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 17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治疗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9
1
作者 张仑 李树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和影响生存因素。方法:选取1954~1991年间手术治疗,并随访10年以上甲状腺乳头状癌117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腺叶切除术组和腺叶切除合并颈淋巴结清除术组,两组进行分析。结果:腺叶切除术组中腺内...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和影响生存因素。方法:选取1954~1991年间手术治疗,并随访10年以上甲状腺乳头状癌117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腺叶切除术组和腺叶切除合并颈淋巴结清除术组,两组进行分析。结果:腺叶切除术组中腺内型癌的10和2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6%、94.0%,腺外型癌分别为40.8%、35.0%。腺叶切除合并颈淋巴结清除术组中腺内型癌施行选择性和治疗性颈清术的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0%、90.8%,腺外型癌分别为87.9%、53.2%;20年无瘤生存率腺内及腺外型癌分别为93.9%、84.3%,77.4%、31.9%。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外科治疗均需施行患侧腺叶切除术,当同侧颈淋巴结出现转移时,需合并功能性或传统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当触不到颈部肿大淋巴结时,根据原发癌侵犯程度决定是否合并颈清术;包膜内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0.5%,不宜施行颈清术;癌侵出包膜的腺内型癌及腺外型癌,其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9.1%、73.4%,均宜施行选择性功能性颈清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外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的处理 被引量:60
2
作者 殷玉林 徐震纲 +2 位作者 唐平章 李进让 边学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处理的最佳方案。方法 总结 196 5年 1月~ 1987年 1月 42 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根治原发灶的同时 ,对颈部淋巴结阳性 (N+)患者进行颈清扫术 ,对颈部淋巴结阴性 (N0 )患者进行观察 ,待出现颈淋...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处理的最佳方案。方法 总结 196 5年 1月~ 1987年 1月 42 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根治原发灶的同时 ,对颈部淋巴结阳性 (N+)患者进行颈清扫术 ,对颈部淋巴结阴性 (N0 )患者进行观察 ,待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后再行治疗性颈清扫术。所有患者均随访 10年以上。结果  2 5 8例颈部N+患者的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4.3%和 80 .4% ,而 16 6例N0 患者的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94.1%和 91.3% ,其中 2 3例随访中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其颈清扫术后 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91.4%和 82 .2 %。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N0 患者可观察 ,待颈部出现淋巴结转移时再做颈清扫术 ,而不主张做选择性颈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颈清扫术
原文传递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58
3
作者 杨卫平 邵堂雷 +3 位作者 丁家增 金筱泰 严佶祺 马迪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适宜范围。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63例术前诊断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18例行一侧全切除+对侧全或近全切除术;B组145例行一侧次...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切除的适宜范围。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63例术前诊断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18例行一侧全切除+对侧全或近全切除术;B组145例行一侧次全切除+对侧次全或大部切除术。结果A组5例、B组2例术中冰冻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但术后石蜡诊断为乳头状癌。A组不需再手术治疗,B组需再手术。A组3例、B组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嘶,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个月A组2例仍有音调改变,不能发出高音,直接喉镜示双侧声带活动好;B组1例仍有声嘶,喉镜检查一侧声带活动减弱。两组术后各有8例和5例于术后48h内出现低钙血症表现,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甲减表现。A组无复发,B组10例复发,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直径>3.0cm,或两侧腺叶各有2个以上结节,或术中发现结节主要位于腺叶后方,或实质性冷结节者建议行甲状腺全切术。但术中应仔细解剖避免误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和喉上神经,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全切除术 乳头状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刘文胜 唐平章 +1 位作者 汪晓春 殷玉林 《癌症进展》 2004年第4期238-242,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及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983~ 1993收治的 2 0 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根治原发灶的同时 ,对颈部淋巴结阴性 (N0 )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对颈部淋巴结阳...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及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983~ 1993收治的 2 0 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根治原发灶的同时 ,对颈部淋巴结阴性 (N0 )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对颈部淋巴结阳性 (pN1 )患者行颈清扫术 ,并对转移淋巴结进行分区 (Ⅰ~Ⅵ区 )研究。采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总的 5年、 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94 8%和 89 5 % ,累积颈部复发率分别为 8 3%和 11 1%。首次治疗时 ,全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6 0 9% (12 3 2 0 2 )。原发灶肿瘤无包膜以及多发病灶对颈部转移有显著影响。多数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累及多个分区(81 3% ) ,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在Ⅱ、Ⅲ、Ⅳ和Ⅵ区。pN1 b患者远处转移显著增多 ,预后较差(P均 <0 0 5 )。