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与整合的特殊使命与着力点选择 被引量:18
1
作者 丁忠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37,共12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握不同区位乡村发展的差异性是提升乡村振兴与整合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前提。边疆地区乡村的政治地理空间特性,决定了其在国家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推进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与整合...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握不同区位乡村发展的差异性是提升乡村振兴与整合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前提。边疆地区乡村的政治地理空间特性,决定了其在国家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推进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与整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与整合长期面临"核心-边缘""城市-乡村"双二元空间治理结构带来的诸多约束。在国家高度重视边疆治理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聚焦资源、能力、认同和援助四个维度,着力突破资源禀赋不足的瓶颈,激活乡村内生发展能力,强化民众的"五个认同",并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的积极作用,是在中观层面促进边疆地区乡村振兴与整合的重要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整合 边疆治理 空间治理 国家治理
下载PDF
士绅阶层衰落化过程中的乡村政治——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1,共6页
士绅阶层是影响乡村政治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在晚清科举废除过程中,其作为社会文化重心的独特地位逐渐被动摇。随着民国时期新教育的不断扩张及新知识阶层离乡步伐的加速,乡村士绅出现了严重的侵蚀化现象。优秀分子的离开及乡村管理者... 士绅阶层是影响乡村政治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在晚清科举废除过程中,其作为社会文化重心的独特地位逐渐被动摇。随着民国时期新教育的不断扩张及新知识阶层离乡步伐的加速,乡村士绅出现了严重的侵蚀化现象。优秀分子的离开及乡村管理者的食利倾向使得士绅群体迅速劣质化,整个乡村政治处于破产和崩溃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阶层 乡村政治 乡村整合
下载PDF
中国乡村整合机制的演变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军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4-79,共6页
乡村整合,即通过村庄自身力量或国家外在力量或二者共同作用实现乡村秩序化的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乡村整合机制的回顾,认为中国乡村的整合大致经历了4个过程:传统时期的文化—道德整合,清末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行政整合,1950年到1980... 乡村整合,即通过村庄自身力量或国家外在力量或二者共同作用实现乡村秩序化的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乡村整合机制的回顾,认为中国乡村的整合大致经历了4个过程:传统时期的文化—道德整合,清末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行政整合,1950年到1980年的意识形态整合和1980年以来的多元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整合 秩序化 文化道德整合 行政整合 意识形态整合 多元整合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行政化整合:表征、根源与效应——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琴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90,M0006,共17页
乡村社会整合模式是考察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切入点。基于社会行动理论,构建行动者—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剖析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场域中的社会互动机制。从行动者及其属性看,农村基层组织准行政的组织性质和责任包干的组织管理模... 乡村社会整合模式是考察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切入点。基于社会行动理论,构建行动者—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剖析农村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场域中的社会互动机制。从行动者及其属性看,农村基层组织准行政的组织性质和责任包干的组织管理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其积极行政的主导性行为倾向,其与基层政权和乡村社会内部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服务于行政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构成了乡村社会行政整合模式的具体表征。从社会行动的结构性根源看,农村基层组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行政化导向并非是其纯粹意志的产物,而是国家治理战略和乡村权威基础的双重转变共同形塑的结果。从社会效应看,农村基层组织所遵循的行政化目标导向虽然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升,但也带来了消极治理问题并加剧了乡村社会的去公共化困境。单向嵌入型行政整合模式的优化方向是增强行政体系的回应性建设并注重对乡村社会公共精神的培育,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社会行动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实现行政与自治的相互融合,提升乡村治理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社会整合 乡村整合 行政化整合 社会行动理论 农村基层组织
下载PDF
行政介入、人情礼俗与个体理性:乡村社会整合的多重逻辑——基于赣东北X村防疫行动的考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徐琴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6-516,共11页
