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30
1
作者 周羚 崔富强 汤奋扬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7-440,共4页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HB)呈世界流行,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2006年中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34.28%,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7.18%。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感染HBV的人群...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HB)呈世界流行,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2006年中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34.28%,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7.18%。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感染HBV的人群仍然大量存在,虽然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阴转可以在无干预的状态下自然发生,但发生率较低,加上迄今尚无治愈乙肝的有效药物,因此乙肝及其感染所导致的危害仍十分严峻,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需要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中国人群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影响因素 新生儿 血清流行病学 乙肝病毒e抗原 接种
原文传递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聂红明 陈建杰 +2 位作者 高月求 金树根 王灵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4046-4050,共5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作用9d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药物对HepG2.2... 目的:观察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作用9d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夜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结果: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在浓度为0.001mol/L以下时对HepG2.2.15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小(低于25%).在浓度为1000μmol/L到0.1μmol/L之间,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均高于50%,而对HBeAg的抑制率均低于50%;浓度为0.001mol/L时对Pre-S1的抑制率分别为53.58%、59.33%.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具有一定的抗HBV作用,两者无显著差别,且对HBsAg和Pre-S1的抑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HePG2.2.15细胞 乙肝病毒S抗原 乙肝病毒e抗原 前S1抗原
下载PDF
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邱华 毛德文 +4 位作者 韦艾凌 盛庆寿 程万里 余胜民 林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壮药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方法,24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 目的通过观察壮药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方法,24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白花香莲解毒方,每日2次,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12、24、48周时两组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生化学、慢性肝病量表(CLDQ)评分及不良事件。结果 (1)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下降值、病毒应答率及阴转率:从治疗12周始,试验组HBVDNA下降的对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24周病毒应答率分别为62.71%、77.97%,对照组为49.57%、6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48周,两组总的病毒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24、48周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22.03%、41.52%、55.08%,对照组为11.11%、21.37%、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eAg/抗-HBe血清应答率:治疗24、48周试验组HBeAg血清应答率分别为26.27%、39.83%,对照组为13.68%、2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试验组HBeAg阴转率为22.03%,对照组为1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生化应答率:治疗24、48周,试验组血清生化应答率分别为74.58%、87.29%,对照组为60.68%、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LDQ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CLDQ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24、48周的CLD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腹痛、恶心;并发生磷酸肌酸激酶升高9例,发生率为3.83%。结论白花香莲解毒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显著提高对HBVDNA的抑制作用,增加HBeAg的血清学转换率,加快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 白花香莲解毒方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e抗原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爱玲 吴莹 姜学亮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寻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12 3例患者随机法分为治疗组 6 3例 ,对照组6 0例。治疗组采用肝俞、足三里注射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隔日 1次 ;对照组口服肝康宁片、复方益肝灵片 ,两组进行临床症状、肝功能及乙肝病... 目的 :探寻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12 3例患者随机法分为治疗组 6 3例 ,对照组6 0例。治疗组采用肝俞、足三里注射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隔日 1次 ;对照组口服肝康宁片、复方益肝灵片 ,两组进行临床症状、肝功能及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等方面的比较。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 7%、76 7% ,肝功能及HBeAg、HBV DNA转阴效果等相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分析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乙肝病毒e抗原 复方益肝灵片 慢性乙肝 黄芪注射液 足三里注射 丹参注射液 HBeAg DNA转阴 治疗组 对照组 有效方法 临床症状 总有效率 肝功能 随机法 肝康宁
下载PDF
中药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病毒e抗原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8
5
