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船山佛道思想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荪铭
《船山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53-63,共11页
(1)船山佛道思想,包括船山关于佛家(含佛学)、道家(含道教)的思想。佛教哲学讲人生痛苦的根源及其解脱的途径,实际上主要讲人生观问题(也涉及宇宙观、方法论);
关键词
佛教哲学
八
识
佛道思想
九
识
末那
道家哲学
法相唯
识
学
七
识
解深密经
无垢
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识古今学对九识学说的不同解读——兼论《宗镜录》对此问题的态度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劲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6,共6页
唯识宗立八识学说,以阿赖耶识为第八根本识。《金刚三昧经》、《密严经》等经典中出现了"九识"这个名词。真谛的唯识古学系统认为九识是"阿摩罗识",为阿赖耶识之上的真常净识。玄奘一系的唯识今学认为,"九识(...
唯识宗立八识学说,以阿赖耶识为第八根本识。《金刚三昧经》、《密严经》等经典中出现了"九识"这个名词。真谛的唯识古学系统认为九识是"阿摩罗识",为阿赖耶识之上的真常净识。玄奘一系的唯识今学认为,"九识(阿摩罗识)"是阿赖耶识的别名,阿摩罗识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指称阿赖耶识:其一,因地的第八阿赖耶识自性清净而有染污,阿摩罗识则专指阿赖耶识之清净性、自体分;其二,庵摩罗识是阿赖耶识的"果上之名",指阿赖耶识通过唯识五位之修证、断尽烦恼所知二障成佛之后的究竟清净心体。永明延寿在《宗镜录》、《心赋注》等著作之中,对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的"九识"思想都有引用,但总体上倾向唯识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
识
九
识
八
识
《宗镜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教在二十一世纪——日本池田大作先生佛教思想集锦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元春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9,共6页
周而复始,地球运载人类即将飞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万千变化纷至沓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新的时代,迫使人们要有新思想、新观念,用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新生活的考验。那么,已经阅历两千多年风霜雪雨的佛...
周而复始,地球运载人类即将飞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万千变化纷至沓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新的时代,迫使人们要有新思想、新观念,用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新生活的考验。那么,已经阅历两千多年风霜雪雨的佛教,如何去适应这个时代,如何去“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并协同人类创造更加光明的境界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思想
池田大作
二十一世纪
阿摩罗
识
阿赖耶
识
缘觉
九
识
十如是
《法华经》
科技革命
原文传递
王船山的佛学思想
4
作者
石舟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8-11,共4页
作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集大成者、卓越的儒家思想家,王船山屡次拒绝好友方以智逃禅的劝告,且在其遗著中有不少辟佛的言论,这是人所共知的。但王船山还有入佛、传佛的一面,尤其对于法相唯识学颇有创见,却鲜为人知。这是《王...
作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集大成者、卓越的儒家思想家,王船山屡次拒绝好友方以智逃禅的劝告,且在其遗著中有不少辟佛的言论,这是人所共知的。但王船山还有入佛、传佛的一面,尤其对于法相唯识学颇有创见,却鲜为人知。这是《王船山佛道思想研究》(吴立民、徐荪铭著,即将由湖南出版社出版)一书提出的一个新见解。王船山(1619~1692)生于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动乱年代。为了反抗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挽救生灵于水火之中,曾在方广寺与管嗣裘以僧凝然性翰、莲冠道人南岳夏汝弼同举义旗,兵败后隐居南岳,流寓湘中、南各地,发愤著述,又与僧茹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佛学思想
法相唯
识
学
八
识
吴立民
七
识
九
识
儒家思想
南岳
方广寺
原文传递
读《相宗络索》书后
5
作者
吴立民
《船山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47-52,共6页
《相宗络索》一书,乃船山先生读相宗经论之笔记。全书二十九条,约一万九千字,对相宗唯识理论基本观点、方法,析之颇精,出之甚显,要言不烦,脉络分明,可与《成唯识论》。
关键词
相宗络索
八
识
成唯
识
论
经论
七
识
如来藏
阿赖耶
识
法幢
九
识
一心三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性素质能让我们更幸福?
6
作者
周海宏
《新城乡》
2017年第6期51-52,共2页
为什么很多人在物质水平提升了以后,并没有觉得幸福如期而至?就是因为有条件,却没体验。根本原因就在于感性素质低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与问别人"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为什么在中国要特别来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来,...
