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近700年来滇西南夏季风降水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越 王欢 +6 位作者 刘宏 王芳 李苗发 程海 马志邦 蔡炳贵 肖举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8-410,共13页
基于云南西南部司岗里洞一支长约168 mm石笋(编号SGL1)的7个230Th年龄和325个δ^(18)O数据,建立了1322~1605 A.D.和1700~1927 A.D.时段平均分辨率达2 a的夏季风降水演化序列。该序列显示存在百年尺度的δ^(18)O偏正阶段,即1322~1605 A.D... 基于云南西南部司岗里洞一支长约168 mm石笋(编号SGL1)的7个230Th年龄和325个δ^(18)O数据,建立了1322~1605 A.D.和1700~1927 A.D.时段平均分辨率达2 a的夏季风降水演化序列。该序列显示存在百年尺度的δ^(18)O偏正阶段,即1322~1605 A.D.和1700~1927 A.D.时段,指示当时夏季风降水持续减少,这与印度季风区石笋所记录的结果一致,但区别于东亚季风区石笋记录的小冰期后期(1700~1900 A.D.)季风逐渐增强的特征,表明小冰期后半段亚洲季风区石笋记录的区域干湿变化空间差异显著。显著的多年代际振荡是SGL1石笋序列最为突出的特征,在石笋生长稳定的1322~1540 A.D.时段,高分辨率氧同位素序列记录到9个持续时间约10~20 a、平均振幅达1.4‰的干旱事件,这些年代际尺度干旱事件在东南半岛及南亚地区的高分辨率记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SGL1石笋氧同位素序列与太阳总辐照度记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太阳活动可能是小冰期季风气候百年尺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但二者呈负耦合关系,即太阳辐射增强(减弱),对应区域季风降水减少(增多)。小冰期早期(1322~1540 A.D.),SGL1石笋记录的年代际干旱事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暖相位和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冷相位相对应,其显著的15 a、24 a和56 a周期也类似于PDO的主导周期,说明该区多年代际气候变化主要受PDO调控;功率谱分析结果还显示SGL1序列具有显著的2.6~3.2 a和6 a周期,暗示该时期区域年际尺度气候变化可能受ENSO和(或)印度洋偶极子(IOD)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δ18O 高分辨率 印度夏季风 小冰期 云南西南部
原文传递
清代云南井盐生产的历史画卷——《滇南盐法图》 被引量:6
2
作者 吕长生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1983年第0期110-112,136,共4页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滇南盐法图》卷,纸本设色,是清代画工绘制的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盐业生产情形的画卷。此图通横1108.7、纵56.6厘米,绘图九帧,分别描绘出云南西南部黑、白、(图版叁)琅、云龙、安宁、阿陋候、景东、弥沙、只旧草溪等...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滇南盐法图》卷,纸本设色,是清代画工绘制的反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盐业生产情形的画卷。此图通横1108.7、纵56.6厘米,绘图九帧,分别描绘出云南西南部黑、白、(图版叁)琅、云龙、安宁、阿陋候、景东、弥沙、只旧草溪等九眼盐井的“山川形势,煎煮事宜,人物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盐生产 盐法 历史画卷 盐业生产 滇南 盐井 清代云南 少数民族地区 盐工 云南西南部
原文传递
傣族古代的几部长篇叙事诗 被引量:1
3
《文学评论》 1959年第6期30-44,共15页
一概述勤劳、勇敢、富于创造力的傣族人民,长期以来定居于我国云南西南部肥沃的土地上。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西双版纳,公元十二世纪末,叭真建立了“景咙金殿国”,经过了他及其后代几十年的锐意经营,到十三世纪初,傣族便... 一概述勤劳、勇敢、富于创造力的傣族人民,长期以来定居于我国云南西南部肥沃的土地上。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在西双版纳,公元十二世纪末,叭真建立了“景咙金殿国”,经过了他及其后代几十年的锐意经营,到十三世纪初,傣族便正式地进入了封建领主制度社会,一直到十六世纪,傣族社会内部都是相当稳定的。这是傣族封建领主制度形成和逐渐上升的时期。在这时期,阶级关系的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社会 爱情 云南西南部 创造力 封建镇 劳动人民 封建领主 长篇叙事诗 英雄形象 斗争
原文传递
美丽的文禽——孔雀 被引量:1
4
作者 祁庆富 《商业文化》 1997年第4期55-57,共3页
孔雀是雉科鸟类,我国产的绿孔雀羽色绚丽,以翠绿、亮绿、青蓝、紫褐等色为主,多带有金属光泽。尾上覆羽延长成尾屏,上具五色金翠钱纹,开屏时尤为艳丽。现在在我国仅见于云南西南部和南部。在气候温暖的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也有孔雀分布... 孔雀是雉科鸟类,我国产的绿孔雀羽色绚丽,以翠绿、亮绿、青蓝、紫褐等色为主,多带有金属光泽。尾上覆羽延长成尾屏,上具五色金翠钱纹,开屏时尤为艳丽。现在在我国仅见于云南西南部和南部。在气候温暖的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也有孔雀分布。古人对孔雀并不陌生,孔雀多称"孔鸟",《山海经·海内经》:"有翠鸟,有孔鸟。"《注》云:"孔雀也。"汉枚乘《七发》:"溷章白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中原地区 云南西南部 新石器时期 商业文化 金属光泽 山海经 傣族 枚乘 内经
