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66
1
作者 李贺 张雪 +1 位作者 高海鹰 傅大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37-1041,共5页
在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禄口高架桥降雨径流水质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出流规律、径流中污染物的事件平均浓度(EMC)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降雨量大、初期降雨强度大的降雨事件,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 在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禄口高架桥降雨径流水质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探讨了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出流规律、径流中污染物的事件平均浓度(EMC)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降雨量大、初期降雨强度大的降雨事件,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初期效应显著,整个污染物的出流浓度随降雨历时呈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对于降雨量小、降雨强度小的降雨事件污染物浓度没有明显的降低趋势;SS、COD、BOD5、NH3-N、TN和TP的EMC中值浓度分别为126,127,19.50,1.59,4.44,0.28mg/L.SS与COD为主要污染物.高速公路路面降雨径流中污染物受前期晴天数影响最大,SS、COD、TP受降雨强度的影响显著,而降雨量对BOD5、NH3-N、TN影响仅次于前期晴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雨水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面径流的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林莉峰 李田 李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30-1434,共5页
通过2003-2005年连续3a对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的采样与检测,获得了19个采样点56组径流水样污染物(COD、BOD5、SS、NH4^+-N、TP、TN)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线.据此分析了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降雨特性之间的关... 通过2003-2005年连续3a对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的采样与检测,获得了19个采样点56组径流水样污染物(COD、BOD5、SS、NH4^+-N、TP、TN)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线.据此分析了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降雨特性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地表径流水质的事件平均浓度,分析了事件平均浓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降雨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上海市区非渗透性地面径流事件平均浓度中值(mg/L)为:COD205,BO耽68,KS185,NH4^+-N3.14,TP0.40,TN7.23,大大高于法国巴黎同类研究的结果;BOD5与COD的比值约为0.37,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相关监测的结果.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区地表径流污染严重,即使实现了理想的分流制也难以控制面源污染对城市水环境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径流污染 非渗透性地表 事件平均浓度
下载PDF
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3
作者 李春林 胡远满 +2 位作者 刘淼 徐岩岩 孙凤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2-500,共9页
城市非点源污染是伴随城市化而出现的新问题,其主要来源于城市中的工业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和土壤侵蚀等,通过暴雨径流的冲刷作用汇入城市水体,从而严重危害着城市水体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安全。本文阐述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概念... 城市非点源污染是伴随城市化而出现的新问题,其主要来源于城市中的工业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和土壤侵蚀等,通过暴雨径流的冲刷作用汇入城市水体,从而严重危害着城市水体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安全。本文阐述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评述了城市暴雨径流的主要研究方法,即事件平均浓度(EMC)和初期冲刷(FF);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SWMM和HSPF两种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和低影响发展(LID)在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最后根据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研究要在加强污染物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非点源模型,而中国要研究适合本国的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和将城市非点源污染治理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非点源污染 事件平均浓度 初期冲刷 最佳管理措施 低影响发展
原文传递
上海市文教区屋面径流水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贺 李田 李彩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在对2003-2006年上海市文教区屋面径流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屋面径流污染物的出流过程,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屋面径流水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屋面径流污染物EMC的对数正态概率分布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分布,说明污染... 在对2003-2006年上海市文教区屋面径流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屋面径流污染物的出流过程,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屋面径流水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屋面径流污染物EMC的对数正态概率分布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分布,说明污染物EMC具有较好的正态分布性;上海市文教区屋面径流污染物COD、SS、BOD5、NH4^+-N、TP和TN的EMC中值浓度分别为42.6、76.9、15.2、1.61、0.14和4.8 mg/L;通过聚类分析可知,屋面径流水质整体上受大气沉降等污染物累积效应的影响最大,而受雨水冲刷作用的影响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径流水质 对数正态分布 事件平均浓度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主干道路面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陈莹 赵剑强 胡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1-788,共8页