作者 徐学琴 王平 +2 位作者 闫国立 牛乐 申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影响。方法根据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9篇...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影响。方法根据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9篇文献,质量均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干扰素组的血清HBsAg阴转指标的相对危险度(RR)值为1.63[95%CI(1.04,2.55)],血清HBeAg阴转指标的RR值为1.37[95%CI(1.14,1.64)],与干扰素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阴转血清HBsAg和HBeAg这两个指标来看,中药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中药 干扰素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e抗原 系统评价
下载PDF
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和病毒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凡 李汛 +3 位作者 王立坤 杨丽华 王鲁文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HBV DNA载量、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方面的特点。方法:对6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HBV DNA载量、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HBeAg阴... 目的:回顾性分析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HBV DNA载量、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方面的特点。方法:对6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HBV DNA载量、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HBeAg阴性24例,占40.0%(24/60),平均年龄(48.3±7.7)岁;HBeAg阳性36例,占60.0%(36/60),平均年龄(27.7±9.1)岁,两者在平均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4,P<0.001)。HBeAg阴性与阳性患者的HBV DNA载量分别为(5.87±0.66)log拷贝/ml和(7.37±0.50)log拷贝/ml,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6,P<0.001);ALT分别为(115.95±33.6)U/L和(172.2±84.20)U/L,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81,P<0.001)。HBeAg阴性患者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与HBeAg阳性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3及1.27,P值分别为0.11及0.25)。结论:HBeAg阴性CHB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HBeAg阳性者,HBV DNA载量及ALT值低于HBeAg阳性者,但HBeAg阴性CHB患者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与HBeAg阳性者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乙肝病毒e抗原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丙氨酸转氨酶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黄芩苷胶囊联合胸腺法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仁伟 刘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2期3312-3316,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胶囊联合胸腺法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1.6 mg/次,2次/... 目的探讨黄芩苷胶囊联合胸腺法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皮下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治疗,1.6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黄芩苷胶囊,2粒/次,3次/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病毒标志物转阴率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白介素-6(IL-6)、IL-17和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转阴率分别为91.0%、94.0%、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82.1%、7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SH浓度、GSH/GSSG比值和外周血CD4+/CD8+比值均显著上升(P<0.05),血清IL-6、IL-17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黄芩苷胶囊联合胸腺法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肝损伤,维持免疫平衡,抗HBV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胶囊 注射用胸腺法新 慢性乙型肝炎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总胆红素 乙肝病毒e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手术期的感染及预防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双旺 宫丽莉 +3 位作者 孙佩 陈美珍 肖蔚 但文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 e抗原 (HBe Ag)阴性表面抗原 (HBs Ag)携带者 ,经手术传播的危险性及预防方法。 方法 根据套式 PCR定量检测 HBV DNA确定的 HBV传染性和传播阈值 ,参考疫苗接种对 HBV易感性的影响 ,将 HBV携带者分为低度、高度和...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 e抗原 (HBe Ag)阴性表面抗原 (HBs Ag)携带者 ,经手术传播的危险性及预防方法。 方法 根据套式 PCR定量检测 HBV DNA确定的 HBV传染性和传播阈值 ,参考疫苗接种对 HBV易感性的影响 ,将 HBV携带者分为低度、高度和极高传染性 3个等级 ,评价 HBe Ag与 HBV经手术传播的关系。结果 监控组、非监控组和肝炎组高度传染性 HBV携带者例数与各自总例数之比分别为 1/1.19、1/2 5 0和 1/4.4 4 ;极高传染性者分别为 1/5 .16、0和 0 ;HBe Ag阴性肝炎患者的 HBV感染模式与 HBe Ag阴性外科患者相同 ,但 HBV携带率和传染性都显著大于后者 ;HBs Ag和抗 HCV阳性无关。结论 手术中对 HBe Ag阳性患者必须采取加强预防措施 ;对 HBe Ag阴性外科患者则无此必要 ;对 HBe Ag阴性肝炎患者采取的预防措施应该与 HBe Ag阳性患者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 手术期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疾病预防 手术传播 乙肝病毒e抗原
下载PDF
加强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治 被引量:10
9