结论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N0 患者可观察 ,不主张做选择性颈清扫术 ,单纯Ⅵ区转移患者 ,也不主张做选择性颈清扫术 ,有对侧颈转移的患者 ,清扫范围应包括Ⅱ、Ⅲ、Ⅳ、Ⅴ和Ⅵ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16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林益凯 盛建明 +4 位作者 赵文和 王伟斌 俞雄飞 滕理送 马志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首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648例,其中多灶病例168例。比较单灶组与多灶组及多灶组问的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本组多灶性甲状... 目的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首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648例,其中多灶病例168例。比较单灶组与多灶组及多灶组问的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本组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为25.9%,其中双侧甲状腺多发病灶者117例(69.6%)。多灶组在男性(P=0.004)、甲状腺癌家族史(P=0.031)、体检(P=0.000)及B超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P=0.001)、B超提示结节钙化灶(P=0.001)、颈淋巴结转移(P=0.008)及甲状腺外侵犯(P=0.001)发生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单灶患者。而单灶组在伴有良性甲状腺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多灶组(P=0.000)。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男性、体检颈部淋巴结大、肿瘤位于双侧及病灶数目≥3个倾向于肿瘤较大、颈部淋巴结转移或甲状腺外侵犯的比例较高;而伴有良性甲状腺疾病的多灶性癌恶性度相对较低。本组164例(97.6%)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6.1个月(2~127个月)。随访中5例死亡,1例胸部X线片怀疑肺部转移,16个月健在;6例于术后3~41个月因颈淋巴结复发再次手术;2例于术后13个月、24个月残余腺体肿瘤复发手术切除。总的1、2、5、10年生存期分别为98.2%、97.4%、96.5%、96.5%。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与预后相关(x。=168.832,P=0.000)。结论多发病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之一,其生物学恶性度更高。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视为标准手术方式,在外侧区出现淋巴结肿大时需加行侧方清扫。AJCC分期仍是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乳头状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268例诊治体会与教训 被引量:40
6
作者 沈立荣 孙维佳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179-180,共2页
甲状腺癌(以下简称甲癌)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多。我科自1957年6月至1987年12月,共收治268例,除11例因广泛浸润转移,未能切除外,257例均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随访170例(68%),现将其诊治体会和教训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甲状腺 诊断 乳头状
原文传递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快速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郭芳 谭雨萌 +2 位作者 冯曦 方娜 杨小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快速大体标本及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点,提高确诊率。方法收集129例甲状腺术中快速及常规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资料,包括术中肉眼观察标本大体描述、冰冻切片及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等,进行统计... 目的总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快速大体标本及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点,提高确诊率。方法收集129例甲状腺术中快速及常规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患者资料,包括术中肉眼观察标本大体描述、冰冻切片及术后常规病理诊断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理诊断技术成熟术中快速诊断和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为97.67%;(2)大体标本观察肿瘤在左、右侧或双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9%vs.38.0%vs.27.1%,P=0.1630);单个肿瘤直径≤0.5 cm组,明显多于直径>0.5 cm组(63.6%vs.36.4%,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发生1灶组、2灶组和2灶以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5%vs.8.5%vs.7.0%,P=0.0000);肿瘤质硬组明显多于质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3%vs.14.7%,P=0.0000);切面白色组明显多于淡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6%vs.5.4%,P=0.0000);伴随星形外观组明显多于不伴随星形外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5%vs.39.5%,P=0.0008);基础病变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甲状腺炎组、其他病变组和腺瘤囊性变组的发生率呈依次递减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1%vs.22.5%vs.15.4%vs.14.0%,P=0.0000);(3)显微镜下术中快速切片中显著的纤维间质反应、硬化的背景上出现张力大扩张的腺体为诊断的重要线索,细胞核内假包涵体、砂粒体及钙化的存在可以辅助诊断。结论术中快速切片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正确辨认肿瘤组织的大体及显微镜下特点,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微小 乳头状 术中快速切片 病理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些诊断要点 被引量:34
8
作者 纪小龙 陈国章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45-46,共2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些诊断要点纪小龙,陈国章(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香港伊丽沙伯医院病理科)甲状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有乳头状癌、滤泡型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大类,其中乳头状癌有一些独特的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些诊断要点纪小龙,陈国章(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香港伊丽沙伯医院病理科)甲状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有乳头状癌、滤泡型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大类,其中乳头状癌有一些独特的病理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上的特征:(1)全为或几乎全部为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诊断
