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谷方言助词“了着[lao^(24)ts■^(0)]”及其形成
1
作者 恒洲 《甘肃高师学报》 2023年第6期43-47,共5页
甘谷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经常用“了着”充当句末助词,陈述两个事件的先后顺序,突出未然事件的发生时间。“了着”的形成主要经历了语法结构的附着以及重新分析两个过程,演变动因来自语用频率的增加以及人类认知的主观性。
关键词 甘谷 助词 形成
下载PDF
从跨语言角度看现代汉语“形容词+了/着+宾语”的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钟晓雯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6-108,共3页
本文据前人对“形容词+了/着”格式的构词分析,指出它们在前加形容词的时候,因为不造成新的词位,那么就是原词的变体,词性也就不发生改变;并结合跨语言对比研究,指出汉语中的“形容词+了/着+宾语”语法格式与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形容词... 本文据前人对“形容词+了/着”格式的构词分析,指出它们在前加形容词的时候,因为不造成新的词位,那么就是原词的变体,词性也就不发生改变;并结合跨语言对比研究,指出汉语中的“形容词+了/着+宾语”语法格式与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形容词不变格形式带宾语是具有相同的句法功能,只是因为语言类型的差异而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语法手段,进而我们指出“了/着”另外的一种功能:是潜在的句法功能的标记,是形容词后加宾语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宾语”结构 跨语言对比 语言类型
下载PDF
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为(了/着)……而……”的考察
3
作者 李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8期53-55,共3页
本文以语体为中心,定量考察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为(了/着)……而……”在各语体中的分布情况,重点考察和统计其在散文中的分布,得出结论:在散文语体中,使用频率依次为“为+原因+而”>“为+目的+而”>“为+原因、目的+而... 本文以语体为中心,定量考察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为(了/着)……而……”在各语体中的分布情况,重点考察和统计其在散文中的分布,得出结论:在散文语体中,使用频率依次为“为+原因+而”>“为+目的+而”>“为+原因、目的+而”;并在语料基础上归纳出“为(了/着)……而……”的三种主要表达功能:“为+原因+而”与语体间的双向选择;“为……而……”中“为”后语义纠结;“为……而……”中“而”的韵律功能造成排比结构的功能。同时,也得出表达功能决定表达形式的结论,并证明了语体对研究汉语语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原因+而 语体 书面语
下载PDF
两岸华语教材“动态助词”之研究——以《实用视听华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
4
作者 刘静宜 《国际汉语学报》 2011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汉语与英语其中最大不同特点,就是没有较明显的形态变化,因而汉语需要借助于虚词,来表达其语法意义。本文以两岸最重要的教材《实用视听华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研究对象,以统计法、分析法、对比法、问卷等方法来分析。首先,研究... 汉语与英语其中最大不同特点,就是没有较明显的形态变化,因而汉语需要借助于虚词,来表达其语法意义。本文以两岸最重要的教材《实用视听华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研究对象,以统计法、分析法、对比法、问卷等方法来分析。首先,研究两套教材动态助词"了、着、过"之选用与统计,并加以比较。其次,对两套教材语法项"了、着、过"编排特点等,加以考察。最后,提出动态助词"了、着、过"教材安排之缺失,以俾华语教材编排者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视听华语 新实用汉语课本 动态助词“、过” 习得
下载PDF
跌倒了别急着站起来
5
作者 佚名 《现代语文(初中读写与考试)》 2005年第2期7-7,共1页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能够不被挫折吓倒,勇于从失败中重新崛起,这固然可贵,但善于冷静观察、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真正弄清究竟是什么东西让自己摔了跟头,从而避免再摔跟头或少摔跟头,却...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能够不被挫折吓倒,勇于从失败中重新崛起,这固然可贵,但善于冷静观察、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真正弄清究竟是什么东西让自己摔了跟头,从而避免再摔跟头或少摔跟头,却是更为可贵的,因为成功不仅仅需要信心、激情和坚韧,还需要清醒的头脑,需要理智的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别急站起来》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小品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