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二叠统——中下三叠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30
1
作者 谭聪 袁选俊 +3 位作者 于炳松 刘策 李雯 崔景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5-628,共14页
为探索陆相湖泊环境记录中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气候演化的信息,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陕西铜川石川河剖面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3s)和三叠系的刘家沟组(T1l)、和尚沟组(T1h)、纸坊组(T2z)为研究对象,对界面上下地层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 为探索陆相湖泊环境记录中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气候演化的信息,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陕西铜川石川河剖面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3s)和三叠系的刘家沟组(T1l)、和尚沟组(T1h)、纸坊组(T2z)为研究对象,对界面上下地层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通过主量和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以及TOC测试对古盐度、古氧化还原环境和古气候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在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附近主、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气候环境代用化学指标的波动指示了从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的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形成于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氧化程度相对低,古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的紫红色砂泥岩代表水体较浅的河流-三角洲相,强氧化环境,气候干旱炎热;而到中三叠统纸坊组沉积期,湖平面上升,元素的迁移作用加强,氧化程度变弱,气温降低,气候转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陆相P/T界线上δ^13CPDB存在显著负偏,与全球范围内的海相P/T界线具有一致性,说明在华北地台陆相P/T界线上同样存在气候突变和生物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的沉积记录,与海相地层可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碳、氧同位素 古气候 古环境
下载PDF
河南宜阳地区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利伟 杨文涛 牛永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1060,共10页
有关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及其生物地质过程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深刻认识地球早期生命演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桥梁。目前报道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主要集中在海相沉积中,而陆相碎屑岩沉积中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研究... 有关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及其生物地质过程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深刻认识地球早期生命演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桥梁。目前报道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主要集中在海相沉积中,而陆相碎屑岩沉积中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河南省宜阳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陆相碎屑岩中发育的以微生物席生长特征、微生物席破坏特征为主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认为这些沉积构造的发育与二叠纪末地质灾变事件造成的特殊水体化学环境和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相关,属陆相环境中的"错时相"沉积。研究区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发现对于二叠纪末地质灾变期生物绝灭与复苏奥秘的探索、陆相地层的划分、海相—陆相地层的对比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陆相沉积 生物绝灭与复苏 错时相
下载PDF
δ^(13)C_(carb)-深度梯度的剧增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海军 童金南 +3 位作者 熊炎林 孙冬英 田力 宋虎跃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2-1191,共10页