下载PDF
重视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浩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1-394,共4页
Ⅵ区淋巴结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对cN1病人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已没有异议,但对cN0病人是否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而现有资料表明常规进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 Ⅵ区淋巴结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对cN1病人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已没有异议,但对cN0病人是否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清扫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而现有资料表明常规进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进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有利于彻底切除隐匿性的转移淋巴结、减少肿瘤复发和改善存活率,降低颈侧方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有利于肿瘤的准确临床分期,对制定术后综合治疗和随访方案、评估术后复发危险性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够避免再次手术时损伤喉返神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我们提倡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在根治原发灶的基础上常规进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对解剖结构的熟悉和手术技巧的熟练是预防该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Ⅵ区淋巴结 颈淋巴结清 扫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任立军 杨延芳 张成雷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期间收治的2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32例,次全切除术189例。术后病理学诊断单侧甲状腺癌...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期间收治的2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32例,次全切除术189例。术后病理学诊断单侧甲状腺癌202例(91.40%),双侧甲状腺癌19例(8.60%)。甲状腺的原发肿瘤直径0.2~8.0Cm,平均3.5cm。有包膜侵犯50例;多灶性33例。每侧颈清扫淋巴结数目i0~24个,平均14.3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总发生率为37.56%(83/221),中央组(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3.94%(75/221),颈深组(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8.10%(40/221)。当肿瘤直径〉1.0cm、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多发灶或年龄〉45岁时Ⅵ区及Ⅱ+Ⅲ+Ⅳ区的同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为Ⅵ区淋巴结,其次为Ⅱ+Ⅲ+Ⅳ区淋巴结,初次手术应常规清扫Ⅵ区淋巴结,当肿块直径〉1.0cm、癌肿突破甲状腺包膜时或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清扫Ⅱ+Ⅲ+Ⅳ区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颈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599E)点突变与RET/PTC融合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0
11
作者 朱晓丽 周晓燕 朱雄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0-274,共5页
目的 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他类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BRAFV599E的点突变及RET/PTC1、3融合基因的表达状况,探讨二者与PT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逆转录(RT) PCR分别检测95例石蜡与新鲜甲状腺病变组... 目的 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他类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BRAFV599E的点突变及RET/PTC1、3融合基因的表达状况,探讨二者与PT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逆转录(RT) PCR分别检测95例石蜡与新鲜甲状腺病变组织中BRAFV599E点突变和RET/PTC1、3融合基因。结果 (1)仅在PTC中检测到BRAFV599E的突变,突变率56% (37 /66),在经典型PTC和高细胞型PTC中突变率分别为70% (29 /41)和2 /3,在滤泡型PTC及其他类型甲状腺病变中未检测到BRAFV599E的突变。统计学分析BRAF突变与性别、年龄、伴慢性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 05)。(2)PTC中RET/PTC检出率21 2% (14 /66),其中5例RET/PTC1阳性(7 6% ), 9例RET/PTC3阳性( 13 6% )。RET/PTC融合基因阳性的14例PTC中未检测到BRAFV599E突变。其余29例良恶性病例中未检测到RET/PTC融合基因。RET/PTC融合基因的表达与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无明显关系(P>0 05)。结论 (1)BRAFV599E突变和RET/PTC融合基因是PTC较特征性的遗传学改变,可作为PTC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分子学的依据,BRAFV599E突变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表型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2)BRAFV599E突变与PTC的经典型和高细胞型两种主要亚型密切相关; (3)BRAFV599E突变与RET/PTC融合基因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乳头状 BRAF^V599E点 基因突变 RET/PTC 融合基因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与超声探测甲状腺钙化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石臣磊 秦华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73-1075,1079,共4页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来发病人数急剧增加。如今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甲状腺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随着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超声已经成为甲状腺疾病术前检查的...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来发病人数急剧增加。