下载PDF
瞧这一家子
5
作者 李保昌 《时代风采》 1995年第9期4-5,共2页
倔强的孤儿长大了,背来一位母亲,抱回一个女儿。女儿考上大学的时候,又一位美女从天而降……去年八月十四日,云南西南部边睡县乡邮路驾驶员王顺强,出班回到局里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刚进家门,他的女儿王路花。
关键词 驾驶员 云南师范大学 中年妇女 云南西南部 垃圾堆 驾驶室 孤儿 公路 母亲 大树
下载PDF
拉祜族的支系
6
作者 安东尼.R.沃克 龚佩华 《世界民族》 1980年第2期57-61,共5页
(一)拉祜族语言属藏缅语族。他们的许多小村子散布在云南——印度支那山路崎岖的边境地带,约占总人口的60%住在云南西南部。拉祜族人来自很远的北方,近若干世纪以来已经南迂到缅甸东部、泰国北部和老挝西北部。虽然同一的语言和若干共... (一)拉祜族语言属藏缅语族。他们的许多小村子散布在云南——印度支那山路崎岖的边境地带,约占总人口的60%住在云南西南部。拉祜族人来自很远的北方,近若干世纪以来已经南迂到缅甸东部、泰国北部和老挝西北部。虽然同一的语言和若干共有的文化及社会特征可使我们能够把拉祜族同其他诸如阿佧、傈僳、苗、瑶等民族区别开来,但他们决不是纯一的民族。在他们中间有许多不同名称的分群或者支系,诸如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尼(红拉祜)、拉祜普(白拉祜)和拉祜散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系 拉祜族 云南西南部 缅甸 泰国北部 名称 集团 语言 聚居区 民族志
原文传递
水西“烈姬”奢节
7
作者 张仁德 《文史天地》 1996年第4期4-5,共2页
关键词 刘国杰 总管府 管民官 统治阶层 黔西北地区 云南西南部 亦奚不薛 部落名称 彝族 历史偏见
原文传递
谁猎走了云南茶
8
作者 郑永军 《普洱》 2011年第11期28-35,共8页
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几次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在云南滇南部少数民族产茶居住区,终于发现和确定阿萨姆茶为独立种,它和中国茶完全没有从属关系,且阿萨姆种是普洱茶原种,断定印度阿萨姆种茶树源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萨姆种改名为普洱茶种... 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几次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在云南滇南部少数民族产茶居住区,终于发现和确定阿萨姆茶为独立种,它和中国茶完全没有从属关系,且阿萨姆种是普洱茶原种,断定印度阿萨姆种茶树源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萨姆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得到了国家茶学界的广泛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种植业 云南西南部 中国茶叶 原产地 印度茶 萨姆 茶叶生产 普洱茶 茶园 野生茶树
原文传递
思茅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研究
9
作者 刘瑞斌 刘振萌 魏里程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4-47,共4页
思茅地区是云南西南部的一个多民族边疆山区,也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全区共辖10个县(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县),设有125个乡(镇);1987年末总人口216.7万人,世居的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9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9.8%,土地对人口的... 思茅地区是云南西南部的一个多民族边疆山区,也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全区共辖10个县(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县),设有125个乡(镇);1987年末总人口216.7万人,世居的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9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9.8%,土地对人口的负担不大,每平方公里为47.7人.同缅甸、老挝、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86.5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地区 经济发展研究 积极发展 综合利用 云南西南部 开发利用 畜牧业 自然资源 良种选育 越南
下载PDF
挂在崖壁上的文化
10
作者 袁智中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6-87,共2页
