“五四”的帷幕,吹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号角。青年朋友们,当仔仔细细、... 今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五四”是怎样开始的?在学术界有很多争论,我们认为,“五四”的上限,可以溯至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正是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揭开了“五四”的帷幕,吹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号角。青年朋友们,当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重读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我们仍然没有超越“五四”,陈独秀在文章中响亮地提出的: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不仅规定了七十年风风雨雨的格局,而且成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之血洒荒原的宿命。骄傲是它,悲衰亦是它; 爱是它,恨亦是它。那是一九一五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陈独秀 奴隶 科学 非保守 五四 想象 敬告 社会 锁国
下载PDF
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 被引量:49
4
作者 罗志田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9-94,共36页
五四人说到“科学”何以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并具体化为实验主义和辩证唯物论 ?而在实践层面又为什么一度落实在胡适提倡的“整理国故”、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和郭沫若为代表的“社会史研究”之上 ?这些与今日一般认知的“科... 五四人说到“科学”何以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并具体化为实验主义和辩证唯物论 ?而在实践层面又为什么一度落实在胡适提倡的“整理国故”、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和郭沫若为代表的“社会史研究”之上 ?这些与今日一般认知的“科学”概念有相当距离的现象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这既有中国学人对考据方法相对熟悉而能有所为这一技术层面的因素 ,也因国人隐显不一的民族主义情绪在起作用。没有科学的支撑 ,国学便上不了台面 ;没有“国故”这一多数中国学者耳熟能详的具体治学对象 ,以方法为依归的“科学”便不能落在实处。而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这种奇特结合与近代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一些特殊关怀又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 古史辨 国人 整理国故 史学 顾颉刚 五四 科学 法相 人心
原文传递
民间与启蒙──关于九十年代民间争鸣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41
5
作者 王光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关键词 民间 文学批评 启蒙 广泛 文学史研究 五四 知识分子 放弃 致知 争鸣
下载PDF
预言与危机(下篇)——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 被引量:32
6
作者 汪晖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47,86,共14页
下篇:“五四”启蒙运动的意识危机一正如一位西方哲人说的,怀疑论往往只是一种坚定的人本主义的副本而已。借着否认和摧毁外部世界的客观确实性,怀疑论在希望把人的一切思想都投回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五四”人物对传统的政治秩序和... 下篇:“五四”启蒙运动的意识危机一正如一位西方哲人说的,怀疑论往往只是一种坚定的人本主义的副本而已。借着否认和摧毁外部世界的客观确实性,怀疑论在希望把人的一切思想都投回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五四”人物对传统的政治秩序和道德秩序的否定和批判,无非是把人作为人本身这一人本主义命题当作启蒙思想的基本原则:“人的觉醒”是“五四”“反传统主义”的真正本质。从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倾向,到伦理领域的非道德化的自然主义,直至政治哲学领域的无政府主义的流行,这一切表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思想家 启蒙运动 启蒙主义 民族主义 中国现代 五四 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陈独秀 个人主义
原文传递
因相近而区分:“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一 被引量:33
7
作者 罗志田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82,共39页
“问题与主义”之争为时不长,却触及一些时代关注的焦点,反映出“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异常丰富而活跃的动态,特别是各种流派混杂难分、阵线混淆的重要特征。关注“社会”的革命或改良是时代的共同点,包括安福系在内的朝野各方都以为不... “问题与主义”之争为时不长,却触及一些时代关注的焦点,反映出“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异常丰富而活跃的动态,特别是各种流派混杂难分、阵线混淆的重要特征。关注“社会”的革命或改良是时代的共同点,包括安福系在内的朝野各方都以为不可避免。这样的朝野相似性使“新舆论界”一边希望有所“区分”,以确立自身的特性。有些后来以为冲突的观念,对当时当地的当事人而言,未必就那样对立,反有相通之处。胡适和李大钊的相关言论在一段时间里共同成为年轻一辈的思想资源,提示着这一争论未必像后来认知的那样意味着新文化人的“分裂”,或即使“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与主义” 区分 认识 相近 “分裂” 五四 重要特征 “社会” 思想资源 新文化人 思想界 共同点 相似性 当事人 李大钊 研究所
原文传递
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光芒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3-133,共11页