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与无机碳同位素负偏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使得碳同位素成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研究的热点话题.二叠纪末碳同位素负偏以及早三叠世碳同位素剧烈波动的原因目前仍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华南三个不同水深的二叠系-... 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与无机碳同位素负偏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使得碳同位素成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研究的热点话题.二叠纪末碳同位素负偏以及早三叠世碳同位素剧烈波动的原因目前仍然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华南三个不同水深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沿沟、煤山和上寺剖面)之间的碳同位素梯度来探讨这一重大地质突变期古特提斯洋海水化学结构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叠纪末大灭绝界线处存在巨大的δ13Ccarb-深度梯度,反映了古特提斯洋由灭绝事件前的正常海洋演变为灭绝后的分层海洋,下层海水缺氧硫化的状态.结合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繁盛的蓝细菌及其主导的强大的生物泵和全球变暖所导致的洋流循环的减弱或者停滞是维持巨大的δ13Ccarb-深度梯度的主要原因,而陆生植物大灭绝后强烈的陆地风化作用的加强则为蓝细菌的繁盛提供了营养物质.下层海水缺氧硫化,以及氧化还原界面上移到透光带内是导致海洋生物灭绝的直接原因;而早三叠世海洋分层,以及氧化还原界面的不稳定性是导致大灭绝后不同生态类型生物复苏过程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碳同位素 海洋分 生产力 生物泵 生物灭绝
原文传递
桂西南柳桥地区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被引量:13
4
作者 蒙有言 冯庆来 +3 位作者 何卫红 顾松竹 金雨溪 张凡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32,共10页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为厚约84m的浅灰—灰白色块状海绵蓝藻生物灰岩(生物礁),之上为浅灰绿色—暗灰色薄层状含远洋浮游生物硅质岩、含泥质硅质岩、硅质泥岩(大隆组),这套深水相的沉积岩夹有大量浅灰白色的粘土岩。上覆的三叠系罗楼... 桂西南柳桥地区上二叠统为厚约84m的浅灰—灰白色块状海绵蓝藻生物灰岩(生物礁),之上为浅灰绿色—暗灰色薄层状含远洋浮游生物硅质岩、含泥质硅质岩、硅质泥岩(大隆组),这套深水相的沉积岩夹有大量浅灰白色的粘土岩。上覆的三叠系罗楼组底部为黄色泥岩,夹多层灰白色粘土岩,往上渐变为灰色薄层状含大量双壳类、菊石化石的钙质泥岩、泥灰岩。柳桥地区晚二叠世末期沉积岩和中基性火山岩的特征显示其是在地壳裂解、快速沉降、相对海平面快速上升过程中迅速淹没台地边缘的生物礁而形成的深水相海盆,造成深水盆地与浅水台地并存,具有多岛洋的地理分布格局。东攀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的露头完整,对剖面的岩石学特征、生物化石组合特征等方面的详细研究显示,该地区一直处于连续沉积的深水环境中,没有发生沉积间断,界线上下的岩石特征和生物组合特征较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相 大隆组 划分与对比 二叠系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广西
原文传递
浙江煤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黄铁矿及其硫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尧发 唐跃刚 +3 位作者 代世峰 邹星 钱汉东 周国庆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02-1207,T0007,共7页
运用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附近黄铁矿的含量变化、矿物学特征、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垂向变化规律等,指出P/T界线附近黄铁矿高含量层位的成因与火山作用有关... 运用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附近黄铁矿的含量变化、矿物学特征、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垂向变化规律等,指出P/T界线附近黄铁矿高含量层位的成因与火山作用有关。研究发现,在浙江煤山长兴组顶部,紧靠P/T界线的第24e2分层石灰岩中,黄铁矿骤然增多,含量高达1.84%,比远离P/T界线的第22至24d分层石灰岩中的黄铁矿含量高出90多倍;硫同位素组成发生突变,δ34S值陡然上升为+2.2‰;其特征与火山气体总硫的同位素组成平均值极为相似,而与细菌还原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完全不同。而且,在第24e2分层黄铁矿高含量层位中,还共生有较多β-石英等火山碎屑物质;岩石和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富集。因此认为,陆地和海底火山活动曾喷出大量的富含H2S的气体,造成古海洋局部最上层海水中富集大量硫化氢,为形成黄铁矿创造了条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强烈的火山作用,使海洋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是造成海洋生物相继灭绝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硫同位素组成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火山作用 浙江煤山
下载PDF
浙江煤山剖面二叠纪末的小有孔虫动物群 被引量:9
6
作者 宋海军 童金南 何卫红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104,共18页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剖面长兴阶上部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进行系统切片和研究,共鉴别出小有孔虫化石18属50种。这一丰富的有孔虫动物群,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长兴阶标准剖面的化石资料,而且也为研究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形式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 有孔虫 长兴阶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浙江煤山剖面
下载PDF
