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器物之喻与中国书法批评 被引量:5
1
作者 闫月珍 赵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7-125,共9页
器物之喻是中国书法批评的一种独特表述方式。首先,以工匠制器喻书法艺术,实现了器物制作与书法创作之间在技艺和规范方面的会通;其次,器物之喻赋予书法以伦理教化意味,阐明书法作品应具有器物般庄重、典雅的风格。在起源上,器物之喻受... 器物之喻是中国书法批评的一种独特表述方式。首先,以工匠制器喻书法艺术,实现了器物制作与书法创作之间在技艺和规范方面的会通;其次,器物之喻赋予书法以伦理教化意味,阐明书法作品应具有器物般庄重、典雅的风格。在起源上,器物之喻受到了《周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思维方式的影响。器物之喻意味着书法不仅是表述的工具,而且是展现天地精神的人文符号;书法不仅是抒情的,而且是技艺的;书法不仅模仿天地万物,而且也模仿文物制度。总之,器物之喻作为书法批评的独特表述方式,沟通了器物制作、器物形态和器物功能与书法创作、书法形态和书法功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批评 器物 中国 书法创作 书法形态 书法艺术 伦理教化 书法作品
原文传递
小学生思维特点与书法形态、书写技能、书法审美的契合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晓芳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87-91,共5页
研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书法学习的结合点是进行书法教学的前提,信息加工过程中思维过程是小学生书法学习发生质变的关键,书法形态、技能、审美的教学应该契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性特点。书法形态的模仿和书写技能的... 研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书法学习的结合点是进行书法教学的前提,信息加工过程中思维过程是小学生书法学习发生质变的关键,书法形态、技能、审美的教学应该契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性特点。书法形态的模仿和书写技能的感知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教学不应侧重书法理论与书法创作;书写技能需要经历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水平,每一个层次的进步都与学生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书法审美的形质、势力、气韵和意境的体验式教学需要考虑儿童抽象思维发展的渐进性。在教学中,直接将概念"教给"学生是不成立的,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概念的进程安排不同难度的书法知识学习,有意识地利用其理解与推理的特点,开展以练习创作为主的小组合作式学习和讲解结构为主的形象类比教学,促进思维品质和书法技能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思维发展 书法形态 书法技能 书法审美
下载PDF
书意文字:对中国书法的再认知 被引量:2
3
作者 韩丛耀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154,共8页
作为书意文字的中国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在国家的文化战略发展和中华文化复兴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书意文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独有的视觉形态,书意文化的视觉传播规律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为书意文字的中国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在国家的文化战略发展和中华文化复兴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书意文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独有的视觉形态,书意文化的视觉传播规律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书法的视觉构成形式更是书者应当关注的。书法形态与书写符号之间的不同组合关系会形成书法的视觉节奏和旋律,书法视觉信息的表达层面与内容层面决定着书法的视觉图式,而在书法视觉句法的意义单位上的感知相似性制约着对书法形态的理解,书法的视觉维度既可以在接受美学的视野下更广一些,也可以在结构动力学的剖析中更深一些,甚至可以在自然科学的实验室中验证自身。中国书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也不是"拼义文字",而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种视觉文明形态——"书意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意文字 书法形态 书写符号 视觉节奏 视觉旋律 视觉图式 视觉维度
下载PDF
论书法审美的三层境界
4
作者 向彬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71-75,共5页
书法审美大致可以分为"形""意""气"三层境界。"形"是书法审美最为直接的对象,也是书法"物质层面"的审美;"意"是指书法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书家创作情态,包含下笔前的理性构... 书法审美大致可以分为"形""意""气"三层境界。"形"是书法审美最为直接的对象,也是书法"物质层面"的审美;"意"是指书法作品中流露出来的书家创作情态,包含下笔前的理性构思与随兴挥洒的灵感自然流露;"气"是指书法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气质精神,是书家综合素养与审美境界的体现。但这三个审美层面是相互关联的,在书法审美中不能截然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审美 书法形态 书法意兴 书法气质
