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杨月欣 何梅 +5 位作者 崔红梅 边丽华 刘建宇 程五凤 徐浩烽 丰维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随机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4大城市的3~13岁健康儿童1168名,采用乳制品摄入量频率调查、乳糖耐量试验和氢呼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儿童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结果表明:3~5岁,7~8岁和11~13... 随机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4大城市的3~13岁健康儿童1168名,采用乳制品摄入量频率调查、乳糖耐量试验和氢呼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儿童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结果表明:3~5岁,7~8岁和11~13岁组儿童中,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分别为38.5%、87.6%和87.8%。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2.2%、32.2%和29.0%。中国4大城市儿童乳糖酶降低或消失发生的年龄在7~8岁。当儿童食用50g奶粉(含13~14g乳糖)时,吸收不良和不耐受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但学龄儿童中仍有39%~41.7%为吸收不良、牛奶不耐受症状发生率14%~16.7%。研究未发现乳糖酶缺乏的发生和儿童的喂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牛奶 乳糖酶缺乏 乳糖耐受
下载PDF
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 被引量:29
2
作者 何梅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9-342,共4页
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影响范围广泛。本文就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的概念、乳糖酶缺乏的检测方法、乳糖不耐受的危害及其饮食控制方法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乳糖酶缺乏 乳糖耐受 氢气呼气试验 酸乳
下载PDF
乳糖不耐受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钟燕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8-171,共4页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缺乏所引起 ,它与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关系密切。对乳糖不耐受的研究涉及到营养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和医学等多门学科 ,目前有关其发生机制 ,尤其是乳糖代谢和乳糖酶活性的表达调控等方面研究 ,...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缺乏所引起 ,它与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关系密切。对乳糖不耐受的研究涉及到营养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和医学等多门学科 ,目前有关其发生机制 ,尤其是乳糖代谢和乳糖酶活性的表达调控等方面研究 ,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但目前尚无明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耐受 乳糖代谢 乳糖酶活性
下载PDF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杨海军 孙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0-934,共5页
目的分析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02年10月-2007年10月住院并诊断为迁延性、慢性腹泻病8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包括食物过敏29例(85.3%),乳糖不耐受61例(73.5%),免疫功能低... 目的分析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02年10月-2007年10月住院并诊断为迁延性、慢性腹泻病8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包括食物过敏29例(85.3%),乳糖不耐受61例(73.5%),免疫功能低下55例(66.3%),感染35例(42.2%)等。长时间腹泻患儿多伴有营养不良,不同程度的离子紊乱、微量元素缺乏、肠道菌群失调等,部分患儿合并其他脏器受累(如心肌、肝脏等)。针对病因治疗,同时辅以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并不都是感染;其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经不同途径联合治疗,可从各个不同环节阻断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延性腹泻 慢性腹泻 食物过敏 乳糖耐受
下载PDF
小儿乳糖不耐受临床探讨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爱华 张维东 黄宝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4-156,共3页
为探讨乳糖不耐受(LI)在兰州地区的发病情况,我们自1991.3~1993.8采用徐州医学院推荐的醋酸铅氢氧化铵法,观察腹泻患儿2958例,不伴有腹泻症状的肠道外感染患儿203例,并以40例健康婴儿粪便为对照。发现3岁以下腹泻患儿中乳糖不耐受的发... 为探讨乳糖不耐受(LI)在兰州地区的发病情况,我们自1991.3~1993.8采用徐州医学院推荐的醋酸铅氢氧化铵法,观察腹泻患儿2958例,不伴有腹泻症状的肠道外感染患儿203例,并以40例健康婴儿粪便为对照。发现3岁以下腹泻患儿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占46.9%,且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3岁以上患儿无1例LI,这与不再以乳食为主有关;轮状病毒性肠炎的LI发生率显著高于细菌性肠炎(P<0.005);不伴有腹泻症状的肠道外感染患儿的大便乳糖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醋酸铅氢氧化铵法系非创伤性检查,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易行,尤其适于基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儿童 乳糖吸收 乳糖耐受 LI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肠炎转归的关系及其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阵 潜丽俊 +2 位作者 刘晟 王恩洁 丁桂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8-2621,共4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轮状病毒肠炎转归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乳糖不耐受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16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粪便还原糖检测结果分为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非乳糖不耐受组)...