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早期五言体的生成途径及其对汉诗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葛晓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27,共13页
本文分两步探讨了五言句二三节奏的形成过程,以及五言体寻找句序以构成篇制节奏的多种途径,指出早期五言诗之所以大量使用叠字、对偶、顶针、排比等修辞重叠,主要是为了解决句与句、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和承接的问题。但这是五言体生成之...
本文分两步探讨了五言句二三节奏的形成过程,以及五言体寻找句序以构成篇制节奏的多种途径,指出早期五言诗之所以大量使用叠字、对偶、顶针、排比等修辞重叠,主要是为了解决句与句、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和承接的问题。但这是五言体生成之初的必经阶段,而不是固定的成熟模式。逐渐摆脱对修辞重叠的依赖,充分发挥五言便于单行散句组合的优越性,才是五言体此后发展的长远方向。汉诗正处于早期五言体式生成发展之初的这一过渡阶段,其特殊艺术风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由此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句
二三
节奏
句序
修辞重叠
生成途径
体式结构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早期五言体的生成途径及其对汉诗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葛晓音
机构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27,共13页
文摘
本文分两步探讨了五言句二三节奏的形成过程,以及五言体寻找句序以构成篇制节奏的多种途径,指出早期五言诗之所以大量使用叠字、对偶、顶针、排比等修辞重叠,主要是为了解决句与句、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和承接的问题。但这是五言体生成之初的必经阶段,而不是固定的成熟模式。逐渐摆脱对修辞重叠的依赖,充分发挥五言便于单行散句组合的优越性,才是五言体此后发展的长远方向。汉诗正处于早期五言体式生成发展之初的这一过渡阶段,其特殊艺术风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由此得到解释。
关键词
五言句
二三
节奏
句序
修辞重叠
生成途径
体式结构
Keywords
five-characters-verse
two-and-three-feet-rhythm(
二三
节奏
)
syntax order
rhetoric repetition
geneses
typical structur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早期五言体的生成途径及其对汉诗艺术的影响
葛晓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