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3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明朝军制的演变
被引量:
19
1
作者
范中义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论明朝军制的演变范中义朱元璋以武力夺取政权后,统一全国武装力量的编制、体制,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仅就正规军的兵役制度、组织编制、领导体制和军饷供应等方面的变化作初步探...
论明朝军制的演变范中义朱元璋以武力夺取政权后,统一全国武装力量的编制、体制,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仅就正规军的兵役制度、组织编制、领导体制和军饷供应等方面的变化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至于地方武装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
军
都督府
《明会典》
《明经世文编》
军
队
嘉靖年间
屯田
总兵官
卫所制
世兵制
戚继光
原文传递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下)
被引量:
14
2
作者
芉一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5-12,共8页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下)芉一之唐末以后,历五代、宋、辽、金、夏以至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汉族共同体又一次有了重大变化和壮大。在蒙古汗国和元朝统治的百多年中,居住在青海上地上的民族,除藏...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下)芉一之唐末以后,历五代、宋、辽、金、夏以至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汉族共同体又一次有了重大变化和壮大。在蒙古汗国和元朝统治的百多年中,居住在青海上地上的民族,除藏族以外,蒙古族和回族、撒拉族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汉族
西宁卫
汉族人口
边防
军
人
儒学
五
军
都督府
乾隆
汉文化圈
书院
贵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募兵制简论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李渡
《文史哲》
1986年第2期64-70,共7页
募兵制是明代的重要军制。但多年来,在明史研究中,对这一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本文对此问题试作初步探讨。一、卫所军的衰朽和世军制度的崩溃明帝国建立伊始,创设了卫所制度。《明史·兵志》序云:“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
募兵制是明代的重要军制。但多年来,在明史研究中,对这一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本文对此问题试作初步探讨。一、卫所军的衰朽和世军制度的崩溃明帝国建立伊始,创设了卫所制度。《明史·兵志》序云:“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为。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盖得唐府兵遗意。”此为卫所制度之大纲。卫所军的编制是:一郡者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募兵制
卫所制
统治者
文献通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明史研究
明后期
五
军
都督府
明政府
明王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述明代军屯制度在鄂西山地的实施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昌沅
范植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8-52,共5页
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卫所制度,以为有明一朝的军事定制,与卫所制度相依附有密切内在联系的是军丁及其家口必须实行屯田。关于军屯,载在《明史》中的篇幅不多,且是概括全国军屯概貌的文字,故本文拟将设在鄂西山地的施州卫所的军屯作较为具...
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卫所制度,以为有明一朝的军事定制,与卫所制度相依附有密切内在联系的是军丁及其家口必须实行屯田。关于军屯,载在《明史》中的篇幅不多,且是概括全国军屯概貌的文字,故本文拟将设在鄂西山地的施州卫所的军屯作较为具体翔实的展开,俾便人们阅读《明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所制
明太祖
屯田
朱元璋
土司
军
粮
军
事
咸丰
文字
五
军
都督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卫所制度”与大鹏所城建城
被引量:
5
5
作者
黄文德
《中州今古》
2003年第3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卫所制度
大鹏所城
守御千户所
卫所
军
五
军
都督府
副千户
都司
建城
新安县志
军
事力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
被引量:
3
6
作者
方志远
《明史研究》
1993年第1期35-44,共10页
一、卫所制与营兵制 <明史.兵志.序)说:'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卫所为明军的基本编制自不待言。但是,就整个明朝而言,军队的基本编制则不只是单一的卫所制。而是有一个由单一卫所制到卫所制...
一、卫所制与营兵制 <明史.兵志.序)说:'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卫所为明军的基本编制自不待言。但是,就整个明朝而言,军队的基本编制则不只是单一的卫所制。而是有一个由单一卫所制到卫所制和营兵制并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所
军
京营
三大营
卫所制
军
事领导体制
营兵
大
都督府
都司
五
军
都督府
兵志
原文传递
明清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
7
作者
余才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8-13,共6页
明清两朝同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共同的大时代背景造成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诸范畴内众多的相似点。本文试从空间视角出发,以政治范畴为基轴,对明清两朝社会的诸种政治体制按三级步调、大体划分为五个层面进行解剖(三级步调指中...
