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文三则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明华 《当代修辞学》 1986年第4期46-47,共2页
1.一条资料的辨正笔者见到的一些论及互文的文章,在下定义时,大多引用了这样一条资料:"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曰互文。"并称出自唐贾公彦《仪礼·疏》。然遍检《仪礼·疏》,并无此记载,且无异文(据《十... 1.一条资料的辨正笔者见到的一些论及互文的文章,在下定义时,大多引用了这样一条资料:"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曰互文。"并称出自唐贾公彦《仪礼·疏》。然遍检《仪礼·疏》,并无此记载,且无异文(据《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本)。只卷七有云:"凡言互文者,各举一事,一事自周,是互文。"从国内现有文献看,前一条定义最先见于《古汉语语法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而该书据何种版本不详。尽管这条资料来路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文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中的互文见义
2
作者 宋秉儒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4年第Z1期64-66,共3页
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不少运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方式构成的句子.孤立地看,这种句子无法讲通,有的即使勉强讲通了,也会伤害文义.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琶琵行》),如果不懂互文见义的道理,就会误解为主人下马送... 中学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不少运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方式构成的句子.孤立地看,这种句子无法讲通,有的即使勉强讲通了,也会伤害文义.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琶琵行》),如果不懂互文见义的道理,就会误解为主人下马送客上船,似乎只有客人在船上.如果这样理解主客怎么会在一起饮酒呢?其实这是说:“主客都下了马,主客又都上了船…….”再如《木兰辞》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按字面解释是:“将军经历千百次残酷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这就会使人大惑不解,为什么经历千百次残酷战斗死去的都是“将军”.而从军十年胜利归来的却都是“壮士”呢?其实“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这里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应理解为“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战斗,有的战死了,有的胜利归来”.互文见义简称“互文”或“互见”,古今学者还有称之为“互言之”、“互其文”、“互辞、“互体”等的.互文见义既是一个修辞术语,也是一个训诂术语.唐人贾公彦解释互文曰:“凡言互文者,两物各举一边,以省文.”其实这个定义并不完全,有时还要有意铺陈,将简单的事说得复杂些,藉以渲染气氛,取得一定的修辞效果.此外还应包括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用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古诗文 文见义 《木兰辞》 修辞方式 其文 古今学者 “将军”
下载PDF
浅析初中文言文中的“互文”和“并提”
3
作者 周德进 《中学生读写(考试版)》 2004年第Z1期101-103,共3页
古人作文,大量使用修辞方法。其中“互文”和“并提”是两种较为常见而又易于混淆的修辞方法。了解并掌握这两种修辞方法,有助于我们提高古文阅读的能力。一互文的特点和用法互文也叫互言、互辞、互见。
关键词 修辞方法 对句 指南录后序 素湍 对仗工整 其文 草露 个人遭遇 《岳阳楼记》
原文传递
互文·错文·变文
4
作者 张劲秋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73-77,28,共6页
互文、错文、变文都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与修辞和语义都有关系。不了解这些手法,不仅不能很好地欣赏和借鉴古人的写作技巧,而且对正确理解古书也有一定的妨碍。互文、错文、变文三者情况不同,但前人却往往混为一谈,近年来的一... 互文、错文、变文都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与修辞和语义都有关系。不了解这些手法,不仅不能很好地欣赏和借鉴古人的写作技巧,而且对正确理解古书也有一定的妨碍。互文、错文、变文三者情况不同,但前人却往往混为一谈,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文章意见也不一致,使初学感到困惑。因此,对这一问题继续加以研究,弄清彼此的区别,掌握各自的特点,很有必要。本篇之作,就是想就探索所及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借以就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文 文都 语助辞 其文 琼钩 子言 诸将五首 等威 避熟 秋兴八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