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肝发病机制及其“二次打击”假设 被引量:145
1
作者 曾民德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脂肪肝 发病机制 二次打击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二次打击”学说研究进展 被引量:119
2
作者 董姝 刘平 孙明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51-555,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肝脏系统中一类最为普遍的肝脏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于NAFLD发病的隐匿性,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二次打击"学说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一致认可。现就NA...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肝脏系统中一类最为普遍的肝脏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由于NAFLD发病的隐匿性,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二次打击"学说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一致认可。现就NAFLD发病机制与"二次打击"相关的细胞因子、代谢以及免疫方面等因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二次打击
下载PDF
从“二次打击”学说探讨中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3
作者 周雨 张智伟 王京奇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8期109-111,共3页
根据中医药理论,围绕"二次打击"学说综述了中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减少氧化应激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认为中药可通过干预"二次打击"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二次打击 中药 综述
下载PDF
“二次打击”假说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颖 洪振丰 《医学综述》 2013年第4期594-596,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本病发生率的日益增高,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成为本病的研究热点。NAFLD的发病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机制极为复杂,目前仍处于...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本病发生率的日益增高,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成为本病的研究热点。NAFLD的发病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机制极为复杂,目前仍处于假说阶段。其中"二次打击"假说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该假说认为,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可能是本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发病机制 一次打击 二次打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曹颖 谢雯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期4-6,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受代谢、基因、环境和肠道微生物等多种因素调节的代谢应激性肝脏疾病,根据肝脏病理状态的不同分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受代谢、基因、环境和肠道微生物等多种因素调节的代谢应激性肝脏疾病,根据肝脏病理状态的不同分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随着肥胖、2型糖尿病的流行,以及全球的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我国NAFLD患者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NAFLD已经逐渐超越慢性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机制 二次打击 免疫细胞
下载PDF
“二次打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苏剑锋 江伟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肝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二次打击"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等在肝脏脂肪沉积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将其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二次打击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内毒素对肝脏的二次打击及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筠 《北京中医药》 2008年第2期94-95,共2页
内毒素是慢性肝病重症化的重要因素,可以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造成对肝脏的二次打击,使慢性肝炎特别是慢性重症淤胆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演变为慢性重型肝炎。本文探讨内毒素血症的产生、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并对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药治... 内毒素是慢性肝病重症化的重要因素,可以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造成对肝脏的二次打击,使慢性肝炎特别是慢性重症淤胆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演变为慢性重型肝炎。本文探讨内毒素血症的产生、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并对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肝脏 二次打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晓燕 高卉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4期364-368,共5页
随着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日渐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其发病率逐渐上升。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明确,没有治疗该病的特效药。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降低胰岛素抵抗、... 随着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日渐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其发病率逐渐上升。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明确,没有治疗该病的特效药。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脂质过氧化、减轻细胞炎等多靶点治疗NAFLD的措施已初见成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二次打击 机制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防治 被引量:16
9
作者 施小燕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7-1239,共3页
脑外伤(TBI)的患者中很大比例死于伤后数天至数周,约有40%TBI患者住院后继续恶化。伤害事件发生后的数分钟至数天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是颅脑损伤后对神经系统的又一次严重打击,这些二次打击可以显著恶化原发性损伤造... 脑外伤(TBI)的患者中很大比例死于伤后数天至数周,约有40%TBI患者住院后继续恶化。伤害事件发生后的数分钟至数天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继发性脑损伤是颅脑损伤后对神经系统的又一次严重打击,这些二次打击可以显著恶化原发性损伤造成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脑损伤 颅脑损伤后 防治 原发性损伤 伤害事件 神经系统 二次打击 脑外伤
原文传递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肝外伤诊治中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姜洪池 李正天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5-387,共3页