作者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关键词 HBeAG阴性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e抗原 诊治 CHB 发病率 全球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自然进程中血清HBV RNA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肝组织HBV cccDNA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韦杰 徐东平 +6 位作者 韩佳琪 李亚楠 周淳 焦炳欣 周茹 黄鸿鑫 王雅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1445-1451,1460,共8页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RNA和肝组织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分析两种定量指标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PSAD酶消化+滚环扩增+跨缺口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检测患者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肝组织HBV cccDNA... 目的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RNA和肝组织乙肝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分析两种定量指标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PSAD酶消化+滚环扩增+跨缺口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检测患者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肝组织HBV cccDNA(cccDNA copies/cell),用qPCR定量检测血清样本中HBV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HBeAg阴性期患者的血清HBV RNA水平中位数分别是1.01×10^8 copies/mL、3.18×10^6 copies/mL、5.56×10^3 copies/mL和3.8×10^5 copies/mL。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患者血清RNA水平只在免疫清除期与肝组织cccDNA具有相关性(r=0.328,P=0.016),两者在免疫耐受期、低复制期、HBeAg阴性期均没有相关性(r=-0.003,P=0.995;r=-0.581,P=0.171;r=0.041,P=0.870)。HBV RNA复制效率,定义为血清中乙肝病毒RNA载量与肝组织中HBV cccDNA的比值(所有的统计量都经过了对数值转换),其在急性期肝炎患者中明显地低于慢性期患者(0.37 vs.0.99,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耐受期、e抗原阴性期HBV RNA复制效率显著高于低复制期(1.005 vs.0.66,P=0.025;0.90 vs.0.66,P=0.048),在其他几期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未经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 RNA水平可反映处于慢性乙肝免疫清除期患者肝组织内HBV cccDNA水平,但不能反映慢性乙肝免疫耐受期、低复制期和HBeAg阴性期患者肝组织内HBV cccDNA水平;急性乙肝免疫清除期患者的HBV RNA复制效率明显低于慢性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 RNA 共价闭合环状DNA 乙肝病毒e抗原 乙肝病毒自然感染进程
下载PDF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包膜大蛋白检测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贺超奇 覃江凤 +2 位作者 梁友芳 王天翔 孙爱华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包膜大蛋白(HBV large envelope protein,HBV-LP)、乙肝病毒DNA(HBV DNA)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探讨HBV-LP对于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 对623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包膜大蛋白(HBV large envelope protein,HBV-LP)、乙肝病毒DNA(HBV DNA)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探讨HBV-LP对于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的意义.方法 对623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LP和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HBV-LP和H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率(Х^2=22.3和9.4,P<0.01),HBV-LP和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8,P>o.05),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血清HBV-LP和HBV DNA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3.2和0.6,P>0.05).血清HBV-LP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r=0.874,P<0.01),在不同HBV DNA拷贝数组别间,HBV-LP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987,P<0.01).100例健康对照者,其血清HBV DNA及HBV-LP测定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HBV-LP检测血清的灵敏度高于HBeAg,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LP与HBV DNA复制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HBV复制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病毒包膜蛋白质炎 乙肝病毒e抗原
原文传递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华 黄鹏 +5 位作者 毛德文 刘春光 莫世燥 潘文斌 覃婕 龙富立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1617-1622,共6页
目的观察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东县中医医院、藤县中医医院、那坡县中医医院、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的HBeAg阳性慢性... 目的观察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东县中医医院、藤县中医医院、那坡县中医医院、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口服中药安慰剂,2袋/次,2次/d,同时餐前或餐后2 h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基础上口服白花香莲解毒颗粒,2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V DNA下降值、病毒应答率、HBV DNA转阴率、血清生化应答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8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治疗组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周时,两组HBV DNA下降值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12、24、48周时,治疗组HBV DNA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周时,治疗组病毒应答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48周时,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血清生化应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时,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能够显著提高HBV DNA转阴率,增加HBeAg血清学转换率,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 恩替卡韦分散片 乙肝病毒e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应答率 症状积分
原文传递