为什么很多人在物质水平提升了以后,并没有觉得幸福如期而至?就是因为有条件,却没体验。根本原因就在于感性素质低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与问别人"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为什么在中国要特别来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来,艺术在中国都是饭后茶余可有可无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水平
艺术审美
艺术修养
享受生活
关系企业
这一代人
子能
家长要求
九
识
热爱艺术
原文传递
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
被引量:
19
7
作者
施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8-44,共7页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还是“多觉”最终归于“心觉”的艺术,从历代相关的文献中可以反映出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能力的发达。探其根源,首先是受整体思维与讲求直觉、体悟的影响,注重全息化的整体经验,要求超越感官界限,多...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还是“多觉”最终归于“心觉”的艺术,从历代相关的文献中可以反映出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能力的发达。探其根源,首先是受整体思维与讲求直觉、体悟的影响,注重全息化的整体经验,要求超越感官界限,多觉贯通,追求“六根归心、九识无碍”,并使之逐渐积淀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此外,中国艺术的高度综合性与孔子“成于乐”、“游于艺”的教育思想也是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审美
通感
听声类形
多觉贯通
六根归心
九
识
无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池田大作对“色心不二”生命本质论的发展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怀承
冉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22,共8页
“人从何而来 ?又向何而去 ?”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的目的和意义问题 ,是哲学与宗教思考的基本问题。哲学家和宗教家对生命起源问题的关注其实都是他们对人生目的与意义的关注方式之一。作为一名宗教哲学家和思想家 ,池田大作从未放弃其本...
“人从何而来 ?又向何而去 ?”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的目的和意义问题 ,是哲学与宗教思考的基本问题。哲学家和宗教家对生命起源问题的关注其实都是他们对人生目的与意义的关注方式之一。作为一名宗教哲学家和思想家 ,池田大作从未放弃其本位的立场 ,他相信人的内在精神革命有着对社会革命的优位性 ,但是 ,怎样才能实现人的内在的精神革命呢 ?池田认为 ,唯有认识了“人”的本质 ,人的革命才有切入之处。而构成池田“人的革命”的哲学基础者 ,就是由户田城圣 (创价学会第二任会长 )所提出并由池田进一步发展的“生命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心不二"
生命本质
"波粒二象"
佛教
"
九
识
论"
池田大作
发展
生命起源
宇宙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跟着古人学识人管理智慧
9
作者
刘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9期110-111,共2页
用人不易,识人尤难。历史上因为识错人导致事业受挫、国家衰败的事例比比皆是。识人失误犹如家族遗传病,从古传到今,严重影响着国家兴盛、单位发展与个人幸福。三国时期刘劭总结的识人“七谬”是对古代识人失误“众生相”的精炼概括。...
用人不易,识人尤难。历史上因为识错人导致事业受挫、国家衰败的事例比比皆是。识人失误犹如家族遗传病,从古传到今,严重影响着国家兴盛、单位发展与个人幸福。三国时期刘劭总结的识人“七谬”是对古代识人失误“众生相”的精炼概括。针对识人失误,古人提出了“六征”识人法、“八观”识人法、“九征”识人法等治理良方。以史为鉴,用好古人识人良方,对今天选好人用好人、推动干部人才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谬”
“六征”
识
人法
“八观”
识
人法
“
九
征”
识
人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山佛道思想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荪铭
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船山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53-63,共11页
文摘
(1)船山佛道思想,包括船山关于佛家(含佛学)、道家(含道教)的思想。佛教哲学讲人生痛苦的根源及其解脱的途径,实际上主要讲人生观问题(也涉及宇宙观、方法论);
关键词
佛教哲学
八
识
佛道思想
九
识
末那
道家哲学
法相唯
识
学
七
识
解深密经
无垢
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识古今学对九识学说的不同解读——兼论《宗镜录》对此问题的态度
被引量:
4
2
作者
孙劲松
机构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6,共6页
文摘
唯识宗立八识学说,以阿赖耶识为第八根本识。《金刚三昧经》、《密严经》等经典中出现了"九识"这个名词。真谛的唯识古学系统认为九识是"阿摩罗识",为阿赖耶识之上的真常净识。玄奘一系的唯识今学认为,"九识(阿摩罗识)"是阿赖耶识的别名,阿摩罗识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指称阿赖耶识:其一,因地的第八阿赖耶识自性清净而有染污,阿摩罗识则专指阿赖耶识之清净性、自体分;其二,庵摩罗识是阿赖耶识的"果上之名",指阿赖耶识通过唯识五位之修证、断尽烦恼所知二障成佛之后的究竟清净心体。永明延寿在《宗镜录》、《心赋注》等著作之中,对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的"九识"思想都有引用,但总体上倾向唯识今学。
关键词
唯
识
九
识
八
识
《宗镜录》
分类号
B946.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教在二十一世纪——日本池田大作先生佛教思想集锦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元春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9,共6页
文摘
周而复始,地球运载人类即将飞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万千变化纷至沓来,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新的时代,迫使人们要有新思想、新观念,用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去迎接新生活的考验。那么,已经阅历两千多年风霜雪雨的佛教,如何去适应这个时代,如何去“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并协同人类创造更加光明的境界呢?