通过对赣东北X村防疫行动的参与式观察发现,行政力量在疫情时期的乡村社会发挥绝对性的主导作用,行政权力以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方式推动乡村防疫工作的展开,原子化村庄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有效整合,村庄秩序在疫情时期基本得到维持。与... 通过对赣东北X村防疫行动的参与式观察发现,行政力量在疫情时期的乡村社会发挥绝对性的主导作用,行政权力以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方式推动乡村防疫工作的展开,原子化村庄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有效整合,村庄秩序在疫情时期基本得到维持。与此同时,以人情礼俗为表征的乡村社会逻辑和以个体理性为主导的个人本位主义逻辑对行政权力的介入方式和介入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阻碍着村庄公共利益和国家治理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乡土规则和个体理性的双重作用下,行政嵌入型整合模式所建构的乡村社会秩序并非是有效而稳固的,乡村社会秩序化的实现需要综合考量行政介入、人情礼俗与村民个体需求的多重作用。构建行政力量与人情礼俗、村民本位即国家-社会-个人三者间的互嵌式整合模式,在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同时兼顾乡土人情与个体权益,从而推进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与双赢,不失为达致乡村社会秩序化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整合 行政介入 人情礼俗 个体理性 互嵌式整合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整合失败原因探析——以1929年发生在浙江的党政纠纷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佩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9-72,共4页
192 9年 ,由浙江省政府取消“二五减租”议案及其发生在浙江的党政纠纷 ,是浙江“二五减租”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 ,它不仅反映了国民党内部派系的纷争 ,而且也反映了国民党地方党组织势力的薄弱。地方党组织政治力量的薄弱 ,是国民党在... 192 9年 ,由浙江省政府取消“二五减租”议案及其发生在浙江的党政纠纷 ,是浙江“二五减租”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 ,它不仅反映了国民党内部派系的纷争 ,而且也反映了国民党地方党组织势力的薄弱。地方党组织政治力量的薄弱 ,是国民党在地方实现“以党治国”的一个致命弱点。国民党地方党政纠纷 ,成为国民党以浙江“二五减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党政纠纷 二五减租 乡村整合
下载PDF
论国民党乡村整合举措失败的经济原因——浙江“二五减租”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合群 王明德 《台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大革命失败后,随着浙江省地方财政危机局面的不断加重,地方政权的扩张与推行“二五减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这种矛盾的冲突和斗争,不仅严重阻碍浙江“二五减租”的进程,甚至对国民党众多整合乡村计划的推行,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严重... 大革命失败后,随着浙江省地方财政危机局面的不断加重,地方政权的扩张与推行“二五减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这种矛盾的冲突和斗争,不仅严重阻碍浙江“二五减租”的进程,甚至对国民党众多整合乡村计划的推行,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财政 浙江'二五减租' 地方政权扩张 乡村整合
下载PDF
国民党乡村整合失败原因探析——以合作运动为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玉敏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6期102-104,共3页
国民党执政之后,为挽救农村经济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整合,大力推行合作运动。但现实政治需求的上升淹没了合作的初始经济动因,行政外力的全程推动致使合作呈现出强制化特征,信用合作的膨胀及社员构成的变异又促使合作社以畸形化态势发展... 国民党执政之后,为挽救农村经济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整合,大力推行合作运动。但现实政治需求的上升淹没了合作的初始经济动因,行政外力的全程推动致使合作呈现出强制化特征,信用合作的膨胀及社员构成的变异又促使合作社以畸形化态势发展。上述异化的发生导致合作运动背离复兴农村经济的目标,国民党整合乡村的失败结局也因此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合作运动 乡村整合 失败
下载PDF
文字下乡与柔性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民办公助”教育政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晴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陕甘宁边区乡村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曾严重阻碍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组织动员进程,加剧了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势力的双重围困而获取政权和民族独立的难度。在综合力量不足的条件约束下,中国共产党探索... 陕甘宁边区乡村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曾严重阻碍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组织动员进程,加剧了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势力的双重围困而获取政权和民族独立的难度。在综合力量不足的条件约束下,中国共产党探索实施的“民办公助”教育政策,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方针,将乡村教育与政府工作、劳动生产、家庭生活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牢牢掌握领导权和引导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自主性作用,形成了以文字下乡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教育。相对土地改革、民主选举、诉苦等组织动员方式,以文字下乡的柔性动员方式改造乡村、建设乡村,使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深入乡土社会,达到组织动员农民的目的。从社会动员的视角阐释“民办公助”教育政策,对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乡村、农民的关系,乃至对当前“教育扶贫”工作都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民办公助 文字下乡 柔性动员 乡村整合