下载PDF
敦煌写本《六十甲子纳音》相关问题补说 被引量:2
5
作者 郝春文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9-186,共8页
笔者对《六十甲子纳音》的关注,缘自对斯1815号文书的整理。 斯1815首尾均缺,仅存不足一纸,正面所存内容是《百行章》的一部分(存第七章的后半部至第十三章标题)。背面所存内容并非一人所书写,从书法形态看似是四种笔迹。本文所... 笔者对《六十甲子纳音》的关注,缘自对斯1815号文书的整理。 斯1815首尾均缺,仅存不足一纸,正面所存内容是《百行章》的一部分(存第七章的后半部至第十三章标题)。背面所存内容并非一人所书写,从书法形态看似是四种笔迹。本文所要讨论的第一件文书即《六十甲子纳音》为第一种笔迹,字迹基本清楚,现存八行,文书内容也是首尾完整。第二部分是“经疏标题”,仅抄写了一行半,笔迹与《六十甲子纳音》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文书内容 补说 书法形态 笔迹 标题 相近
下载PDF
论张济海的书法艺术
6
作者 王俭廷 《荣宝斋》 2011年第3期200-219,共20页
我之所以欣赏著名军旅书法家张济海的书法,是因为他的书法所呈现出来的,既有承之于传统文化的非凡书写功力,更有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高度。如若不是这样,我们将看不懂他那清心寡欲的道家境界,看不见他那乐善好施的佛家心肠,看不明... 我之所以欣赏著名军旅书法家张济海的书法,是因为他的书法所呈现出来的,既有承之于传统文化的非凡书写功力,更有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高度。如若不是这样,我们将看不懂他那清心寡欲的道家境界,看不见他那乐善好施的佛家心肠,看不明白他那『依于仁,游于艺』的儒家风范,当然也看不清他在数十年上下求索的艰辛奋进之中赋予书法形态的节奏、旋律、观照与性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传统文化 人格魅力 书法形态 书法 游于艺 节奏 旋律
原文传递
全椒《积玉桥残刻》书法艺术探析
7
作者 盛元靖 《江苏教育》 2022年第45期30-34,共5页
全椒《积玉桥残刻》是南朝萧梁时期的大字楷书铭石书法,在20世纪初被发现。专家通过对铭刻内容的辨认,判定应为《千字文》中的部分残字,李瑞清、徐悲鸿为其作跋并褒扬。《积玉桥残刻》书法字形结构古拙奇特,线条圆劲活脱,融篆、隶、楷... 全椒《积玉桥残刻》是南朝萧梁时期的大字楷书铭石书法,在20世纪初被发现。专家通过对铭刻内容的辨认,判定应为《千字文》中的部分残字,李瑞清、徐悲鸿为其作跋并褒扬。《积玉桥残刻》书法字形结构古拙奇特,线条圆劲活脱,融篆、隶、楷、行于一炉,诸体杂糅,气格不凡,书刻极朴实却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书法气韵生动,独特的艺术个性也使其完全能够成为同时期大字铭石书法中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椒积玉桥 书法形态 铭石书
下载PDF
从平正到奇异
8
作者 朱以撒 《福建艺术》 2006年第4期31-33,共3页
书法之形以何为美、为范,可以追溯到久远对于无定的自然现象的描摹。原始思维是神秘的,具有直观性、任意性,它是一种前逻辑的思维,不是以法度、规则去反映,而是用幻想、集体表象去认识、把握对象。不过,对于把一种形态朝着求和求... 书法之形以何为美、为范,可以追溯到久远对于无定的自然现象的描摹。原始思维是神秘的,具有直观性、任意性,它是一种前逻辑的思维,不是以法度、规则去反映,而是用幻想、集体表象去认识、把握对象。不过,对于把一种形态朝着求和求美的方向发展,却是没有疑义的。祝嘉在《书学史·商朝以前之书学》中就谈到:“神农见嘉禾八穗而作穗书,黄帝见景云而作云书,少吴作鸾凤书,帝尧作龟书,颇有求美善之意”。泰勒曾提出“万物有灵论”,认为原始思维的核心观念就是灵魂观念,以及由它演化的万物有灵论观念。因此书法作为“形学”,一开始便有玄妙之意。蔡邕也认为要“人其形”,字形要“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象者,方得谓之书矣”。宗白华认为“象形字在量的方面减少了,代替它的抽象的点线笔画所构成的字体”,这使自然物象不再是书法家直接描摹的对象,而是以前人留下来的抽象线条来做为效法的对象,由自然转向具体的字体,有一些书法形态累代为人所研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物有灵论 奇异 原始思维 书法形态 书法 自然现象 集体表象 灵魂观念 核心观念 自然物象
下载PDF
陈振濂创作思想档案·人才培养理念 陈振濂“名家工作室”的人才培养理念——《美术报》名家工作室教学札记系列
9
作者 陈振濂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2年第2期18-24,共7页
书法在过去是一种文人修养与文化技能,正是在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先生那一代,书法成为一门艺术专业,这是几千年书法史从未有过的境遇.当然,陆维钊、沙孟海先生他们的努力,也正遇上书法逐渐进入"展厅时代",协会组织化程度... 书法在过去是一种文人修养与文化技能,正是在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先生那一代,书法成为一门艺术专业,这是几千年书法史从未有过的境遇.当然,陆维钊、沙孟海先生他们的努力,也正遇上书法逐渐进入"展厅时代",协会组织化程度渐高的大环境的配合,因此他们的努力所呈现出的价值,在当时具有非常凸显的意义.我们作为后继的一代,也在不断寻找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命题,期望能通过发扬老一辈名家大师的创新精神与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形态、书法生态做出有益的推进.在这其中,不断倡导新的书法创作理念、寻求新的目标,是当务之急;而寻求对书法人才的科班式训练与培养,从而提出学科架构与学科意识,则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不需要浮躁功利、华而不实的"炒作",却需要脚踏实地、日复一日的沉潜与坚韧,换言之,它需要一个书法家的历史担当与时代责任.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引以为立身之本的终极目标:"弘"者大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室 书法人才 培养理念 美术 书法形态 时代责任 沙孟海 陆维钊 组织化程度 历史责任感 基础性工作 终极目标 与时俱进 艺术专业 学科意识 学科架构 文化技能 立身之本 创作理念 创新精神