如今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甲状腺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随着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超声已经成为甲状腺疾病术前检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影像学显示的钙化病灶对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以微小钙化的特异性高,达96.74%,特别是在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回顾性研究中,诊断率最高可达100%。微小钙化对诊断微小乳头状癌有重要临床意义。在那些甲状腺结节伴钙化的年龄<45岁的患者中,尤其当是伴微小钙化时,应高度警惕恶性可能,恶变的可能性超过50%。另外,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钙化与癌变紧密相关,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多发结节伴钙化者。近年来,颈部淋巴结的是否肿大、是否有钙化、针吸细胞学与超声的联合应用、一些甲状腺的特殊基因的检测和钙化与非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乳头状 钙化 超声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超声评估系统对术前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宗禹 徐金锴 马建仓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0期1790-1791,共2页
近几年来,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只有4%-6%为恶性病变,较大部分为良性[1]。因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症状不具备典型性,难以明确诊断。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因其具有显著敏感性且非侵入性而逐渐成... 近几年来,我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只有4%-6%为恶性病变,较大部分为良性[1]。因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症状不具备典型性,难以明确诊断。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因其具有显著敏感性且非侵入性而逐渐成为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图 细针穿刺细胞学 鉴别诊断 价值分析 FNAC 乳头状 符合率 甲状腺腺瘤 手术病理结果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小强 张惠箴 +3 位作者 蒋智铭 杜光烨 陆玲娟 董君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巢式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07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点突变情况(包括93例PTC、5例滤泡癌、...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巢式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07例甲状腺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点突变情况(包括93例PTC、5例滤泡癌、1例髓样癌、8例甲状腺腺瘤)。结果 93例PTC中,BRAF蛋白阳性者69例,阳性率为74.2%(69/93),BRAF蛋白对照组中仅有1例滤泡癌阳性表达(20%),而8例甲状腺腺瘤和1例髓样癌中BRAF蛋白均阴性表达。在PTC中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2.3%(30/93),在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病变中均未检测到BRAF基因突变。93例PTC的临床病理资料与BRAF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的对比分析显示,45岁以下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45岁以上者,肿瘤直径>1 cm的患者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肿瘤直径<1 cm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RAF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性别、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瘤栓和腺外浸润等无相关性。结论 BRAF基因突变仅发生在PTC中,其可能对PT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BRAF基因 突变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yclin D1表达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24
15
作者 侯卫东 胡学信 刘艳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6-1390,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Cyclin D1表达上调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分析二者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52例PTC和5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Cyclin D1表达上调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分析二者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52例PTC和5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桥本甲状腺炎15例、滤泡性腺瘤12例)中Cyclin D1的表达;采用PCR法及DNA测序法检测上述标本中BRAF(V600E)突变状况,分析Cyclin D1表达上调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2例PTC中Cyclin D1阳性率为84.6%,免疫反应评分(4.6±2.4)与甲状腺良性病变(1.3±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5,P<0.01);Cyclin D1表达上调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肿瘤分期(Ⅲ+Ⅳ期)及BRAF(V600E)突变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结节数目及直径无关。52例PTC中BRAF(V600E)突变率63.5%,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突变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AF(V600E)突变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及肿瘤分期(Ⅲ+Ⅳ期)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结节数目及直径无关。BRAF(V600E)突变组中Cyclin D1表达强度更强,阳性率显著高于野生组(突变组100%,野生组57.9%),免疫表达评分均值高于野生组[突变组(5.7±1.6),野生组(4.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2,P<0.05)。结论 Cyclin D1表达上调与BRAF(V600E)突变呈正相关,二者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PTC侵袭转移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CYCLIN D1 BRAF基因
下载PDF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林琳 郑向前 +3 位作者 刘磊 李亦工 张艳 高明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1-623,共3页
