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谦救得了宝马MINI吗?
1
作者 刘冬雪 《财经天下》 2024年第15期40-45,共6页
请于谦,有错了?“宝马MINI发布新车,没想到最大的惊喜竞然是于谦!”有不少车圈人士如此感叹。就在不久前,由宝马中国注册的官方公众号“绝对MINI”,发布了一条关于全新电动MINI COOPER上市的视频广告,邀请到了德云社相声演员于谦合作拍... 请于谦,有错了?“宝马MINI发布新车,没想到最大的惊喜竞然是于谦!”有不少车圈人士如此感叹。就在不久前,由宝马中国注册的官方公众号“绝对MINI”,发布了一条关于全新电动MINI COOPER上市的视频广告,邀请到了德云社相声演员于谦合作拍摄,在圈内圈外都收获了一波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声演员 合作拍摄 视频广告 德云社 宝马 车圈 于谦 新车
原文传递
“土木堡”之后:关键时刻的扶择
2
作者 姜鹏 《家族企业》 2024年第6期10-13,共4页
于谦以自身决断践行了自己的理念,或许旁人在他身上感受到的是“扼腕”和“不值得”但于谦的感受一定是“无愧于心”。明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五日,明军在“土木堡之变”中溃败,英宗朱祁镇被俘。八月十六日深夜,留守北京的臣子们收到... 于谦以自身决断践行了自己的理念,或许旁人在他身上感受到的是“扼腕”和“不值得”但于谦的感受一定是“无愧于心”。明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五日,明军在“土木堡之变”中溃败,英宗朱祁镇被俘。八月十六日深夜,留守北京的臣子们收到怀来镇来信,得知了朱祁镇被俘的消息。写这封信的人是一名锦衣卫校尉,名字叫袁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祁镇 明正统 于谦 土木堡 关键时刻 溃败
原文传递
开封护城堤、镇河铁犀与于谦治黄
3
作者 李树友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4期4-9,共6页
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和开封的关系非常密切。开封人每当登临护城堤或者抚摸镇河铁犀时,往往就会想到于谦在开封治黄的丰功伟绩。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凡是造福人民的人,人民都不会忘记他。至今,开封人民没有忘记于谦:城北黄河游... 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和开封的关系非常密切。开封人每当登临护城堤或者抚摸镇河铁犀时,往往就会想到于谦在开封治黄的丰功伟绩。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凡是造福人民的人,人民都不会忘记他。至今,开封人民没有忘记于谦:城北黄河游览区建有于谦治河纪念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河 护城堤 治黄 镇河铁犀 于谦 造福人民 民族英雄 开封
下载PDF
书卷多情育新人 被引量:1
4
作者 蒙曼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共2页
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杭州举办,令人不由得第一时间想起被称为“西湖三杰”之一的杭州先贤于谦在那首著名的《观书》中所写:“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 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杭州举办,令人不由得第一时间想起被称为“西湖三杰”之一的杭州先贤于谦在那首著名的《观书》中所写:“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读书对人的启迪。“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是讲读书让人不寂寞。人总会有寂寞的时候,有的时候是一个人,有的时候身边明明有很多人,但是孤寂感还是会油然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寂感 全民阅读 多情 于谦 相亲 寂寞
下载PDF
于谦之死与景泰年间中央权力的再分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思怀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6-89,共4页
“夺门之变”及于谦之死是明代历史上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然而,学界对于谦之死的深层原因———明代罢相后中央权力的结构却鲜有研究。通过对史书的文本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看出,“夺门之变”前后中央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加之于谦本... “夺门之变”及于谦之死是明代历史上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然而,学界对于谦之死的深层原因———明代罢相后中央权力的结构却鲜有研究。通过对史书的文本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看出,“夺门之变”前后中央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加之于谦本人的忠君思想导致的不愿作为,最终使于谦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夺门之变 于谦 内阁 权力结构 于谦之死
