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民阶层与乡村司法理论的反证 被引量:48
1
作者 杨力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7-165,共9页
作为当前学界主流的乡村司法理论,基于对乡村社会结构内向、封闭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然而,新农民阶层的出现及其推动的乡村社会变迁,导致乡村司法理论产生一些悖论性事实。这种变迁和悖论能够从"地位获得理论"与乡... 作为当前学界主流的乡村司法理论,基于对乡村社会结构内向、封闭的理解,具有明显的地方化特征。然而,新农民阶层的出现及其推动的乡村社会变迁,导致乡村司法理论产生一些悖论性事实。这种变迁和悖论能够从"地位获得理论"与乡村司法运作存在的关联中加以解释。据此,现有的乡村司法理论应当有所修正,使得带有"治理"味道的地方化特征不再那么显著,转而复归到追求普适化的乡村法治化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民阶层 乡村司法理论 地位获得模式 乡村法治化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完善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秀梅 马怡梦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1-37,共7页
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是促进乡村振兴、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当前法治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公共法律服务,但在实践中还面临多重困境。基于此,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应向多元化维度推进,从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体制、提升乡村... 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是促进乡村振兴、维护乡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当前法治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公共法律服务,但在实践中还面临多重困境。基于此,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应向多元化维度推进,从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体制、提升乡村法律服务的实用效能、加强民间法和国家法的融合、优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的载体、壮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等方面入手,从而助推新时代法治乡村的优质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效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公共法律服务 乡村法治化
下载PDF
作为乡村领袖的“乡土法杰”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丽惠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0-95,共6页
乡村建设的实现依赖于乡村组织的发展和乡民自治的形成。乡村领袖是乡民自治的代表,是乡村组织的节点性群体。新时期,传统"礼治"在乡村秩序中的规则作用,将会被现代法治取代;而乡村法治化的实现也须以乡民及其凝聚而成的乡村... 乡村建设的实现依赖于乡村组织的发展和乡民自治的形成。乡村领袖是乡民自治的代表,是乡村组织的节点性群体。新时期,传统"礼治"在乡村秩序中的规则作用,将会被现代法治取代;而乡村法治化的实现也须以乡民及其凝聚而成的乡村组织为依靠。"乡村法杰"是新乡村领袖的代表,在乡村法治秩序和乡村组织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法治和乡约民治的重要衔接机制。"乡土法杰"可以从返乡知识分子、"民间干部"和乡土法律人等人群中产生。"乡土法杰"的乡村领袖作用的实现,需要从对其进行知识培训、保证其自主权、规范其自治权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领袖 乡土法杰 乡村组织 乡村法治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规民约对乡村法治化的推动机制研究——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为例
4
作者 谭雨燕 《民风》 2024年第4期0062-0064,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村规民约作为“软法律”,在推动乡村法治化建设中意义重大。笔者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为例,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村规民约更具特殊性,对提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村规民约作为“软法律”,在推动乡村法治化建设中意义重大。笔者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为例,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村规民约更具特殊性,对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程度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解决落实力度不强、程序瑕疵等现存问题。文章探索建设村规民约和法律法规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有利于发挥村规民约的法治价值,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统一,推动乡村法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十八洞村 村规民约 乡村法治化
下载PDF
司法迁就转向法治治理:基层法院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洪泉寿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3-100,共8页
乡村社会属于熟人社会,在调整人们关系中民间法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由此便引致了基层法院审判职能困惑、司法方式随意、审判依据虚无及审判权威缺失等问题。实际上,我国当前乡村司法法治化条件业已成熟,如持续广泛的普法教育,提升了基层... 乡村社会属于熟人社会,在调整人们关系中民间法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由此便引致了基层法院审判职能困惑、司法方式随意、审判依据虚无及审判权威缺失等问题。实际上,我国当前乡村司法法治化条件业已成熟,如持续广泛的普法教育,提升了基层民众的法治意识及诉讼能力;变动的乡村社会规范结构,改变了礼法等思想的支配地位和影响范围;转变的乡村社会矛盾,涌现出大量的新型民间争端;优化的基层法官队伍,彰显出优良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不过,坚守法治之路并不代表着绝对垄断司法专业化、绝对运用审判技术、完全排斥诉讼契约、全盘放弃调解方式,村司法法治化道路必然是一条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迁就 乡村民事争端 法治进路 基层司法 乡村法治化
下载PDF
乡村社会债务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基于村民认知的法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越峰 《天中学刊》 2010年第3期30-35,共6页
从村民的认知来看,乡村社会客观上存在着对国家法律体系和司法解决机制的需求。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乡村社会传统的争议解决方式较难奏效。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基层政权控制的缩减和弱化、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的瓦解和道德观念内在... 从村民的认知来看,乡村社会客观上存在着对国家法律体系和司法解决机制的需求。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乡村社会传统的争议解决方式较难奏效。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基层政权控制的缩减和弱化、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的瓦解和道德观念内在节制的失效。这一客观需求转化为主观认知上的需求并且得到满足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司法的易获得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当乡村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较高,争议解决需求的现代性较强,属人性较弱时,村民对于司法解决机制的主观认知较为积极。面对这样的争议,司法解决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乡村社会仍然存在着多元解决机制的需求,而且这些机制也仍然存在作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司法需求 村民司法认知 村民法治意识 乡村法治化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乡村法治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臧鹏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0-23,共4页
中国乡村基层法治化治理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理念对新时期中国乡村法治化治理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着重论述新时代的"三治"体系是在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直面社会发展过... 中国乡村基层法治化治理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理念对新时期中国乡村法治化治理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着重论述新时代的"三治"体系是在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直面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而产生的,这些对推进新时期中国乡村法治化治理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法治化 “三治”体系