佤族是没有文字的,甚至也没有为后人留下什么古老的文物以证明自己的古老。因此,这个崇尚年轻的古老民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迷。沦源崖画就是其中的一个。沦源崖画因为发现于云南西南部沦源县的崖壁上而得名。据初步鉴定,这些... 佤族是没有文字的,甚至也没有为后人留下什么古老的文物以证明自己的古老。因此,这个崇尚年轻的古老民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迷。沦源崖画就是其中的一个。沦源崖画因为发现于云南西南部沦源县的崖壁上而得名。据初步鉴定,这些分别挂在十四堵崖壁上的文化在连绵的群山中沉睡了3000年之久!至于崖壁上用一串串人、牛、猴、象等图案组合成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却不得而知。3000年有多长,在这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的阿佤人不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画 崖壁 初步鉴定 文化艺术遗产 云南西南部 人与自然 新石器时代 文物 文字 民族
原文传递
破解阿萨姆茶源真相——张宏达先生的普洱茶研究
11
作者 李楠 《普洱》 2010年第4期19-23,共5页
云南是一个植物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我们应该铭记这些为植物而生的功臣的名字,他们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吴征镒、张宏达。而对普洱茶来说,最应该铭记的人无疑是张宏达先生。张宏达先生对普洱茶的贡献早已在茶学界广为人知,是他,通过... 云南是一个植物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我们应该铭记这些为植物而生的功臣的名字,他们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吴征镒、张宏达。而对普洱茶来说,最应该铭记的人无疑是张宏达先生。张宏达先生对普洱茶的贡献早已在茶学界广为人知,是他,通过自己的扎实研究,发现所谓的世界茶树原种——阿萨姆茶种,原来是普洱茶原种,断定了印度阿萨姆种茶树源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萨姆种改名为普洱茶种,科学地确定了普洱茶作为世界茶树原种的地位。由此,张宏达先生颠覆一段植物学研究的历史——一段被殖民者和历史功利所需而蓄意扭曲的植物研究史。张宏达先生对普洱茶的研究,无疑是茶学研究的一个历史转折,他不仅为普洱茶正名,还把茶源学研究引导向了还原真相的科学理性的道路。张宏达先生的科学研究远不只局限于普洱茶。在张宏达先生94岁高龄,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他的植物学研究生涯,藉此铭记他一生的功勋,也藉此铭记一段中国科学家在艰难时代里庄严厚重的科学研究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茶树 萨姆 国家自然科学奖 植物学研究 云南西南部 印度 山茶科 原种 研究史
原文传递
紫胶与紫胶资源
12
作者 张谊光 《资源科学》 1977年第1期52-61,共10页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紫胶最早的国家之一。劳动人民还用它来焊刀柄、烟筒和补陶瓷器具等。但生产奄奄一息,完全处于野生野长的状态。由于国内无加工工业,所产少量原胶需用马帮驮到缅甸和越南去卖给英、法殖民主义商人,常常十驮原胶...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紫胶最早的国家之一。劳动人民还用它来焊刀柄、烟筒和补陶瓷器具等。但生产奄奄一息,完全处于野生野长的状态。由于国内无加工工业,所产少量原胶需用马帮驮到缅甸和越南去卖给英、法殖民主义商人,常常十驮原胶换不回一驮食盐,遭受帝国主义残酷的剥削与掠夺。解放后,在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紫胶生产从野生野长状态逐渐转入人工放养。从1953年开始,商业部门在云南紫胶主产区组织收购。1956年在昆明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紫胶加工厂。我国紫胶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和贫下中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胶资源 紫胶虫 寄主植物 适生范围 原胶 缘支 泌胶量 木属 云南西南部 缅甸
下载PDF
魏红:“女人并不比男人差”
13
作者 琼升 《瞭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1期38-39,共2页
你说我的事业一帆风顺?不不不……这些全是表面的,能有今天,我不知蜕了多少层皮.西盟县在云南西南部中缅边境,24个民族,72%是佤族.我出生在一个佤族小山村.母亲是个公社干部,父母打破不送女孩上学的习俗,送我上学.母亲常常对我说:我们... 你说我的事业一帆风顺?不不不……这些全是表面的,能有今天,我不知蜕了多少层皮.西盟县在云南西南部中缅边境,24个民族,72%是佤族.我出生在一个佤族小山村.母亲是个公社干部,父母打破不送女孩上学的习俗,送我上学.母亲常常对我说:我们佤族为什么落后,就是因为没文化.还说,不管做什么,都要任劳任怨.这成了我以后做事的原则.在法院工作的7年中,我的两个儿子先后出生,每次休完56天产假,我就背着孩子上班——那会儿请不起保姆.许多工作需要下乡,有时一去就是10天半月,我又要强,从来不以孩子小为由不去.好几次,背着孩子走几十里山路去办案,太阳很毒,孩子中暑了,浑身热得烫手,吐了一路……现在想起来就揪心,幸好孩子的身体没落下什么毛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西南部 “风水” 法院工作 当选为 妇女发展 副县长 科技人才 好孩子 思茅地区 工作需要
原文传递
云南昌宁德斯里发现的新石器
14
作者 李枝彩 张绍全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5期185-187,共3页
