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的宪法观念史:超越事实论的变迁 被引量:17
1
作者 翟国强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8,共8页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宪法观念对中国的宪法制度具有决定性影响力。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宪法概念的理解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受了苏联版本的事实论宪法概念。在制定新宪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开始对事实...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宪法观念对中国的宪法制度具有决定性影响力。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宪法概念的理解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受了苏联版本的事实论宪法概念。在制定新宪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开始对事实论的宪法概念进行了反思,认为宪法不仅仅是对民主事实的确认,也是对未来的规范和指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宪法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发展演变。迄今,意志论和规范论的宪法概念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主流概念。与此相应,主流的政治话语体系也更加强调全面实施宪法,发挥宪法的规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中国共产党 事实 规范
原文传递
保证人地位事实论的重构与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啸天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5-424,共20页
对于保证人地位的界定标准,我国存在规范论与事实论的对立。规范论存在缺陷而不应被采纳,事实论的理论进路尚存困境,亟待重构。立基于不真正不作为犯在归因上的开放式与归责上的主体限缩式结构,以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的选择身份为参照点... 对于保证人地位的界定标准,我国存在规范论与事实论的对立。规范论存在缺陷而不应被采纳,事实论的理论进路尚存困境,亟待重构。立基于不真正不作为犯在归因上的开放式与归责上的主体限缩式结构,以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的选择身份为参照点,能够析出"基于选择而事前现实地支配法益"这一保证人地位界定标准。在理论上,该标准能够明确界分作为犯、不真正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三者,且能够解决围绕先行行为所产生的理论争议;在实践上,该标准有助于我国在审判中做到罪刑相适应,且能够合理区分不作为的参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 事实 归因 归责 现实支配
原文传递
刑法中行为单复数的判断:事实与规范之间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彦强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0-1361,共22页
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是竞合论的分水岭,也是想象竞合与实质竞合的区分标准。行为数乃前构成要件的事实概念,不应以"构成要件该当次数""法益数"等规范标准来判断行为单复数,只能从事实层面根据类型化的"单一行... 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是竞合论的分水岭,也是想象竞合与实质竞合的区分标准。行为数乃前构成要件的事实概念,不应以"构成要件该当次数""法益数"等规范标准来判断行为单复数,只能从事实层面根据类型化的"单一行为的客观结构形式",并结合主观意思决定的单一性来判断。但规范并非无所作为,除了以"前见"介入事实判断外,它还通过其立法创制机能实现对行为单数的拟制;不作为犯、过失犯等特殊犯罪形态的行为单复数也离不开解释论上的规范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单数 行为复数 事实 规范
原文传递
迷惘的本质:图书馆本质若干元问题辨析——图书馆本质研究之七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君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1,共10页
对图书馆本质的"有"与"无","是"与"非","动"与"静","一"与"多"等元问题的认识,历来存在极大的分歧,影响了图书馆本质研究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我国图... 对图书馆本质的"有"与"无","是"与"非","动"与"静","一"与"多"等元问题的认识,历来存在极大的分歧,影响了图书馆本质研究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我国图书馆本质研究中上述元问题的各种认识的梳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图书馆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社会事物,其本质是实际存在的,对图书馆本质的探寻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图书馆本质是一个事实问题,而不是一个价值问题,实践是检验图书馆本质观的首要标准;图书馆本质是"生成"的,虽然具有稳定性但也是变化的;"图书馆"作为一个学科名称,它指代的对象必然是一种"类现象",因而其本质必然是普遍性、特殊性和个别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本质 实在 虚无 事实 价值 一元 元研究
下载PDF
论我国宪法的效力根据——基于一种开放的规范主义立场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玉山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5-142,共8页
