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场讲解中用于交互的句尾“了”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娅琼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5-677,共13页
在博物馆的现场讲解中,有一种特殊的"了讲解"。首先,它用于句尾,但与表示事态变化的"了2"有较大的差异。其次,它主要用于现场讲解语体,多见于判断句,一般出现在说话人发生位移或正在位移(含视线转移)的情境。此外,... 在博物馆的现场讲解中,有一种特殊的"了讲解"。首先,它用于句尾,但与表示事态变化的"了2"有较大的差异。其次,它主要用于现场讲解语体,多见于判断句,一般出现在说话人发生位移或正在位移(含视线转移)的情境。此外,它可以省略,不影响所在句子的命题意义。语料考察发现,该类"了"的使用并不随意,它是言者单向用来与听者交互的手段,帮助言者提醒听者位置、知识状态等的改变。本文在真实语料(4小时录音转写)的基础上,考察此类"了"使用的限制条件、表达功能和"交互"特征,并结合知域理论分析用于交互的句尾"了"用法产生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解 交互位移知识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