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轮状病毒肠炎转归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乳糖不耐受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12月收治16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粪便还原糖检测结果分为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非乳糖不耐受组),乳糖不耐受组分为康复组和未康复组,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结果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脱水发生率和腹泻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和治疗后,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之间腹泻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腹泻次数(3.32±2.78、2.98±3.12)均低于治疗前(7.86±2.87、7.34±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组和对照组腹泻病程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6.67±0.89)d低于未康复组(7.72±1.24)d,康复组患儿轻度腹泻、无肠道排毒比例均高于未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排毒是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不影响轮状病毒肠炎的转归,肠道排毒是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乳糖耐受 康复
原文传递
生物技术在乳糖不耐受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吕晓华 刘世贵 高荣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吸收不良)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乳糖酶、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低乳糖奶、基因治疗等3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技术在乳糖不耐受(吸收不良)防治中的应用,并提出口服经基因改造的益生菌制剂,从根... 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吸收不良)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乳糖酶、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低乳糖奶、基因治疗等3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技术在乳糖不耐受(吸收不良)防治中的应用,并提出口服经基因改造的益生菌制剂,从根本上解决乳糖酶缺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乳糖耐受 防治 应用 益生菌制剂
下载PDF
儿童乳糖酶缺乏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4
8
作者 赵聪敏 张雨平 +2 位作者 温恩懿 廖伟 尹晓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4-596,共3页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乳糖吸收不良 (LM )和乳糖不耐受 (LI)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研究感染性腹泻LM和LI的发生与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儿童 138名 ,男 72名 ,女 6 6名 ,年龄为 4个月至 12岁 ,和感染性腹泻患儿 95名 ,男 5 9名 ,...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乳糖吸收不良 (LM )和乳糖不耐受 (LI)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 ;研究感染性腹泻LM和LI的发生与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儿童 138名 ,男 72名 ,女 6 6名 ,年龄为 4个月至 12岁 ,和感染性腹泻患儿 95名 ,男 5 9名 ,女 36名 ,年龄为 2个月至 4岁。采用乙醇乳糖耐量试验 (LTTE)尿半乳糖 (U gal)测定法与症状反应评分 (SRS)进行判断。结果  138名儿童中LM和LI的发生率 :<4岁、4~ 5岁、6~ 7岁、8~ 9岁、10~ 12岁分别为 10 %、5 0 %、6 9.6 %、87%和 91.7%。 <4岁组LM和LI发生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 (P <0 .0 1)。 95名感染性腹泻患儿LM和LI的发生率和恢复率与腹泻病原有关。轮状病毒肠炎 ,大约 4周可痊愈。结论 健康儿童LM和LI发生率 4岁后明显增加 ;感染性腹泻儿童LM和LI的发生率与感染原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乳糖吸收 发生率 年龄 乳糖耐受
下载PDF
婴儿乳糖不耐受的诊治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姚福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6-498,共3页
婴儿乳糖不耐受(LI)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约占婴儿腹泻的46%~70%。LI的腹泻无特异性,单凭临床难以确诊。确诊LI必须有乳糖吸收不良(LM)的客观指标。呼气氢试验、肠黏膜活检、双糖酶测定等方法在国外已开展较多,但均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 婴儿乳糖不耐受(LI)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约占婴儿腹泻的46%~70%。LI的腹泻无特异性,单凭临床难以确诊。确诊LI必须有乳糖吸收不良(LM)的客观指标。呼气氢试验、肠黏膜活检、双糖酶测定等方法在国外已开展较多,但均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最简单的方法为测定粪便中的还原糖。国际上已公认,用Clinitest试剂测定粪糖可作为婴儿LI的粗筛试验。由于Clinitest试剂必须进口,购买不便,国内又先后推出了醋酸铅法、改良班氏试剂法。笔者近年来试用了普通班氏试剂检测婴儿粪糖并与Clinitest试剂进行对照,结果相似。班氏试剂价格低廉,易买易配,各基层单位均能采用,可作为Clinitest试剂的代用品。LI一旦确诊,不论原发、继发均应采用去乳糖饮食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耐受 腹泻 婴儿
下载PDF
小儿慢性腹泻并乳糖不耐受及其治疗对策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宝西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286-1288,共3页
关键词 腹泻 慢性 乳糖耐受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饮食回避对6个月以下婴儿乳糖不耐受和(或)牛奶蛋白过敏致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效果 被引量:22
11
作者 许朝晖 杨敏 +3 位作者 耿岚岚 龚四堂 何婉儿 陈佩瑜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990-2993,共4页
