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家庭教育风险的纾解路径
1
作者 戴红宇 张雪雯 朱钰颖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2-99,共8页
乡村家庭基于“投入-产出”视角,以学业成就来衡量教育风险,以调整投资来应对教育风险均是对教育风险的误解。基于青少年发展的角度,乡村家庭面临的教育风险来源于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作用有限两方面。要纾解... 乡村家庭基于“投入-产出”视角,以学业成就来衡量教育风险,以调整投资来应对教育风险均是对教育风险的误解。基于青少年发展的角度,乡村家庭面临的教育风险来源于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作用有限两方面。要纾解乡村家庭面临的教育风险,一是乡村家庭需要提升对教育风险的认知,避免片面地理解家庭教育投入与子女学业产出的对应关系;二是社会和学校需要适应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趋势,关注教育的职业属性而非文凭价值;三是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为乡村家庭参与子女教育给予支持,改善其家庭教育环境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风险 乡村家庭 “投入-产出” 社会化 教育制度化
下载PDF
新国家与旧家庭:集体化时期中国乡村家庭的改造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婷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39-44,51,共7页
建国之初,集体化运动对中国乡村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家国一体化"的治理模式下,新国家试图对旧家庭进行彻底改造。但在实践层面上,国家不但对诸多传统家庭制度进行妥协,甚至还间接地利用着这些传统家庭伦理和家庭秩序作为... 建国之初,集体化运动对中国乡村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家国一体化"的治理模式下,新国家试图对旧家庭进行彻底改造。但在实践层面上,国家不但对诸多传统家庭制度进行妥协,甚至还间接地利用着这些传统家庭伦理和家庭秩序作为国家政权建设在乡村社会的实践策略。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家庭角色的双重性建构。这种双重性建构在某种意义上昭示了强势国家下的家庭改造悖论,也表明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经验下存在解释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乡村家庭 集体化运动 国家政权建设
下载PDF
乡村家庭处境不利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3
作者 方磊 张入川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36-139,共4页
乡村家庭处境不利婴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困境,即家庭环境受限、教育资源匮乏和生态文明失衡。为了走出上述困境,应该建立早期发展政府项目,构建多方参与的利益共同体,优化早期教育内容,创建早期教育数据平台,培养优质早期教育师资... 乡村家庭处境不利婴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困境,即家庭环境受限、教育资源匮乏和生态文明失衡。为了走出上述困境,应该建立早期发展政府项目,构建多方参与的利益共同体,优化早期教育内容,创建早期教育数据平台,培养优质早期教育师资和强化乡村处境不利家庭自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家庭 处境不利婴幼儿 发展困境 出路
下载PDF
“断链后的再链接”:儿童社会保护视域下的乡村家庭隔代抚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静 白琳琳 栾文敬 《北京青年研究》 2018年第1期74-82,共9页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亲子关系呈现断链或缺位状态,隔代抚养使乡村家庭遭遇育儿和养老双重压力。本文以H省D村家庭育儿观念变迁和代际合作实践为例,根据祖辈参与儿童抚育的程度和方式,把隔代抚养模式分为祖辈"...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亲子关系呈现断链或缺位状态,隔代抚养使乡村家庭遭遇育儿和养老双重压力。本文以H省D村家庭育儿观念变迁和代际合作实践为例,根据祖辈参与儿童抚育的程度和方式,把隔代抚养模式分为祖辈"较少参与型"、"适当参与型"、"较多参与型"和"完全托付型"。在祖辈"较多参与型"和"完全托付型"模式中,祖辈的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儿童发展。政府和社会应及时提供社会保护和支持,形塑"断链后的再链接"机制,破解隔代抚养儿童社会化障碍,增强乡村家庭自我保障和抵御风险能力,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的心理和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抚养 乡村家庭 家庭养老 代际互助 社会保护
下载PDF
从夫妻关系看华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郑立柱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5-100,共6页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以经济与人格上存在依附关系、地位上不平等、感情上冷漠为特征的乡村家庭传统夫妻关系受到冲击,以平等、互尊、互爱为特征的新型夫妻关系开始出现。夫妻关系的上述变化,折射出华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变迁,...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以经济与人格上存在依附关系、地位上不平等、感情上冷漠为特征的乡村家庭传统夫妻关系受到冲击,以平等、互尊、互爱为特征的新型夫妻关系开始出现。夫妻关系的上述变化,折射出华北抗日根据地乡村妇女家庭地位的变迁,凸显着乡村社会的和谐、文明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抗日根据地 乡村家庭 夫妻关系 妇女家庭地位 婚姻自由
下载PDF
“万村通”幸福莫桑比克千万家
6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23年第10期18-19,共2页