明清两朝同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共同的大时代背景造成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诸范畴内众多的相似点。本文试从空间视角出发,以政治范畴为基轴,对明清两朝社会的诸种政治体制按三级步调、大体划分为五个层面进行解剖(三级步调指中央—地方—基层和边疆;五个层面具体是指:中枢机构的延迁、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权力再分配、以达到制衡为目的双轨政体、恶种流传的特务政治及其变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基层和边疆的延伸等),力图较准确地对明清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做一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俾有益于明清政治史研究,尤其是明清政治史比较研究中宏观领域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军
机处
宗法制
保甲制
明清
专制政治
司法权
内阁
五
军
都督府
密折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明代照刷磨勘文卷制度
被引量:
1
8
作者
覃兆刿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照刷磨勘即对记录行政过程的档案文卷定期予以审查,看政务处理有无稽迟、失错、埋没、违枉等现象,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中反映的问题。作为元王朝首创的一种行政监察制度,由于其很好地利用档案的社会控制功能实现对行政过程的有效监...
照刷磨勘即对记录行政过程的档案文卷定期予以审查,看政务处理有无稽迟、失错、埋没、违枉等现象,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中反映的问题。作为元王朝首创的一种行政监察制度,由于其很好地利用档案的社会控制功能实现对行政过程的有效监控,能够对行政者起时常的警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王朝
文卷
按察司
勘合制度
监察御史
卷制
行政监察制度
五
军
都督府
朱元璋
都察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朝档案与档案工作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才庚
《浙江档案》
1988年第3期18-20,共3页
明朝的贴黄是一种专门的人事档案,是专门记载官员的履历,以备统治者任命或提外官员时作依据。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第四年正月,便命令吏部进行这项工作。吏部把文武百官的姓名、籍贯、年龄、官员本身的经历,什么时候开始做官,升...
明朝的贴黄是一种专门的人事档案,是专门记载官员的履历,以备统治者任命或提外官员时作依据。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第四年正月,便命令吏部进行这项工作。吏部把文武百官的姓名、籍贯、年龄、官员本身的经历,什么时候开始做官,升迁情况,什么时候得过奖励,什么时候受过处分以及家庭情况,“详黄纸上,贴于簿,玺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册
贴黄
照磨所
军
户
五
军
都督府
鱼鳞图册
明王朝
朱翊钧
奉天门
起居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郑和船队锡兰山之战史料研究——中国海军的首次大规模远洋登陆作战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迎胜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1年第1期78-100,共23页
锡兰山,古称狮子国,即今之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中,北望印度次大陆南端。在人工动力——如蒸汽机,没有发明的时代,航海主要依靠的是风力,特别是信风(即季风)。每年冬季西太平洋上西北风起时,正是中国海舶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扬帆启程,前...
锡兰山,古称狮子国,即今之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中,北望印度次大陆南端。在人工动力——如蒸汽机,没有发明的时代,航海主要依靠的是风力,特别是信风(即季风)。每年冬季西太平洋上西北风起时,正是中国海舶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扬帆启程,前往东南亚、北印度洋的时候。海舶可利用的信风季节长达三四个月;至初春时节西北风止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兰山
五
军
都督府
下西洋
亚烈苦奈儿
千户所
《大唐西域记》
印度次大陆
福州右卫
卫所
副千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的内阁
11
作者
孙大江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42-49,共8页
明洪武十三年(1380),太祖朱元璋“特诏天下”,“罢中书省,升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废除左右丞相及其一切官属,只留下职司抄写的中书舍人。升六部,御史台等官品秩,
关键词
五
军
都督府
票拟
品秩
首辅
明洪武
司礼监
条旨
叶向高
批红
徐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嘉礼中文武百官的“以品序立”
被引量:
2
12
作者
林金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1-58,共8页
明代嘉礼中文武百官的“以品序立”林金树嘉礼,为明代五礼之一。文武百官在嘉礼各种庆典和仪式中的站立位置、班次与座位,从来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是他们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准则。它是当时等级制度的派生物,也是封建皇帝驾...
明代嘉礼中文武百官的“以品序立”林金树嘉礼,为明代五礼之一。文武百官在嘉礼各种庆典和仪式中的站立位置、班次与座位,从来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是他们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准则。它是当时等级制度的派生物,也是封建皇帝驾御臣下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明史》
锦衣卫
《万历野获编》
百官
五
军
都督府
常朝
佥都御史
通政司
品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恕年谱(下)
13
作者
张世民
《华夏文化》
2022年第3期23-28,共6页
1478年六十三岁。成化十四年戊戌三月初八,以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升南京兵部尚书,仍如前参赞机务。王恕大兄73岁,送别王恕于党家桥。夏四月十一日,上奏关过内府铜钱给赏日本国正宾并物价铜钱一千六百五万六千三百九十文,由天财、库惠两...