下载PDF
“契约”乡村在法治之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佳昊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15,共11页
中国乡村人口长期占全国总人口半数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法治化就是乡村法治化。法治化需要相应的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以配合,即需要二者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身份社会的社会结构是集体等级式的,思想观... 中国乡村人口长期占全国总人口半数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法治化就是乡村法治化。法治化需要相应的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以配合,即需要二者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身份社会的社会结构是集体等级式的,思想观念是单一、非独立的;契约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个人平等式的,思想观念是多元、独立的。我国传统社会是"身份性"的,其转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集体化运动的阻滞,直到改革开放才步入正轨。"身份性"严重的乡村地区,天然与权力统治相契合而排斥法治,于是有学者提出了"送法下乡"的范式,即法治应在传统中汲取资源,但该范式并未分清乡土社会中的"身份性"要素与"契约性"要素,而这一区分,有助于缓解国家主导法治化导致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法治化 身份社会 契约社会 从身份到契约 送法下乡 基层治理 法治本土资源
下载PDF
民间法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田雷 《民间法》 2021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民间法和制定法都是乡村治理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治理方式。本文围绕乡村社会自然生成的民间法和国家的制定法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冲突与融合,一方面通过分析民间法的生成机理,阐释其在调整乡村社会秩序中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从民间法与... 民间法和制定法都是乡村治理进程中不可缺少的治理方式。本文围绕乡村社会自然生成的民间法和国家的制定法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冲突与融合,一方面通过分析民间法的生成机理,阐释其在调整乡村社会秩序中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从民间法与制定法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民间法与制定法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张力,应当以制定法的理性对民间法的自发性进行引导,将张力化为推力。重视和利用好民间法,对加速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间法 乡村法治化
原文传递
略论乡村法治化治理视域下的村规民约--以福建的村规民约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素英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47-50,共4页
乡村法治化治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村自治与法治的关系是推进乡村法治化治理的关键,而村规民约的属性决定其成为联接农村自治和法治的桥梁。实践证明,村规民约在推进乡村法治化治理中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也存在一... 乡村法治化治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村自治与法治的关系是推进乡村法治化治理的关键,而村规民约的属性决定其成为联接农村自治和法治的桥梁。实践证明,村规民约在推进乡村法治化治理中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困境和障碍,集中体现在村规民约内容、制定主体和实施及救济等问题上。本文从落实备案制度、明确制定主体、确认实施主体以畅通救济渠道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寻找村规民约完善路径,进一步推进乡村法治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村规民约 乡村法治化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法治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及其展开 被引量:21
11
作者 段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7-91,共5页
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系列文件要求,从法治乡村建设的现实需求出发,梳理法治乡村建设的理论逻... 法治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系列文件要求,从法治乡村建设的现实需求出发,梳理法治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探索法治乡村建设的制度逻辑,有利于推动构建法治乡村建设实现机制,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和公共法律服务向乡村覆盖,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治理法治化 全面依法治
原文传递
论道德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功能路径——以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为视角 被引量:10
12
作者 凡超 李炳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2,共7页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来,“三治融合”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也日益深化,正确认识、把握法治与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良性互补关系及其实践逻辑具有重...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来,“三治融合”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其内在逻辑关系的认识也日益深化,正确认识、把握法治与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良性互补关系及其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制度基石,通过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价值等法治元素能够推动乡村治理走向法治化;德治是乡村治理法治化的价值根基,它以道德引领、道德融合、道德评价等载体形式承载着道德支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法治化 “三治融合” 道德引领 道德融合 道德评价
下载PDF
乡村振兴法治化的基本内涵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才发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70-102,共3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即将颁布实施,使得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乡村再次迎来大发展的新契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法治化,是对过去乡村发展布局和乡村发展思路的反思与超越,是在对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即将颁布实施,使得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乡村再次迎来大发展的新契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法治化,是对过去乡村发展布局和乡村发展思路的反思与超越,是在对乡村历史和现实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刻剖析之后得出的科学认知。乡村振兴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历史性复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村民主体地位是乡村振兴的立足点,村民自治是维系乡村秩序的稳定器,大国工匠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支柱,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村民委员会的职能与基层政府的职能发生混淆,二是乡政村治的治理结构呈现行政性超强的发展态势,三是影响乡村振兴效果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需要构建新型党组织、乡政府与村委会关系体系,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理性的乡村协商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路径为:健全村民自治的农民主体地位,创新新乡贤群体乡村治理体系,筑牢社会保障民生安全网体系,清单制度助推乡村治理法治化,铸造新型文明乡风辅助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促进法 乡村振兴法治化 村民主体地位 村民自治 治理有效
下载PDF
新乡贤:时代特征与法治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溪 徐永伟 《原道》 CSSCI 2018年第1期294-305,共12页
