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二桃杀三士”历史故事的文图叙事
1
作者 孙浩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27-31,共5页
“二桃杀三士”的历史故事最早见于《晏子春秋》,后在汉代墓葬的画像石中大量出现。文图具备的高度叙事性将“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呈现得更为丰富和立体,但在由文到图的转换中,图像与文本、图像与图像之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究其原... “二桃杀三士”的历史故事最早见于《晏子春秋》,后在汉代墓葬的画像石中大量出现。文图具备的高度叙事性将“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呈现得更为丰富和立体,但在由文到图的转换中,图像与文本、图像与图像之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究其原因,当为叙事载体、画像题材来源和思想观念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桃杀三士 《晏子春秋》 汉画像 文图叙事
下载PDF
南阳汉画像石“二桃杀三士”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3
2
作者 化铉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7-18,共2页
我国各地汉画像石的风格因制作材料的制约和地域文化的影响而多有不同,南阳"二桃杀三士"画像石以楚文化绚丽多姿的浪漫主义直抒胸臆,以高超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在诸多同题材画像石中独树一帜,堪称精品。
关键词 汉画像石 南阳 二桃杀三士 艺术魅力
下载PDF
中国早期故事的图像传播——以《晏子春秋》“二桃杀三士”故事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洪 邹宏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9,共5页
"二桃杀三士"是《晏子春秋》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先秦文献中却极少有关于此故事的记载,而在汉画像石中却有这个故事较多的图像出现。这表明该故事在汉代的广为流传。本文以解决这个矛盾为出发点,对二桃杀三... "二桃杀三士"是《晏子春秋》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先秦文献中却极少有关于此故事的记载,而在汉画像石中却有这个故事较多的图像出现。这表明该故事在汉代的广为流传。本文以解决这个矛盾为出发点,对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故事本身与整部《晏子春秋》叙事和人物塑造上有所出入;第二,汉画像中已经出现这个故事,可以说在此时故事已经较为广泛地流传了;第三,故事文本的缺失。对于这三个问题可以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在东汉时期,"二桃杀三士"故事已经出现并广为流传,但是比较简单。在后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完善,口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式,最终这个故事的完全成型是比较晚的。由于缺失文献的支持,我们初步推断其具体时间应该是在魏晋之后。这样我们发现的三个问题和矛盾都可以得到解答,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二桃杀三士 汉画像石 故事传播
下载PDF
山东汉代画像石中“二桃杀三士”图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冯保荣 刘静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7,共7页
"二桃杀三士"是画像石中较为典型的汉画题材,集中出土于山东、河南、江苏、陕西等地,不同地区的图案组合有同有异。除了各省份图案的差异,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中此图案也有明显的不同。以山东地区的画像石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 "二桃杀三士"是画像石中较为典型的汉画题材,集中出土于山东、河南、江苏、陕西等地,不同地区的图案组合有同有异。除了各省份图案的差异,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中此图案也有明显的不同。以山东地区的画像石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的文物图像资料和记载文献为基础,围绕汉画像石精妙合理的布局排列,对山东地区出土的二桃杀三士图像进行研究,可以在从二桃杀三士的构图、技法、造型、人物等特点来进行客观分析,从而了解山东汉画像石中二桃杀三士的基本特点,并分析此题材在山东盛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汉代画像石 二桃杀三士 图考
下载PDF
异弦共振:《梁甫吟》古辞与汉代墓葬画像“二桃杀三士”的明暗呼应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智安 《乐府学》 2021年第1期229-246,共18页
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梁甫吟》古辞表现的“二桃杀三士”故事,极少见于秦汉时期的传世文本文献,但在汉代墓葬画像中却极为流行。这主要是因为“二桃杀三士”故事的教训难以被主流价值观公开接受,但却足以成为垂训家族后代的处世经验。... 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梁甫吟》古辞表现的“二桃杀三士”故事,极少见于秦汉时期的传世文本文献,但在汉代墓葬画像中却极为流行。这主要是因为“二桃杀三士”故事的教训难以被主流价值观公开接受,但却足以成为垂训家族后代的处世经验。而汉代墓葬画像本来就是家族成员进行价值观念交流、传递的私密载体。《梁甫吟》对“二桃杀三士”故事的表现,很可能与其本身即为丧葬乐歌,与汉代墓葬画像这一主题的密切接触有关。二者明暗呼应,共同表现出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甫吟》 二桃杀三士 墓葬画像
原文传递
易让名家栽“跟斗”的“二桃杀三士”
6
作者 陈福季 《贵州文史丛刊》 2000年第4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晏子 二桃杀三士 典故 学术研究
全文增补中
“二桃杀三士”故事及画像石刻
7
作者 汤丽萍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4年第8X期61-62,共2页