1478年六十三岁。成化十四年戊戌三月初八,以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升南京兵部尚书,仍如前参赞机务。王恕大兄73岁,送别王恕于党家桥。夏四月十一日,上奏关过内府铜钱给赏日本国正宾并物价铜钱一千六百五万六千三百九十文,由天财、库惠两库照数关出。冬十月,奉命会同南京五军都督府掌府事成国公等考选旗手等五十卫所军政官,与选指挥、千百户、镇抚二千余员。上《参奏南京经纪私与番使织造违禁纻丝奏状》,揭露暹罗国、安南国等国国王借进贡名义,在南京购买违禁丝织品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
军
都督府
右都御史
兵部尚书
参赞机务
王恕
安南国
卫所
军
千百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军队衰弱的内在因素
14
作者
马自树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7年第2期11-17,25,共8页
明代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据《明实录》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官军共一,二一四,九三一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个,守御千户所六十五个。按卫所的额员计算,这一年的官军总数达一百九十一万余人。
关键词
军
队
朱元璋
卫所
明实录
文献通考
五
军
都督府
都司
当权者
明经世文编
锦衣卫
原文传递
明代卫所与清镇开发
被引量:
1
15
作者
史继忠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1期90-93,102,共5页
清镇县系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威清卫与镇西卫合并而成,并取威清卫的“清”字和镇西卫的“镇”字合为县名。这说明清镇县与卫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明代在这里建立卫所,对清镇的开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
卫所
清镇县
千户所
威清卫
贵州都司
镇西
五
军
都督府
军
户
贵州都指挥使司
普定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16
作者
陈怀仁
《明史研究》
1997年第1期90-94,共5页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家政权的主要收入来自农村。人们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布帛、棉花等,以及政府所需要的人力,几乎全部依靠农民供给。农业生产得不到恢复和发展,这个政权是支持不下去的。因此,明初如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摆...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家政权的主要收入来自农村。人们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布帛、棉花等,以及政府所需要的人力,几乎全部依靠农民供给。农业生产得不到恢复和发展,这个政权是支持不下去的。因此,明初如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摆在刚刚即位的新皇帝朱元璋面前既紧迫又严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洪武朝
卫所
军
农业生产
生活必需品
起科
洪渠堰
五
军
都督府
国家政权
凤阳府
原文传递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被引量:
1
17
作者
唐玉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94-96,共3页
明初、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原中书省(承袭元朝的最高国务机构)和丞相,分相权于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又设置了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
明初、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原中书省(承袭元朝的最高国务机构)和丞相,分相权于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又设置了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并创设了卫所制度,在军事上加强和巩固皇权,尤其是在维护统治和镇压人民方面,设置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提刑按察使司等机构,专门负责司法审判等事。在这些机构以外,明代又设置了厂卫(锦衣卫和东西厂的简称)镇压人民和官吏的特务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
军
都督府
卫所制度
特务机构
提刑按察使司
厂卫
大理寺
明初
军
事机关
司法审判
相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清代护照
被引量:
1
18
作者
薛理勇
《上海文博论丛》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按现代的概念,"护照"是一主权国家主管机构发给本国公民出国旅行或居留、证明持照人国籍和身份的证件。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出入境比较方便,一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去旅行、就职、长期或短期居住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发达国家的...
按现代的概念,"护照"是一主权国家主管机构发给本国公民出国旅行或居留、证明持照人国籍和身份的证件。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出入境比较方便,一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去旅行、就职、长期或短期居住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发达国家的公民几乎人人持有一份护照。几十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国家
中国清代
主管机构
《天津条约》
合写
五
军
都督府
文件名称
兵备道
一级机构
因私出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概述 (九)明代军事制度概述
19
作者
王晓卫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5-19,共5页
明代军事制度是在改革元代军制和吸取唐、宋军制优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显著特点是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军队的装备有了长足进步。但明代役使军士和克扣军饷等问题较为突出,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削弱。一、军户制度1、军户的来...
