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及继发乳糖酶缺陷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福建 谢声仪 《新生儿科杂志》 2004年第2期52-53,95,共3页
为探讨新生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及继发性乳糖酶缺陷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采用EILASA快速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方法及醋酸铅法,对38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51例新生儿腹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38例(74.51%),而在... 为探讨新生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及继发性乳糖酶缺陷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采用EILASA快速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方法及醋酸铅法,对38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51例新生儿腹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38例(74.51%),而在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38例中,大便乳糖阳性37例(97.37%)。结果提示,在秋冬季节,轮状病毒是新生儿腹泻的首位病原,而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绝大多数有继发性乳糖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 乳糖酶缺陷 乳糖测定 抗原
原文传递
乳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受与人体健康关系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金红华 汪云彩 +1 位作者 喻瑾 金伟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114-1116,共3页
由于乳糖在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labsorption,LM)或乳糖不耐受症(Lactose intolerance,LI)不仅可诱发小儿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而且还可造成人体腹泻、影响婴幼儿脑组织和神经系统的构建,... 由于乳糖在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labsorption,LM)或乳糖不耐受症(Lactose intolerance,LI)不仅可诱发小儿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而且还可造成人体腹泻、影响婴幼儿脑组织和神经系统的构建,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损害。本研究对乳糖不耐受的病因及发病因素、分型、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作一概述,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吸收不良 乳糖不耐受 尿半乳糖测定 健康
原文传递
尿半乳糖测定在新生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应辅助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晓红 饶钒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563-564,共2页
【目的】了解尿半乳糖测定在新生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相应饮食干预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对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影响。【方法】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132例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尿乳糖,根据结果对118例乳糖不... 【目的】了解尿半乳糖测定在新生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相应饮食干预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对新生儿感染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影响。【方法】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132例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尿乳糖,根据结果对118例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予以去乳糖奶粉,并口服金双歧,对照组不改变原喂养方法,其余治疗完全一致,观察其效果差异。【结果】经相应去乳糖奶粉饮食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后,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腹泻症状得到明显控制。【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易继发乳糖不耐受;相应去乳糖饮食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对乳糖不耐受的腹泻新生儿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尿半乳糖测定对诊断新生儿继发乳糖不耐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半乳糖测定 新生儿 继发 乳糖不耐受 治疗
下载PDF
基于微腔型电极的半乳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3
4
作者 贾能勤 朱燕 +2 位作者 章宗穰 朱建中 张国雄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911-914,共4页
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微腔型传感器芯片(腔深300μm,铂工 作电极1.2×1.2mm2)。作者对微腔型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特性的表征。并通过明胶包埋法将 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电极中,构成微腔型半乳糖传感... 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微腔型传感器芯片(腔深300μm,铂工 作电极1.2×1.2mm2)。作者对微腔型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特性的表征。并通过明胶包埋法将 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电极中,构成微腔型半乳糖传感器。该酶电极对半乳糖测定的上限为 4.5mmol/L,相关系数为0.9980。较适宜的pH范围为7.0~7,5,响应时间<50 s。该酶电极 在14天内连续使用,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放置一个月后测试仍保持较好的电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传感器 微控型电极 乳糖测定
下载PDF
无锡市600例儿童乳糖不耐受情况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林琼 王叶红 徐惠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4100-4101,共2页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腹泻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尿半乳糖测定试剂盒对600例儿童进行乳糖不耐受检测。结果:腹泻小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与健康小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的增长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呈下降趋...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腹泻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尿半乳糖测定试剂盒对600例儿童进行乳糖不耐受检测。结果:腹泻小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与健康小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的增长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在腹泻儿童中,0~1岁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均高于1~3、4~6及7~12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泻小儿易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特别是腹泻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不耐受 尿半乳糖测定 腹泻 儿童
原文传递
乳糖吸收不良、乳糖不耐受与人体健康关系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春伟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7期866-868,共3页
