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对印度尼西亚反共隐蔽行动研究(1958-1968)
1
作者 张猷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99-113,156,共16页
对"外岛叛乱"的隐蔽行动失败后,美国进行了战略性调整,采取了更加隐蔽、更加间接的对印尼战略。美国找准印尼军方为发展对象,由中情局牵头,结合各方力量在印尼民间和高层展开不同级别的扶植行动,并通过各种手段使印尼内部保... 对"外岛叛乱"的隐蔽行动失败后,美国进行了战略性调整,采取了更加隐蔽、更加间接的对印尼战略。美国找准印尼军方为发展对象,由中情局牵头,结合各方力量在印尼民间和高层展开不同级别的扶植行动,并通过各种手段使印尼内部保持分裂,使该国逐步走向极端状态,最后在国家政权更替、发生惨案的时候通过沉默和适当的助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对印尼1958-1968年间隐蔽行动的成功为美国后来在各国策动分裂、扶植亲美政权树立了极佳范例。虽然美国没有直接参与印尼后来的屠杀事件,但是其行动仍影响了印尼当时的局势以及后来杀戮行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行动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九三事件
下载PDF
“九三〇”事件后中国台湾当局对中印尼关系的认知与反应
2
作者 高艳杰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2期95-109,共15页
1965年爆发的“九三〇”事件是二战后印尼历史发展的分水岭,同时也是中印尼友好关系急转直下的转折点。事件发生后,中国台湾当局试图借中印尼交恶之机恢复与印尼的“邦交”关系,而印尼政府则通过暗示“建交”的可能性诱使台当局提供经... 1965年爆发的“九三〇”事件是二战后印尼历史发展的分水岭,同时也是中印尼友好关系急转直下的转折点。事件发生后,中国台湾当局试图借中印尼交恶之机恢复与印尼的“邦交”关系,而印尼政府则通过暗示“建交”的可能性诱使台当局提供经济援助。印尼政府灵活的骑墙策略加剧了其与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也使得台当局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台当局拉拢印尼的努力始终无法摆脱中国政府的影响,印尼希望获得援助并维持商贸关系以满足国家利益的需要,但不愿因此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权衡之下,印尼政府同意与台当局互设商会代表机构,但受制于中国的影响力,以及印尼对现实利益的考量,双方关系最终也止步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三事件 中印尼关系 中国台湾 美国 华侨华人
下载PDF
“九三〇”事件后台湾地区当局与印尼的接触与交涉(1965—1967)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浩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92-102,共11页
1965年“九三〇”事件后,印尼右翼势力上台,新中国与印尼关系急转直下。台湾地区当局抓住时机,与印尼右翼政府秘密接触。台、印(尼)双方基于看似一致的意识形态,在经济合作、华侨华人地位以及联合国大会代表权投票等问题上屡有交涉,一... 1965年“九三〇”事件后,印尼右翼势力上台,新中国与印尼关系急转直下。台湾地区当局抓住时机,与印尼右翼政府秘密接触。台、印(尼)双方基于看似一致的意识形态,在经济合作、华侨华人地位以及联合国大会代表权投票等问题上屡有交涉,一度有发展进一步关系的可能。双方的接触与交涉进一步加剧了中印(尼)关系的恶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1967年中印(尼)关系的决裂。但囿于冷战局势下双方根深蒂固的政治分歧,台、印(尼)间的联系最终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台湾地区当局始终未能实现与印尼建立所谓“正式”关系的图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九三事件 中印(尼)关系 台湾地区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