明代军事制度是在改革元代军制和吸取唐、宋军制优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显著特点是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军队的装备有了长足进步。但明代役使军士和克扣军饷等问题较为突出,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削弱。一、军户制度1、军户的来源和类型。明代国家兵役制度,基本继承元代实行世袭军户制。军户是人民中供应军差的特定人户,隶于军籍,军籍分辖于军队中各个卫所,到卫所服务的军户壮丁称作军,未入伍的分居原籍,编入里甲。军是世袭的,也是家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
户
卫所
军
军
事制度
五
军
都督府
里甲
民壮
宋
军
黄册
永乐年间
三大营
原文传递
中国历代的军事改革与民族兴衰
20
作者
王中兴
《军事历史研究》
1993年第3期121-140,共20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制度,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和传统是同步、协调发展的,它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军事改革无不与当时的政治改革同步进行。
关键词
军
事改革
五
军
都督府
卫所
军
军
户
文泰
军
事制度
明朝政府
明王朝
政治改革
光绪皇帝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明朝军制的演变
被引量:
19
1
作者
范中义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文摘
论明朝军制的演变范中义朱元璋以武力夺取政权后,统一全国武装力量的编制、体制,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仅就正规军的兵役制度、组织编制、领导体制和军饷供应等方面的变化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至于地方武装力量...
关键词
五
军
都督府
《明会典》
《明经世文编》
军
队
嘉靖年间
屯田
总兵官
卫所制
世兵制
戚继光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下)
被引量:
14
2
作者
芉一之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3期5-12,共8页
文摘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下)芉一之唐末以后,历五代、宋、辽、金、夏以至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汉族共同体又一次有了重大变化和壮大。在蒙古汗国和元朝统治的百多年中,居住在青海上地上的民族,除藏族以外,蒙古族和回族、撒拉族迁入,...
关键词
青海汉族
西宁卫
汉族人口
边防
军
人
儒学
五
军
都督府
乾隆
汉文化圈
书院
贵德
分类号
C951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募兵制简论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李渡
出处
《文史哲》
1986年第2期64-70,共7页
文摘
募兵制是明代的重要军制。但多年来,在明史研究中,对这一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本文对此问题试作初步探讨。一、卫所军的衰朽和世军制度的崩溃明帝国建立伊始,创设了卫所制度。《明史·兵志》序云:“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为。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盖得唐府兵遗意。”此为卫所制度之大纲。卫所军的编制是:一郡者设所。
关键词
募兵制
卫所制
统治者
文献通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明史研究
明后期
五
军
都督府
明政府
明王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述明代军屯制度在鄂西山地的实施
被引量:
5
4
作者
杨昌沅
范植清
机构
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8-52,共5页
文摘
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卫所制度,以为有明一朝的军事定制,与卫所制度相依附有密切内在联系的是军丁及其家口必须实行屯田。关于军屯,载在《明史》中的篇幅不多,且是概括全国军屯概貌的文字,故本文拟将设在鄂西山地的施州卫所的军屯作较为具体翔实的展开,俾便人们阅读《明史》参考。
关键词
卫所制
明太祖
屯田
朱元璋
土司
军
粮
军
事
咸丰
文字
五
军
都督府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卫所制度”与大鹏所城建城
被引量:
5
5
作者
黄文德
出处
《中州今古》
2003年第3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卫所制度
大鹏所城
守御千户所
卫所
军
五
军
都督府
副千户
都司
建城
新安县志
军
事力量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
被引量:
3
6
作者
方志远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明史研究》
1993年第1期35-44,共10页
文摘
一、卫所制与营兵制 <明史.兵志.序)说:'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卫所为明军的基本编制自不待言。但是,就整个明朝而言,军队的基本编制则不只是单一的卫所制。而是有一个由单一卫所制到卫所制和营兵制并存的过程.
关键词
卫所
军
京营
三大营
卫所制
军
事领导体制
营兵
大
都督府
都司
五
军
都督府
兵志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清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
1
7
作者
余才忠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8-13,共6页
文摘
明清两朝同处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共同的大时代背景造成二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诸范畴内众多的相似点。本文试从空间视角出发,以政治范畴为基轴,对明清两朝社会的诸种政治体制按三级步调、大体划分为五个层面进行解剖(三级步调指中央—地方—基层和边疆;五个层面具体是指:中枢机构的延迁、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权力再分配、以达到制衡为目的双轨政体、恶种流传的特务政治及其变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基层和边疆的延伸等),力图较准确地对明清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做一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俾有益于明清政治史研究,尤其是明清政治史比较研究中宏观领域内的研究。
关键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军
机处
宗法制
保甲制
明清
专制政治
司法权
内阁
五
军
都督府
密折制度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明代照刷磨勘文卷制度
被引量:
1
8
作者
覃兆刿
机构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档案系
出处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文摘
照刷磨勘即对记录行政过程的档案文卷定期予以审查,看政务处理有无稽迟、失错、埋没、违枉等现象,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中反映的问题。作为元王朝首创的一种行政监察制度,由于其很好地利用档案的社会控制功能实现对行政过程的有效监控,能够对行政者起时常的警戒作用,...