贵州新民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庆 曹珺 +3 位作者 黄俊华 喻建新 张宁 冯庆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5-315,共11页
本文研究了贵州新民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组成和疑源类、菌藻类丰度的变化特征。δ13Corg在二叠纪末期存在缓慢降低和陡然降低两个阶段:缓慢降低发生于Clarkina yini带中下部,陡然降低出现在Clarkina meishanen... 本文研究了贵州新民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组成和疑源类、菌藻类丰度的变化特征。δ13Corg在二叠纪末期存在缓慢降低和陡然降低两个阶段:缓慢降低发生于Clarkina yini带中下部,陡然降低出现在Clarkina meishanensis带内部。δ13Corg的缓慢下降与疑源类、菌藻类的丰度值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相一致;δ13Corg的陡然降低是火山活动海洋生态系的破坏以及可能存在甲烷释放等作用的结果。δ13Corg的缓慢降低和陡然降低表明了海洋环境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δ13Corg陡然降低之前出现较高值,该层位与绿硫细菌的繁盛层位相对应,说明绿硫细菌可能是造成这一较高值的主要原因。与浅水相剖面相比,新民剖面δ13Corg在早三叠世早期仍然呈下降趋势,说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海洋生产率低下,生物复苏延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疑源类及菌藻类 生物绝灭 新民剖面
下载PDF
广西柳桥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素新 冯庆来 曾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广西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粘土岩特征 粘土岩 硅质岩 硅质碎屑岩 碎屑岩 研究方法 样品采集 粘土矿物分析 粘土岩成因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贵州威宁金钟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及其对比 被引量:8
9
作者 仇鑫程 童金南 +3 位作者 田力 楚道亮 宋婷 李东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09-1722,共14页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同时发生了复杂的环境变化.由于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生物化石记录没有海相记录完整,同时也缺乏其他可靠的年代地层标志,所以如何标定陆相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一直是研究...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同时发生了复杂的环境变化.由于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生物化石记录没有海相记录完整,同时也缺乏其他可靠的年代地层标志,所以如何标定陆相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一直是研究热点和难点.贵州威宁金钟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位于康滇古陆的东侧,毗邻海陆过渡相区,可以与同期的浅海碎屑岩相、海陆过渡相、陆相剖面进行由海到陆"追索式"的生物地层对比,是我国研究海、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对比的关键研究区之一.研究区的金钟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中化石丰富,共发现双壳类化石4属6种,叶肢介2属4种,植物化石9属及腕足类化石1属,为海、陆相地层对比提供了桥梁.依据叶肢介Euestheria gutta-Palaeolimnadia xuanweiensis组合、植物Annalepis-Peltaspermum组合以及双壳类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Neoschizodus orbicularis组合的生物化石时代归属讨论,识别出金钟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应该在卡以头组下部.通过与邻区不同相剖面的对比,提出双壳类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Neoschizodus orbicularis组合以及陆相的叶肢介Euestheria gutta-Palaeolimnadia xuanweiensis组合可以作为三叠纪最早期的识别和对比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生物地 海、陆相地 金钟剖面 古生物学
原文传递
湖南慈利康家坪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态系演变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钦贤 童金南 +1 位作者 宋海军 杨浩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9-1247,共9页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钙质微生物岩相地层序列完整地记录了该重大转折期的生物和环境突变过程.通过对湖南慈利康家坪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生物地层序列、碳同位素演变、沉积微相和化石面貌研究,识别出Palaeofusulina-Colaniella带、...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钙质微生物岩相地层序列完整地记录了该重大转折期的生物和环境突变过程.通过对湖南慈利康家坪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生物地层序列、碳同位素演变、沉积微相和化石面貌研究,识别出Palaeofusulina-Colaniella带、Hindeodus parvus带和Isarcicella staeschei带.该剖面微生物岩处碳同位素出现显著负偏,并且与生物含量突然减少基本同步.识别出5种微相类型,分别是:藻-有孔虫生物碎屑灰岩、藻纹层状钙质微生物岩、鲕粒灰岩、蠕虫状泥灰岩和内碎屑粒泥灰岩.研究结果表明,慈利地区古、中生代之交由生物礁迅速演变成微生物岩相的生态演变,代表了海相生态系的主幕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微生物岩 碳同位素 微相 生态演变 湖南慈利