血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评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应答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心怡 张国梁 张广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241-2247,共7页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水平评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应答(HBV-D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中度肝硬化合并原发性...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水平评估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应答(HBV-D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中度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Ⅱa期患者,根据治疗的第8周时是否发生病毒学应答分为应答组47例和未应答组33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血清HBsAg、HBeAg水平对病毒应答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1年生存率。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清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患者治疗第8、12、24、36、48周时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48周时,血清HBsAg水平预测病毒应答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8(95%CI:0.709~0.965),最佳截点为(40.63±10.28)ng/mL,灵敏度为91.34%,特异度为71.93%;治疗第8周时,血清HBeAg水平预测病毒应答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01(95%CI:0.673~0.979),最佳截点为(53.38±9.86)NCU/mL,灵敏度为88.52%,特异度为83.4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应答组1年生存率为87.31%高于未应答组6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与病毒应答存在相关性,定量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评估患者病毒应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e抗原 病毒应答
下载PDF
HBV慢性感染者PC/BCP区变异特点及血清检测指标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敏 陈巧真 +1 位作者 赵华菊 郑玉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912-914,92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前核心区(precore,PC)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asalcore promoter,BCP)变异特点以及变异株血清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前核心区(precore,PC)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asalcore promoter,BCP)变异特点以及变异株血清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病毒脱氧核酸(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38例慢性HBV感染者清晨空腹血,以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HBsAg,并同时采用磁珠法检测HBV-DNA,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BCP区基因突变。结果 101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eAg阴性组PC、BCP、PC+BCP变异率高于HBeAg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服用核苷类药物一年以上组PC、BCP、PC+BCP检出率要高于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组(P<0.05)。HBeAg阴性HBV感染患者其PC、BCP和PC+BCP的变异率随着病程的增加而增加(P<0.01)。PC、BCP和PC+BCP变异株组与野生株比较,慢性HBV感染者HBeAg含量减少(P<0.05),DNA复制活跃、HBsAg含量增加(P<0.01)。结论变异的发生使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越来越多,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和长的疾病病程可能是变异相关因素。对于HBeAg阴转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观察DNA、HBsAg含量,可了解体内病毒是否确实已被免疫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e抗原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前核心区 基本核心启动子 变异
原文传递
HepG2.2.15细胞模型功能的重新评价:分泌HBVDNA、cccDNA及血清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建 王晓娟 +3 位作者 刘鹏 卜秋宁 朱永红 王玲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研究HepG2.2.15细胞分泌特点及动态变化,建立稳定的抗HBV药物筛选平台。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培养HepG2.2.15细胞株,于第3、6、9、12、15d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HBsAg和HbeAg,采用Abbot试剂盒定量检测HBVDNA,采... 目的研究HepG2.2.15细胞分泌特点及动态变化,建立稳定的抗HBV药物筛选平台。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培养HepG2.2.15细胞株,于第3、6、9、12、15d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HBsAg和HbeAg,采用Abbot试剂盒定量检测HBVDNA,采用Roche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检测HBVcccDNA。结果 HepG2.2.15细胞分泌preS1、HBsAg、HBeAg、HBVDNA的量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其中HBsAg在第9d达到分泌高峰,其余均在第12d达到分泌高峰。HBVcccDNA在第9d检测值仍为0,第12d时检测值达24×103copies/ml。结论 HepG2.2.15细胞具有稳定的分泌HBV病毒及相关抗原的生物学功能,是比较理想的病毒复制及抗HBVDNA药物筛选的细胞模型。本研究所用细胞株及实验方法可靠、稳定且重复性好,适用于抗HBV药物筛选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 2 15细胞 前S1抗原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e抗原 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cccDNA
原文传递
太原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申静 刘薇拉 王菲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2383-2385,共3页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HBV基因型与HBe Ag、HBV DNA载量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RFIA技术检测103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实时荧光法检测HBV基因型;荧光定量PCR法测HBV DNA载量;统计学分...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HBV基因型与HBe Ag、HBV DNA载量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RFIA技术检测103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实时荧光法检测HBV基因型;荧光定量PCR法测HBV DNA载量;统计学分析HBV基因型与其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感染者中,94例被分型,C型占70.2%,B型占24.5%。HBe Ag阳性56例,HBe Ag阴性38例,其中B型感染者HBe Ag阳性有7例(30.4%),C型48例(72.7%);HBV DNA高载量感染者共检出62例,B型检出率为65.2%,C型检出率为66.7%;统计学结果表明HBV基因分型与感染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HBe Ag及H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大三阳感染者中47例为HBV DNA高载量,检出率显著高于小三阳感染者。结论太原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且基因分型与HBe Ag和HBV DNA载量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乙肝病毒e抗原 乙肝病毒基因载量
