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变局与评判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文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3,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之变局。乡村社会的此种巨变,与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整体推进同步,其本质是一种外力推动下的巨变。对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观察与分析,既要看到中国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也要正确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之变局。乡村社会的此种巨变,与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整体推进同步,其本质是一种外力推动下的巨变。对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观察与分析,既要看到中国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也要正确面对乡村社会变迁中的突出问题,不可情绪化、意气化和道德化,应秉持本位视角,冷静、客观和辩证地观察与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巨变 城市化 泛道德化
下载PDF
深情讴歌新时代乡村巨变——评大型现代吕剧《花样的日子》
2
作者 李超 《剧影月报》 2023年第6期27-28,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伴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广阔农村的生产生活、自然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伴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广阔农村的生产生活、自然生态、民俗家风、价值观念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自然生态 农业强国 现代化 乡村巨变 农村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巨变背景下基层公务员困境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2
3
作者 余绪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4-200,共7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乡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包括乡村精英外流在内的人口城市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基层社会的治理困境。扎根于县乡社会的基层公务员存在着"相对剥夺感",具体表现为工作强度大、晋升空间小、薪酬待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乡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包括乡村精英外流在内的人口城市化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基层社会的治理困境。扎根于县乡社会的基层公务员存在着"相对剥夺感",具体表现为工作强度大、晋升空间小、薪酬待遇低。这也是目前社会和学界对于基层公务员的普遍看法。但是,从系统论视角看,基层公务员的困境只具有内部性,是相对于上层公务员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外部的其他职业群体。而且,中央已经为公务员开辟了职级晋升空间。基层公务员依然是精英群体,职业身份令人羡慕。即使在职业发展上会存在与上层公务员的不平衡状况,这种情况也更多地具有历史阶段性和时代附属性。随着经济与社会的继续向前发展,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但在现阶段仍然需要采取有效可行的对策措施:建设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落实并完善基层公务员职级晋升机制;增加教育培训机会并加强考核。这些也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努力推行并继续加强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主要矛盾 乡村巨变 基层治理 公务员 政治生态
原文传递
“千万工程”引领宁波乡村巨变
4
作者 谢斌 《宁波通讯》 2023年第16期10-15,共6页
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8个、示范乡镇78个、特色精品村231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6221元增长至2022年的45487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3年的2.29缩小至2022年的1.69……这是宁波一以贯之实施... 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8个、示范乡镇78个、特色精品村231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6221元增长至2022年的45487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首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3年的2.29缩小至2022年的1.69……这是宁波一以贯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所交出的答卷。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 美丽乡村 浙江省委书记 示范乡镇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示范县 乡村巨变 特色精品
原文传递
一张蓝图绘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浙江“千万工程”带来乡村巨变
5
作者 胡果 李中文 +2 位作者 刘毅 王浩 窦皓 《新华月报》 2023年第14期38-51,共14页
诗画村庄,和美城乡,富乐之江。一幅新时代《富春山居图》铺展眼前。循迹溯源,20年前起笔的“千万工程”擎画蓝图。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启动会,亲自部署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人手... 诗画村庄,和美城乡,富乐之江。一幅新时代《富春山居图》铺展眼前。循迹溯源,20年前起笔的“千万工程”擎画蓝图。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启动会,亲自部署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人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环境日 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人居环境 浙江省委书记 生态环境 《富春山居图》 一张蓝图 乡村巨变
原文传递
乡村巨变中的信贷合约风险及其控制--基于濮阳模式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贾林州 赵晓峰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2-100,共9页
三十年来的乡村巨变引发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系统风险。这使得,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在金融合作上由于乡村社会权威结构的解体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而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已经存在于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信贷机构又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系统风险,这样... 三十年来的乡村巨变引发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系统风险。这使得,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在金融合作上由于乡村社会权威结构的解体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而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已经存在于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信贷机构又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系统风险,这样,金融机构就不得不采取市场化利率、小额信贷、小组联保、分期付款、中心主任等或类似形式的制度创新来规避这一系统风险。濮阳模式是这一制度创新的典型,其以独特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和组织框构,化解了农村金融市场上日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在权威结构日益解体的乡村社会中对小农进行组织化,以使助贷社能够借助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的权威力量来保障信贷合约的强制执行。应该看到,乡村巨变引发的系统风险要求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强化监管,并且要求政府介入以解决小农金融合作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巨变 农村金融市场 系统风险 制度安排 濮阳模式