晏婴如何不用一刀一枪仅用两个桃子,就轻而易举地杀掉了三位武艺高强、万夫难挡的勇士?这个故事已流传了两千多年。晏婴(前578~前500年),名婴,字仲,习惯上多称平仲,春秋时齐国莱地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一直... 晏婴如何不用一刀一枪仅用两个桃子,就轻而易举地杀掉了三位武艺高强、万夫难挡的勇士?这个故事已流传了两千多年。晏婴(前578~前500年),名婴,字仲,习惯上多称平仲,春秋时齐国莱地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一直未被重用。直到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其父晏弱病死后,晏婴才继任齐卿,成为齐国的国相,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忧国爱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冶子 二桃杀三士
下载PDF
读史杂记三则
8
作者 黄惠贤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一读《三国志·诸葛亮传》,知诸葛孔明'琅邪阳都人也。'父珪,东汉末年曾任'太山郡丞'。父亲死后,从叔父诸葛玄生活。玄被袁术推荐任'豫章太守',玄携带诸葛亮及亮弟均等'之官'。时,朝廷政制混乱,&#... 一读《三国志·诸葛亮传》,知诸葛孔明'琅邪阳都人也。'父珪,东汉末年曾任'太山郡丞'。父亲死后,从叔父诸葛玄生活。玄被袁术推荐任'豫章太守',玄携带诸葛亮及亮弟均等'之官'。时,朝廷政制混乱,'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失官,被迫西往襄阳,投奔故友荆州刺史刘表。不久,诸葛玄逝世,年约十六、七岁的诸葛孔明,由襄阳城移居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亮'躬耕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孔明 休屠 十六国春秋 《梁甫吟》 《梁父吟》 胡人 屠各 二桃杀三士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所向无前 临水县 孙策 诸葛玄 《艺文类聚》 别传 皖城 唐长孺 别部司马 陈国本
下载PDF
二桃杀三士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意蕴
9
作者 曲晶 《天中学刊》 2021年第5期92-97,共6页
二桃杀三士故事自从春秋时期出现之后,衍生出了画像、话本、小说、诗歌等多种体裁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文本也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运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梳理二桃杀三士故事的文本演变过程,可以窥见故事叙述变化背后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二桃杀三士 文本演变 文化意蕴
下载PDF
文学的正途
10
作者 刘醒龙 《长江文艺评论》 2019年第3期74-85,共12页
文学艺术的特性是对灵魂的表达。也只有文学艺术才能够与人的灵魂进行交流,并想出办法,将看不见的灵魂,变成具体形象传播开来,传承下去。文学创作的认知态度、认知方式与文化自信密不可分,不仅关系文艺作品的成败,也关系本民族的文化精... 文学艺术的特性是对灵魂的表达。也只有文学艺术才能够与人的灵魂进行交流,并想出办法,将看不见的灵魂,变成具体形象传播开来,传承下去。文学创作的认知态度、认知方式与文化自信密不可分,不仅关系文艺作品的成败,也关系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存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曾侯乙尊盘 长篇小说 美国之音 二桃杀三士 春秋大义
下载PDF
“二桃杀三士”中的田开疆(彊)辨析
11
作者 陆允昌 《孙子研究》 2018年第6期107-113,共7页
1992年,山东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田昌五教授在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创办的《孙子学刊》第3期发表《孙子里籍辨误》。此文突出的观点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子,既不是比他还小的参加“艾陵之战”的田(陈)书的孙子,也非“伐莒有功,景公... 1992年,山东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田昌五教授在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创办的《孙子学刊》第3期发表《孙子里籍辨误》。此文突出的观点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子,既不是比他还小的参加“艾陵之战”的田(陈)书的孙子,也非“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的孙书之孙,认为《晏子春秋》“二桃杀三士”这则故事中的田开疆(彊)才是真孙子。本文作者运用多种新的史实,进一步证明田昌五先生的观点是有史可征的。这对于解开古兵家孙武身世之谜有着现实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桃杀三士 田开疆(彊) 田武子开 孙武子
下载PDF
南阳新野樊集吊窑M37发掘简报
12
作者 郭照川 柴中庆(绘图) +4 位作者 赵改革(绘图) 陈燕茹(绘图) 杨晓平(照相) 翟京襄(照相) 牛爱红(照相)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F0002,共9页
1987年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在新野县樊集吊窑窑厂发掘了43座古墓葬。其中,M37为长方形砖室墓,出土有5块画像砖以及大量陶器,尤其是胡汉战争、西王母、驷马驾车、槖驼等画像砖十分重要,属当时南阳地区首次发现,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历... 1987年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在新野县樊集吊窑窑厂发掘了43座古墓葬。其中,M37为长方形砖室墓,出土有5块画像砖以及大量陶器,尤其是胡汉战争、西王母、驷马驾车、槖驼等画像砖十分重要,属当时南阳地区首次发现,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集吊窑 胡汉战争 二桃杀三士画像砖 陶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