唯有明晰地界说宪法的效力根据,才能理解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和高级的。对宪法之效力根据的探讨对于完成宪法的体系化思考是必要的,而这又对宪法解释与适用的实践助益甚大。笔者认为以事实论的立场探讨该问题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而以传... 唯有明晰地界说宪法的效力根据,才能理解为什么宪法是根本的和高级的。对宪法之效力根据的探讨对于完成宪法的体系化思考是必要的,而这又对宪法解释与适用的实践助益甚大。笔者认为以事实论的立场探讨该问题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而以传统规范论的立场解决该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而提出开放的规范主义,尝试以实定宪法的内部与外部规范为依据比较融贯地证成我国宪法的效力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的效力根据 事实 传统规范主义 开放的规范主义
下载PDF
人权是什么?——三种阐释与一个回答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光杰 徐品飞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2年第18期182-196,共15页
本文首先从人权的价值论、人权的规范论及人权的事实(实证)论来阐释人权,以求展示人权的不同侧面。在人权的价值论中,考察了人权的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并揭示了人权价值内含的三个信念:人的共同性与多样性、人的平等、个人自治理念... 本文首先从人权的价值论、人权的规范论及人权的事实(实证)论来阐释人权,以求展示人权的不同侧面。在人权的价值论中,考察了人权的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并揭示了人权价值内含的三个信念:人的共同性与多样性、人的平等、个人自治理念;在人权写规范论中,分析了人权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内容,对人权内容的分析,主要借助于霍菲尔德的权利分析框架;在人权的事实论中,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了人权现象作为一种事实在人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内在基础。最后,基于对人权的上述理解,反驳了关于"人权谎言论"的观点,揭示了人权的人性关怀与对现世的意义,从而又反过来深化了对人权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价值 规范 事实 霍菲尔德 权利分析框架 “人权谎言 人性关怀
下载PDF
证据根据论评析
7
作者 王玉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389-391,共3页
证据定义问题是由刑事诉讼法定义引起的众说纷纭的问题,至今未能形成一致看法。“根据论”是众多学说中的重要的一个分支。“根据论”关于证据的定义具有简洁、明晰的特点,顺应了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也受到法学界广泛关注。“根据论”的... 证据定义问题是由刑事诉讼法定义引起的众说纷纭的问题,至今未能形成一致看法。“根据论”是众多学说中的重要的一个分支。“根据论”关于证据的定义具有简洁、明晰的特点,顺应了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也受到法学界广泛关注。“根据论”的主张没能像根据论者宣称的那样,是“最简洁、最准确”的定义,反而由于“根据论”研究方法上的局限,重新走上循环定义老路,不仅未能揭示证据的本质属性,反而使证据定义研究回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证据定义 事实 根据 定义循环
下载PDF
不作为犯中支配理论的法教义学展开——兼与徐万龙博士商榷
8
作者 李志恒 《刑法论丛》 2021年第3期1-31,共31页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研究路径中存在规范论与事实论的对立。支配理论立基于事实论,目的在于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等价提供依据。学界目前对支配理论的批判多是基于研究路径的差异而进行的片面解读。实际上,无论是规范论还是事实论的研究方法更...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研究路径中存在规范论与事实论的对立。支配理论立基于事实论,目的在于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等价提供依据。学界目前对支配理论的批判多是基于研究路径的差异而进行的片面解读。实际上,无论是规范论还是事实论的研究方法更多是对不真正不作为犯思考角度的不同,并非绝对的正误之争。只是从中国刑法自身语境出发,相比于规范论,可能以事实论为基础的支配理论更值得被采纳。在支配理论的支配对象之争上,排他支配理论相较于结果原因支配理论更符合支配理论总体的发展方向。而检讨排他支配理论内部的纷争,脱胎于领域支配说的积极的危险接受说在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等价提供依据上更加合理。行为人只要基于自己的意思,积极主动地接受了对于法益的保护,而且排他性地支配着针对法益的危险流程,使其最终转化为实害结果,那么无论其动机如何,此时的行为人都可以成立不真正不作为犯。根据积极的危险接受说的立场,实践中先行行为人、空间管理者、特殊职业者、亲属之间等不救助的刑事责任得以妥当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配理 事实 排他支配理 积极的危险接受说
原文传递
论构建法律宏观理论体系——对法的价值、规则和事实的统一研究
9
作者 关明凯 戴金龙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232-233,共2页
时至今日,就理论法学而言,对于如何建立法律的宏观理论体系并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基于此,本文从法律的价值论、本体论和事实论三方面尝试建立法律的宏观理论体系,以提出统一法学理论研究的可行性路径,从而有效回答法学理论研究的... 时至今日,就理论法学而言,对于如何建立法律的宏观理论体系并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基于此,本文从法律的价值论、本体论和事实论三方面尝试建立法律的宏观理论体系,以提出统一法学理论研究的可行性路径,从而有效回答法学理论研究的统一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价值 本体 事实
下载PDF