“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是Rotondo等…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理念,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继续损害机体的原有创伤,如出血和污染;另一方面是对手术操作所带来的二次打击进行有效控制,如施行损伤控... “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是Rotondo等…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理念,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继续损害机体的原有创伤,如出血和污染;另一方面是对手术操作所带来的二次打击进行有效控制,如施行损伤控制性手术、使用微创技术等。而复苏则始终贯穿于抢救过程中,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确定性修补与重建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 严重肝外伤 损伤控制性外科 损伤控制性手术 诊治 生命体征稳定 二次打击 手术操作
原文传递
工作环境污染、超时加班与外来工的精神健康——基于“二次打击”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中伟 张莉 张晓莹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3,共10页
自2010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外来工精神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研究没有给予工作环境污染和超时加班应有的重视。利用2013年8月七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通过MLogit和OLS回归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男性、生产工人、低教育程... 自2010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外来工精神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研究没有给予工作环境污染和超时加班应有的重视。利用2013年8月七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通过MLogit和OLS回归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男性、生产工人、低教育程度者、制造业外来工,更容易处于有污染工作环境中,也更容易存在超时加班问题,这符合"二次打击"理论的描述,工作环境污染与严重加班之间并非独立事件,二者高度相关,覆盖着同一个群体;在污染工作环境中的外来工,精神健康状况更差,存在超时加班的外来工精神健康也越差,遭受"二次打击"的外来工,即同时存在工作环境污染和每天加班超过1个小时者,精神健康状况最为糟糕。据此,改善外来工的精神健康,不能将工作环境的污染和超时加班孤立对待,必须消除"二次打击"存在的制度根源,才能从根源上避免"二次打击"对外来工造成的精神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工 精神健康 环境污染 超时加班 二次打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梦玲 沈红艺 李中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是肝细胞内的脂肪沉积,其发生发展与饮酒无直接联系[1]。NAFLD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挑战[2]。针对NAFLD的发病机制,1998年,Day和James提出了“二次打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主要临床病理特征是肝细胞内的脂肪沉积,其发生发展与饮酒无直接联系[1]。NAFLD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挑战[2]。针对NAFLD的发病机制,1998年,Day和James提出了“二次打击”学说[3]。近年来,NAFLD的发病机制由“二次打击”学说发展为“多重打击”学说,包括脂毒性、线粒体功能失调、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肠源性内毒素等[4]。目前NAFLD的药物治疗有限且副作用明显,因此,生活方式的改变,仍是当前最基本的干预方法。然而生活方式的干预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关,较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中医药干预NAFLD收到一些独到的治疗效果。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达到干预NAFLD的目的,与NAFLD发病机制的“多重打击”思想比较吻合。因此,本文就中医药干预NAFLD药理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药防治 NAFLD 中医药干预 临床病理特征 发病机制 肠源性内毒素 二次打击
下载PDF
人参二醇组皂苷对抗二次打击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振香 刘喜春 赵雪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02-2406,共5页
目的:通过失血性休克复合脂多糖(LPS)二次打击建立稳定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并研究人参二醇组皂苷(PDS)的抗损伤作用。方法:40只成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二次打击模型组(HL)、地塞米松(Dex)预治疗组(HLD)和人参二醇组皂苷预治疗... 目的:通过失血性休克复合脂多糖(LPS)二次打击建立稳定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并研究人参二醇组皂苷(PDS)的抗损伤作用。方法:40只成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二次打击模型组(HL)、地塞米松(Dex)预治疗组(HLD)和人参二醇组皂苷预治疗组(HLP)。观察各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BP)的变化及肺脏病理学改变,通过血清酶学检测分析各主要脏器功能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血清炎症介质TNF-α和IL-6水平。结果:失血性休克-LPS二次打击造成了大鼠MABP明显下降,血清酶学指标AST、ALT、ALP、LDH、CK水平升高,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增高;肺组织结构出现破坏,出现明显炎症反应。与HL比较,HLD及HLP二次打击1 h后MABP逐渐回升,血清酶学指标及TNF-α和IL-6含量明显降低,肺间质炎症明显减轻。结论:大鼠失血复合内毒素注射可成功建立稳定的急性肺损伤模型。与地塞米松作用相似,PDS可升高二次打击大鼠MABP,逆转血清酶水平变化并降低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从而对抗失血及LPS导致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二次打击 脂多糖类 人参属 地塞米松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迪波 彭景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二次打击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肠淋巴途径在二次打击致大鼠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耕 侯亚利 +3 位作者 赵自刚 牛春雨 张玉平 张静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失血-脂多糖(LPS)致大鼠肾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致肠淋巴液断流。在手术创伤后24h,选取固定...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失血-脂多糖(LPS)致大鼠肾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5只,均分为结扎组、未结扎组、假手术组,以失血、LPS复制二次打击模型,结扎组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致肠淋巴液断流。在手术创伤后24h,选取固定位置,制备10%肾组织匀浆,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ATPase活性、TNF-α、IL-6含量,观察肾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二次打击后,未结扎组大鼠肾匀浆MPO、TNF-α、IL-6显著高于假手术组,ATPase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0.05);结扎组大鼠肾匀浆MPO、TNF-α、IL-6显著低于未结扎组,ATPase活性显著高于未结扎组(P<0.01,P<0.05);且结扎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未结扎组轻微。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减轻失血-LPS致大鼠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肠系膜淋巴管结扎降低炎症介质TNF-α、IL-6水平,提升细胞膜ATPase活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管 结扎术 二次打击 肾衰竭 炎症介质ATPase
下载PDF
烧伤后免疫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军 罗高兴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1-404,共4页
关键词 烧伤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免疫研究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免疫功能紊乱 生物学研究 严重感染 严重烧伤 有效调控 二次打击
原文传递
