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兰蓉 朱兰 +2 位作者 武红德 王鹏 洪琼花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25,共5页
应用微卫星技术对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2个群体(石林群体和寻甸群体)、2个育种素材(云岭黑山羊和努比山羊)及对照群(萨能奶山羊)基因组DNA进行11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期为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的选育提高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应用微卫星技术对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2个群体(石林群体和寻甸群体)、2个育种素材(云岭黑山羊和努比山羊)及对照群(萨能奶山羊)基因组DNA进行11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期为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的选育提高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在0.5以上,表明5个研究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石林群体He和PIC值在5个群体中最高;遗传分化的研究表明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石林群体与寻甸群体之间存在着最大的基因流(Nm=18.981)、最高的遗传一致度(0.906)、最小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013)及最小的遗传距离(0.099);UPGMA聚类图也显示二者最后聚为一支,说明二者遗传结构基本一致,可归为同一类群体;UPGMA聚类图还显示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2个群体(石林与寻甸)与育种素材努比山羊关系最近,与另一育种素材云岭黑山羊关系稍远,而与对照群萨能奶山羊的关系最远,分属于不同的2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品系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云南山羊
原文传递
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内不同家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兰蓉 朱兰 +2 位作者 王鹏 洪琼花 胡钟仁 《中国草食动物》 2012年第2期8-12,共5页
应用QIAxcel全自动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对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5只公羊134只后代的基因组DNA进行了11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期为这一品系的选育提高和合理选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11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101个等位基因,... 应用QIAxcel全自动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对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5只公羊134只后代的基因组DNA进行了11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期为这一品系的选育提高和合理选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11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101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在115~249 bp之间,全群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均在0.5以上,表明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遗传多样性丰富。对5只公羊UPGMA聚类分析表明:5只公羊间遗传一致度较高,说明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具备了相对统一的遗传基础;系统聚类图直观地显示出公羊N7379和N7373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被聚为一支,而公羊N5043、N7303、N5049间也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被聚为另一支,分属于不同分支的公羊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山羊黑色品系 微卫星技术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兰蓉 朱兰 +3 位作者 伍红德 王鹏 胡钟仁 洪琼花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S1期187-191,共5页
应用微卫星技术对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两个群体(石林群体和寻甸群体)、两个育种素材(云岭黑山羊和努比山羊)及对照群(萨能奶山羊)基因组DNA进行了11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期为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的选育提高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 应用微卫星技术对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两个群体(石林群体和寻甸群体)、两个育种素材(云岭黑山羊和努比山羊)及对照群(萨能奶山羊)基因组DNA进行了11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期为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的选育提高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在0.5以上,表明5个研究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石林群体He和PIC值在5个群体中居最高,表明这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遗传分化的研究表明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石林群体与寻甸群体之间存在着最大的基因流(Nm=18.981)、最高的遗传一致度(0.906)、最小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013)及最小的遗传距离(0.099),UPGMA聚类图也显示二者最后聚为一支,说明二者遗传结构基本一致,可归为同一类群体;UPGMA聚类图还显示云南肉山羊黑色品系两个群体(石林与寻甸)与育种素材努比山羊关系最近,与另一育种素材云岭黑山羊关系稍远,而与对照群萨能奶山羊的关系最远,分属于不同的两个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山羊黑色品系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