关键词 文学思潮 道德形而上 中国新文学 尘埃落定 启蒙文学 文学观念 五四 八十年 政治意识形态 主义
下载PDF
大众传媒时代的电视文化与当代中国叙事格局 被引量:27
9
作者 于德山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电视文化 电影叙事 影视业 十年 叙事方式 普及 发展变化 五四 现实语境 时代
原文传递
五四启蒙的困境:在历史与价值之间 被引量:23
10
作者 高力克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5-12,共8页
本文从现代化历史语境中启蒙内在的价值冲突,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固有思想矛盾以及启蒙嬗变的内在思想原因。作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未完成的现代性启蒙。它奠定了中国文化转型的现代方向,但却徘徊于文化与政治、中国与西方... 本文从现代化历史语境中启蒙内在的价值冲突,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固有思想矛盾以及启蒙嬗变的内在思想原因。作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未完成的现代性启蒙。它奠定了中国文化转型的现代方向,但却徘徊于文化与政治、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而未能完成现代性的价值整合。启蒙的仿徨与蜕变,固然有其外在原因,如民族危机亟迫的严峻历史环境,欧战凸显的西方文明的危机,苏俄的崛起所导引的社会主义风潮等等。然而,启蒙思潮内部之历史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歧异,则是其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启蒙 历史理性 价值理性 人文主义 现代化 现代性
下载PDF
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 被引量:28
11
作者 罗小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1-222,共12页
关键词 涓生 《伤逝》 子君 重读 手记 女性觉醒 五四 灭亡 专制 革命
下载PDF
毛泽东与文化的社会主义转变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晋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7,共6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体现为五个改造步骤。其实际效果是,在对五四以来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的小资产阶级三种文化思潮的清算中,促成新的文化整合,实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体现为五个改造步骤。其实际效果是,在对五四以来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的小资产阶级三种文化思潮的清算中,促成新的文化整合,实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但是,就像在经济改造中过于追求一个“公”字一样,文化改造过于追求一个“纯”字,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丢失了不少必要的文化资源,并严重影响到对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作出充分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 保守主义 实际效果 小资产阶级 自由主义 新中国 追求 五四 激进
下载PDF
“五四”与现代文学“民国机制”的形成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怡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90年来,"五四"被各式各样的社会力量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含义,人们对"五四"的记忆也从最初的激情洋溢变为引领人们社会行动的主导意识。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五四",必然涉...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90年来,"五四"被各式各样的社会力量赋予了各式各样的含义,人们对"五四"的记忆也从最初的激情洋溢变为引领人们社会行动的主导意识。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五四",必然涉及新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和现代知识分子等话题。即使是今天,探讨这样的话题仍然有它自身的意义。为此,本刊约请了几位专家各抒己见,以此作为对"五四"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民国 现代中国 政治力量 “自由主义” 中国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岐途 被引量:23
14
作者 赵稀方 《文艺争鸣》 CSSCI 2000年第5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后殖民批评 五四 张颐武 当代文学 后殖民理论 “现代性” 先驱 中国文化 中心 视野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 被引量:20
15
作者 尤西林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9,共7页
“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主流观念,它先后经历了“五四”国民文学启蒙、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工具、“文革”灵魂专政教化与当代商业传媒大众文化嬗变。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现代性为标尺重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 “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主流观念,它先后经历了“五四”国民文学启蒙、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工具、“文革”灵魂专政教化与当代商业传媒大众文化嬗变。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现代性为标尺重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同,本文不取将现代性作为价值目标的意识形态立场,而是将现代性作为一个反思的框架,在清理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关键观念同时,让自己走出受支配状态(此即康德所谓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 文艺大众化 现代性 中国文学史 “革命文学” 三四十年代 文艺思潮 文学启蒙 五四 文化嬗变 “文革” 九十年代 意识形态 作为 重写
