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活态传承下的川西林盘保护研究——以成都市宋家林林盘实践为例
1
作者 吴浩 黄兰茜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川西林盘作为成都平原典型的乡村景观要素,是朴素生态哲学的综合体现,是蜀人的精神原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表达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区域特色。本文立足“非遗植入林盘保护,农旅带动活态传承”,从... 川西林盘作为成都平原典型的乡村景观要素,是朴素生态哲学的综合体现,是蜀人的精神原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表达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区域特色。本文立足“非遗植入林盘保护,农旅带动活态传承”,从依托乡村生态格局、整合乡村物质资源、活化乡村文物形象、优化乡村功能空间层面对乡村发展因子进行解析,提炼出在城乡融合建设背景下的乡村非遗活态构建策略,为实现非遗活态传承下的林盘保护与城乡协同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林盘 乡村 整合设计 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乡村非遗发展状况预测
2
作者 朱星睿 王浩冉 +2 位作者 张思佳 田红蕊 孙丽欣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前,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为加快其传承与发展的进程,本文对乡村非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预测。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并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影响非遗发展的三个关... 目前,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为加快其传承与发展的进程,本文对乡村非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预测。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并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了影响非遗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同时得出了影响非遗文化发展前景的回归方程。其次,分别从关注程度、政府方面以及民间组织方面利用LSTM神经网络对乡村非遗文化发展进行预测,得到相应的预测结果,即:未来三年乡村非遗文化的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最后,基于预测结果,为各地乡村政府提供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逊相关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LSTM神经网络 乡村
下载PDF
创客下乡助力非遗传承转化策略
3
作者 杨奥茹 孙惠东 沈宏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第7期4-7,共4页
非遗种类多、地域性强,其口承的传承形式转化不容易形成体系,而创客规模小、运转灵活,转化效率高,非遗借助创客平台可以进行有效的传承和转化,乡村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与创客模式相匹配。创客平台以“引进来,走出去”为核心方向,进而带动... 非遗种类多、地域性强,其口承的传承形式转化不容易形成体系,而创客规模小、运转灵活,转化效率高,非遗借助创客平台可以进行有效的传承和转化,乡村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与创客模式相匹配。创客平台以“引进来,走出去”为核心方向,进而带动非遗的传承及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概述创客及创客空间;其次,分析乡村非遗发展困境;再次,探讨创客下乡对于非遗传承转化的作用,最后提出具体的转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创客 传承转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晓晖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所特有的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乡村地区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基础保障。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所特有的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乡村地区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基础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发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临消失的现象,这需要加强乡村非遗保护力度,对其利用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发挥乡村非遗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基于此,本文对乡村非遗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创新设计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创新利用策略,以期可以为乡村非遗的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 保护 创新设计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非遗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温强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第6期34-36,共3页
基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非遗面临的困境,阐述乡村非遗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借鉴已有的非遗数字化实践经验,提出完善乡村非遗数字化平台、合理运用数字化媒介、乡村非遗进校园、打造乡村非遗品牌等建议,以期促进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乡村城镇化 乡村 数字化
下载PDF
乡村非遗网络传承的多元赋能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邓小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00-105,共6页
网络传承是乡村非遗内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再现与重构,是乡土传统文化在现实境遇下的创新选择。网络传承对乡村非遗存在多元赋能体现,在实践策略上主要表现为官方主流媒体的"他说"和新型社交媒体的"我说",呈现出不... 网络传承是乡村非遗内嵌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再现与重构,是乡土传统文化在现实境遇下的创新选择。网络传承对乡村非遗存在多元赋能体现,在实践策略上主要表现为官方主流媒体的"他说"和新型社交媒体的"我说",呈现出不同的实践逻辑。为让乡村非遗更好地实现网络传承和发展,需要在内容上深耕细作,在渠道上融合创新,在管理上规范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网络传承 文化
下载PDF
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的乡村非遗品牌建构——以黔东南雷山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春芳 《东南传播》 2022年第4期83-86,共4页