原文传递
浅析书法形态与管理者的关系
10
作者 林阳(文) 《艺术品》 2018年第11期26-31,共6页
这篇文章论述书法的形态对管理者的影响,仅限于讨论管理者与书法家的关系。我充分尊重艺术,艺术家的思想应当天马行空,艺术创作不该有禁区。所以非管理者不在讨论之列。书法是一种形态,一种审美,一种对趣味的把握,一种对人生的认识。
关键词 书法形态 管理者 艺术创作 艺术家 文章论 书法
原文传递
后现代语境下的书法形态
11
作者 胡泊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前对后现代(postmodern)的理解,即使在西方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借用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的幻想》中的论述,后现代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界说:一、后现代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的... 目前对后现代(postmodern)的理解,即使在西方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借用伊格尔顿在《后现代主义的幻想》中的论述,后现代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界说:一、后现代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的一种“后工业社会”,也称作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消费社会的指称,在文化形态上称为“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二、后现代是一种普遍的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 书法形态 科学技术革命 西方社会 后现代主义 后工业社会 后现代时代 后现代社会
下载PDF
质朴率真 气势雄强——马明现代刻字艺术展观后随想
12
作者 杨植野 《书法赏评》 2005年第3期45-46,共2页
如果说,有哪门艺术真的让我着迷不已,那就是现代刻字艺术的魅力征服了我。不过,现代刻字艺术是通过书法形态作为符号形式进行表述语言的,于是我想。现代刻字艺术真的彻底打破了平面构成的中和原则,的确能给人许多思考中的某些启示... 如果说,有哪门艺术真的让我着迷不已,那就是现代刻字艺术的魅力征服了我。不过,现代刻字艺术是通过书法形态作为符号形式进行表述语言的,于是我想。现代刻字艺术真的彻底打破了平面构成的中和原则,的确能给人许多思考中的某些启示。当然,刻字艺术的魅力所在,不只是基于书法,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遵守书法,再现书法,而且,还不能脱离了书法去刻字,在表现手法上要独立于书法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艺术展 刻字艺术 率真 质朴 随想 气势 书法形态 平面构成 表现手法
原文传递
米老行书第一——《蜀素帖》
13
作者 庆旭 《江苏教育》 2016年第45期29-31,共3页
米芾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其脱俗的品格、傲人的才情、高超的技艺、犀利的观念在宋代书家,以至整个书法史上都迥异于他人而熠熠发光。其爽利干练的行书笔调被人誉为'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有清晰的法度意识和完... 米芾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其脱俗的品格、傲人的才情、高超的技艺、犀利的观念在宋代书家,以至整个书法史上都迥异于他人而熠熠发光。其爽利干练的行书笔调被人誉为'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有清晰的法度意识和完整的艺术构成的《蜀素帖》被王澍称为'米老行书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古字 书法形态 “刷字”
下载PDF
新文人书法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智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48-148,共1页
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没有简单地固守和沿袭传统书法存在、发展的因果关系,而是有许多勇士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书法艺术在今天的存在和发展。作为一门历史传承性很强的艺术,书法的发展如何具有"当代性"?近百年来,中国艺术的绝大... 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发展没有简单地固守和沿袭传统书法存在、发展的因果关系,而是有许多勇士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书法艺术在今天的存在和发展。作为一门历史传承性很强的艺术,书法的发展如何具有"当代性"?近百年来,中国艺术的绝大部分门类如绘画、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书法 书法艺术 书法形态
原文传递
浅谈书法审美标准
15
作者 张有清 《艺术大观》 2019年第33期0046-0046,共1页