近年来,云南西南部的昌宁县北部澜沧江边的德斯里村一带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我们在这里收集各类石、陶器标本30余件.这些器物在加工方法和造型方面颇有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昌宁县乃至整个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风貌.一、遗... 近年来,云南西南部的昌宁县北部澜沧江边的德斯里村一带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存,我们在这里收集各类石、陶器标本30余件.这些器物在加工方法和造型方面颇有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昌宁县乃至整个澜沧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风貌.一、遗址环境德斯里也叫大寨村.是昌宁县大田坝乡的一个行政村.村子位置在昌宁县北端澜沧江与永平河交汇处的河谷台地上.南距昌宁县城60公里.村子台地地形为西、南两面靠山,东、北两侧为澜沧江水流环绕.海拔高度约900米.由于地处峡谷,气候炎热,加之周围有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的良好场所.据传过去曾是“蒲蛮人”(布朗族)长久生活的地方,后来由于疾病流行,人口不断外迁,遂渐荒芜.1949年后,当地政府从数十里外的大田坝等地迁来若干民户,形成了今天的汉族村寨.据村民讲,“德斯里”一语,就是当年“蒲蛮人”的地名.现在被汉族沿用了.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存 昌宁县 宁德 蒲蛮 云南西南部 澜沧江 台地 遗址 中游地区 新石器文化
下载PDF
南汀河西支断裂深浅构造特征——来自深地震反射剖面的证据 被引量:10
15
作者 酆少英 刘保金 +3 位作者 邓小娟 谭雅丽 姬计法 石金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63-3871,共9页
云南省西南部,发育一组由不同断裂组成的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沿这些断裂数十年来相继发生过多次强震.本文以其中的南汀河西支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方法,获得了断裂及两侧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图像.探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纵向上,... 云南省西南部,发育一组由不同断裂组成的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沿这些断裂数十年来相继发生过多次强震.本文以其中的南汀河西支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方法,获得了断裂及两侧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图像.探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纵向上,分为上、下两层地壳结构,总厚度约为31.25~35.6 km;横向上,以南汀河西支断裂为界,两侧反射特征差异较大,分别以弧状或倾斜反射波组为主·测线经过地区,莫霍面反射特征较为清晰,为2-3个反射同相轴组成的反射条带.南汀河西支断裂为一个由5条分支断层组成的断裂带,呈花状结构,反映了一种走滑挤压的应力状态.断裂带下方,存在一条切穿下地壳及莫霍面并延伸至上地幔的深大断裂·这种深、浅断裂共存的构造格局是控制南汀河地区地震孕育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西南部 南汀河西支断裂 深地震反射剖面 花状构造
下载PDF
佤族食俗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国庆 《民俗研究》 1995年第2期34-36,78,共4页
佤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约有三十四万人,居住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边疆地区,佤族居住区地处澜沧江、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展布的地带,该地带山岭重叠,平坝极少,故又称阿佤山区。阿佤山区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佤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约有三十四万人,居住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边疆地区,佤族居住区地处澜沧江、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展布的地带,该地带山岭重叠,平坝极少,故又称阿佤山区。阿佤山区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该地区林木茂盛、植物群落分布丰富,为各种食草性动物和食肉性动物的生息繁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动物种类繁多,各种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制作 制作方法 饮食习俗 植物群落分布 农作物 云南西南部 日常生活 食物原料 植物资源 食用昆虫
原文传递
跨境农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及政策建议——以云南西双版纳为例
17