目的探讨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与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的相关性,以及饮食干预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大便稀烂、超过5次/d、持续时间超过2周、排除肠道致病细菌和病毒感染的6个月以下婴儿100例。查牛奶特异性Ig E、总Ig E、嗜酸性粒... 目的探讨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与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的相关性,以及饮食干预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大便稀烂、超过5次/d、持续时间超过2周、排除肠道致病细菌和病毒感染的6个月以下婴儿100例。查牛奶特异性Ig E、总Ig E、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尿半乳糖,怀疑牛奶蛋白过敏者行食物回避和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饮食干预组(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和对照组[无乳糖不耐受和(或)牛奶蛋白过敏],所有患儿予胃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剂)、葡萄糖酸锌片。确诊乳糖不耐受者改不含乳糖配方奶喂养,减少母乳喂养次数。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人工和混合喂养者改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喂养,纯母乳喂养者乳母回避牛奶、鸡蛋。比较5 d后腹泻治疗效果和30 d后体重。结果 6例牛奶特异性Ig E升高,16例总Ig E升高,12例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5%,41例尿半乳糖测定阳性,15例行食物回避和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10例确诊牛奶蛋白过敏,其中4例同时合并乳糖不耐受。腹泻疗效饮食干预组(47例)有效率为91.5%,对照组(53例)有效率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干预组30 d后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病因复杂,排除肠道感染因素,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过敏与此密切相关,合理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延性慢性腹泻病 乳糖耐受 牛奶蛋白过敏 婴儿
下载PDF
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20
12
作者 苏慧敏 姜毅 +2 位作者 胡玉莲 杨慧 董天津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时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状况及其与腹泻的关系;评价大便p H值、尿半乳糖测定对新生儿乳糖酶缺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70例发生非感染性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腹泻组,同期选取162例无腹泻的住... 目的观察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时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状况及其与腹泻的关系;评价大便p H值、尿半乳糖测定对新生儿乳糖酶缺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70例发生非感染性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腹泻组,同期选取162例无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无腹泻组。采用试纸法测定两组大便p H值;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尿半乳糖,以尿半乳糖阳性诊断为乳糖酶缺乏,有乳糖酶缺乏的腹泻诊断为乳糖不耐受。根据尿半乳糖检测结果,将69例行尿半乳糖测定的腹泻组患儿分为乳糖不耐受组(n=45)和乳糖耐受组(n=24),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的情况。腹泻患儿出院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腹泻组与非腹泻组新生儿大便p H值及尿半乳糖阳性率(65%vs 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和耐受组腹泻患儿大便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患儿大便恢复时间比耐受组患儿长(P<0.05)。结论新生儿乳糖酶缺乏发生率高,易发生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大便p H值测定对判断腹泻患儿乳糖不耐受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乳糖酶缺乏 乳糖耐受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乳酸杆菌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曹力 韩四海 +3 位作者 高红丽 任国艳 陈秀金 李松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9-423,共5页
益生菌是指摄入足够的数量,对宿主健康能够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益生菌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发挥对宿主的健康起促进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对人的健康作用包括:缓解乳糖不耐受症、免疫调节、降低粪便中的酶活及突变的发... 益生菌是指摄入足够的数量,对宿主健康能够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益生菌可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发挥对宿主的健康起促进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益生菌对人的健康作用包括:缓解乳糖不耐受症、免疫调节、降低粪便中的酶活及突变的发生、降低胆固醇及肠道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耐受 免疫调节 黏液层 细胞因子 功能调节 促进作用 细胞分化 固有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 屏障功能
下载PDF
乳糖酶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陆茹 刁志英 徐小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乳糖酶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采用尿半乳糖测定试剂盒,对腹泻患儿的尿液进行检测,将结果为阳性的60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乳糖酶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的疗效。方法:采用尿半乳糖测定试剂盒,对腹泻患儿的尿液进行检测,将结果为阳性的60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胃肠粘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预防或纠正脱水、适当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糖酶,喂奶前5min温开水冲服,<6个月每次1/2包,≥6个月每次1包,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P<0.01)。治疗组止泻时间(3.25±1.87)d短于对照组的(4.61±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P<0.01)。结论:应用乳糖酶治疗婴幼儿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有较好疗效,且不改变患儿的饮食结构,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乳糖耐受 乳糖
下载PDF