关键词
明王朝
文卷
按察司
勘合制度
监察御史
卷制
行政监察制度
五
军
都督府
朱元璋
都察院
分类号
G271 [文化科学—档案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朝档案与档案工作
被引量:
2
9
作者
黄才庚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
出处
《浙江档案》
1988年第3期18-20,共3页
文摘
明朝的贴黄是一种专门的人事档案,是专门记载官员的履历,以备统治者任命或提外官员时作依据。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第四年正月,便命令吏部进行这项工作。吏部把文武百官的姓名、籍贯、年龄、官员本身的经历,什么时候开始做官,升迁情况,什么时候得过奖励,什么时候受过处分以及家庭情况,“详黄纸上,贴于簿,玺识之。
关键词
黄册
贴黄
照磨所
军
户
五
军
都督府
鱼鳞图册
明王朝
朱翊钧
奉天门
起居注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郑和船队锡兰山之战史料研究——中国海军的首次大规模远洋登陆作战
被引量:
2
10
作者
刘迎胜
机构
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
出处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1年第1期78-100,共23页
文摘
锡兰山,古称狮子国,即今之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中,北望印度次大陆南端。在人工动力——如蒸汽机,没有发明的时代,航海主要依靠的是风力,特别是信风(即季风)。每年冬季西太平洋上西北风起时,正是中国海舶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扬帆启程,前往东南亚、北印度洋的时候。海舶可利用的信风季节长达三四个月;至初春时节西北风止时,
关键词
锡兰山
五
军
都督府
下西洋
亚烈苦奈儿
千户所
《大唐西域记》
印度次大陆
福州右卫
卫所
副千户
分类号
K24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的内阁
11
作者
孙大江
机构
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5期42-49,共8页
文摘
明洪武十三年(1380),太祖朱元璋“特诏天下”,“罢中书省,升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废除左右丞相及其一切官属,只留下职司抄写的中书舍人。升六部,御史台等官品秩,
关键词
五
军
都督府
票拟
品秩
首辅
明洪武
司礼监
条旨
叶向高
批红
徐阶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嘉礼中文武百官的“以品序立”
被引量:
2
12
作者
林金树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1-58,共8页
文摘
明代嘉礼中文武百官的“以品序立”林金树嘉礼,为明代五礼之一。文武百官在嘉礼各种庆典和仪式中的站立位置、班次与座位,从来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是他们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准则。它是当时等级制度的派生物,也是封建皇帝驾御臣下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探寻...
关键词
《明太祖实录》
《明史》
锦衣卫
《万历野获编》
百官
五
军
都督府
常朝
佥都御史
通政司
品级
分类号
K892.98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恕年谱(下)
13
作者
张世民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
出处
《华夏文化》
2022年第3期23-28,共6页
文摘
1478年六十三岁。成化十四年戊戌三月初八,以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升南京兵部尚书,仍如前参赞机务。王恕大兄73岁,送别王恕于党家桥。夏四月十一日,上奏关过内府铜钱给赏日本国正宾并物价铜钱一千六百五万六千三百九十文,由天财、库惠两库照数关出。冬十月,奉命会同南京五军都督府掌府事成国公等考选旗手等五十卫所军政官,与选指挥、千百户、镇抚二千余员。上《参奏南京经纪私与番使织造违禁纻丝奏状》,揭露暹罗国、安南国等国国王借进贡名义,在南京购买违禁丝织品的事项。
关键词
五
军
都督府
右都御史
兵部尚书
参赞机务
王恕
安南国
卫所
军
千百户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军队衰弱的内在因素
14
作者
马自树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7年第2期11-17,25,共8页
文摘
明代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据《明实录》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官军共一,二一四,九三一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个,守御千户所六十五个。按卫所的额员计算,这一年的官军总数达一百九十一万余人。
关键词
军
队
朱元璋
卫所
明实录
文献通考
五
军
都督府
都司
当权者
明经世文编
锦衣卫
分类号
G26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928.74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卫所与清镇开发
被引量:
1
15
作者
史继忠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2年第1期90-93,102,共5页
文摘
清镇县系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威清卫与镇西卫合并而成,并取威清卫的“清”字和镇西卫的“镇”字合为县名。这说明清镇县与卫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明代在这里建立卫所,对清镇的开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
卫所
清镇县
千户所
威清卫
贵州都司
镇西
五
军
都督府
军
户
贵州都指挥使司
普定卫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历史学]
C5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16
作者
陈怀仁
机构
不详
出处
《明史研究》
1997年第1期90-94,共5页
文摘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家政权的主要收入来自农村。人们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如粮食、布帛、棉花等,以及政府所需要的人力,几乎全部依靠农民供给。农业生产得不到恢复和发展,这个政权是支持不下去的。因此,明初如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摆在刚刚即位的新皇帝朱元璋面前既紧迫又严峻的问题。
关键词
明初
洪武朝
卫所
军
农业生产
生活必需品
