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地域系统空间结构特征及发展类型分析——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
1
作者 孙宇 宁静 +3 位作者 孙天成 王宁 王梦秋 马浩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104,共12页
研究目的: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多体系统理论,构建宾县多维空间结构,为探索空间优化方案提供经验。研究方法:熵值-TOPSIS法、引力模型、K-means聚类、地理探测器和空间分析等。研究结果:(1)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理论的“极—场—区—网”多维... 研究目的: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多体系统理论,构建宾县多维空间结构,为探索空间优化方案提供经验。研究方法:熵值-TOPSIS法、引力模型、K-means聚类、地理探测器和空间分析等。研究结果:(1)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理论的“极—场—区—网”多维结构框架,识别并划分出宾县6个乡村振兴极、4个村镇空间场、10个乡村发展区,构建了乡村地域系统的空间互联网络;(2)乡村和村镇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高水平区形成了小范围集聚,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布局;(3)整体上宾县城乡基础网的空间要素聚集联系及区划特征表现出非均衡化,高引力值网络主要分布在该县西部城镇核心区周围,形成了明显的环城镇核心区向西部的极轴网络。研究结论:“极—场—区—网”多维结构框架可有效识别乡村地域系统的增长轴及发展极点,并可借助引力特征定位乡村地域系统最优综合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极—场—区—网 乡村类型识别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乡村类型识别与演变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都市边缘区为例
2
作者 李雪梅 袁萍 +1 位作者 黄凌翔 刘倩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81-989,共9页
识别都市边缘区乡村类型、确定乡村演变模式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前提,以天津市都市边缘区450个行政村及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谷歌影像,分析1980、2000、2010及2020年农村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从经济状况、资源禀赋、... 识别都市边缘区乡村类型、确定乡村演变模式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前提,以天津市都市边缘区450个行政村及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谷歌影像,分析1980、2000、2010及2020年农村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从经济状况、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保障水平4个子系统分类识别研究区乡村类型,通过对比40 a间乡村类型演变特征,确定乡村演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3种用地类型变化较迅速,且在天津市外环线周围区域转化最为明显,其中农村居民点个数逐年减少,东丽区尤为显著。(2)研究区乡村类型被识别为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搬迁撤并型和规模控制型,部分村庄乡村类型在研究期内始终未变。(3)研究区在研究期间乡村演变模式确定为稳定式、微变式和多变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类型识别 乡村类型演变 乡村类型演变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