原文传递
HBV-DNA、HBVpreS1-Ag、HBeAg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韦炜 楼正团 《医学综述》 2006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为了观察HBV-DNA、HBVpreS1-Ag、HBeAg之间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HBV感染者采用ELISA法检测HBVpreS1-Ag与HBeAg,PCR法检测HBV-DNA。结果84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Ag与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70/84)和79.76%(67/8... 目的为了观察HBV-DNA、HBVpreS1-Ag、HBeAg之间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HBV感染者采用ELISA法检测HBVpreS1-Ag与HBeAg,PCR法检测HBV-DNA。结果84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Ag与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70/84)和79.76%(67/84),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48例HBeAg阴性患者HBV-DNA和HBVpre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35.42%(17/48)和31.25%(15/48),明显低于阳性患者(P<0.05)。结论HBV-DNA、HBVpreS1-Ag与HBeAg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联合监测对更好的早期诊断HBV感染,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基因组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乙肝病毒e抗原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李文娟 何娟 潘美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96-99,共4页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治疗组(异甘草酸镁辅助常规药...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治疗组(异甘草酸镁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每组29例,2组均连续用药28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与用药28 d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临床症状评分,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2.41%(χ^(2)=4.735,P=0.030)。用药28 d后,2组血清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用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食欲不振、乏力、肝区不适、厌油腻评分低于用药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68.97%(χ^(2)=7.733,P=0.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59%vs. 13.79%,χ^(2)=1.681,P=0.195)。结论 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HBeAg转阴率,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异甘草酸镁 肝功能 炎性因子 乙肝病毒e抗原
下载PDF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外泌体miR-12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蒙荫杰 邱华 +2 位作者 黄鹏 李旺 毛德文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6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壮药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外泌体miR-12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白花香莲解毒颗... 目的:观察壮药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外泌体miR-12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乙肝两对半定量、血浆外泌体miR-122、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水平、肝功能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8周,观察组总有效率[9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71.67%(43/60)](P<0.05)。治疗12、24、48周时,两组HBeAg滴度、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逐渐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中miR-122相对表达量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血浆中miR-122相对表达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周时,两组血清HBV-DNA水平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12、24周时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48周后,两组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能够抑制HBV-DNA的复制及HBeAg分泌,改善肝功能,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外泌体miR-12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乙型 乙肝病毒e抗原 壮医药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 外泌体 MIR-122
下载PDF
家蚕BmN细胞的微载体培养及HBeAg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小昭 刁振宇 +4 位作者 朱应 何亮 乔仁良 周宗安 张林元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8年第3期237-242,共6页
选择微载体Cytodex3对家蚕BmN(从SilkwormBombyxmori获得的细胞系)细胞进行高密度培养,并获得成功。观察了家蚕BmN细胞在微载体Cytodex3上的贴壁分布,研究了不同接种浓度与微载体浓度时细... 选择微载体Cytodex3对家蚕BmN(从SilkwormBombyxmori获得的细胞系)细胞进行高密度培养,并获得成功。观察了家蚕BmN细胞在微载体Cytodex3上的贴壁分布,研究了不同接种浓度与微载体浓度时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筛选出最佳的技术参数。在1000mL滚瓶中用微载体Gytodex3培养家蚕细胞,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细胞接种浓度3.6×105细胞/mL、微载体浓度5g/L),5d后,细胞的终密度达到2.8×106细胞/mL,细胞增长指数为7.9。在细胞指数生长期(传代后48~60h)用载有HBeAg基因的重组病毒(rBmHBe)接种(感染量为0.4PFU/细胞),5d后,培养上清中HBeAg滴度为1∶9.6×104,是用方瓶静止培养的家蚕细胞表达量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载体 昆虫细胞培养 乙肝病毒e抗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