刑事诉讼证据“事实论”辨析
10
作者 徐刚 汪永杰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3-55,共3页
刑事诉讼实践表明,“事实论”不切合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的实质要求,未能真正反映和提示证据的本质属性,且“事实论”在对“证据”的定义上也存在瑕疵,由此造成了刑事诉讼证据理论与刑事诉讼实践的矛盾。刑事诉讼证据具有准真性、准联性... 刑事诉讼实践表明,“事实论”不切合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的实质要求,未能真正反映和提示证据的本质属性,且“事实论”在对“证据”的定义上也存在瑕疵,由此造成了刑事诉讼证据理论与刑事诉讼实践的矛盾。刑事诉讼证据具有准真性、准联性、准信性的特点,它只能是可资采信的凭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证据 "事实" 可资采信
下载PDF
刑事诉讼证据“事实论”辨析
11
作者 汪永杰 《江东论坛》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据 "事实" 证据制度 证明力 概念 准真性 准联性 准信性
下载PDF
人工智能民事司法应用的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以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为基础 被引量:62
12
作者 高翔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80,共15页
在人工智能推动下的司法改革当中,让机器通过深度学习以认知个案,是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前提与薄弱之处。当前,地方法院的实践尚未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方法。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前提是法律知识图谱的构建以及裁判规则的类型化与要素化。... 在人工智能推动下的司法改革当中,让机器通过深度学习以认知个案,是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前提与薄弱之处。当前,地方法院的实践尚未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方法。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前提是法律知识图谱的构建以及裁判规则的类型化与要素化。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与司法人工智能的生成规律具有内生契合性,可作为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分词设置、知识图谱设计的基础与前端理论。具体应用路径是依要件事实论不断进行层级解构,将案件认事用法解构为不同层级要素,并由法律专家分层级、分阶段标注,从而形成以要素标注的法律知识图谱大数据,以供机器学习。要件事实论之于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具有独立性,人工智能难以代替法官。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与民事诉讼制度具有相互促进关系,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开拓中国民事诉讼的崭新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件事实 人工智能 民事司法 法律知识图谱 要件解构
原文传递
立法事实论:为刑事立法科学化探索未来 被引量:31
13
作者 姜涛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29,共17页
刑事立法中的假想式立法以激情立法与案例立法为典型,其与刑事立法科学化的要求背道而驰。为保持基本的刑法理性,避免假想式立法,实现刑事立法的科学化,刑事立法应植入立法事实的基因,提倡并发展立法事实论。立法事实是通过实证分析、... 刑事立法中的假想式立法以激情立法与案例立法为典型,其与刑事立法科学化的要求背道而驰。为保持基本的刑法理性,避免假想式立法,实现刑事立法的科学化,刑事立法应植入立法事实的基因,提倡并发展立法事实论。立法事实是通过实证分析、价值判断、政策选择等过程而得以确认的,具有法益保护的真实性、必要性与价值性的规范性事实,有别于纯社会生活意义上的客观性事实。立法事实论有助于克服法益论的局限,立法事实可以为法益的确定提供客观的判断根据。刑事立法应重视立法中的实证分析;坚持只创设调整性规则,拒斥构成性规则;凡不具有法益保护的真实性、必要性、价值性的情况,都不具有立法事实根据,刑法不应将相关行为犯罪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想式立法 刑事立法科学化 立法事实 法益 立法事实
原文传递
智能司法的辅助决策模型 被引量:24
14
作者 高翔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75,共16页
辅助裁判模型是智能司法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智能司法辅助裁判模型的理论工具应实现由“法律逻辑+人工智能”向“法律逻辑+诉讼法哲学+人工智能”的转变,使智能司法辅助裁判可真正融入司法实践。司法人工智能遵循“法律本体库—要件解... 辅助裁判模型是智能司法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智能司法辅助裁判模型的理论工具应实现由“法律逻辑+人工智能”向“法律逻辑+诉讼法哲学+人工智能”的转变,使智能司法辅助裁判可真正融入司法实践。司法人工智能遵循“法律本体库—要件解构与标注—自然语义识别与深度学习—司法人工智能”的生成路径。智能司法辅助裁判模型是以要件事实论为指引建立待决案件信息与法律本体库的匹配关系,达致匹配度要求后输出裁判结果的过程。法律选择及解释模型、诉讼证明模型、证据能力评价模型与证据推理模型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功能定位与适用范围,需进行精细化构建,为法官裁判提供新的分析工具与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辅助裁判模型 法律本体库 认知案件 要件事实 诉讼法哲学
下载PDF
《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举证责任配置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雷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共10页