下载PDF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
作者 谭昊杰 《少儿国学》 2023年第22期10-13,共4页
于谦一生忧国报国。在明朝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立下了不朽功勋。《明史》赞扬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少年时就非常钦佩南宋文天祥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关键词 《明史》 危难之际 于谦 不朽功勋 文天祥 力挽狂澜 粉骨碎身
原文传递
于谦《入京》诗著录小考
7
作者 钱国莲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入京》诗是明代民族英雄、诗人于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成语“清风两袖”即出自此诗。《辞海》《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清风两袖”词条如述及此诗本事,或称出自都穆的《都公谭纂》,或不注明出处;相关论文或读物引用此诗及其本事时,标... 《入京》诗是明代民族英雄、诗人于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成语“清风两袖”即出自此诗。《辞海》《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清风两袖”词条如述及此诗本事,或称出自都穆的《都公谭纂》,或不注明出处;相关论文或读物引用此诗及其本事时,标注方式大致与《辞海》等辞书相类。经考,叶盛的《水东日记》才是著录于谦《入京》诗及其本事的最早典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谦 入京 诗本事 著录
原文传递
明代于谦清正廉洁思想刍议
8
作者 段丽丽 《杭州》 2023年第23期62-63,共2页
于谦(1398-1457),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廉吏,曾先后巡抚山西、河南等地,关心吏治得失、百姓疾苦,兴利除弊,政绩卓然,有“于青天”“于龙图”之美誉,也留下了诸如“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 于谦(1398-1457),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廉吏,曾先后巡抚山西、河南等地,关心吏治得失、百姓疾苦,兴利除弊,政绩卓然,有“于青天”“于龙图”之美誉,也留下了诸如“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有清白在人间”的千古名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姓疾苦 清正廉洁 明代永乐 于谦 清官廉吏 兴利除弊 吏治 粉骨碎身
下载PDF
明代兵部尚书于谦佚文佚诗二则考释
9
作者 刘利平 《历史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7,共12页
明代兵部尚书于谦一生著述颇丰,因蒙冤罹难,遗稿多佚。自成化初平反后至清末四百余年间,于谦的后裔、同乡几经搜寻纂辑,终得奏议十卷、诗文八卷、拾遗一卷,成为研究于谦其人其文乃至其时代的宝贵的一手文献。自清末至今,未见新出于谦佚... 明代兵部尚书于谦一生著述颇丰,因蒙冤罹难,遗稿多佚。自成化初平反后至清末四百余年间,于谦的后裔、同乡几经搜寻纂辑,终得奏议十卷、诗文八卷、拾遗一卷,成为研究于谦其人其文乃至其时代的宝贵的一手文献。自清末至今,未见新出于谦佚作面世。天一阁藏(嘉靖)《太康县志》载有于谦所撰《王瀹神道碑铭》和赠顾佐致仕诗一首,为《于谦集》所不载,亦未见学界征引,属新见于谦散佚作品。该佚诗实与《于谦集》已收录之《闻都御史顾公致政有喜》为一组诗;佚文则为现存于谦亲撰唯一一篇墓志文,信息丰富,是研究王瀹最原始翔实的文献,且对正史相关记载和研究明代庶吉士制度等有重要补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于谦 佚文佚诗
原文传递
明代兵制初探(上)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自树 《东疆学刊》 1985年第2期35-47,共13页
此文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马自树硕土学位论文。文章主要研讨明代兵制问题,专家王毓铨同志给予充分肯定。他的评语是:“分析细致,依据的实,发前人所未见堪称一篇具有相当功力、富有见识的著作。如叙述兵之来源三类,并区别其不同处,很得... 此文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马自树硕土学位论文。文章主要研讨明代兵制问题,专家王毓铨同志给予充分肯定。他的评语是:“分析细致,依据的实,发前人所未见堪称一篇具有相当功力、富有见识的著作。如叙述兵之来源三类,并区别其不同处,很得要领。分析明代兵制中贯串着‘相维相制’的控制策略尤其糈辟……凡此都是皇帝防止武将专兵,颇寓分而制之之意。宋太祖‘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建军政策至明而极。第四部分虽非如前项之独出心裁,描述却淋漓尽致。文中亦有个别处论说照顾不尽周到,但无伤大体。”本文虽长一些,但值得一读。本刊这期登载前两部分,明年第一期刊载后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所 三大营 兵制 《明经世文编》 《明史》 军队 于谦 民兵 京师 永乐年间
下载PDF
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11