起科
洪渠堰
五
军
都督府
国家政权
凤阳府
分类号
K24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被引量:
1
17
作者
唐玉萍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94-96,共3页
文摘
明初、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原中书省(承袭元朝的最高国务机构)和丞相,分相权于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又设置了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关,并创设了卫所制度,在军事上加强和巩固皇权,尤其是在维护统治和镇压人民方面,设置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提刑按察使司等机构,专门负责司法审判等事。在这些机构以外,明代又设置了厂卫(锦衣卫和东西厂的简称)镇压人民和官吏的特务机构。
关键词
五
军
都督府
卫所制度
特务机构
提刑按察使司
厂卫
大理寺
明初
军
事机关
司法审判
相权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清代护照
被引量:
1
18
作者
薛理勇
出处
《上海文博论丛》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文摘
按现代的概念,"护照"是一主权国家主管机构发给本国公民出国旅行或居留、证明持照人国籍和身份的证件。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出入境比较方便,一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去旅行、就职、长期或短期居住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发达国家的公民几乎人人持有一份护照。几十年前。
关键词
主权国家
中国清代
主管机构
《天津条约》
合写
五
军
都督府
文件名称
兵备道
一级机构
因私出国
分类号
D691.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概述 (九)明代军事制度概述
19
作者
王晓卫
出处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5-19,共5页
文摘
明代军事制度是在改革元代军制和吸取唐、宋军制优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显著特点是皇帝进一步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军队的装备有了长足进步。但明代役使军士和克扣军饷等问题较为突出,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削弱。一、军户制度1、军户的来源和类型。明代国家兵役制度,基本继承元代实行世袭军户制。军户是人民中供应军差的特定人户,隶于军籍,军籍分辖于军队中各个卫所,到卫所服务的军户壮丁称作军,未入伍的分居原籍,编入里甲。军是世袭的,也是家族的。
关键词
军
户
卫所
军
军
事制度
五
军
都督府
里甲
民壮
宋
军
黄册
永乐年间
三大营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历代的军事改革与民族兴衰
20
作者
王中兴
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1993年第3期121-140,共20页
文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制度,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和传统是同步、协调发展的,它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军事改革无不与当时的政治改革同步进行。
关键词
军
事改革
五
军
都督府
卫所
军
军
户
文泰
军
事制度
明朝政府
明王朝
政治改革
光绪皇帝
分类号
E19 [军事—军事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明朝军制的演变
范中义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9
原文传递
2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下)
芉一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6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代募兵制简论
李渡
《文史哲》
1986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略述明代军屯制度在鄂西山地的实施
杨昌沅
范植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明“卫所制度”与大鹏所城建城
黄文德
《中州今古》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
方志远
《明史研究》
1993
3
原文传递
7
明清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余才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析明代照刷磨勘文卷制度
覃兆刿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明朝档案与档案工作
黄才庚
《浙江档案》
198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郑和船队锡兰山之战史料研究——中国海军的首次大规模远洋登陆作战
刘迎胜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明代的内阁
孙大江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明代嘉礼中文武百官的“以品序立”
林金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王恕年谱(下)
张世民
《华夏文化》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明代军队衰弱的内在因素
马自树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7
0
原文传递
15
明代卫所与清镇开发
史继忠
《贵州文史丛刊》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陈怀仁
《明史研究》
1997
0
原文传递
17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唐玉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国清代护照
薛理勇
《上海文博论丛》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概述 (九)明代军事制度概述
王晓卫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原文传递
20
中国历代的军事改革与民族兴衰
王中兴
《军事历史研究》
199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