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古七言体式的转型——兼论“杂古”归入“七古”类的原因 |
葛晓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2
|
论初唐诗风对盛唐诗作的影响 |
刘万军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3
|
钱谦益与曹学佺关系探微——从《明五七言律诗选》切入 |
都轶伦
|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4
|
节奏与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下) |
刘焕阳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5
|
俞樾与日本文人 |
德田武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6 |
1
|
|
6
|
南唐诗人李中和他的《碧云集》 |
张兴武
|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7
|
元好问对王士禛神韵诗学的影响 |
颜庆余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8
|
汉魏六朝的“赋末附诗”及其文体学意义 |
李贺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王渔洋《十种唐诗选》与《唐贤三昧集》成书之诱因——浅析康熙二十二年文酒之会 |
刘宝强
|
《长春大学学报》
|
2013 |
1
|
|
10
|
诗才史笔众体兼擅-杜甫及其诗歌概说 |
钟尚钧
|
《阿坝师专学报》
|
1996 |
0 |
|
11
|
中国古代五、七言诗滥觞的文化背景考察 |
周建军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8 |
0 |
|
12
|
金圣叹律诗分解说探析 |
牛月明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3
|
试论唐代律诗形成的历史因素 |
李国芳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4
|
先秦至唐五代五、七言古体哀悼诗 |
温瑜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6 |
0 |
|
15
|
应尊重《马氏文通》作者的意见 |
|
《社会科学》
|
1981 |
1
|
|
16
|
戏联:楹联文化的奇葩 |
高占祥
|
《黄梅戏艺术》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