关键词
佛教思想
池田大作
二十一世纪
阿摩罗
识
阿赖耶
识
缘觉
九
识
十如是
《法华经》
科技革命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王船山的佛学思想
4
作者
石舟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8-11,共4页
文摘
作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集大成者、卓越的儒家思想家,王船山屡次拒绝好友方以智逃禅的劝告,且在其遗著中有不少辟佛的言论,这是人所共知的。但王船山还有入佛、传佛的一面,尤其对于法相唯识学颇有创见,却鲜为人知。这是《王船山佛道思想研究》(吴立民、徐荪铭著,即将由湖南出版社出版)一书提出的一个新见解。王船山(1619~1692)生于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动乱年代。为了反抗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挽救生灵于水火之中,曾在方广寺与管嗣裘以僧凝然性翰、莲冠道人南岳夏汝弼同举义旗,兵败后隐居南岳,流寓湘中、南各地,发愤著述,又与僧茹蘖。
关键词
王船山
佛学思想
法相唯
识
学
八
识
吴立民
七
识
九
识
儒家思想
南岳
方广寺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读《相宗络索》书后
5
作者
吴立民
出处
《船山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47-52,共6页
文摘
《相宗络索》一书,乃船山先生读相宗经论之笔记。全书二十九条,约一万九千字,对相宗唯识理论基本观点、方法,析之颇精,出之甚显,要言不烦,脉络分明,可与《成唯识论》。
关键词
相宗络索
八
识
成唯
识
论
经论
七
识
如来藏
阿赖耶
识
法幢
九
识
一心三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性素质能让我们更幸福?
6
作者
周海宏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
出处
《新城乡》
2017年第6期51-52,共2页
文摘
为什么很多人在物质水平提升了以后,并没有觉得幸福如期而至?就是因为有条件,却没体验。根本原因就在于感性素质低艺术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与问别人"为什么要喝酒"的性质是一样的。为什么在中国要特别来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么多年来,艺术在中国都是饭后茶余可有可无的东西。
关键词
物质水平
艺术审美
艺术修养
享受生活
关系企业
这一代人
子能
家长要求
九
识
热爱艺术
分类号
J0-05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
被引量:
19
7
作者
施咏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8-44,共7页
文摘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还是“多觉”最终归于“心觉”的艺术,从历代相关的文献中可以反映出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能力的发达。探其根源,首先是受整体思维与讲求直觉、体悟的影响,注重全息化的整体经验,要求超越感官界限,多觉贯通,追求“六根归心、九识无碍”,并使之逐渐积淀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此外,中国艺术的高度综合性与孔子“成于乐”、“游于艺”的教育思想也是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通感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中国音乐审美
通感
听声类形
多觉贯通
六根归心
九
识
无碍
分类号
J60-05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池田大作对“色心不二”生命本质论的发展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怀承
冉毅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5-22,共8页
文摘
“人从何而来 ?又向何而去 ?”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的目的和意义问题 ,是哲学与宗教思考的基本问题。哲学家和宗教家对生命起源问题的关注其实都是他们对人生目的与意义的关注方式之一。作为一名宗教哲学家和思想家 ,池田大作从未放弃其本位的立场 ,他相信人的内在精神革命有着对社会革命的优位性 ,但是 ,怎样才能实现人的内在的精神革命呢 ?池田认为 ,唯有认识了“人”的本质 ,人的革命才有切入之处。而构成池田“人的革命”的哲学基础者 ,就是由户田城圣 (创价学会第二任会长 )所提出并由池田进一步发展的“生命论”。
关键词
"色心不二"
生命本质
"波粒二象"
佛教
"
九
识
论"
池田大作
发展
生命起源
宇宙结构
Keywords
Body and Mind as One'
essence of life
'Duality of Particle and Wave'
'Nine Senses'of Buddhism
分类号
B31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跟着古人学识人管理智慧
9
作者
刘伟
机构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出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9期110-111,共2页
文摘
用人不易,识人尤难。历史上因为识错人导致事业受挫、国家衰败的事例比比皆是。识人失误犹如家族遗传病,从古传到今,严重影响着国家兴盛、单位发展与个人幸福。三国时期刘劭总结的识人“七谬”是对古代识人失误“众生相”的精炼概括。针对识人失误,古人提出了“六征”识人法、“八观”识人法、“九征”识人法等治理良方。以史为鉴,用好古人识人良方,对今天选好人用好人、推动干部人才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七谬”
“六征”
识
人法
“八观”
识
人法
“
九
征”
识
人法
分类号
C96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船山佛道思想研究的若干问题
徐荪铭
《船山学刊》
CSSCI
199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唯识古今学对九识学说的不同解读——兼论《宗镜录》对此问题的态度
孙劲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佛教在二十一世纪——日本池田大作先生佛教思想集锦
刘元春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
1
原文传递
4
王船山的佛学思想
石舟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
0
原文传递
5
读《相宗络索》书后
吴立民
《船山学刊》
CSSCI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感性素质能让我们更幸福?
周海宏
《新城乡》
2017
0
原文传递
7
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
施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5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池田大作对“色心不二”生命本质论的发展
张怀承
冉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跟着古人学识人管理智慧
刘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