在当代中国,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法治建设,符合中共十九大关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精神的要求。新乡贤与古代乡贤都是城市与乡村治理的结合点,新乡贤还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有更多城市管理经验,从而... 在当代中国,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法治建设,符合中共十九大关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精神的要求。新乡贤与古代乡贤都是城市与乡村治理的结合点,新乡贤还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有更多城市管理经验,从而承担着新的治理职能。变革时代赋予新乡贤以新特质,城市化与人口迁移、网络时代变革、乡村政策更新、法治国家与村民自治、熟人社会消解等,都对新乡贤的治理角色及其发挥有重要影响。新时代背景下,新乡贤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资源整合、农业农村全方位发展和农村社会进一步现代化,同时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法治素质,最终实现乡村治理的法治化运行。在此进程中,新乡贤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承担多重角色,在法律解读、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律治理和纠纷化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法治建设 乡村治理法治化
原文传递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理论阐析与运行机理——基于“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
15
作者 曹胜亮 闫昊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0-36,共7页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党建引领是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关键机制。基于“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从概念、属性与特征三个...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乡村治理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党建引领是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关键机制。基于“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从概念、属性与特征三个方面阐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理论内涵,从结构、过程与功能三个维度明晰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内在逻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展现了“结构塑造-过程动员-功能复归”的完整运行机理:党组织嵌入而塑造“一核多元”的乡村法治共同体结构,党组织动员而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过程,并最终复归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要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法治化 结构-过程-功能
下载PDF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的逻辑理路、演进脉络与价值意蕴
16
作者 曹胜亮 曹小曼 《云梦学刊》 2024年第5期81-89,共9页
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党建引领是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关键抓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是指在国家社会关系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的指引下,将党建元素嵌入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中,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各... 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党建引领是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关键抓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是指在国家社会关系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的指引下,将党建元素嵌入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中,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各方法治建设主体力量,充分发挥“一核多元”法治体系作用,从而形成高质量党建与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良性互动,达到推动乡村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最终目的。以百年党史为依托,以不同时期法治化探索的核心内容为划分依据,对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其大致经历了“革命根据地建设—建设基层政权—改善民生—提升法治地位”四个阶段。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任务的决胜之策,是夯实党组织基层执政根基的现实之需,是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关键之举,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法治化 法治
下载PDF
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新媒体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研究
17
作者 胡业勋 梁亚钐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5-23,102,103,共11页
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新媒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但是,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存在着基础规则匮乏、过程强调行政导向、协调机制不足、网络空间失序等困境。结构功能主... 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新媒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但是,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存在着基础规则匮乏、过程强调行政导向、协调机制不足、网络空间失序等困境。结构功能主义与乡村治理法治化深度嵌合,也为探索新媒体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提出更加适配的研究视角。重视规范构造、牢固法治理念、建立协同参与机制、强化监管体系能够优化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适应、目标、整合和维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法治化 新媒体 结构功能主义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法治化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路瑶 朱海斌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依法治国成为社会主流的治理形态后,国家对基层法治建设日益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更是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广西边境地区由于其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在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存在干部群众法治观念淡薄、基层法治队伍能力不... 依法治国成为社会主流的治理形态后,国家对基层法治建设日益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来,更是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广西边境地区由于其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在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存在干部群众法治观念淡薄、基层法治队伍能力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村民参与度低、社会力量参与受限制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边境地区乡村治理法治化,提出强化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塑造法治文化、加强乡村治理法治队伍建设、健全边境地区乡村治理法律法规体系、构建边境地区乡村多元共治管理新机制等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广西边境地区 乡村治理法治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促进法》视域下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探索——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泓浩 《广东蚕业》 2022年第6期147-150,共4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以现代法治作为保障。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为契机,阐明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分析了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并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以现代法治作为保障。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出台为契机,阐明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分析了乡村治理法治化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并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做了一些经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法治化 路径 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