中国援非“万村通”项目旨在为上万个偏远村庄接入卫星电视信号,助力非洲民众联通世界,是中非合作的重要举措和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成果。该项目2018年在莫桑比克启动以来,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公共教育和社会民生发展... 中国援非“万村通”项目旨在为上万个偏远村庄接入卫星电视信号,助力非洲民众联通世界,是中非合作的重要举措和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成果。该项目2018年在莫桑比克启动以来,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公共教育和社会民生发展,为无数乡村家庭带来切实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电视信号 中非合作 社会民生 莫桑比克 精神文化生活 乡村家庭 联通
原文传递
乡村家庭参与研学旅行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储德平 王兰兰 杨菲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5-21,共7页
利用520份全国十省乡村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乡村家庭参与研学旅行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家庭参与研学旅行意愿强烈;子女数量、沟通交流均对参与意愿有负向显著影响;收入状况、开展频次、教育... 利用520份全国十省乡村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乡村家庭参与研学旅行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家庭参与研学旅行意愿强烈;子女数量、沟通交流均对参与意愿有负向显著影响;收入状况、开展频次、教育扶贫、注重学习、关注素质教育均对参与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就业状况、受教育程度、享受资助、教育支出均对参与意愿影响不显著;乡村家庭研学旅行参与意愿存在地区差异。据此,在夯实乡村研学旅行发展基础、提升乡村研学旅行发展速度、确保乡村研学旅行发展质量等方面为我国乡村家庭参与研学旅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家庭 研学旅行 素质教育 教育观念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乡村家庭教育发展,路在何方?
8
作者 安晓敏 张孝德 黄丽君 《教育家》 2022年第10期10-13,共4页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势在必行o在此方面,乡村家庭是盲点,也是短板O鉴于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意识薄弱等原因,乡村家...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势在必行o在此方面,乡村家庭是盲点,也是短板O鉴于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意识薄弱等原因,乡村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普遍表现岀教育能力不足、教育方法不当等问题,面临诸多困难。提升这部分家长的教育水平,既关乎广大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乡村儿童 促进法 意识薄弱 健康成长 新的要求 乡村家庭 路在何方
下载PDF
“互联网+”创业背景下乡村家庭的代际分工与伦理策略——基于福建省乡村创业家庭的案例分析
9
作者 潘峰 《老龄科学研究》 2022年第3期24-42,共19页
如何激活乡村家庭自主创新,以逐渐形成推动农村新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性问题。基于福建省的创业家庭案例,以家庭代际分工机制为切入点,以“选择-极致化-补偿”作为分析框架,探讨家庭传统伦理如何与农民创新实... 如何激活乡村家庭自主创新,以逐渐形成推动农村新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性问题。基于福建省的创业家庭案例,以家庭代际分工机制为切入点,以“选择-极致化-补偿”作为分析框架,探讨家庭传统伦理如何与农民创新实践建立有机联系。互联网创业影响下的家庭代际分工经历了生成和发展两个阶段。生成阶段,家庭从“父慈子孝”的伦理中汲取能量,确立了“成功”和“成才”的双重目标,并形成了生产、投资和照顾的三代分工格局。发展阶段包括常态化阶段和非常态化阶段:前者表现为分工的极致化,强化“父慈”“子孝”的伦理意义,家庭分工资源下移形成代际接力,并建构了下代的文化反哺机制,家庭分工合理化的过程建立在同化和顺应的互认基础上;后者是家庭在资源不足时启动维护机制,进行创业关键阶段扶持和跨地域人员协作的策略调整。提出家庭伦理发展的新策略,重申了“成功”和“成才”的目标价值。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二元取向,考察了创业家庭的分工机制。极致化(理性主义)和维持(道德主义)来回摆动的背后,正是家庭主体的利益权衡与情感维系的权变性决策。这样的摆动因强化家庭经营目标而不断进行创新实践。同时,家庭的伦理策略也强化了祖、父、子三代的功能联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乡村家庭的核心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创业 乡村家庭 代际分工 乡村振兴战略
原文传递
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
10
作者 邓云锋 《教育家》 2021年第13期42-43,共2页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决定着广大乡村孩子的未来,承载着亿万乡村家庭的希望,事关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是办好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决定着广大乡村孩子的未来,承载着亿万乡村家庭的希望,事关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山东乡村教育具有良好的传统和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乡村的灵魂。山东历史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陶行知 乡村振兴 尊师重教 战略地位 教育振兴 素质的提升 乡村家庭
下载PDF
近代华北乡村家庭同居亲属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华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1-423,共3页