由于乳糖在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M或LI不仅可诱发小儿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而且还可造成人体腹泻、影响婴幼儿脑组织和神经系统的构建,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损害。本研究对乳糖不耐受的病因及发病因... 由于乳糖在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M或LI不仅可诱发小儿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而且还可造成人体腹泻、影响婴幼儿脑组织和神经系统的构建,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损害。本研究对乳糖不耐受的病因及发病因素、分型、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做一概述,为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吸收不良 乳糖不耐受 尿半乳糖测定 健康
原文传递
新生儿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测定与干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饶钒 张晓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6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对感染性腹泻新生儿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影响。[方法]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142例感染性腹泻新生儿尿乳糖,并将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予以去乳糖奶粉,并口服金双歧,对照组不改...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对感染性腹泻新生儿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影响。[方法]用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142例感染性腹泻新生儿尿乳糖,并将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予以去乳糖奶粉,并口服金双歧,对照组不改变原喂养方法,其余治疗完全一致,观察其效果。[结果]新生儿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83.10%,观察组患儿腹泻症状得到明显控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腹泻易继发乳糖不耐受;去乳糖饮食并口服金双歧治疗对乳糖不耐受的腹泻新生儿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尿半乳糖测定对诊断新生儿继发乳糖不耐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腹泻 乳糖不耐受 尿半乳糖测定
下载PDF
658例0~3岁儿童乳糖不耐受检出比例
8
作者 樊卫民 杨艳 +2 位作者 刘云 陈小慧 刘康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4年第5期445-446,共2页
目的:调查0~3岁不同年龄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与小儿腹泻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尿半乳糖测定试剂盒对658例(其中354例腹泻和304例非腹泻儿童)进行乳糖不耐受检测。结果0~7个月、8个月~1岁、1~2岁及2~3岁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 目的:调查0~3岁不同年龄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情况及与小儿腹泻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尿半乳糖测定试剂盒对658例(其中354例腹泻和304例非腹泻儿童)进行乳糖不耐受检测。结果0~7个月、8个月~1岁、1~2岁及2~3岁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比例分别为32.1%、28.6%、24.8%、10.6%;小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比例,腹泻组与非腹泻组分别为39.3%和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年龄的增长儿童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腹泻组中小儿中乳糖不耐受者检出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乳糖不耐受 尿半乳糖测定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下载PDF
路径化护理在行尿乳糖测定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江珊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7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究路径化护理在行尿乳糖测定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目的探究路径化护理在行尿乳糖测定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化护理在行尿乳糖测定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临床疗效,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化护理 尿乳糖测定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效果
下载PDF
尿半乳糖测定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及相应饮食指导
10
作者 杨浣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8期209-209,211,共2页
研究尿半乳糖测定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及相应饮食指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87例腹泻患儿,对87例患儿进行尿半乳糖检测,并对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进行去乳糖饮食指导,观察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实施前后症状改善... 研究尿半乳糖测定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及相应饮食指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87例腹泻患儿,对87例患儿进行尿半乳糖检测,并对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进行去乳糖饮食指导,观察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实施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共80例,阳性率92.0%(80/87);实施去乳糖饮食指导后患儿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7.50%,实施前患儿腹泻、呕吐、发热改善时间均高于实施后,对比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腹泻患儿进行尿半乳糖测定后,为乳糖不耐受阳性患儿进行去乳糖饮食指导,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半乳糖测定 小儿腹泻 饮食指导
下载PDF
粪乳糖测定在婴儿腹泻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建萍 李传美 +4 位作者 吴章忠 张聪 刘智聪 梁莉 苏丹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5-425,共1页
关键词 婴儿腹泻 乳糖测定 诊疗 消化道综合征 乳糖吸收不良 生长发育障碍 乳糖不耐受 大便次数
下载PDF
粪便乳糖测定在婴儿腹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黔 任福祥 +4 位作者 张彦 严毓芬 吕宇杰 郭海 党宝丽 《实用医药杂志》 2008年第11期1337-1337,共1页
根据临床观察和相关资料报道可知,乳糖不耐受是导致婴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改良Rubnen法,对粪便常规和粪便培养检验结果为阴性的55例腹泻患者进行了粪便乳糖测定。现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粪便 乳糖测定 婴儿 腹泻 分析
下载PDF
两种乳糖酶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云山 刘娅薇 +1 位作者 谭周进 惠华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2-244,共3页
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ONPG)法和双糖酶法是常用的乳糖酶活力测定方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ONPG法在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以及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双糖酶法,但此... 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ONPG)法和双糖酶法是常用的乳糖酶活力测定方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ONPG法在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以及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双糖酶法,但此种方法的重复性较差,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对比这两种方法,可为乳糖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合理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法 双糖酶法 乳糖酶活力测定 方法学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