《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应该本着夫妻身份共同体特点,坚持兼顾主观意思(共同意思论)和客观用途(用途论)的多元化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充分涵盖因民事法律行为和非因民事法律行为所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以实现夫妻一方财产权利、夫... 《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应该本着夫妻身份共同体特点,坚持兼顾主观意思(共同意思论)和客观用途(用途论)的多元化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充分涵盖因民事法律行为和非因民事法律行为所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以实现夫妻一方财产权利、夫妻另一方财产权利与债权人债权之间的利益平衡。作为民法价值判断问题,在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立法条文安排上,应该注意区分基于日常家事代理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与非基于日常家事代理形成的夫妻共同债务,在非基于日常家事代理产生的夫妻共同债务问题上注意区分“共债共签”的原则与“共同用途论”“单方用途论”的例外'法律适用过程中,结合要件事实论的民事司法技术,当事人围绕夫妻共同债务存在请求、抗辩、再抗辩的动态展开过程,对应的举证责任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妻共同债务 举证责任 要件事实 《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 夫妻身份共同体
原文传递
要件事实论与日本法律人培养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丽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7-160,共4页
实际的民事诉讼往往以“要件事实”为核心组建,因此,作为法律人,只有熟练掌握要件事实理论方能在诉讼中游刃有余。同时,要件事实理论已经成为日本法律人的共同语言,必可对我国法律人培养有所助益。
关键词 法律人培养 要件事实 要件事实
下载PDF
要件事实论视野下民法典之解释学展开路径
17
作者 王倩 袁中华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76,共16页
传统民法学研究对于民法的裁判规范属性未给予足够重视。这种学理局限在遭遇民法典在裁判规范问题上的“准备不足”时又被加剧和放大,对此有必要引入作为“裁判规范之民法”的要件事实论予以克服,从而实现实体与程序的顺畅衔接。借鉴要... 传统民法学研究对于民法的裁判规范属性未给予足够重视。这种学理局限在遭遇民法典在裁判规范问题上的“准备不足”时又被加剧和放大,对此有必要引入作为“裁判规范之民法”的要件事实论予以克服,从而实现实体与程序的顺畅衔接。借鉴要件事实论的“请求原因不同则诉讼标的不同”等思维并结合对于民法典合同编通则上规范群的解释,可以探索识别和区分请求权的标准从而构建完善的请求权体系。借鉴要件事实论的“原则/例外”等思维并结合《民法典》第235条等规范群的解释,可以思考要件事实的法解释学操作流程从而建立妥当的“请求原因/抗辩/再抗辩”的要件事实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件事实 请求权体系 请求原因 抗辩 再抗辩
原文传递
《学海》2007年总目录 被引量:3
18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1-244,共4页
关键词 主题研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正当性 企业社会责任 马克思主义法学 邓晓芒 要件事实 任务型组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伦理秩序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运动研究 管理沟通 逻辑 可持续性发展 检索工具 目录
下载PDF
要件事实论与民事判决书改革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培芳 段文波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6,共5页
民事判决书改革一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写好判决书的“制作技术”,而支撑该套技术理论的阙如,又是造成判决书“剪不断、理还乱”的根本要因。要件事实理论使判决书的写法与裁判的内容紧密勾连,可以为解决当下判决书“... 民事判决书改革一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写好判决书的“制作技术”,而支撑该套技术理论的阙如,又是造成判决书“剪不断、理还乱”的根本要因。要件事实理论使判决书的写法与裁判的内容紧密勾连,可以为解决当下判决书“说理难”提供一条规范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书 说理难 要件事实
下载PDF
简述关于宗教起源的几种理论——以古典进化论学派及法国社会学派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存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2-165,共4页
自宗教学产生起,对宗教的起源问题的探讨就从未中断过。首先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宗教起源的探讨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以斯宾塞和泰勒为首的古典进化论学派。在这以后,以迪尔凯姆为首的法国社会学派用宗教产生于"社会事实"的... 自宗教学产生起,对宗教的起源问题的探讨就从未中断过。首先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宗教起源的探讨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以斯宾塞和泰勒为首的古典进化论学派。在这以后,以迪尔凯姆为首的法国社会学派用宗教产生于"社会事实"的观点推翻了古典进化论学派的"泛灵论"。此外还有一系列学者对宗教的起源问题进行了论述,本文主要简述古典进化论学派以及以迪尔凯姆为首的法国社会学派的观点,并进行简单比较,其他学派姑且不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起源 万物有灵 巫术 社会事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