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主题的阐释——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馆的展示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旭斌 杨军林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101,共2页
宁波滕头馆是上海世博会中唯一以乡村为主题的案例馆,文章从场馆空间的设计理念、功能布局、交通流线、文化表达、界面围护、展示手段等方面对上海世博会滕头馆的展示空间设计做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 世博会滕头馆 乡村主题 展示空间设计
原文传递
主流媒体做好乡村主题联动报道的策略研究
2
作者 冯珊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9期89-91,共3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媒体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导舆论的作用。在乡村主题报道中,媒体是重要力量。文章认为,要增强主流媒体在乡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媒体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导舆论的作用。在乡村主题报道中,媒体是重要力量。文章认为,要增强主流媒体在乡村主题报道中的传播力,联动报道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各媒体在联动报道中展现不同的乡村风貌,有规划、持续地进行议题设置,深度挖掘各区域的乡村特点,在结合地方元素的同时融入各媒体特色,并进行集中呈现。各联动媒体形成传播合力,深化主题报道内容,提高信息的传播量和覆盖率,进而扩大报道的影响力。文章在明晰乡村主题联动报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具体案例,提出媒体在报道乡村题材时可采用跨区域联动主题报道的路径,并指出跨区域联动主题报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主流媒体做好乡村主题跨区域联动主题报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主题 联动报道 矩阵传播 舆论引导 地方元素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的“乡村”主题与民间审美特色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9期27-28,共2页
由于莫言的生活环境所致,他所创作的小说作品大部分的基调是乡村生活。莫言在创作风格上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他一般作为乡村生活中的第一主角,展现我国极具乡村特色的文化内涵与日常生活剪影。他所运用的意象写作手法,生动刻画出让读者宛... 由于莫言的生活环境所致,他所创作的小说作品大部分的基调是乡村生活。莫言在创作风格上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他一般作为乡村生活中的第一主角,展现我国极具乡村特色的文化内涵与日常生活剪影。他所运用的意象写作手法,生动刻画出让读者宛如身临其境的生活片段,充满了对苦难的同情与美好生活的幻想,展现出我国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莫言以"乡村"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与其自身的生活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其作品中也存有一定的认知局限与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乡村主题 民间审美
下载PDF
浅析小说《萨尼卡》中的乡村主题
4
作者 许林 《俄语学习》 2016年第4期39-43,共5页
乡村——是俄罗斯的深处,是其文化赖以成长和繁荣的土地,它是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投影,联系着俄罗斯的历史与过去,保存着土地的记忆。普里列平笔下既有田园式的乡村又有灾难中的乡村,传统的"智者老人"的形象、孩童、土地母亲、... 乡村——是俄罗斯的深处,是其文化赖以成长和繁荣的土地,它是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投影,联系着俄罗斯的历史与过去,保存着土地的记忆。普里列平笔下既有田园式的乡村又有灾难中的乡村,传统的"智者老人"的形象、孩童、土地母亲、宗教等是作品中的核心元素。再次,作家生于乡村,而生活在城市,在其内心中,城市与乡村总是不自觉地构成现代文明矛盾对立的两面。本文主要对小说《萨尼卡》进行文本分析,探究作家创作中的自传性及抒情特点,发掘作品中的乡村主题和叙事结构特点,以及其创作中超越时代、地域限制的普世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哈尔·普里列平 萨尼卡 乡村主题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写作
5
作者 曾清生 《创作评谭》 2022年第4期8-9,共2页
2021年12月,发生了一件对于我的写作生涯十分重要的事:我的散文集《回乡记》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以乡村主题的散文集。全书17万字,包括序和后记共15篇文章。写作时间前后有7个年头。在这部作品中,我以我的故乡—吉水... 2021年12月,发生了一件对于我的写作生涯十分重要的事:我的散文集《回乡记》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以乡村主题的散文集。全书17万字,包括序和后记共15篇文章。写作时间前后有7个年头。在这部作品中,我以我的故乡—吉水赣江以西为经,以百年历史为纬,田野式考察乡村的出走与返回、故乡与他乡、消逝与生长,以期全息呈现一块经典乡土的历史与现实,为当下的乡土中国留一份证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时间 文学写作 乡土中国 以人民为中心 乡村主题 历史与现实 百年历史
原文传递
探析餐饮空间的乡村主题性营造
6
作者 李芳 《大观(论坛)》 2019年第8期57-5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饮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风格类型的餐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室内空间设计也各不相同,有的表现出简约的风格,有的表现出复古的风格,有的展现出欧式的风格,还有的表现乡村主题。表现乡村气息的室...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饮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风格类型的餐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室内空间设计也各不相同,有的表现出简约的风格,有的表现出复古的风格,有的展现出欧式的风格,还有的表现乡村主题。表现乡村气息的室内空间设计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早期时只是在室内摆放一些花花草草来净化室内环境,并且在早期出土的陶瓷上也刻画有植物花草的图像。由此可见,前人对植物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爱好。在空间中摆放植物,不但能够让空间中的空气被有效净化,同时还能够使得整个空间结构变得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空间 乡村主题 空间设计
原文传递
共同体转向:百年乡土文学史视野下的“新乡村主题写作”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磊光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3-172,213,共11页
从“人”的价值尺度来看,百年乡土文学呈现了人的个体化和共同体的此消彼长、双重变奏。自2005年10月提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正式实施精准扶贫,再到当下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一个以共同体为归向的新乡村正在形成,与之相应的... 从“人”的价值尺度来看,百年乡土文学呈现了人的个体化和共同体的此消彼长、双重变奏。自2005年10月提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正式实施精准扶贫,再到当下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一个以共同体为归向的新乡村正在形成,与之相应的,新乡村主题写作随之发展。个体化时代的共同体想象,既是新乡村主题写作共享的世界观和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的重要方式。新乡村主题写作与构建文化政治之间虽然有直接关联的一面,但在总体上应该是间接的、缠绕的关系,后者要依赖于前者创造出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而获得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乡村主题写作 共同体想象 文化政治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研究——以河南流域为例
