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瑞清的书学与书才
1
作者 王东民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25,共16页
李瑞清书学以“学古必求其可信”为研究前提,基于此而提出“求篆于金”的重要理念:以作品实物的视觉特征为立论依据,以风格的渊源流变为主要研究内容。李瑞清的书才主要体现于大篆的风格探索与“以经释经”的书法实践。综合来看,李瑞清... 李瑞清书学以“学古必求其可信”为研究前提,基于此而提出“求篆于金”的重要理念:以作品实物的视觉特征为立论依据,以风格的渊源流变为主要研究内容。李瑞清的书才主要体现于大篆的风格探索与“以经释经”的书法实践。综合来看,李瑞清是一位极具史学意识的书法研究者、实践者,又是一位深具摹古功夫的历代书法风格演绎者,可称为“书家中的历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瑞清 以经释经
原文传递
“有书学而无书才”——对王世贞此说的质疑
2
作者 隋邦平 《书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6-122,共7页
丰坊作为明中期著名书家,历来对其褒贬不一。其中王世贞谓丰坊“有书学而无书才”之说广为接受,而盲从王说者似乎并没有关注像文徵明、董其昌、项穆、范钦等人对丰氏的推重。本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研究发现王氏此说难以站住脚,可以肯... 丰坊作为明中期著名书家,历来对其褒贬不一。其中王世贞谓丰坊“有书学而无书才”之说广为接受,而盲从王说者似乎并没有关注像文徵明、董其昌、项穆、范钦等人对丰氏的推重。本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研究发现王氏此说难以站住脚,可以肯定丰坊不仅有着丰厚的“书学”,而且根本不乏“书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丰坊 王世贞 孙鑛
原文传递
2003年10月份大事记
3
《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3年第22期38-39,共2页
1日市领导同志张立昌、戴相龙、房凤友、宋平顺、刘胜玉、邢元敏、段端武、刘书才、夏宝龙、王文华、皮黔生、肖怀远、散襄军、史莲喜、陈超英、邢军、王德惠、王述祖、梁肃、陈洪江、左明、张元龙、庄公惠、
关键词 戴相龙 张俊芳 崔津渡 肖怀远 陈质枫 刘胜玉 张立昌 夏宝龙 邢元敏
下载PDF
设计师愿为陶瓷卫浴出谋划策——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李书才
4
作者 云菲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 2004年第11期64-65,共2页
李书才教授对饭店设计很有研究.早先设计过北京几个有名的饭店.因此他首先对饭店的发展过程及趋势.饭店的陶瓷卫浴产品应用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设计师 陶瓷卫浴 设计
下载PDF
欢聚一堂思华年 接力续航谱新篇——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召开《领导之友》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
5
作者 傅建芬 孟晓娜 《领导之友》 2015年第7期4-5,共2页
2015年7月14日,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以"努力成为鲜明的思想旗帜"为主题召开《领导之友》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忠昌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舆论引导的主导性主动性,坚持做领导干部的挚友,... 2015年7月14日,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以"努力成为鲜明的思想旗帜"为主题召开《领导之友》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忠昌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舆论引导的主导性主动性,坚持做领导干部的挚友,坚持改进文风、增强可读性,坚持不断创新的精神,把《领导之友》办成精品、办成品牌,成为一面鲜明的思想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座谈会 中共河北省委 领导干部 副校长 周年纪念 报刊处 社科期刊 卷首语 报刊社
下载PDF
从《企鹅冰书:哪里才是我的家》看畅销书的营销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志光 周盈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2-64,共3页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图书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今天,独特的产品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出版社发展的出路。文章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推广方式、分销渠道四方面分析畅销书《企鹅冰书:哪里才是我的家》的营销机制,探讨其成功的秘诀,以期为...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图书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今天,独特的产品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出版社发展的出路。文章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推广方式、分销渠道四方面分析畅销书《企鹅冰书:哪里才是我的家》的营销机制,探讨其成功的秘诀,以期为业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冰:哪里是我的家》 畅销 出版 营销路径
下载PDF
与你的心灵相撞的书才适合你
7
作者 夏立群 《社区》 2008年第17期16-16,共1页
贾平凹说自己的读书比较杂,对喜欢读什么书说不上来。“因为读之前也不知道这书到底好不好,适合不适合自己,读了才知道。这就跟探矿一样,有些地方你费了很大劲,折腾了半天,却发现没有矿,但有功劳。至少知道了这个结果。我看书是... 贾平凹说自己的读书比较杂,对喜欢读什么书说不上来。“因为读之前也不知道这书到底好不好,适合不适合自己,读了才知道。这就跟探矿一样,有些地方你费了很大劲,折腾了半天,却发现没有矿,但有功劳。至少知道了这个结果。我看书是乱看,有些书看过即忘,有些受用终生,就这样不断地淘汰,不断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与你的心灵相撞的适合你》 夏立群 文学作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