目的 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性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1997年间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86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生物学特征.结果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者共86例,占同期甲状腺乳... 目的 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性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1997年间在天津市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86例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生物学特征.结果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者共86例,占同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23.4%.病灶位于单侧12例,位于双侧7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51例(59.3%);病灶中含微小癌者46例(53.5%);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者23例(26.7%);周围组织侵犯19例(22.1%);发生远处转移者1例(1.2%);10年生存率95.3%.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分期与预后相关(χ^2=63.395,P=0.000).结论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发生于双侧甲状腺,病灶中含微小癌者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者较多,AJCC分期是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颈淋巴结清扫术 乳头状
原文传递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武正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7-480,共4页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 治疗进展 cancer 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 回顾性分析 颈淋巴清扫 乳头状 滤泡状 病程发展 长期存活
原文传递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沈文亮 吕晶 +1 位作者 黑虎 秦建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1-557,共7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PTMC患者的术前彩超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P...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PTMC患者的术前彩超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5%,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3.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7.312,P<0.05)、肿瘤直径(χ~2=14.321,P<0.001)、包膜受侵(χ~2=21.689,P<0.001)、多灶癌(χ~2=13.086,P<0.001)、中央区淋巴结阳性(χ~2=69.421,P<0.001)、肿瘤位置(χ~2=19.028,P<0.001)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758)、肿瘤直径≥7mm(OR=1.710)、包膜受侵(OR=3.337)、多灶(OR=1.778)、中央区淋巴结阳性(OR=7.504)、肿瘤位于上极(OR=4.084)是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区淋巴结的转移风险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增加(≥3枚:OR=19.957)。结论:cN0期PTMC的侧颈淋巴结转移与多个因素有关,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首次手术治疗时应考虑行患侧侧颈区淋巴结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媛 霍真 陈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8-352,共5页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同时,一些侵袭性亚型乳头状癌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1],诊断技术提高使得一些亚临床甲状腺癌被早期发现是重要原因。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癌、低分化癌、未分化/间变性癌...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同时,一些侵袭性亚型乳头状癌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1],诊断技术提高使得一些亚临床甲状腺癌被早期发现是重要原因。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癌、低分化癌、未分化/间变性癌和髓样癌,前三者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又称为高分化癌。大于90%的甲状腺癌属于高分化癌,临床表现为惰性过程,手术切除可治愈,即使有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仍良好,属于低度复发危险因素。高分化癌的某些亚型(包括乳头状癌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鞋钉亚型和滤泡癌的广泛浸润型)呈现临床侵袭性过程,有较高复发率,称为高分化癌侵袭性亚型,预后较一般高分化癌差,但好于低分化癌,属于中度复发危险因素。未分化癌罕见,是恶性度最高的甲状腺癌,中位生存期不足6个月,即使灶性出现亦提示预后不良,TNM分期直接将其归入T4期。低分化癌临床及生物学行为介于高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之间。本文将对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现存问题进行讨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 病理诊断 复发危险因素 区域淋巴结转移 高分化 生物学行为 乳头状 低分化
原文传递
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20
作者 袁玉洁 陆凡倩 +1 位作者 张淑君 陈晓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4期163-166,共4页
目的总结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甲状腺髓样癌(42个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44个结节)和良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44例,48个结节)做对照。结果甲状腺髓样癌超声主要表现为低或极... 目的总结甲状腺髓样癌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甲状腺髓样癌(42个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44个结节)和良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44例,48个结节)做对照。结果甲状腺髓样癌超声主要表现为低或极低回声(92.86%),实性(90.48%),位于中上极(76.19%),呈圆形或卵圆形(61.90%),边界清晰(59.52%),微小钙化多见(70.00%);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甲状腺髓样癌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回声均匀,内部血流丰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髓样癌超声表现不同于乳头状癌,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位于中上极,容易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相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乳头状 髓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