在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路建立路面径流原位采样站,利用自制流量等比例采样装置,全程收集2009年3月~2010年2月的32场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测试径流SS、COD、溶解性COD、NH3-N、Pb、溶解性Pb、Zn和溶解性Zn的事件平均浓度(EMC),研究路... 在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路建立路面径流原位采样站,利用自制流量等比例采样装置,全程收集2009年3月~2010年2月的32场降雨产生的路面径流,测试径流SS、COD、溶解性COD、NH3-N、Pb、溶解性Pb、Zn和溶解性Zn的事件平均浓度(EMC),研究路面径流污染强度、污染物赋存状态、相关关系、浓度影响因素以及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城市主干道路面径流污染物EMC变异大且污染严重,SS、COD、溶解性COD、NH3-N、Pb、Zn、溶解性Zn的EMC中值分别为1543,574,129,1.86,0.042,0.219,0.111mg/L,变异系数0.41~0.8,其中SS、COD的EMC中值远大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是主要污染物.路面径流中Pb主要以颗粒态存在,而47.4%的Zn、25.1%的COD呈溶解态.径流中颗粒物是许多其他污染物的载体,COD、Pb、Zn均与SS在显著性水平0.01时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807和0.903.表征降雨特征的各因子中,降雨量、最大降雨强度与污染物浓度呈负相关,降雨历时与除NH3-N之外的其他污染物呈负相关,相关性依次为降雨量>最大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前期晴天时间与溶解性Zn和溶解性COD浓度正相关,但与其它污染指标不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SS、COD和NH3-N浓度随季节明显变化,而溶解态COD、重金属Pb、Zn和溶解态Zn的浓度季节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主干道 路面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赋存状态 相关关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海高密度居民区合流制系统雨天溢流水质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贺 李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65-1569,共5页
城市面源污染已成为上海城区河道的主要污染源.为此,研究了上海市合流制排水区域SA雨天溢流的水质特性,并探讨了溢流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域雨天溢流COD、BOD、SS、NH3-N、TN、TP事件平均浓度的均值分别为614mg/L、208.5 m... 城市面源污染已成为上海城区河道的主要污染源.为此,研究了上海市合流制排水区域SA雨天溢流的水质特性,并探讨了溢流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域雨天溢流COD、BOD、SS、NH3-N、TN、TP事件平均浓度的均值分别为614mg/L、208.5 mg/L、684 mg/L、17.6 mg/L、29.8 mg/L、3.0 mg/L,远高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分析事件平均浓度的对数正态概率分布表明,BOD的对数正态分布性最好;此外,研究还发现COD和SS溢流浓度和前期晴天数与降雨历时的比值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面源污染 合流制溢流 事件平均浓度 对数正态分布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长三角典型村域次降雨条件下氮素非点源输出特征 被引量:25
7
作者 曹杰君 高扬 +4 位作者 黄海波 黄红艳 毛亮 张旭 周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87-2593,共7页
研究长三角典型都市农业村镇不同土地利用下的氮素非点源输出特征,以期为治理该区域的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典型次降雨径流事件中氮形态和输出负荷变化的研究发现:监测点总氮(TN)的事件平均浓度(EMC)为20.01~22.83mg/L,其中溶解态... 研究长三角典型都市农业村镇不同土地利用下的氮素非点源输出特征,以期为治理该区域的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典型次降雨径流事件中氮形态和输出负荷变化的研究发现:监测点总氮(TN)的事件平均浓度(EMC)为20.01~22.83mg/L,其中溶解态氮(DN)占TN的比例最大;研究区非点源氮流失以溶解态为主,DN又以溶解态有机氮(DON)为主.耦合各形态氮浓度与径流量特征,发现非点源氮素输出呈现2个峰值,且出现在径流峰值之前4~55min;TN、DN和硝态氮(NO3--N)浓度随降雨时间增加呈现减少趋势;氮素负荷受其浓度和径流量的共同作用,基本上呈现与氮素浓度相同的变化特征,但起伏变化较为平缓.氮素污染负荷积累曲线分析表明,村域地表径流各形态氮素均存在初期冲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降雨径流 氮素 非点源污染 事件平均浓度 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上海中心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雨天溢流水质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贺 李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4,共5页
合流制排水系统雨天溢流已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河道的主要污染源。为此,重点研究了上海中心城区某合流制排水区域JXB系统雨天污染物溢流的出流过程和污染物的事件平均浓度,并探讨了溢流污染物的初期效应。结果表明,降雨特性对污染物溢流过... 合流制排水系统雨天溢流已成为上海中心城区河道的主要污染源。为此,重点研究了上海中心城区某合流制排水区域JXB系统雨天污染物溢流的出流过程和污染物的事件平均浓度,并探讨了溢流污染物的初期效应。结果表明,降雨特性对污染物溢流过程的水质影响较大;该区域雨天溢流COD、BOD5、SS、NH3-N的事件平均浓度分别为268、101、110、9.5mg/L,SS浓度明显低于相关研究的结果;分析溢流污染物的初期效应表明,JXB系统排江污染物的初期效应较为显著,其中COD和BOD5的初期效应比SS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面源污染 合流制溢流 事件平均浓度 初期效应
下载PDF
沈阳市降雨径流污染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春林 刘淼 +4 位作者 胡远满 布仁仓 孙凤云 宫继萍 陈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7-1336,共10页