下载PDF
乡村巨变:美了“面子”实了“里子”
7
作者 刘惠思 《伙伴(俄文版)》 2021年第4期18-23,共6页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承载着中国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中国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国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农村最普惠的民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农村...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承载着中国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中国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国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农村最普惠的民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公共服务水平 农村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 农村水电 幸福感 乡村巨变
原文传递
数据中的乡村巨变
8
作者 本刊编辑部(综合整理) 宦菁(图) 《风流一代》 2022年第12期26-27,共2页
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之后,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重申这一点。今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 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强调“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之后,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重申这一点。今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文从八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国家重大战略 乡村巨变 八个方面 城乡融合发展 三农 平稳健康发展
原文传递
数字中的乡村巨变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宦菁(图) 《风流一代》 2020年第27期32-33,共2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则百业旺,农民富则国强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为"三农"加了发展引擎,为百姓添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则百业旺,农民富则国强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蓝图,为"三农"加了发展引擎,为百姓添了无限憧憬。在很多人眼中,乡村的巨变是实实在在的,房子变好了,环境变美了,生活更富裕了。藏在数字里的乡村发展是什么样的?讲述了怎样的发展故事?让我们透过数字看看这些年的乡村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引擎 党的十九大报告 生态宜居 产业兴旺 乡风文明 乡村巨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原文传递
乡村书写与民间叙事
10
作者 晓苏 《文学自由谈》 2021年第4期138-143,共6页
自实施精准扶贫振兴乡村战略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巨大改善和迅猛提升。与此同时,广大作家呼应时代的召唤,也纷纷把兴奋点和注意力转向了广袤乡村。他们马不停蹄地下乡采风,迫切申请到基层挂... 自实施精准扶贫振兴乡村战略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巨大改善和迅猛提升。与此同时,广大作家呼应时代的召唤,也纷纷把兴奋点和注意力转向了广袤乡村。他们马不停蹄地下乡采风,迫切申请到基层挂职,甚至主动驻村定点深入生活,进而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乡村巨变的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兴奋点 民间叙事 驻村 深入生活 文学作品 振兴乡村 乡村巨变
原文传递
沟域经济催生宜阳乡村巨变
11
作者 冯春久(文/图) 丁浩(文/图) +1 位作者 赵润泽(文/图) 杨钧丞(文/图)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第17期23-25,共3页
离开伊川,采访团于8月12日夜抵达宜阳。一进县城,大家普遍感觉宜阳不一样,因为宜阳县城有条河。夜晚的河面波光粼粼、流水潺潺,河两岸灯火通明、杨柳依依,宜阳"北方水城"称号名不虚传。宜阳县是洛阳市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110... 离开伊川,采访团于8月12日夜抵达宜阳。一进县城,大家普遍感觉宜阳不一样,因为宜阳县城有条河。夜晚的河面波光粼粼、流水潺潺,河两岸灯火通明、杨柳依依,宜阳"北方水城"称号名不虚传。宜阳县是洛阳市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11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1.4万亩,旱地88.6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域经济 有效灌溉面积 流水潺潺 宜阳县 杨柳依依 农业大县 乡村巨变 洛阳市
下载PDF
乡村巨变:“这样的好日子做梦都想不到 ! ”
12
作者 许建立 高广超 《农家致富顾问》 2021年第22期14-15,共2页
在山东潍坊寿光市侯镇,鲁丽社区已经与镇区融为一体,丝毫看不到以前“村”的影子。依托鲁丽集团的产业发展,鲁丽居委会早已蝶变为现代化社区。从村庄到社区,从小作坊到大集团,从农民到产业工人,鲁丽社区折射出一个工业大镇的发展缩影,... 在山东潍坊寿光市侯镇,鲁丽社区已经与镇区融为一体,丝毫看不到以前“村”的影子。依托鲁丽集团的产业发展,鲁丽居委会早已蝶变为现代化社区。从村庄到社区,从小作坊到大集团,从农民到产业工人,鲁丽社区折射出一个工业大镇的发展缩影,也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小作坊 寿光市 山东潍坊 集团 产业工人 乡村巨变 居委会
原文传递
深情书写新时代乡村巨变
13
作者 欧阳黔森 《时事报告》 2023年第6期47-47,共1页
千年村、红岩村、花开村,是我在长篇小说《莫道君行早》中写的3个贫困村。曾经的它们,交通闭塞、产业不振、底子薄弱,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紫云镇党委、政府带领下,3个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各显所能,在不触碰生态底线的前提下... 千年村、红岩村、花开村,是我在长篇小说《莫道君行早》中写的3个贫困村。曾经的它们,交通闭塞、产业不振、底子薄弱,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紫云镇党委、政府带领下,3个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各显所能,在不触碰生态底线的前提下,为了幸福生活,不断探索突围,最终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文明、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红岩村 因地制宜 贫困村 幸福生活 乡村巨变 生态底线 交通闭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