作者 李正军 董琦 《共产党员》 2023年第7期54-55,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百姓疾苦 范仲淹 一枝一叶总关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于谦 杜甫
下载PDF
留得清白写文明 考古发现的石灰块和陶抹泥刀
12
作者 田建文(文/图) 《大众考古》 2023年第11期24-29,共6页
过去人们熟悉的石灰,以明代于谦16岁作的《咏石灰》最为有名:“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果然将一世清白留在了人间。相比之下,宋代禅师释绍昙的《石灰》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炉鞴亲从锻炼来... 过去人们熟悉的石灰,以明代于谦16岁作的《咏石灰》最为有名:“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果然将一世清白留在了人间。相比之下,宋代禅师释绍昙的《石灰》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炉鞴亲从锻炼来,十分确硬亦心灰。盖空王殿承渠力,合水和泥做一回。”这两首诗,说出了石灰开采、烧制的过程和用于居住环境“清清白白”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环境 于谦 考古发现 粉骨碎身 石灰 清白
下载PDF
浮云游子意 锦水墨客心——读杨明强先生近著《游云笔记》
13
作者 曾令琪 《现代艺术》 2023年第8期115-117,共3页
明代于谦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强就是这样,不仅读万卷书,更是行万里路,并将自己渊博的学识,付之于笔墨,形之为文章。读书之富,文笔之美,令读陶然乐之。泰山遍雨,河润千里。蒙杨明强先生青眼,赠我以新著《游云笔... 明代于谦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强就是这样,不仅读万卷书,更是行万里路,并将自己渊博的学识,付之于笔墨,形之为文章。读书之富,文笔之美,令读陶然乐之。泰山遍雨,河润千里。蒙杨明强先生青眼,赠我以新著《游云笔记》。捧卷拜读,感慨不已。明强本为资深媒体人、作家,性格谦和,文质彬彬。本职而外,爱旅游、擅摄影,游踪所及,达于海外。兼以尤重感情,大凡山川之秀,河湖之美,人情之挚,桑梓之恋,皆入其毫端。所以有“行游走读”“岁月寄怀”“亲情友情”之什,也才有“随笔言论”“人物小记”“鲜花撷英”“专题集锦”之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彬彬 游踪 于谦 游子 读万卷书 人物小记
原文传递
于谦:粉骨碎身的清白
14
作者 蒋青林 《金融言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4-76,共3页
因为于谦,后世对杭州人刮目相看:在这片看似柔弱似水的土地上,竟然能够生长出像于谦这样刚烈而纯粹的柱石之士。倘若要将于谦贴上一枚文化标签,大致可用“精神不死”四个字。据说于谦在青年时期,心有触动,写下一首《石灰吟》:“千锤万... 因为于谦,后世对杭州人刮目相看:在这片看似柔弱似水的土地上,竟然能够生长出像于谦这样刚烈而纯粹的柱石之士。倘若要将于谦贴上一枚文化标签,大致可用“精神不死”四个字。据说于谦在青年时期,心有触动,写下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凭借直觉感到自己一生可能会经历千难万险,甚至是炼狱式的考验,但他愿意万死不辞,最后一定要将清白人品留在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谦 粉骨碎身 文化标签 清白 炼狱
下载PDF
我的作家梦
15
作者 何清泽 司德珍(指导) 《少年月刊》 2023年第35期44-45,共2页
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想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zhan)楼兰”;宋代诗人苏的梦想是“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chan juan)”;明代诗人于谦的梦想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而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作家... 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想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zhan)楼兰”;宋代诗人苏的梦想是“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chan juan)”;明代诗人于谦的梦想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而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作家,记录祖国的美景和人民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人李白 宋代诗人 明代诗人 于谦 梦想 苍生
原文传递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6
作者 谭昊杰 《少儿国学》 2023年第21期20-21,共2页