原文传递
“谁是青年”再讨论 被引量:24
16
作者 郗杰英 杨守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7-31,共5页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首次把该节的放假人群确定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群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也引起人们对青年年龄界限的质疑和讨论。青年到底指的是多少岁的人群,是我国青年研究界讨论了20余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具体的青年...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首次把该节的放假人群确定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群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也引起人们对青年年龄界限的质疑和讨论。青年到底指的是多少岁的人群,是我国青年研究界讨论了20余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具体的青年工作、青年事务实践和青年政策制定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青年研究界已讨论很多,但由于我国并没有由政府颁布的统一的青年年龄界定,学术界对此也存在不同看法,而社会上同时存在多种青年年龄的阶段划分,普通民众对谁是青年感到困惑,所以有必要对青年的年龄界定进行再讨论,以澄清其中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年龄界限 青年研究 年龄界定 五四 青年工作 青年政策 青年事务
下载PDF
五四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2
17
作者 田克勤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9年第11期4-7,共4页
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新世纪新阶... 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新世纪新阶段,触摸历史、走近五四,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
原文传递
1892: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论《海上花列传》的断代价值 被引量:21
18
作者 栾梅健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5,共6页
主持人的话: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从李欧梵、王德威等海外学者到国内的章培恒、孔范今、范伯群等专家,都纷纷发表文章提出中国现代文学起源点的新想法。在这其中,栾梅健先生是着力... 主持人的话: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从李欧梵、王德威等海外学者到国内的章培恒、孔范今、范伯群等专家,都纷纷发表文章提出中国现代文学起源点的新想法。在这其中,栾梅健先生是着力最多的一位。他的《为什么是“五四”?为什么是〈狂人日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起源问题 《海上花列传》 价值 断代 海外学者 文学起源 五四
原文传递
论新词语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克勤 《语文研究》 1988年第2期32-35,共4页
一怎样给新词语下定义?“新”与“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五四”以后进入现代汉语的词语,对于“五四”以前来说是“新”的,然而与现在的新词相比,则是“旧”的了。可以说,任何时期都有新词语。那么,我们所说的新词语是不是包括... 一怎样给新词语下定义?“新”与“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五四”以后进入现代汉语的词语,对于“五四”以前来说是“新”的,然而与现在的新词相比,则是“旧”的了。可以说,任何时期都有新词语。那么,我们所说的新词语是不是包括“白话文运动”以来的所有新词呢?当然不是。我们所说的新词语是指解放以后产生的,也包括全国解放以前各解放区或根据地产生的新词语,以及全国解放后港、澳、台使用的新词语。有了这个界限,我们的目标就明确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新词语 现代汉语 白话文运动 发展变化 简略语 空气调节器 解放区 方言 词典 五四
原文传递
我看“新国学”——读王富仁《“新国学”论纲》的片断思考 被引量:19
20
作者 钱理群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31,共8页
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建立一种健全的思想、文化、学术发展的格局和秩序,任何一种思想、文化、学术派别都“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即每一个思想、文化学术的派别都得到应有的评价,既不肆意夸大,也不着意贬抑,在一个整体中实现、获得自己... 我们现在所要做的,是建立一种健全的思想、文化、学术发展的格局和秩序,任何一种思想、文化、学术派别都“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即每一个思想、文化学术的派别都得到应有的评价,既不肆意夸大,也不着意贬抑,在一个整体中实现、获得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现实的思想、文化、学术生态,距离具有“整体性”和“独立性”的“民族学术”的理想还很遥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新国学”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含有内在的现实批判性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国学 五四 新文学 学术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