丹参对“二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丽娟 黄小民 +1 位作者 何煜舟 汪云开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二次打击"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Wiste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干预组。采用"二次打击"法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以油酸(OA)0.2 ml/kg从尾静...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二次打击"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Wiste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干预组。采用"二次打击"法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以油酸(OA)0.2 ml/kg从尾静脉注入,4 h后,脂多糖(LPS) 2 mg/kg从另一尾静脉注入。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测肺湿/干比重(W/D),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计算肺通透指数(LPI)以评价肺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二次打击"法可成功复制出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实验中丹参干预组大鼠肺组织大体及病理损伤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同时W/D,及BALF中中性粒细胞比例,肺通透指数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Fas,FasL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1),TUNEL示模型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1)。Fas,FasL蛋白表达强度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结论丹参注射液对"二次打击"所致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Fas,FasL表达减少,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打击 急性肺损伤 丹参 细胞凋亡 FAS FASL
原文传递
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双双 林春水 +3 位作者 古妙宁 陈冬婷 宗士兰 陈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二次打击组(S组)、二次打击组(M组)和PHC1mg/kg组(PHC1组)、2mg/kg组(PHC2组)、3mg/kg组(PHC3组)。取动脉血2ml测定血...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二次打击组(S组)、二次打击组(M组)和PHC1mg/kg组(PHC1组)、2mg/kg组(PHC2组)、3mg/kg组(PHC3组)。取动脉血2ml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肌酐(Cr)和尿素氮(BUN),测定肾粘附分子-1(ICAM-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HE染色观察肾的病理改变。结果 PHC1、PHC2、PHC3组与M组相比,血清TNF-α、IL-1、IL-8、Cr、BUN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ICAM-1和NF-κB表达明显减弱(P<0.05)。与PHC2、PHC3组比较,PHC1组血清TNF-α、IL-1、IL-8、Cr、BUN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PHC1、PHC2、PHC3组肾小管损伤均比M组轻。结论 PHC可抑制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血清TNF-α、IL-1、IL-8、Cr、BUN及ICAM-1、NF-κB在肾脏表达,减轻肾功能和肾小管的损伤程度,以1mg/kg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失血性休克 内毒素 二次打击 肾保护
下载PDF
二次打击致抑郁小鼠的证候属性及其机制
19
作者 巩子汉 王英 +5 位作者 杨婧雯 梁文青 孟丹华 佘楷杰 梁媛 岳广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8,共10页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MS)联合慢性束缚应激(RS)致抑郁小鼠的证候属性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仔鼠出生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PD21后剔除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氟西汀组,采用MS+RS建立二次打击模型,...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MS)联合慢性束缚应激(RS)致抑郁小鼠的证候属性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仔鼠出生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PD21后剔除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氟西汀组,采用MS+RS建立二次打击模型,每组15只。采用糖水、悬尾及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含量;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5-羟色胺(5-HT)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各组小鼠海马5-HT系统及HPA轴蛋白表达水平;全自动蛋白表达分析系统(Simple Wes)检测各组小鼠海马BDNF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可显著缓解。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CORT及ACT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血浆CORT及ACTH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方面,模型组海马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5-HT能神经受到抑制、HPA轴异常激活,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可调控5-HT能神经及HPA轴的异常状态。与空白组比较,海马组织BDNF、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BDNF、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二次打击致抑郁小鼠的证候属性可能是阳虚肝郁型,温阳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5-HT神经系统及HPA轴介导的BDNF信号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打击 抑郁样行为 5-羟色胺(5-HT)神经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 阳虚肝郁
原文传递
人参二醇皂苷对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二次打击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振香 赵珩 +1 位作者 华树成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9-452,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LPS)二次打击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变化及人参二醇皂苷(PDS)和糖皮质激素(Dex)对其影响。方法:通过失血性休克复合LPS二次打击建立稳定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LPS)二次打击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变化及人参二醇皂苷(PDS)和糖皮质激素(Dex)对其影响。方法:通过失血性休克复合LPS二次打击建立稳定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二次打击模型组(HL)、Dex预治疗组(HLD)及PDS预治疗组(HLP);应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1的表达。结果:①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HL组肺组织可见较弥漫的间质炎性改变,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间质内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见灶性出血,肺泡腔变小,部分腔内含有水肿液;而HLD组及HLP组大鼠肺脏改变明显减轻。②HL组肺组织AQ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QP1呈弱阳性,而HLD组及HLP组AQP1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HL组(P<0.05)。结论:失血-LPS二次打击可使大鼠肺组织中AQP1的表达减少,加重肺损伤,是肺水肿形成的原因之一;Dex与PDS能使其表达提高,从而起到减轻肺水肿的作用;PDS与Dex有减轻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二次打击诱导的肺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二醇皂苷 水孔蛋白类 二次打击 内毒素类 出血性休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