8
作者 陈春兆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3期39-41,共3页
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能够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和产业振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是中国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在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能够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和产业振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是中国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在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然而,目前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景观建设缺乏整体统筹规划,导致景点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游客的旅游体验不佳。另外,一些景点没有充分挖掘和展示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影响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文章以河南流域为例,研究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首先,概述黄河流域的基本情况和乡村主题景观的定义、特点,分析黄河流域乡村主题景观的现状。其次,剖析河南流域乡村主题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再次,提出河南流域乡村主题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探索,包括规划与设计的理念和目标、规划与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最后,探讨河南流域乡村主题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推广和发展,包括推广与应用现状分析、推广策略和途径以及发展前景与展望。文章旨在通过探讨乡村主题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和方法,为中国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推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乡村主题景观 规划与设计 实践探索 推广与发展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茶元素融入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
9
作者 张磊 《福建茶叶》 2018年第5期137-137,共1页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而又潜力无限的乡村旅游业,更当重视"绿色旅游"的发展。因此,推动生态旅游,将茶叶绿色农副产品以及"茶元素"嫁接到乡村旅游开发之中,既丰富旅游产品的形...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而又潜力无限的乡村旅游业,更当重视"绿色旅游"的发展。因此,推动生态旅游,将茶叶绿色农副产品以及"茶元素"嫁接到乡村旅游开发之中,既丰富旅游产品的形式,又扩充了茶产品的产业链;在保护乡村环境之时,提高经济效益,开发农副产品。不仅如此,传统茶元素的融入也为乡村烙上区别城市的独特标识,鲜明乡村旅游定位,为乡村招来更多观光旅游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茶元素 旅游开发 乡村主题
下载PDF
“花开小康路”东莞故事演唱会举办
10
作者 本刊讯 《岭南音乐》 2020年第6期16-16,共1页
12月15日晚,"花开小康路——东莞故事演唱会"暨"茶花杯"全国美丽乡村主题歌曲推广晚会在玉兰大剧院上演,用歌声展示东莞市乡村振兴及全面小康建设的丰硕成果,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普通百姓创造小康生活的... 12月15日晚,"花开小康路——东莞故事演唱会"暨"茶花杯"全国美丽乡村主题歌曲推广晚会在玉兰大剧院上演,用歌声展示东莞市乡村振兴及全面小康建设的丰硕成果,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普通百姓创造小康生活的奋斗故事。晚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情境表演以及现场电声乐队伴奏等,为观众带来一场现代、时尚、贴近人们生活的演唱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声乐队 演唱会 乡村振兴 全面小康建设 小康生活 乡村主题 歌曲推广 美好生活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主题美术作品展”开幕
11
作者 杨婷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5期6-6,共1页
不久前,“喜迎二十大壮美新画卷——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主题美术作品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此次展览以喜迎二... 不久前,“喜迎二十大壮美新画卷——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主题美术作品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此次展览以喜迎二十大为主线,紧扣乡村振兴主题,通过艺术家笔下的乡村风貌、人文景观、民生万象,讴歌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成就、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的崭新面貌。展览分为“美丽乡村”“美好生活”“壮美画卷”三部分,共展出美术作品257件,包括特邀精品188件、专题创作作品40件、征集作品29件,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漆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作品展 中国国家画院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人文景观 水彩 美术馆 乡村主题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主题剧中女性人物塑造刍论
12
作者 吴圆圆 《当代电视》 CSSCI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乡村振兴主题剧以对时代变化的精准感知,发挥影视艺术在反映时代发展上的叙事优势,构筑起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以写实主义创作手法勾勒出时代语境下农村女性的全新面貌,表现出不同以往的身份类型与真实底色,凸显了乡村振兴中... 乡村振兴主题剧以对时代变化的精准感知,发挥影视艺术在反映时代发展上的叙事优势,构筑起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以写实主义创作手法勾勒出时代语境下农村女性的全新面貌,表现出不同以往的身份类型与真实底色,凸显了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女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乡村振兴主题 人物塑造
原文传递
乡村学校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实际设计研究
13
作者 毛郑雯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4期43-44,共2页
很多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主题班会看作是一种活动,但实际上,主题班会也是乡村学校学习课程的一部分,能够起到教育作用,本文将结合主题班会的概念以及其在乡村学校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讨论明确教育目的、加强重视、及时评价反思... 很多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主题班会看作是一种活动,但实际上,主题班会也是乡村学校学习课程的一部分,能够起到教育作用,本文将结合主题班会的概念以及其在乡村学校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讨论明确教育目的、加强重视、及时评价反思、结合现实生活、创新班会模式等设计方案,为提高班会开展效率做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主题班会 班级管理 班会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