城市降雨径流作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以沈阳市典型区域为例,研究了坡顶屋面、平顶屋面和路面3种下垫面降雨径流的总悬浮颗粒物(TSS)、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主要重金属... 城市降雨径流作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以沈阳市典型区域为例,研究了坡顶屋面、平顶屋面和路面3种下垫面降雨径流的总悬浮颗粒物(TSS)、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主要重金属(Cd、Pb、Cr、Cu、Ni和Zn)共10种污染物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污染物的浓度峰值提前于径流峰值;路面径流的污染程度重于屋面径流,TN是屋面径流的主要污染物,TSS、TN、TP、Pb和Cr则是路面径流的主要污染物,TSS超过了国家污水二级排放标准,其余污染物均超过了国家V类地表水标准;径流中TSS与除TN以外的其他8种污染物有较强相关性,氮、磷营养元素与降雨量和雨强大小呈显著正相关,COD则易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释放到径流中;与其他国家和城市对比发现,沈阳屋面径流中TSS、TN、TP和COD较少,但却有一定的重金属污染;路面径流中TSS和TP浓度较高,但TN和COD浓度较低,且重金属中Pb、Cr、Cu和Zn的污染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非点源污染 沈阳
原文传递
三种不同屋面雨水径流重金属污染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科峰 李贺 +2 位作者 傅大放 周方 陈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4-730,共7页
对南京市3种不同类型屋面的雨水径流中Cu、Zn、Pb、Cd4种重金属进行14场次降雨事件的现场取样监测,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出流规律,并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屋面径流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屋面径流4种重金属事件平均浓度(... 对南京市3种不同类型屋面的雨水径流中Cu、Zn、Pb、Cd4种重金属进行14场次降雨事件的现场取样监测,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出流规律,并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屋面径流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屋面径流4种重金属事件平均浓度(EMC值)具有较好的正态分布性,Cu、Zn、Pb、Cd的EMC中值浓度分别为19.4μg·L-1、131.0μg·L-1、19.9μg·L-1和0.31μg·L-1;屋面径流重金属污染受前期晴天数的影响最大;屋面径流重金属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雨前大气污染状况的影响,4种重金属与PM10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Cd>Pb>Zn>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雨水径流 重金属 事件平均浓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雨水径流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贺 石峻青 +2 位作者 沈刚 季晓亮 傅大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1-1625,共5页
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路面径流中Cd、Cu、Pb和Zn这4种重金属进行了现场取样检测,重点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的出流规律、事件平均浓度(EMC),并分析了降雨特征对径流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降雨事件重金属污染出流规律不同:降雨历... 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路面径流中Cd、Cu、Pb和Zn这4种重金属进行了现场取样检测,重点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的出流规律、事件平均浓度(EMC),并分析了降雨特征对径流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降雨事件重金属污染出流规律不同:降雨历时短、降雨量小、降雨强度小的降雨事件重金属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个径流过程中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降雨历时长、降雨量大、前期强度大的降雨事件初期污染物浓度高、污染重,初期效应显著;降雨历时短、降雨量较大具有双峰雨型的降雨事件中重金属出流存在"二次冲刷"现象.计算结果表明,Cd、Cu、Pb和Zn的EMC中值浓度分别为1.43μg.L-1、0.092 mg.L-1、38.6μg.L-1和0.51 mg.L-1.Pb总体污染程度较严重,Cd、Cu和Zn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污染程度较为接近.重金属浓度与降雨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降雨量对Cu的溶解出流影响较大,前期晴天数对Zn在路面的积累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径流 重金属 出流规律 事件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上海市城区径流污染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田 林莉峰 李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68-871,共4页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控制程度的提高,雨水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污染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进行了为期3年的采样调查,监测了COD、BOD5、SS、NH3-N、TP和TN等污染物指标,并估算...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控制程度的提高,雨水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日益突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污染成为城市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进行了为期3年的采样调查,监测了COD、BOD5、SS、NH3-N、TP和TN等污染物指标,并估算了单位面积径流年污染负荷。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区径流污染控制的综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地表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污染负荷 控制措施
下载PDF
高速公路雨水径流重金属出流特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贺 石峻青 +2 位作者 沈刚 季晓亮 傅大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5-349,共5页
