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
周建军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
|
叶维廉比较诗学理论的独特建构 |
于伟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2
|
|
3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互识、互证、互补 |
费小平
|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
2016 |
1
|
|
4
|
“主题分享式”教学法在《社会政策学》课程中的运用及其成效 |
杨芳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8 |
1
|
|
5
|
论中西文学“互识”的途径与特征 |
张雁泉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6
|
中国接受印度梵剧的历时研究:知识、思考与对话——以《沙恭达罗》为视角 |
刘建树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7 |
0 |
|
7
|
中西叙事学研究的互识与共进 |
汤黎
|
《探索与批评》
|
2019 |
0 |
|
8
|
数据链2.0:智能化战争的制胜利器 |
陈赤联
唐政
胡军锋
王瑜
姜希
|
《指挥与控制学报》
|
2020 |
20
|
|
9
|
《降临》中的东西方文化意蕴 |
周景辉
聂英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0
|
比较形象学及之外——读《跨文化研究:以中国形象为方法》 |
章叶浩薇
|
《时代人物》
|
2023 |
0 |
|
11
|
从初识到会通:李渔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
肖娴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2
|
叶维廉对比较文学研究宗旨的探究--兼谈关于“共同诗学”的论争 |
于伟
|
《华文文学》
|
2021 |
1
|
|
13
|
文化精神的求索——老舍与20世纪论之二 |
王晓琴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4
|
互文性与中国诗学的“互识、互证、互补” |
杨颖育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5
|
浅析吴冠中作品中形式美的传承 |
陈祥芝
|
《中华少年》
|
2017 |
1
|
|
16
|
阿尔让对中国的想象和思考 |
钱林森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郁结”下的“求索”——叶维廉“文化模子”理论 |
陆志胜
|
《武夷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8
|
论文言文白话文在当代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识互补 |
冯芳芳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6 |
0 |
|
19
|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下的教学特征探讨 |
朱文华
|
《教育界(综合教育)》
|
2015 |
0 |
|
20
|
亚洲世纪的澳大利亚文化研究 |
王敬慧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