原文传递
川北江油—广元一带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甘媛 于林松 +4 位作者 何明友 张玥 刘峰 王玉婷 阙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0-387,共8页
选择川北江油滚柴坡和广元上寺、杨家湾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粘土岩样品中稀土元素的组成。通过对稀土元素丰度、标准配分模式和特征参数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自然环境突变的关系。结... 选择川北江油滚柴坡和广元上寺、杨家湾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子活化法分析了粘土岩样品中稀土元素的组成。通过对稀土元素丰度、标准配分模式和特征参数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自然环境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剖面的δEu、δCe、ΣLREE/ΣHREE-ΣREE、Eu/ΣREE-ΣLREE/ΣHREE、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图解和La-Th-Sc三元图解一致反映了界线事件的存在及界线时期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突变的关系。同时,通过对3条剖面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标准剖面的对比研究,认为P/T(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事件时期环境不仅受中酸性火山作用的影响,还可能受(碱性)基性—超基性或地外溅射物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从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探讨这一重要地质时期的灾变事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粘土岩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川北
下载PDF
广西东攀P—T界线深水相剖面与煤山剖面地层学对比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凡 冯庆来 +2 位作者 何卫红 蒙有言 顾松竹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5,共5页
从放射虫生物地层学、黏土矿物事件地层学和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学方面对广西柳桥地区东攀二叠系—三叠系深水相剖面进行了研究,并与浙江煤山剖面(GSSP)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东攀剖面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与煤山剖面具有较好的... 从放射虫生物地层学、黏土矿物事件地层学和有机碳同位素地层学方面对广西柳桥地区东攀二叠系—三叠系深水相剖面进行了研究,并与浙江煤山剖面(GSSP)同期地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东攀剖面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处与煤山剖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①东攀剖面放射虫A.yaoi带可以与煤山剖面的Clarkin achangxingensis-C.postwangi-C.postsubcarinata-C.deflecta组合带对比;②两剖面都具有性质相似、延伸稳定的界线黏土岩;③在两剖面界线黏土岩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都发生了巨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深水相 东攀剖面
下载PDF
Geochemistry of sedimentary rocks from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sections of Tethys Himalaya: implications for paleo-weathering, provenance, and tectonic setting 被引量:3
13
作者 Akhtar R.Mir V.Balaram +2 位作者 Javid A.Ganai Shamim A.Dar A.Keshav Krishna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28-436,共9页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 sections—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PTB) Guryul Ravine section, Kashmir Valley, Jammu and Kashmir,India; and the Attargoo section, Spiti Valley, Himachal Pradesh, India—hav...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wo sections—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PTB) Guryul Ravine section, Kashmir Valley, Jammu and Kashmir,India; and the Attargoo section, Spiti Valley, Himachal Pradesh, India—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context of provenance, paleo-weathering, and plate tectonic setting.These sections represent the siliciclastic sedimentary sequence from the Tethys Himalaya. The PTB siliciclastic sedimentary sequence in these regions primarily consists of sandstones and shales with variable