亲属关系是根据血缘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血缘亲属和姻缘亲属,它是联系家庭的重要纽带,也是构成社会群体结构的基础。亲属不仅代表一种称谓,还意味着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近代华北乡村家庭同居亲属有哪些?具有什么特征?从晚... 亲属关系是根据血缘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血缘亲属和姻缘亲属,它是联系家庭的重要纽带,也是构成社会群体结构的基础。亲属不仅代表一种称谓,还意味着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近代华北乡村家庭同居亲属有哪些?具有什么特征?从晚清到民国的长时段范围内有无发生变化?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小家庭占主流的趋向性和女性主义的崛起,长此以往,必将对中国的亲属制度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某些亲属称谓或许将会成为历史的尘埃。因而,研究从晚清到民国华北地区的亲属制度,对于了解历史时期的亲属制度和保存历史资料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华北 乡村家庭 同居亲属 亲属制度
下载PDF
想改变什么?——进城读书的不同取向
12
作者 戴红宇 《少年儿童研究》 2022年第7期20-30,19,共12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进城读书家庭“想改变什么”具有较大异质性。通过深度访谈可知,基于改变子女教育环境的乡村家庭会从提升子女学习能力、改善教育资源获得、提高中考考录机会等方面出发,做出进城读书的行动。基于改变家庭生活状...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进城读书家庭“想改变什么”具有较大异质性。通过深度访谈可知,基于改变子女教育环境的乡村家庭会从提升子女学习能力、改善教育资源获得、提高中考考录机会等方面出发,做出进城读书的行动。基于改变家庭生活状态的乡村家庭会从增强乡村社会评价的认同程度、减少家庭分散生活的开始做出进城读书的行动。由于出发点不同,乡村家庭进城之后的教育融入策略亦可能不同。进城读书在某种意义上“自成目的性”,代表乡村家庭选择了一种可能的生活,并赋予现实生活新的意义。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应对乡村家庭通过子女进城读书提高生活质量的做法予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读书 乡村家庭 城市教育 教育城镇化
下载PDF
乡村家庭居住场地及农宅空间演进调查——以嘉善湖滨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仲利强 王宇洁 +1 位作者 贺文敏 王竹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4期99-100,共2页
研究通过调查湖滨村建筑类别、典型家庭生活史访谈和实地测绘,分析居住场地功能变迁特征,揭示农宅形态演进过程,把握浙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微观演进机制,为新时期乡村空间建设提供实证参考。
关键词 乡村家庭 居住场地 农宅空间 演进
下载PDF
城乡关系重构下乡村人口城镇化微观进程研究——基于家庭流动人口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卫民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6期68-73,共6页
以流动人口为视角,指出我国城乡关系在乡-城流动人口的"潮汐流动"过程中发生着重构。文章首先通过城乡关系、人口流动、城镇化三者的互动关系分析乡村农户家庭流动人口的流动机理;进而归纳构建出"分化-迁移-融合"... 以流动人口为视角,指出我国城乡关系在乡-城流动人口的"潮汐流动"过程中发生着重构。文章首先通过城乡关系、人口流动、城镇化三者的互动关系分析乡村农户家庭流动人口的流动机理;进而归纳构建出"分化-迁移-融合"的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微观进程机制,并分析了分化、迁移、融合三方面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辨析农户家庭所处发展阶段与水平制定精细化的乡村人口城镇化策略;最后以林州市内的乡村农民工进城返乡的现象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微观进程 城乡关系 人口流动 乡村家庭
下载PDF
论社会工作在乡村家庭城镇化转型中的应用
15
作者 邓遂 《理论界》 2020年第3期78-83,共6页
以农民市民化为核心的中国社会城镇化必然以乡村家庭城镇化形式展开,并产生诸多乡村家庭城镇化问题,而社会工作基于自身专业特色与优势在对诸多乡村家庭城镇化转型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作出高效的、针对性、实践性专业回应的同时... 以农民市民化为核心的中国社会城镇化必然以乡村家庭城镇化形式展开,并产生诸多乡村家庭城镇化问题,而社会工作基于自身专业特色与优势在对诸多乡村家庭城镇化转型问题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作出高效的、针对性、实践性专业回应的同时,也开辟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家庭 城镇化转型问题 社会工作
原文传递
从《全唐诗》看唐代乡村家庭生活的饮食
16
作者 田红娜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4X期245-245,247,共2页
唐代农民的饮食中稻米是比较普遍的,我们从《全唐诗》中诸多有关稻米的诗句可以推断,唐代水稻种植是相当普遍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当时只是吃稻米,事实上除了谷物蔬菜水果外,当时的乡村家庭为应付自然灾害纳税等造成的粮食短缺经常到自然... 唐代农民的饮食中稻米是比较普遍的,我们从《全唐诗》中诸多有关稻米的诗句可以推断,唐代水稻种植是相当普遍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当时只是吃稻米,事实上除了谷物蔬菜水果外,当时的乡村家庭为应付自然灾害纳税等造成的粮食短缺经常到自然界去采摘一些野生的食物补给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家庭 饮食 稻米 采摘食物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家庭教育发展机制与路径探析——以河南省为例
17
作者 李昊茵 《漫科学(科学教育)》 2024年第7期173-175,共3页