建构非遗品牌不仅能发挥非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经济效益,更能促进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黔东南雷山为例,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分析乡村非遗品牌构建的策略。在整合所有非遗资源,初步树立品牌形象的基础上,雷山通过加强品牌叙事、联... 建构非遗品牌不仅能发挥非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的经济效益,更能促进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黔东南雷山为例,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分析乡村非遗品牌构建的策略。在整合所有非遗资源,初步树立品牌形象的基础上,雷山通过加强品牌叙事、联通与整合传播渠道、场景造势来推动消费者与品牌建立良好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雷山乡村非遗品牌的持续发展还应关注非遗产品的开发层次性、拓宽品牌叙事空间、提升品牌叙事能力、强化品牌营销策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品牌 整合营销传播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梓豪 林洁青 +2 位作者 杨炯 林心湉 沈海彬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36期10-14,共5页
本项目以广东乡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乡村非遗”)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探究乡村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及成效,提炼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乡村非遗在... 本项目以广东乡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乡村非遗”)项目开展实地调研,探究乡村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及成效,提炼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分析乡村非遗在保护传承中面临的困境,总结农村地区非遗保护传承的可行模式,从而更好地构建“因地制宜”式乡村非遗保护传承机制,探索一条可复制、可参考、可借鉴的保护传承乡村非遗新路径,更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区 乡村振兴 乡村 保护传承
下载PDF
乡村非遗建设的地方创生模式及路径研究——以凤翔泥塑为例
9
作者 薛荣荣 《大观(论坛)》 2023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地方创生源于2014年日本提出的“激励地方小经济圈再生”政策,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并实现乡村价值增值。基于此,以凤翔泥塑为例,分析地方创生的概念、研究现状,并从中总结出地方创生的目标、策略和实施框架。对凤翔泥塑非遗文化建... 地方创生源于2014年日本提出的“激励地方小经济圈再生”政策,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并实现乡村价值增值。基于此,以凤翔泥塑为例,分析地方创生的概念、研究现状,并从中总结出地方创生的目标、策略和实施框架。对凤翔泥塑非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通过挖掘地方创生理念下凤翔区“地、产、人”的资源优势,探讨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特色产业的地方创生模式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创生 凤翔泥塑 乡村振兴 乡村
原文传递
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举措研究——以南京高淳砖墙镇为例
10
作者 王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6期129-135,共7页
该文以江苏省内较为富庶的乡村——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统筹谋划和在地性的品牌化设计,从传统文化遗产角度,探讨地方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举措,有效盘活乡... 该文以江苏省内较为富庶的乡村——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统筹谋划和在地性的品牌化设计,从传统文化遗产角度,探讨地方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举措,有效盘活乡村传统文化、特色物产和自然资源,整体规范村庄风貌,使其既能看到青山绿水,又能体验人文景观,使无形的地方历史故事、生活方式、乡土风情转化为可见、可感知的形式,并融入中华文化的审美意蕴。艺术介入被普遍认为是乡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因地制宜结合传统文化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更好地发挥艺术设计赋能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提升文化自觉,确立地域文化自信,促进乡村建设价值的有效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品牌化设计 文化传承 乡村 艺术介入 艺术功能
下载PDF
高校艺术生思政教育与乡村非遗文化融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雷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12期58-59,共2页
在当今疫情之下,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思政教育引导进课堂已经成为高校艺术类教育的必然需要。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入,让艺术类学生明确设计创新要立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树立乡村“非遗”文化自信,具有服务于乡村文化振... 在当今疫情之下,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思政教育引导进课堂已经成为高校艺术类教育的必然需要。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入,让艺术类学生明确设计创新要立足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树立乡村“非遗”文化自信,具有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组成师生共同体努力实现高校艺术生思政教育与乡村非遗文化互融共生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艺术生 思政教育 乡村 融合研究
下载PDF
元宇宙背景下的乡村非遗情感化视觉设计研究
12
作者 王乐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24期187-189,共3页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然而,受到城市化、现代化等因素的影响,乡村非遗面临着传承困境和保护需求。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元宇宙概念的崭新提出,乡村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然而,受到城市化、现代化等因素的影响,乡村非遗面临着传承困境和保护需求。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元宇宙概念的崭新提出,乡村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本文以乡村非遗情感化视觉设计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元宇宙背景下,如何运用艺术设计和科技手段,讲好乡愁故事,促进乡村非遗数字化建设,从而实现其情感化传承与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建设 乡村 情感化视觉设计 乡愁重塑
下载PDF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齐河黑陶的复兴发展
13
作者 邵轶 魏亦汝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第27期135-137,共3页