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路面径流中Cd,Pb,Cu和Zn四种重金属进行了24次现场取样检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的出流特性与事件平均浓度(EMC).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降雨事件重金属污染出流特性不同:降雨历时短、降雨量小、降雨强度小的... 对南京机场高速公路路面径流中Cd,Pb,Cu和Zn四种重金属进行了24次现场取样检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的出流特性与事件平均浓度(EMC).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降雨事件重金属污染出流特性不同:降雨历时短、降雨量小、降雨强度小的降雨事件重金属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个径流过程中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降雨历时长、降雨量大、前期强度大的单峰、多峰降雨事件初期污染物浓度高、污染重,初期效应显著;降雨历时短、降雨量较大具有双峰雨型的降雨事件中重金属出流存在"二次冲刷"现象.Cd,Pb,Cu和Zn的EMC变化范围较大,分别为0.09-2.18,6.4-120.6μg/L和0.024-0.197,0.1-1.03mg/L.Pb总体污染程度较严重.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本研究Pb和Cd污染程度较低,Cu和Zn则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径流 重金属 出流特性 事件平均浓度
下载PDF
苏州市枫桥工业园区非点源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田永静 李田 +2 位作者 何绍明 钟爱诚 董鲁燕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89-91,94,共4页
对苏州市枫桥工业园区湘江路段的14场有效降雨事件径流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业区降雨径流水质较差,COD、SS、NH3-N、TN和TP的事件平均浓度(EMC)中值分别达到了119、188、2.30、6.35、0.80mg/L,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对苏州市枫桥工业园区湘江路段的14场有效降雨事件径流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业区降雨径流水质较差,COD、SS、NH3-N、TN和TP的事件平均浓度(EMC)中值分别达到了119、188、2.30、6.35、0.80mg/L,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Ⅴ类水体标准;COD、SS、NH3-N、TN和TP的污染负荷分别为846、1337、16、45、6kg/(hm2.a),是国外工业用地的2~7倍,与我国其他类型用地相比,SS负荷高是其主要特点;该工业区雨水径流的初期效应不明显,且主要污染物指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通过减少SS污染源来削减其他污染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降雨径流 非点源污染 事件平均浓度 初期效应 污染负荷
下载PDF
屋面雨水径流水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守城 何兆芳 +3 位作者 张烨 倪淑梅 谢云中 张科峰 《环境科技》 2012年第6期28-31,共4页
选择南京市区3处不同类型屋面(沥青屋面、瓦屋面、混凝土屋面),对7场降雨径流事件进行了监测分析,重点探讨了屋面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出流规律、事件平均浓度(EMC)。结果表明,对于降雨量大、降雨强度大的降雨事件,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整... 选择南京市区3处不同类型屋面(沥青屋面、瓦屋面、混凝土屋面),对7场降雨径流事件进行了监测分析,重点探讨了屋面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出流规律、事件平均浓度(EMC)。结果表明,对于降雨量大、降雨强度大的降雨事件,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整个出流过程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历时呈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对于降雨量小、降雨强度小的降雨事件污染物浓度没有明显降低趋势;降雨强度大、具有明显降雨峰值的降雨事件中污染物出流存在"二次冲刷"现象。EMC的计算结果表明,屋面径流TN,COD的污染严重,3种屋面的TN以及沥青、混凝土屋面COD超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限值,瓦屋面和沥青屋面的TP也超出了III类标准限值;SS和TP浓度排序:瓦屋面>沥青屋面>混凝土屋面,COD,TN的浓度排序为:沥青屋面>混凝土屋面>瓦屋面;受屋面类型、降雨特性和当地大气状况的影响,本研究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 雨水径流 出流规律 事件平均浓度
下载PDF
苏州市工业用地地表径流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田永静 李田 +1 位作者 叶公建 汤小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2,共4页
对苏州新区枫桥工业园湘江路段的10场有效降雨事件的地表径流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表径流水质参数COD、SS、NH3-N、TN、TP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95%置信水平下,SS与COD、TP、TN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R=0.45~0.72)。统计了污... 对苏州新区枫桥工业园湘江路段的10场有效降雨事件的地表径流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表径流水质参数COD、SS、NH3-N、TN、TP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95%置信水平下,SS与COD、TP、TN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R=0.45~0.72)。统计了污染物事件平均浓度(EMC),COD、SS、NH3-N、TN、TP的EMC中值分别为213、491、2.65、5.19、1.07mg/L,相对应的单位面积污染物负荷分别为1898、4375、24、46、10kg/(hm2.a)。与韩国Chongju工业区和上海市相比,SS负荷高是苏州新区枫桥工业园地表径流水质的主要特点,削减SS负荷对控制其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地表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污染负荷
下载PDF
不同屋面雨水径流中PAHs污染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科峰 傅大放 李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3,共5页