作者 杨祥雪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第9期48-49,共2页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其国境线占云南省的1/4,是全国唯一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自治州,有6个国家级口岸和10条重要通道,与老挝、缅甸接壤。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老挝和缅甸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土地资源、...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其国境线占云南省的1/4,是全国唯一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自治州,有6个国家级口岸和10条重要通道,与老挝、缅甸接壤。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老挝和缅甸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土地资源、显著的区位优势及优越的气候条件,成为我国传统农业产业转移的理想承载地,双边经贸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口岸 双边经贸 区位优势 云南西南部 云南西双版纳 自然资源 跨境农业 老挝
原文传递
从“罗摩的漫游”到“兰嘎国的十头王”——论傣族史诗《兰嘎西贺》与印度神话《罗摩衍那》之亲缘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江 《才智》 2010年第23期224-225,共2页
聚居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靠边境地区的傣族,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较早地接触到印度文明,在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甚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受到了印度的深远影响。因此罗摩的故事在我国云南傣族地区也早已流传甚广。"《罗摩衍那》虽然没有... 聚居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靠边境地区的傣族,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较早地接触到印度文明,在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甚至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受到了印度的深远影响。因此罗摩的故事在我国云南傣族地区也早已流传甚广。"《罗摩衍那》虽然没有完全传入中国内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摩衍那 兰嘎西贺 云南西南部 朗玛 罗波那 亲缘关系 边境地区 罗什曼 东方文化 云南人民
原文传递
桔小实蝇发生特点及防控
19
作者 江益洲 冯小凤 杨丽秋 《云南农业》 2024年第8期49-51,共3页
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36.7 mm,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8.4℃,海拔860~2672.8 m,山区和半山区占87.58%、坝区占12.42%,非常适合种植柑橘、番石榴、杧果、李子、石榴、西番莲、火龙果、杨桃... 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36.7 mm,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8.4℃,海拔860~2672.8 m,山区和半山区占87.58%、坝区占12.42%,非常适合种植柑橘、番石榴、杧果、李子、石榴、西番莲、火龙果、杨桃、枇杷、桃子等水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桔小实蝇 番石榴 火龙果 西番莲 云南西南部 杨桃 杧果
下载PDF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六微”同创文明生活新风尚
20
《农村经营管理》 2024年第5期12-13,共2页
临翔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临沧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历史上称缅宁,1954年7月更名为临沧县,国务院于2003年12月26日批准撤销临沧县设立临翔区,辖7个乡、1个镇、2个街道,有105个村(社区),人口37.1万人,面积2652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7%,有... 临翔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临沧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历史上称缅宁,1954年7月更名为临沧县,国务院于2003年12月26日批准撤销临沧县设立临翔区,辖7个乡、1个镇、2个街道,有105个村(社区),人口37.1万人,面积2652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7%,有林地264.1万亩,耕地34.3万亩。有傣、彝、拉祜等2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12万人,占总人口的21.9%,其中世居民族11个。2022年临翔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0.0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2元。临翔区有“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之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面积 文化之乡 云南西南部 世居民族 临沧县 生产总值 有林地 临翔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