thickness. Present studied sandstones and shales of both sections had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 values between 65 and 74; such values reveal low-to-moderate degree of chemical weathering. The chemical index of weathering in studied samples ranged from 71 to 94, suggesting a minor K-metasomatism effect on these samples. Plagioclase index of alteration in studied sections ranged from 68 to 92, indicating a moderate degree of weathering of plagioclase feldspars. The provenance discriminant function diagram suggests that the detritu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present studied silici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 fall in quartzose sedimentary and felsic igneous provenances. These sediments were deposited in a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plate tectonic setting according to their location on a Si_2 O versus K_2O/Na_2 O tectonic setting dia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STRY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 Guryul Ravine Tectonic settings
下载PDF
江西乐平沿沟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沉积微相演变及其对灭绝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力 童金南 +5 位作者 孙冬英 熊炎林 王成刚 宋海军 宋虎跃 黄云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47-2261,共15页
江西乐平沿沟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连续碳酸盐岩相序列,较完整地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重大突变期浅水非微生物岩相区的生物和环境演变过程.通过对该剖面高精度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和碳酸盐岩微相研究,可以很好地界定该剖面二叠系-三... 江西乐平沿沟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为连续碳酸盐岩相序列,较完整地记录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重大突变期浅水非微生物岩相区的生物和环境演变过程.通过对该剖面高精度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和碳酸盐岩微相研究,可以很好地界定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序列,并与煤山标准剖面精确对比.借助于系列岩石切片观察,可将界线地层序列归入6种不同的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借此探讨该重大突变过程中沉积环境变化及其与生物演变之间的关系.综合沉积微相、生物化石和碳同位素的对比研究,发现微相MF-4(含被包壳的有孔虫亮晶鲕状灰岩)和微相MF-6(深色生物介壳灰岩)是两次重大生物灭绝和环境变化事件的不同沉积响应,这两次事件均与华南和全球其他地区有相似性和可比性.其中MF-4是华南二叠纪末发育有鲕状灰岩的首次报道,代表了二叠纪末可能就已经出现高二氧化碳分压、低硫酸盐浓度和微生物繁盛等异常环境状态;而MF-6中发育丰富的腹足类和介形虫,则代表了在三叠纪最早期存在一次腹足类和介形虫的繁盛事件.沿沟剖面碳酸盐岩微相分布较完整地体现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重大突变期浅水非微生物岩相区生物和环境的幕式演变历程,是煤山标准剖面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微相 生物大灭绝 沉积响应 江西乐平沿沟
原文传递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古海洋水化学条件变化证据--以贵州织金剖面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超勇 鲍园 孔凡凡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基于贵州织金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岩石薄片鉴定及古生物化石识别,划分出了2种碳酸盐岩沉积相、2种亚相和5种微相;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测试结果表明晚二叠世时期有机质的δ^(13)C_(org)值(-27.7‰)向早三叠世时期的δ^(13)C_(o... 基于贵州织金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岩石薄片鉴定及古生物化石识别,划分出了2种碳酸盐岩沉积相、2种亚相和5种微相;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测试结果表明晚二叠世时期有机质的δ^(13)C_(org)值(-27.7‰)向早三叠世时期的δ^(13)C_(org)值(-28.3‰)逐渐偏负,反映了有机质类型由高等植物向低等微生物变化的过程;全岩的δ^(13)C_(rock)值由晚二叠世(-24.2‰)向早三叠世(-20.9‰)变大,反映了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造成了海洋生物的消失,进而引起^(12)C在海洋中强烈富集;Fe-_(HR)/Fe-_T、Fe_(py)/Fe-_(HR)以及微量元素V/(V+Ni)与V/(V+Cr)比值大小,反映了二叠纪末期该区域的海水为氧化环境或弱还原环境,而三叠纪初期海水处于还原与铁化环境,在盆地内部没有发生硫化作用;V/Ni的值从晚二叠世的0.97~1.97向早三叠世的1.67~7.33明显变大,表明水体逐渐加深的过程,该结论与沉积微相变化相符;在生物演化上,从二叠纪末期的有孔虫—藻屑—三叶虫生物组合演变到三叠纪初期小型介壳—微生物组合,反映了该时期中国南方统一的两幕式生物灭绝与演化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深水海相沉积 古海洋化学条件 碳酸盐岩微相 织金剖面