粪便乳糖检测法诊断乳糖吸收不良与不耐受 被引量:19
15
作者 姚福宝 王建奎 史文生 《实用儿科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123-124,共2页
本文报道用醋酸铅加氢氧化铵检查粪便乳糖的研究结果,并论证了其可靠性及实用性。本法简易、快速、安全、无创伤。经纸层析法及临床疗效均证实有一定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作为国内诊断小儿乳糖吸收不良及不耐受的初筛方法以及监护乳糖不... 本文报道用醋酸铅加氢氧化铵检查粪便乳糖的研究结果,并论证了其可靠性及实用性。本法简易、快速、安全、无创伤。经纸层析法及临床疗效均证实有一定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作为国内诊断小儿乳糖吸收不良及不耐受的初筛方法以及监护乳糖不耐受治疗期间去乳糖疗法的剂量与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吸收 乳糖耐受 检测
原文传递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 被引量:17
16
作者 姜毅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14-417,共4页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乳糖是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一种双糖,母乳中乳糖含量为7.2 g/100 ml,牛乳中乳糖含量为4.7 g/100 ml。乳制品是新生儿主要... 新生儿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乳糖是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一种双糖,母乳中乳糖含量为7.2 g/100 ml,牛乳中乳糖含量为4.7 g/100 ml。乳制品是新生儿主要的能量来源,乳糖为新生儿提供约20%的能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乳糖不仅在能量供给方面起重要作用,亦参与大脑的发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耐受 乳糖酶缺乏 乳糖含量 乳糖酶基因 配方奶 肠吸收 乳糖血症 消化系统症状 小肠上皮细胞 短链脂肪酸
原文传递
乳糖不耐受研究动态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吕晓英 张朝武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9-321,共3页
关键词 乳糖耐受 肠粘膜上皮细胞 动态 哺乳动物 营养成份 吸收利用 自然条件 存在意义 完全消失 乳糖 乳糖 葡萄糖 酶水解 断奶后 乳汁 肠道
下载PDF
乳糖不耐受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侯安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的根本原因是乳糖酶缺乏(lactase defeciency,LD)。人们摄入的乳糖,需经乳糖酶(lactase,LT)分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当摄入含乳糖较高的牛奶、母乳等后,乳糖不能被分解吸收而引发腹泻等消化... 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的根本原因是乳糖酶缺乏(lactase defeciency,LD)。人们摄入的乳糖,需经乳糖酶(lactase,LT)分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当摄入含乳糖较高的牛奶、母乳等后,乳糖不能被分解吸收而引发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全世界许多人都不同程度面临这一问题,与种族、地域密切相关,发病率介于15%-100%,我国汉族成人约为75%-100%。乳糖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耐受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洋洋 刘捷 曾超美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第2期192-195,共4页
乳糖不耐受(LI)是指因乳糖酶的相对或绝对缺乏而导致的以腹泻为主的相关消化道症状的现象。由于遗传的多态性,不同种族人群发病率不同,中国是LI的高发人群,婴幼儿LI若不引起重视可导致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长期危害。L... 乳糖不耐受(LI)是指因乳糖酶的相对或绝对缺乏而导致的以腹泻为主的相关消化道症状的现象。由于遗传的多态性,不同种族人群发病率不同,中国是LI的高发人群,婴幼儿LI若不引起重视可导致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长期危害。LI的临床分型分为4种:发育性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其中,发育性乳糖酶缺乏主要见于早产儿,原发性乳糖酶缺乏为中国大多数LI的发病类型。LI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腹泻、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诊断方法多样,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把乳糖酶缺乏的实验室诊断作为必要的诊断依据。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类型和症状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饮食回避、添加乳糖酶、益生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乳糖 乳糖耐受
下载PDF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肠炎转归的关系及其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玲 王琦 +3 位作者 陈贝贝 谢曼芬 蔡秋月 高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525-2528,2549,共5页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肠炎转归的关系及其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30例,为试验组;RV肠炎非乳糖不耐受患儿30例,为对照组。观察和记录两组...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肠炎转归的关系及其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30例,为试验组;RV肠炎非乳糖不耐受患儿30例,为对照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嗽等肠外症状和喂养方式、腹泻次数、腹泻时间、腹泻程度、脱水状况、肠道排毒及粪便还原糖阳性程度、RV-Ag阳性率、持续时间、粪便pH值、心肌酶谱。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相关因素。结果试验组患儿发热、咳嗽、轻中度脱水发生及腹泻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粪便脂肪阳性13例及CK-MB异常21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去乳糖干预患儿、未去乳糖干预患儿及对照组患儿RV-Ag阳性持续时间、腹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RV感染史和肠道排毒是影响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 RV肠炎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而乳糖不耐受对RV肠炎患儿肠炎转归影响作用较为轻微,去乳糖干预对扭转RV肠炎患儿肠炎转归意义不显著;但随着患儿年龄增加及适时接种RV疫苗,利于改善肠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肠炎 乳糖耐受 转归 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