下载PDF
知识·价值·权威——从知识群体权威的视角解析“后传统时代”的乡村整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庆真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49,共5页
传统上,乡村知识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但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群体较少有人关注。事实上,这一群体一直在乡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与历史上的乡村“士绅”有着渊源性的关系,另一方面,作为国... 传统上,乡村知识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但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群体较少有人关注。事实上,这一群体一直在乡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与历史上的乡村“士绅”有着渊源性的关系,另一方面,作为国家与乡村、历史与现实的纽带,它对整合乡村、传承文明和推动乡村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很可能是当前各种传统整合力量均已衰弱背景下探索新整合机制的一个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知识群体 权威 乡村整合 新视角
原文传递
乡村整合中的心理蜕变──《春回地暖》的一种解读
11
作者 范家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7-,69+71+73+68+70+72,共8页
小引在世纪末的今天,每一个活得认真的人都免不了被形形色色无法排解的“中国问题”所困扰,其中“乡土中国”问题就是个横亘整个二十世纪且至今也未见有人圆满解开过的“死结”。因此,当我由于某种机缘与王西彦先生这部描写五十年代... 小引在世纪末的今天,每一个活得认真的人都免不了被形形色色无法排解的“中国问题”所困扰,其中“乡土中国”问题就是个横亘整个二十世纪且至今也未见有人圆满解开过的“死结”。因此,当我由于某种机缘与王西彦先生这部描写五十年代乡村生活的长篇小说①凝然相对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整合 乡村生活 工作队 中国乡村社会 意识形态 土地改革运动 阶级斗争 自上而下 作品 人物形象
下载PDF
个体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整合问题刍议
12
作者 孙静 《西部学刊》 2015年第12期78-80,共3页
个体化的理论与现代性的理论是相伴而生的。中国在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在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出现了社会结构的个体化现象。在压缩现代性中完成的乡村个体化,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要着力完成乡村伦理和生活的重构,重... 个体化的理论与现代性的理论是相伴而生的。中国在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在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出现了社会结构的个体化现象。在压缩现代性中完成的乡村个体化,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要着力完成乡村伦理和生活的重构,重建乡村公共空间,活跃乡村公共生活和文化生活,实现对乡村的重新整合,使乡村社会成为互助友爱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乡村个体化 乡村整合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乡村整合实证研究——以宿迁市大兴镇为例
13
作者 郭凯峰 陈琳 +1 位作者 陆莉 陈相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简述了我国乡村区划调整的背景,并以宿迁市大兴镇为例,探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乡村整合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矛盾,立足于建设新农村的实际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兴镇 欠发达地区 乡村整合
下载PDF
责任心、军事化与新名词--抗战前江苏省乡镇保甲长训练研究
14
作者 杨红运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31,共14页
为了增强保甲组织效能、改造国民心理、增强民族自卫力量和培养保甲人员为公众服务的责任意识,抗战前江苏省政府实施了乡镇保甲长训练,主要包括密集渗透的精神训练、以纪律控制为核心的军事训练和范围很广的知识训练。这些训练提高了保... 为了增强保甲组织效能、改造国民心理、增强民族自卫力量和培养保甲人员为公众服务的责任意识,抗战前江苏省政府实施了乡镇保甲长训练,主要包括密集渗透的精神训练、以纪律控制为核心的军事训练和范围很广的知识训练。这些训练提高了保甲人员的素质,加速了国家政令的传达,促进了乡村社会中民族国家意识的生长,增强了国家对新乡绅阶层的吸纳能力。然而,由于训练标尺过高,政治实践中保甲组织的滥用造成了保甲人员的差役化,由此严重地制约着抗战前江苏省乡镇保甲长训练的成效。通过抗战前江苏省乡镇保甲长训练的个案研究,有助于理解民国时期国家整合乡村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前 江苏省 乡镇保甲长 训练 乡村整合
原文传递
从“集权”到“放权”:国家乡村整合的路径转变
15
作者 张茜 《西部学刊》 2020年第21期39-42,共4页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一直都是主权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国家建构经历了从集权到放权、权力主位到权利主位、外生性权威到内生性权威、单向整合到双向互动的“民族—国家”建构到“民主—国家”建构的突破性转变。其中,民族—国家... 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一直都是主权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国家建构经历了从集权到放权、权力主位到权利主位、外生性权威到内生性权威、单向整合到双向互动的“民族—国家”建构到“民主—国家”建构的突破性转变。其中,民族—国家建构侧重于集权,研究国家如何立得住的问题,民主—国家建构则侧重于放权,研究国家如何站得稳的问题,主张通过建立相应的民主机制,下放权力,实现国家整合目标。当前摸清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特别是乡村整合的路径及其转变,不仅有利于新时代乡村建设和改革,同时还有助于思考当下国家的乡村整合方式,为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乡村整合 乡村社会 集权 放权
下载PDF
土地经营权流转与乡村秩序整合 被引量:16
16
作者 黄增付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105,共12页