下载PDF
安徽巢湖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微生物岩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红剑 周跃飞 +1 位作者 谢巧勤 陈天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2-828,共7页
文章对安徽巢湖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微生物岩进行了化学成分和矿物组合分析,同时探索了盐酸溶解法分离样品中不同种类碳酸盐矿物的方法。结果表明,界线微生物岩成分均一,具有较高的Si、Al和Mn含量,主要由方解石、石英、黏土矿物和铁... 文章对安徽巢湖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微生物岩进行了化学成分和矿物组合分析,同时探索了盐酸溶解法分离样品中不同种类碳酸盐矿物的方法。结果表明,界线微生物岩成分均一,具有较高的Si、Al和Mn含量,主要由方解石、石英、黏土矿物和铁白云石组成,岩性上为泥质、白云质灰岩;岩石中的铁白云石自形程度较高,截面呈正三角形或菱形,晶粒大小在10μm左右;采用0.3%HCl(固液质量比1∶50)可以有效区分微生物岩中的方解石和铁白云石(前者溶解,后者不溶)。研究认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微生物岩形成于缺氧条件下;微生物促进了黏土矿物的生成,对碳酸盐矿物的生成无影响;铁白云石的生成经历了含铁碳酸盐沉积—碳酸盐去Mg、Fe作用—铁白云石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铁白云石 氧化还原条件 沉积 成岩
下载PDF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确立在我国的浙江省长兴县煤山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鸿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2001年3月7日,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传来一个振奋地学界的消息:全球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被正式确定在我国的浙江省长兴县煤山.这不仅是我国几代地学工作者数十年艰辛努力奋斗的结晶,而且是我国地学界的一大荣耀.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剖面 点位 浙江 长兴县 煤山 地质学
下载PDF
早三叠世生物—环境—年代地层研究
18
作者 童金南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587,共2页
早三叠世是地球历史上十分特殊的时期。经历古、中生代之交的重大地质突变事件后,中生代初早三叠世的地球生物和环境呈现一种非同寻常的面貌。由于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使得地球生态系处于一种萧条状态,生物界以演化上的灾难生物和... 早三叠世是地球历史上十分特殊的时期。经历古、中生代之交的重大地质突变事件后,中生代初早三叠世的地球生物和环境呈现一种非同寻常的面貌。由于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使得地球生态系处于一种萧条状态,生物界以演化上的灾难生物和生态学上的机会生物为特色,占据着主要的生态领域。由于许多灾难生物和机会生物具有演化变异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 环境地 年代地 三叠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全球
原文传递
青海省沱沱河地区晚二叠世乌丽群牙形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19
作者 陈奋宁 张海军 +1 位作者 陈守建 杜兵盈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2-593,共2页
青海省格尔木市沱沱河地区晚二叠世乌丽群由老到新包括那益雄组和拉卜查日组。乌丽群与下伏开心岭群九十道班组灰岩整合接触,与上覆甲丕拉组为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在沱沱河地区开心岭煤矿晚二叠世乌丽群拉h查日组中首次获得牙形石。
关键词 生物地 年代地 牙形石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乌丽群 沱沱河地区 青海
原文传递
黔南克脚二叠纪末生物群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
作者 王瀚 蒋杨 +3 位作者 杨廷禄 肖异凡 吴顺宝 何卫红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173,共6页
贵州惠水克脚剖面是南盘江盆地北缘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地层连续,产不同门类的化石,对古生代-中生代之交黔南古地理和生物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剖面主要包括上二叠统大隆组和下三叠统大冶组下部。大隆组岩性主要为硅质泥岩、钙质... 贵州惠水克脚剖面是南盘江盆地北缘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地层连续,产不同门类的化石,对古生代-中生代之交黔南古地理和生物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剖面主要包括上二叠统大隆组和下三叠统大冶组下部。大隆组岩性主要为硅质泥岩、钙质泥岩和炭质页岩,夹火山灰黏土岩与薄层硅质灰岩,泥岩发育水平层理。大隆组主要产游泳生物菊石、浮游生物放射虫,另外产小个体腕足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等,少数层位含植物化石。大冶组下部主要为薄层泥质灰岩夹钙质泥岩。通过岩性、古生物组合、沉积构造等分析,认为本剖面在二叠纪末为离古陆较近的深水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组合 沉积环境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克脚剖面 贵州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