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良知呈现的现象学意蕴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云飞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6,177,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2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ZX066)
+1 种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项目(GD18CZX0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99-X521810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具有不同的面向。阳明晚年凸显良知之"是非之心"的自知面向,以是非之心统摄良知。阳明所聚焦的乃是功夫的入手和用力处的问题,而并未直接点出这一自知与意之所发之"同时性"特征。刘宗周正是从这一点切入展开对阳明良知说的批评。现象学家耿宁凭借敏锐的现象学分析,揭示了是非之心之自知与意之所发在阳明那里的"同时性"蕴涵,言阳明所未明言,出色地回应了宗周的批评。然而,耿宁的现象学分析却必须以修正现象学的原意识概念为代价才能成立,因此又导致新的疑难。现象学的争执意识和安宁意识展示了良知呈现的普遍结构,以此为视角分析阳明的良知概念,同样能回应宗周的批评,同时又避免了耿宁的疑难。
-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呈现
现象学
争执意识
安宁意识
-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0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