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秩序整合之间具有重要关联性。近年来,被称为我国第三次土地制度改革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使乡村秩序整合面临着又一契机。与以往不同,市场因素的发展,使当前乡村秩序呈现为国家、社会、市场的多元互构整合状态,这一点在... 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秩序整合之间具有重要关联性。近年来,被称为我国第三次土地制度改革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使乡村秩序整合面临着又一契机。与以往不同,市场因素的发展,使当前乡村秩序呈现为国家、社会、市场的多元互构整合状态,这一点在土地流转中得到鲜明体现。形象地说,土地流转可视为国家权力向乡村的又一场延伸或拓展,市场以政策为搭载工具向乡村的嵌入与乡村社会对国家和市场进入的反应的交互博弈,产生了新的乡村秩序整合效应。由于国家、社会、市场三因素力量对比的区域差异,从社会机制主导,到国家机制主导,再到市场机制主导,土地流转的乡村秩序整合效果随流转受益主体外缘性的增强——与普通农民社会距离的增加——而趋于弱化。对此,应从制度上保障土地流转的客观公正性、规范新土地精英的农业生产和政治参与、规制下乡企业的农业投资行为等入手,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的乡村秩序整合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乡村秩序整合 乡村治理 多元互构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下农旅资源整合及其空间效应——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铭亮 王敏 +2 位作者 刘飞 陈怡思 郭大豪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5-386,共12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数字技术在乡村空间的嵌入正在改变乡村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也为农旅资源融合提供新的路径。以广州市从化区数字乡村为案例,探讨数字技术推动农旅资源整合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数字技术在乡村空间的嵌入正在改变乡村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也为农旅资源融合提供新的路径。以广州市从化区数字乡村为案例,探讨数字技术推动农旅资源整合过程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的嵌入使得广州市从化区乡村的农业空间从单一的生产空间拓展到“研发—生产—消费”全产业链空间;(2)数字技术推动农旅资源整合发生在实体和虚拟两个场域,打破传统单一的“农家乐”农旅整合路径,实现多样化的发展;(3)数字支持下农旅资源整合拓展了农业空间的内涵、增强了乡村对外部空间的依赖以及促进了乡村表征空间的媒体化,但存在传统乡土性的破坏、过度依赖外部性和同质化发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资源整合 农旅融合 空间效应 广州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的生产动员与乡村社会整合:以山东为中心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衍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以山东为中心,考察抗战时期中共生产动员与乡村社会整合的内在关联。抗战时期中共在山东的生产动员,是响应中共中央大生产运动号召而进行的。其组织方式从传统的乡村农业互助走向组织起来的集体劳作。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动员... 以山东为中心,考察抗战时期中共生产动员与乡村社会整合的内在关联。抗战时期中共在山东的生产动员,是响应中共中央大生产运动号召而进行的。其组织方式从传统的乡村农业互助走向组织起来的集体劳作。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动员方式。大生产运动在相当程度上整合了乡村民众的思想、经济与人身,重塑了乡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山东 生产动员 乡村社会整合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毕业生返乡电商创业技能培训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兴芬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9期273-276,共4页
分析了返乡毕业生电商创业能力不足、乡村资源整合能力欠缺,返乡毕业生扎根率不高以及高职农村电商创业培育薄弱等现状,提出了高职毕业生返乡电商创业技能培训策略,即建设以“淘宝村”为实训基地的“校-企-行-协”四方联动电商创业培训... 分析了返乡毕业生电商创业能力不足、乡村资源整合能力欠缺,返乡毕业生扎根率不高以及高职农村电商创业培育薄弱等现状,提出了高职毕业生返乡电商创业技能培训策略,即建设以“淘宝村”为实训基地的“校-企-行-协”四方联动电商创业培训模式、打通以“乡村资源整合”为任务的电商创业“货源”通道、建立以“一县一品”为特色的“学徒制”电商创业课程体系、组建以“带店”教学为实践的“农商型-双师型”师资队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毕业生创业 乡村资源整合 电商创业课程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农民协会与乡村社会整合——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荣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123,共8页
建政初期,在筹粮支前与社会重建的双重压力下,中共湖北地方政权亟需建立一套能快速汲取资源、有效动员并整合乡村的组织体系。由于中共在新区乡村的党组织、党员和干部数量有限且短时期内难以大规模扩展,新政权缺乏威信,既有的保甲组织... 建政初期,在筹粮支前与社会重建的双重压力下,中共湖北地方政权亟需建立一套能快速汲取资源、有效动员并整合乡村的组织体系。由于中共在新区乡村的党组织、党员和干部数量有限且短时期内难以大规模扩展,新政权缺乏威信,既有的保甲组织又与其乡村社会整合的目标存在着内在冲突,因此农协被赋予了重组基层、整合乡村的重要历史使命。与整合乡村的需要相适应,农协在其组织建构上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特征:在组织体系上,建立了与行政体系一致的纵向体系;在成员构成上,以区域性的贫雇农为主体;在组织职能上,承担了以政治性任务为主的全能式职能。中共通过组建、发展与整顿农协,完成了乡村社会的组织更替,奠定了乡村社会整合的组织基础;凝聚了民众,实现了乡村社会的权势转换与精英替代;建立了新旧交替之时有效沟通国家与乡村、农民的渠道。然而,农协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在土改建政完成后就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尽管农协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特定历史时期也难以成长为现代意义上的民间社团,但农协的撤销使农民失去了利益表达的组织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农民协会 乡村社会整合 湖北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