乡村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紧密相连。当前,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发展与建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教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基石,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为乡村振兴的... 乡村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紧密相连。当前,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发展与建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教育,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为乡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基石,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为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长期以来,社会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上,而对乡村家庭教育的深入研究则相对不足。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乡村家庭教育的状况,以河南省乡村家庭教育为例,探讨乡村家庭教育的提升策略,旨在营造优质的家庭教育环境,并通过高质量的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家庭教育 乡村振兴 教育云平台
下载PDF
生命历程与日常生活:大流动时代的乡村家庭与个人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永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8,189,共10页
社会大流动导致了传统乡村社会网络的瓦解,它改变了乡村家庭的结构、伦理、功能,也改变了乡村个体的生命历程、日常生活。这突出表现为"时空断裂",即乡村日常生活空间和时间的断裂。就其实质而言,时空断裂是在社会大流动中乡... 社会大流动导致了传统乡村社会网络的瓦解,它改变了乡村家庭的结构、伦理、功能,也改变了乡村个体的生命历程、日常生活。这突出表现为"时空断裂",即乡村日常生活空间和时间的断裂。就其实质而言,时空断裂是在社会大流动中乡村家庭与个人既有的网络关系、伦理道德、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心理情感、生命意义的断裂。断裂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反而在客观上带来了新的契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个人必然会以不同的方式被动或主动地采取回应与行动——重构。应在社会、家庭、个人同构的思路下,从国家宏观制度政策设计和个人能动性激发两个方面入手,重构乡村家庭与个人的时空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生命历程 日常生活 社会流动 乡村家庭与个人 时空断裂 时空重构
下载PDF
缺失与重构:乡村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家校社合作共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朴婷姬 方石清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39-144,共6页
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后,乡村家庭教育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各类教育中显著缺失和薄弱的是家庭教育,而且城乡差异日趋凸显,乡村家庭教育陷入困境之中。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对广西壮... 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后,乡村家庭教育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各类教育中显著缺失和薄弱的是家庭教育,而且城乡差异日趋凸显,乡村家庭教育陷入困境之中。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某乡村小学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厘清乡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原因及相关作用机理,并从家校社合作共育的视角,提出政府要完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学校要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和监督双重责任、家庭要自觉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构建高质量的家校社教育共同体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家庭教育 文化重构 合作共育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乡村家庭伦理研究:背景、视域和方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桂梅 张翠莲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9,共7页
改革开放后乡村家庭伦理研究是在传统乡村家庭伦理改造未完成、新型家庭伦理建设具有局限、当前乡村家庭伦理处于困境的情况下蓬勃兴起的。改革开放打破乡村固有的组织结构和惯习,乡村家庭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承受巨大压力以致伦理规... 改革开放后乡村家庭伦理研究是在传统乡村家庭伦理改造未完成、新型家庭伦理建设具有局限、当前乡村家庭伦理处于困境的情况下蓬勃兴起的。改革开放打破乡村固有的组织结构和惯习,乡村家庭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承受巨大压力以致伦理规则的规范力量被严重削弱,乡村家庭伦理面临现代转型的诸多问题。围绕不断出现的问题,乡村家庭伦理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视角不断拓展,研究深度不断增加,但是与乡村社会的整体转型对乡村家庭伦理的要求而言,研究还需要在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对策性上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乡村家庭伦理 背景 视域 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