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粤语人群的普通话声调语调偏误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文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语音的自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调语调等韵律特征,而这些韵律特征的语言差异是导致二语韵律偏误的重要原因。本文比较了普通话母语人群和香港粤语人群产出的普通话声调语调特征。首先从声学上分析了句中双字调组的基频模式,发现粤语... 语音的自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调语调等韵律特征,而这些韵律特征的语言差异是导致二语韵律偏误的重要原因。本文比较了普通话母语人群和香港粤语人群产出的普通话声调语调特征。首先从声学上分析了句中双字调组的基频模式,发现粤语人群的主要偏误是调域偏窄,尤其体现在阳平调。然后,通过听辨实验和声学分析,系统考察了不同句长及不同尾字调的陈述句、语调疑问句、带"吗"疑问句的语调。听辨实验表明,粤语组陈述句的辨识率高于母语组,而疑问句的辨识率低于母语组(尤其是阳平或去声结尾时)。声学分析发现,粤语组陈述句的基频下倾比母语组更明显,而疑问句相对于陈述句的整体基频提升则弱于母语组(尤其句子较长时),只是句尾基频提升依然明显。听辨实验与声学分析的结果一致,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语调偏误可归因于语言能力受限及语言负迁移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语音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香港粤 声调 陈述 疑问 偏误
下载PDF
母语为粤语和英语的普通话学习者的话语基频偏误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顾文涛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6-1172,共7页
语音的自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韵律特征如声调、句调、轻重音等,而普通话、粤语与英语在这些特征上形成了鲜明对比。该文以普通话为研究对象,采用声学分析比较了普通话母语被试以及母语分别为标准粤语和美式英语的2组普通话二语被试... 语音的自然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韵律特征如声调、句调、轻重音等,而普通话、粤语与英语在这些特征上形成了鲜明对比。该文以普通话为研究对象,采用声学分析比较了普通话母语被试以及母语分别为标准粤语和美式英语的2组普通话二语被试的基频特征。通过一组句类、目标字调、焦点位置受控的语句,考察了每组被试的句调、声调、焦点重音的基频编码方式以及三者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2组二语被试的偏误特征有同有异,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语言负迁移效应,这为汉语的二语语音韵律教学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调 句调 焦点重音 普通话 韵律偏误
原文传递
香港粤语人群普通话轻声偏误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磊 顾文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123,共8页
本文通过感知实验和声学分析,比较了普通话人群(母语组)和香港粤语人群(粤语组)在不同前字调和不同语境(孤立词、宽焦句中词、窄焦句中焦点词)下产出的普通话轻声词。感知实验表明,粤语组轻声的自然度总体上低于母语组,其中孤立词的自... 本文通过感知实验和声学分析,比较了普通话人群(母语组)和香港粤语人群(粤语组)在不同前字调和不同语境(孤立词、宽焦句中词、窄焦句中焦点词)下产出的普通话轻声词。感知实验表明,粤语组轻声的自然度总体上低于母语组,其中孤立词的自然度下降最多,句中焦点词其次,宽焦句中词下降最少。声学分析表明,首先粤语组的最大问题是轻声音节时长过长、时长占比过大、与前字的基频绝对差偏小;其次,对于句中焦点位置的轻声词,粤语组未能掌握基频编码的规则。对感知与声学结果关系的分析,也验证了对粤语组轻声自然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轻声时长。实验结果启示我们,在针对粤语人群的普通话轻声的教学中,应当重视轻声的时长特征、重视焦点位置轻声词的音高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香港粤 轻声 焦点 韵律偏误
下载PDF
汉英存现句研究综述
4
作者 贾成南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7期42-46,共5页
本文概述了汉英存现句研究的四个方面:界定、范围、下位句式研究和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研究,汉英对比研究,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及偏误研究,并总结了汉英存现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汉英存现句 对比 翻译 习得及偏误分析 研究趋势
下载PDF
中、高级学生介词“在”习得情况考察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瑜 《海外华文教育》 2007年第1期26-34,共9页
本文以留学生中介语语料为根据,考察和分析中、高阶段留学生介词"在"的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构拟学生习得介词"在"的顺序,结合二语习得研究理论,探讨留学生习得介词"在"的特点和规律,并针对偏误现象提出... 本文以留学生中介语语料为根据,考察和分析中、高阶段留学生介词"在"的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构拟学生习得介词"在"的顺序,结合二语习得研究理论,探讨留学生习得介词"在"的特点和规律,并针对偏误现象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在”习得偏误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