于谦是明朝人,一生忧国报国,特别是在明朝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师和明朝江山,立下了伟大功勋。《明史》 赞扬他:“忠心义烈, 与日月争光。”少年时期的于谦笃学强记,志存高远,并且非常钦佩南宋文天祥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将其... 于谦是明朝人,一生忧国报国,特别是在明朝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师和明朝江山,立下了伟大功勋。《明史》 赞扬他:“忠心义烈, 与日月争光。”少年时期的于谦笃学强记,志存高远,并且非常钦佩南宋文天祥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将其作为自己的榜样。他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书桌旁边,还撰写了对文天祥的赞语:“殉国忘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少年时期 文天祥 危难之际 舍生取义 于谦 志存高远 粉骨碎身
原文传递
几部描写于谦事迹的古代通俗小说考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苗怀明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1-206,共16页
关键词 于谦 事迹 政治人物 岳飞 《明史》 文天祥 考论 古代通俗小说 描写 民间
全文增补中
于谦与明宣德、正统间的河南地方社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牛建强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08年第1期91-113,共23页
明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了15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宣德、正统之际,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政治逐渐丧失了国初的活力,国家的管理和监管体系效率低下,因此引发了基层社会的动荡。年轻有为的于谦怀抱着对主上的报答之情和为百姓造福的远大抱... 明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了15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宣德、正统之际,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政治逐渐丧失了国初的活力,国家的管理和监管体系效率低下,因此引发了基层社会的动荡。年轻有为的于谦怀抱着对主上的报答之情和为百姓造福的远大抱负巡抚河南、山西,在任职的18年期间,采取了奏减赋税、扶绥流民、治理黄河、整顿吏治等十个方面的措施,以他个人的才能和垂范作用极大地缓和了河南地方社会的危机。于谦成为明朝巡抚任职历史上久任的典型,也以他的治绩赢得了豫人的爱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谦 明朝 河南 地方社会
原文传递
于谦诗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钱国莲 项文惠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2期39-41,共3页
(一)纵观中国诗演变的历史进程,相对风韵万千的唐诗、刻意求新的宋诗、多姿多彩的清诗,明诗则显得黯淡无光,很少为后人瞩目。究其原因,实在与明朝前期的文学风尚密切相关。在明代文学史上,从成祖永乐(1403—1424)至孝宗弘治(1488—1505... (一)纵观中国诗演变的历史进程,相对风韵万千的唐诗、刻意求新的宋诗、多姿多彩的清诗,明诗则显得黯淡无光,很少为后人瞩目。究其原因,实在与明朝前期的文学风尚密切相关。在明代文学史上,从成祖永乐(1403—1424)至孝宗弘治(1488—1505)年间是台阁体盛行的时期。出于维护朱明王朝和封建理学的需要,台阁体作家理论上继承了明初诗人宋濂等提出的“文以明道”的主张,创作上以宣扬封建理学、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点缀太平为能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谦 台阁体 诗论 “夺门之变” 四库全书 文以明道 文学风尚 土木之变 历史进程 文学史
下载PDF
从于谦的人际关系论其人生悲剧的成因 被引量:2
20
作者 钱国莲 叶仁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47-252,共6页
前人往往将于谦之死归咎于"南宫复辟"。笔者以为,于谦的悲剧结局固然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有直接的关系,根源却是于谦独特的人格特征和性情气质。于谦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他将国家和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纠错惩恶,兴利除弊,刚正严... 前人往往将于谦之死归咎于"南宫复辟"。笔者以为,于谦的悲剧结局固然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有直接的关系,根源却是于谦独特的人格特征和性情气质。于谦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他将国家和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纠错惩恶,兴利除弊,刚正严明。他从来不计个人私利,为官争理不争利,更不会阿谀奉承权贵或搞阴谋诡计;不拉帮结派,没有自己的小团体;他疾恶如仇,处世方式直来直去,不加任何掩饰。他的这种品性和处世方式使他四方树敌,陷于孤立无援之境地,也终于酿成了人生悲剧。本文从于谦的人际关系着手,论述于谦的人格特征和性情气质及其和悲剧结局之间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谦 人际关系 人生悲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