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气候环境因素对乾陵石刻风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阎敏 《文博》 2011年第4期82-85,共4页
乾陵司马道的大型石刻由南向北依华表、石马、石鸟、石人、石碑序列,对称地排列在两侧,形体雄伟,生动有力,充分展现了唐代石雕艺术的风采,是我国珍贵的石刻文物精品。然而,由于长期处于露天环境,历经千余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霜冻、... 乾陵司马道的大型石刻由南向北依华表、石马、石鸟、石人、石碑序列,对称地排列在两侧,形体雄伟,生动有力,充分展现了唐代石雕艺术的风采,是我国珍贵的石刻文物精品。然而,由于长期处于露天环境,历经千余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霜冻、地衣侵蚀、空气污染和人为破坏,这批珍贵的唐代石刻已因风化作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风化和破坏,急需开展全面的科学保护修复工作。本文主要针对乾陵司马道石刻区小气候环境的监测和分析,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石刻的风化影响,为深入了解石刻病害的成因、开展有效的保护修复尤其是预防性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乾陵石刻 影响
下载PDF
乾陵石刻裂隙的粘合处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伟强 和铃 甄广全 《文博》 2000年第5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乾陵石刻 裂隙 粘合处理 石灰岩 粘合材料 测定数据 操作方法 操作工艺 中国 文物修复
全文增补中
乾陵东一翁仲裂隙调查及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甄刚 秦立科 +3 位作者 马宏林 张鑫 张芳 陈国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2,共6页
乾陵东一翁仲病害众多,但裂隙是危及其安全的首要因素。通过现场调查确定了东一翁仲裂隙分布特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一翁仲现存5条影响其稳定性的裂隙,其中3条贯通,2条局部贯通。裂隙将石刻分割为5个块体,中间块体上... 乾陵东一翁仲病害众多,但裂隙是危及其安全的首要因素。通过现场调查确定了东一翁仲裂隙分布特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一翁仲现存5条影响其稳定性的裂隙,其中3条贯通,2条局部贯通。裂隙将石刻分割为5个块体,中间块体上大下小且重心前偏,导致石刻整体前倾,为石刻失稳提供了动力来源,脚后跟块体是石刻稳定的关键块体。石刻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当遇到关键块体上部破碎、钢箍断裂失效、地震荷载等任一情况时,石刻将处于失稳状态,有整体倒塌的危险。研究结果可为东一翁仲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陵石刻 翁仲 石刻病害 石刻裂隙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中日唐陵石刻保护
4
作者 齐扬 《文博》 2005年第4期7-,共1页
陕西唐陵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尤其顺陵、桥陵、乾陵石刻是其典型的艺术体现.顺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陵前石刻现存有34件,石走狮和天禄是其中的精品.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石刻总计124件,内城东、西、北门... 陕西唐陵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尤其顺陵、桥陵、乾陵石刻是其典型的艺术体现.顺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陵前石刻现存有34件,石走狮和天禄是其中的精品.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园石刻总计124件,内城东、西、北门之外各有石狮两尊,北门外另有仗马和控马人各3对,号称"六龙".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陵园石刻更富于写实性,堪称唐陵石刻艺术之冠,陵园现存石刻50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珍贵文物长期遭受着自然风化和破坏,大部分石刻现状堪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艺术 唐陵 唐高宗李治 陵前石刻 仗马 顺陵 控马 唐睿宗 桥陵 乾陵石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