对南京市典型沥青屋面、瓦屋面径流中PAHs含量进行了9场降雨事件的现场取样监测,对比分析了2种不同屋面径流中PAHs的EMC值及其各组分的浓度,并对其初期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沥青屋面径流PAHs污染较严重,其平均浓度... 对南京市典型沥青屋面、瓦屋面径流中PAHs含量进行了9场降雨事件的现场取样监测,对比分析了2种不同屋面径流中PAHs的EMC值及其各组分的浓度,并对其初期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沥青屋面径流PAHs污染较严重,其平均浓度为4 261.7 ng/L,而瓦屋面径流PAHs平均浓度仅为351.2 ng/L.沥青屋面、瓦屋面径流中PAHs均以4环组分为主,沥青屋面径流中3环组分占较大含量,而瓦屋面径流中5环和6环PAHs浓度仅次于4环PAHs.大多数降雨事件中总PAHs及各组分均存在较显著的初期效应;前期晴天数对PAHs在屋面的累积影响最大,瓦屋面径流PAHs含量受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沥青屋面径流PAHs含量受降雨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径流 多环芳烃 事件平均浓度 初期效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天津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雨水径流污染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倩倩 李铁龙 +1 位作者 刘大喜 金朝晖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26,共5页
在对天津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水质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表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出流规律、污染物的事件平均浓度(EMC)以及污染物负荷量。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大多在径流初期10~20 min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降雨历时的延... 在对天津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水质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表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出流规律、污染物的事件平均浓度(EMC)以及污染物负荷量。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大多在径流初期10~20 min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降雨历时的延续,污染物浓度呈波浪性锯齿状降低,至降雨结束,污染物浓度最终趋于稳定,在整个径流污染过程中整体表现为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高于后期径流,具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地表雨水径流污染物SS、COD、BOD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3.15~676.21、70~3141、0.27~80.65 mg/L,污染负荷量分别为793~3 369、349~1 564、51~402 kg/(hm2.a),径流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标准,50%以上的污染物浓度测定值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污染物平均浓度和负荷量与广州市监测结果相近,比北京、上海市偏高,远大于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的监测值。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工业区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物负荷量最高,其次是商业区、居民区。研究得出,天津市地表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实施污染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 污染特征 土地利用类型 事件平均浓度 污染物负荷量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道路雨水径流重金属污染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微砾 陈学刚 +1 位作者 魏疆 赵直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对乌鲁木齐市区3条不同道路路面雨水径流进行了取样监测,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了径流中的Cu、Cd、Pb、Zn 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探讨了路面径流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平均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化及重金属元素浓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 对乌鲁木齐市区3条不同道路路面雨水径流进行了取样监测,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了径流中的Cu、Cd、Pb、Zn 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探讨了路面径流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变化、平均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化及重金属元素浓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重金属浓度均在5~15 min时达到高峰,随着降雨和径流的延续,浓度也逐渐降低。3个采样点中Zn、Cu、Pb的质量浓度较高,而Cd的含量最小。其中城市交通密集区路面(采样点Ⅱ)径流重金属浓度最高,支路路面(采样点Ⅲ)重金属的含量相对较低。乌鲁木齐市路面径流中重金属污染水平高于其他城市,反映出乌鲁木齐市在道路路面环境维护和管理上与其他城市的差距。路面径流中不同重金属元素间相关性强,说明重金属污染物具有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 重金属污染 事件平均浓度 城市道路
原文传递
快速城市化地区小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振邦 李超骕 曾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降雨径流污染对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水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在对深圳市石岩水库6条入库支流的4次降雨径流事件进行水文水质监测的基础上,选择CODCr、NH3-N、TN、TP、SS和BOD56种常见水质测试指标对该区域的降雨径流污染的水质状况、空间... 降雨径流污染对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水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在对深圳市石岩水库6条入库支流的4次降雨径流事件进行水文水质监测的基础上,选择CODCr、NH3-N、TN、TP、SS和BOD56种常见水质测试指标对该区域的降雨径流污染的水质状况、空间差异和初始冲刷效应等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降雨径流中耗氧性污染物尤其是固体悬浮物污染严重;城镇用地占较大比例的流域,污染物以颗粒态输出为主;城中村比例较大的子流域降雨径流污染严重;初始冲刷强度随着子流域不透水面积比例和雨强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 事件平均浓度 初始冲刷效应 快速城市化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