在国家政府文化强国乡村振兴的号召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开始提高,目光开始转向了传统文化品类细节相对保留更多,更好的乡村。文章就当下乡村文化语境做了阐述,在此语境中,“齐河黑陶技艺”作为齐河乡村非遗文化的代表,对其发展历... 在国家政府文化强国乡村振兴的号召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开始提高,目光开始转向了传统文化品类细节相对保留更多,更好的乡村。文章就当下乡村文化语境做了阐述,在此语境中,“齐河黑陶技艺”作为齐河乡村非遗文化的代表,对其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做了调查总结,并从“文化+”的角度对未来发展方向及具体思路做了规划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 齐河黑陶文化 文化+
下载PDF
文化扶贫下的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路径
14
作者 胡晓芳 《艺术大观》 2019年第31期0144-0145,共2页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乡村地方的文化和知识体系,由于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成为非遗管理中的短板。当前,在文化扶贫政策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逐步得到各...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乡村地方的文化和知识体系,由于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成为非遗管理中的短板。当前,在文化扶贫政策背景下,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逐步得到各级单位的重视,而当前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也为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鉴于此,本文从文化扶贫角度入手,结合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化扶贫下的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扶贫 乡村 文化传播
下载PDF
场景理论视角下乡村非遗数字化活态保护路径探究——以曲阜大庄绢花为例
15
作者 康玉潇 《社会科学前沿》 2021年第9期2634-2647,共14页
生长于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村民的集体记忆、情感纽带和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更是乡村重要的文化资源。本文将通过口述史与文献梳理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市大庄绢花制作技艺的制作工艺,在场景理论视角下总结... 生长于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村民的集体记忆、情感纽带和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更是乡村重要的文化资源。本文将通过口述史与文献梳理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市大庄绢花制作技艺的制作工艺,在场景理论视角下总结其发展的历史动力逻辑,结合大庄绢花文物实物进行3D扫描、建模、打印,探究乡村非遗数字化活态路径,促进乡村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乡村 数字化 活态保护
下载PDF
短视频风行背景下的乡村非遗传播研究
16
作者 郭冰 《采写编》 2019年第6期158-160,共3页
短视频的风行培养了大批乡村短视频创作者,培育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为乡村非遗的短视频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抓住这一大好时机,结合新的传播条件,从构建全民化传播队伍、打造立体化传播阵营、贯通上下一体传播模式、提升内容... 短视频的风行培养了大批乡村短视频创作者,培育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为乡村非遗的短视频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抓住这一大好时机,结合新的传播条件,从构建全民化传播队伍、打造立体化传播阵营、贯通上下一体传播模式、提升内容质量多方面入手制定新型传播策略,乡村非遗的短视频传播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短视频传播
下载PDF
数字活化乡村非遗文化的情感化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旭 尤优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4期96-98,共3页
探索非遗文化以情感交互方式呈现的数字活化设计脉络及设计策略,通过用户访谈与需求分析,推导归纳情感化交互在非遗数字活化的设计要素,构建数字活化设计模型,并通过APP设计实践进行应用和佐证,对于数字化时代乡村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探索非遗文化以情感交互方式呈现的数字活化设计脉络及设计策略,通过用户访谈与需求分析,推导归纳情感化交互在非遗数字活化的设计要素,构建数字活化设计模型,并通过APP设计实践进行应用和佐证,对于数字化时代乡村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交互 APP设计 设计策略 乡村文化
下载PDF
乡村非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和创新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瑾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第9期12-14,共3页
乡村非遗旅游是以非遗为旅游吸引物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非遗旅游受市场需求、文化传承、政策引导、技术革新等多方因素的合力驱动,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时期,乡村非遗旅游高质量发展应以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 乡村非遗旅游是以非遗为旅游吸引物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非遗旅游受市场需求、文化传承、政策引导、技术革新等多方因素的合力驱动,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时期,乡村非遗旅游高质量发展应以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和满足游客高层次需求为目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生活性保护为基础,通过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产品和营销模式、完善发展制度等,实现该产业提质增效,赋能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 创新发展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与乡村非遗产业共生共荣的理论分析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昱 唐智彬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27,共7页
职业教育与乡村非遗产业共生发展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也是服务非遗产业发展和乡村繁荣的有效方式。通过分析点对点的主体能量传输的“政校企共生”、一体化分支能量运输的“三教”协同发展以及连续分支能量循环的职业教育与乡村非遗... 职业教育与乡村非遗产业共生发展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也是服务非遗产业发展和乡村繁荣的有效方式。通过分析点对点的主体能量传输的“政校企共生”、一体化分支能量运输的“三教”协同发展以及连续分支能量循环的职业教育与乡村非遗产业协同创新等共生形态,准确理解职业教育与非遗产业共生的理论基础。基于J县非遗瑶族织锦产业发展案例,探索职业教育与乡村非遗产业等各类主体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共生系统框架,围绕共生单元联动,呈现职业教育与乡村区域产业经济间的资源跨界流动以及与市场主体间的价值互利。优化职业教育与非遗产业共生格局,要发挥政府主导地位,构建产教融合的非遗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创造区域多元主体共生生态、稳定产教共生利益共同体,以强化共生动力机制,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产业 共生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