对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语言字词和诗文书法的欣赏以及审美进行了品评和及欣赏,即通过对优秀的当代中国书法家对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语言字词书法和诗文化优秀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及审美进行欣赏和品评能够使人领略其美。因为对少数民... 对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语言字词和诗文书法的欣赏以及审美进行了品评和及欣赏,即通过对优秀的当代中国书法家对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语言字词书法和诗文化优秀书法作品的欣赏和及审美进行欣赏和品评能够使人领略其美。因为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的诗文书法在其艺术的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及其人类的历史和其宝贵生命的一种优秀的文化和艺术。文章和书法评论的作品同样应该本身也具有其基本字词构成的方法和其文章的基本传统书法字词评论构成的方法和其基本字词构成的方法和其规律,那么,书法作品也同样在书法本质上来说应该也同样具有其本身的字词构成方法和其基本字词构成的方法和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形态 书法神态 力量感
下载PDF
秦汉简牍隶变的书法形态研究
16
作者 孙茹 《明日风尚》 2018年第14期123-123,共1页
在周代即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篆书是经常使用的文字,常见于钟鼎铭文中,称之为大篆,其形态与早期象形文字接近。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使政治沟通保持畅达,进行了全国性的文字统一,即在官方的文书中统一使用小篆也称之为秦篆,... 在周代即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篆书是经常使用的文字,常见于钟鼎铭文中,称之为大篆,其形态与早期象形文字接近。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使政治沟通保持畅达,进行了全国性的文字统一,即在官方的文书中统一使用小篆也称之为秦篆,小篆的形体特点形态修长,显庄重威仪,小篆的应用至六朝时期逐渐湮没。隶书出现于东周时期具体约是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沿用至今。隶变这一过程,即是篆书向隶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可以观察到篆书的象形文字特征在隶书的审美取向中逐渐被摒弃。在今天考古学的进步发展之中,随着秦汉简牍越来越多的出土,我们从艺术史的角度观察简牍中隶变的书法形态演变,并对其做出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简牍 隶变 书法形态 研究
原文传递
婉约派书家周斌
17
作者 胡传海 《书法赏评》 2003年第1期10-10,共1页
唐诗与宋词相比,我更喜欢宋词。词的表述比诗更有层次感并显得细腻而深沉,尤其是婉约词那种出自性灵的千回百转,缠绵悱恻的吟唱令人扼腕不已。在书法中其实也有婉约风格的作品和书家存在,近代的沈尹默,当代的刘一闻我想均属于此种... 唐诗与宋词相比,我更喜欢宋词。词的表述比诗更有层次感并显得细腻而深沉,尤其是婉约词那种出自性灵的千回百转,缠绵悱恻的吟唱令人扼腕不已。在书法中其实也有婉约风格的作品和书家存在,近代的沈尹默,当代的刘一闻我想均属于此种类型。他们的特点是对传统的文化艺术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婉约派 书法 周斌 楷书作品 书法形态 书法风格
原文传递
《茶前书,茶后书》
18
《茶博览》 2016年第9期94-94,共1页
这件作品是一件荣获“2009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文字类金奖的创意海报作品。“茶前书”是用干茶摆成的汉字书法形态,“茶后书”则是用茶叶叶底模拟书法。以茶拟书,似与不似之间.有助于对中国茶精神的理解。简单却隽永。
关键词 茶叶 书法形态 中国元素 似与不似 文字类 中国茶 作品 创意
原文传递
试论小学生思维特点与书法形态、书写技能、书法审美的契合
19
作者 王辉 《成功》 2018年第20期165-165,共1页
书法教育,已纳入我国教育规划当中,当代小学教师应重视对于小学书法教育。目前我国对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是比较良好的,并且,书法教育的推广,也受到了社会的广大支持。本文以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体会书法形态、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 书法教育,已纳入我国教育规划当中,当代小学教师应重视对于小学书法教育。目前我国对于书法教育的环境是比较良好的,并且,书法教育的推广,也受到了社会的广大支持。本文以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体会书法形态、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书法技能、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书法审美三方面,详细论述小学生思维特点与书法形态、书法技能、书法审美的契合,希望可以为我国小学生书法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思维特点 书法形态 书写技能 书法审美
下载PDF
第六讲书法的创作与欣赏
20
《老年世界》 2013年第6期41-41,共1页
主讲:马海兵(内蒙古老年大学客座教授) 创作与欣赏是书法的高级活动,属书法美学的范畴。临帖必须达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张怀瑾《书议》称:“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 主讲:马海兵(内蒙古老年大学客座教授) 创作与欣赏是书法的高级活动,属书法美学的范畴。临帖必须达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张怀瑾《书议》称:“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所谓无形之相,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书法的形态与自然物之间的对应式的暗示性,也即孙过庭所说的:“同自然之妙有。”无声之音比较难以理解,是指书法形态通过观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美学 欣赏 创作 书法形态 客座教授 老年大学 内蒙古 暗示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